釣魚的孩子讀後感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這就是所謂讀後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釣魚的孩子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釣魚的孩子讀後感

釣魚的孩子讀後感1

《釣魚的孩子》這篇文章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語,也沒有精彩的情節,但是它用質樸的語言和簡潔的故事情節講述了一個不深奧卻非常有意義的道理。

文章主要內容講述的是小詹姆斯與爸爸出去釣魚,他們在離可以釣鱸魚2小時前釣到了一條大得簡直令人難以相信的鱸魚,經過爸爸的教誨,原先不肯將鱸魚放生的小詹姆斯終於把魚放回到湖裏。這次釣魚的經歷讓小詹姆斯懂得了不論在什麼時候,不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要遵守規則,因爲這是一個道德問題。要自覺地遵守規則,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在很多時候,很多人爲了自己一時的小利益卻違反了社會公德。回想起來,我也有一件感到很慚愧的事。那天好像是超市搞促銷,所以人特別多,我和媽媽也去買東西。等我和媽媽去結賬的時侯,櫃檯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可怎麼辦?去我家的公交車就快到末班車時間了。我四處張望了一下,看到其中一排隊伍中有個叔叔只顧着和他後面的阿姨講話,前面空起了好大一個位置。我靈機一動,慢慢地磨蹭過去,刷一下蹭在了那個叔叔前面。我還向媽媽打了個勝利的手勢,招呼她過來。媽媽卻紅着臉站在原地不動,我一看周圍好多人都在看着我,我知道他們只是覺得我還是孩子,纔不好意思罵我。我的臉開始慢慢轉紅,悄悄溜回了原地。回家的路上,媽媽沒有和我多講什麼,想必她從我的.行動中明白我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打那以後,我一次次反省自己:雖然那時我並不是故意要這樣做,只是怕回不了家,可是面對誘惑的時候,我心存僥倖,管不住自己。是啊,好多人不也如此?在違背社會公德的時候,總是自我安慰:“就這一次,沒關係。”、“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沒人知道”……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這樣做,那我們的社會不就亂套了?人們還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嗎?排隊,並不是法律強制的規則,卻是社會不可缺少的公德。

只有每個人都存公德心,我們的生活纔會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現在,我終於知道了這個意思!

釣魚的孩子讀後感2

看完《釣魚的孩子》,心情有些鬱悶。整本書通過最小的弟弟,一個九歲男孩的視角,講訴了原本親密無間 的四兄弟如何一步步被摧毀,一個原本幸福無比的家庭一步步走發向毀滅的全過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的毀滅是源於孩子們遇到了瘋子阿布魯。阿布魯預言大兒子依肯納將會死在其中一個弟弟的手中。就此懷疑的種子被種下,兄弟間的信任也逐漸被破壞,親密無間的兄弟情蕩然無存。

我一直在思考,瘋子的預言給孩子們的心理暗示作用的確起了很大,但這個幸福家庭的毀滅真的是源於瘋子的預言嗎?縱觀整個故事,我認爲瘋子只是悲劇發生的催化劑而已。真正讓孩子們變化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誤,尤其是父親在孩子們生活中的教育缺失。

其實,孩子們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母親早早地發現他們行爲的異常,並找出變化的原因;如果父親能在和孩子們的通話中覺察到什麼,並給予及時的引導;如果家長能意識到問題,並早早地把孩子們送出國,遠離這個環境;如果在發生第一次兄弟殘殺後就及時干預……也許後面的悲劇就不再有。

當然,我們不能譴責母親——這是個勤勞的母親,白天要到外面擺攤,晚上回家還要操持家務。我們也不能譴責父親——爲了生活,父親才調到了另一個城市工作,孤身一人。但作爲父母,他們顯然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遇到問題時,他們是不敏感的,採取的方式也是簡單的、傳統的。

看完此書,我認爲四兄弟的遭遇應該給所有爲人父母者一個警示:在孩子性格、品格形成的敏感期,父母應該多陪伴。幼兒時,孩子會從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學會溫和、善良、有同情心。到了自我意識萌發的少年時期,父親的角色就尤爲重要。若親子關係融洽、父子女交流順暢的家庭中,孩子更能從父親的身上感受到安全、威信和力量。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健康的世界、人生觀和價值觀。又何愁孩子沒有自信心,不能獨立、自主、堅強、勇敢的?

英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曾做過研究,發現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比同齡的不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更聰明,更自信,社交能力更強!另有心理學家在對398名罪犯的的父親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罪犯的父親不能給予孩子好的榜樣及很好的陪伴,孩子缺乏愛的陪伴、善的示範,自然不能健康成長。

所以,那些總以工作忙爲藉口把孩子丟給老人、保姆管的家長們要以此爲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