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讀後感之虛實篇

形之(佯動)——孫子兵法讀後感之虛實篇:這一篇文章主要介紹《孫子兵法》的第六篇“虛實篇”的第一部分,形之(佯動)。

孫子兵法讀後感之虛實篇

一、兵法解析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意思就是:示形誘敵,以求摸清敵人所處地形的有利與不利。

在戰場上,怎樣才能避實擊虛、克敵制勝呢?孫子在《虛實篇》中提出了“策、作、形、角”四種相敵示形方法,“形之”法是其中之一。

形,是顯露、表現的意思。《孫子兵法·兵勢篇》雲:“強弱,形也。”強或弱,是力量的一種表現。孫子又說:“形之而知死生之地。”這裏的“形之”,是說把我方的假象顯示給敵人,從而根據敵方的反映來探知敵情。死生之地,指敵人所處地形的有利與不利的情況。有備的地方是敵的“生處”,無備的地方是敵的“死處”。

可見,軍事作戰中,“形之”的本意是佯動,察明敵軍的虛實,何處易攻,何處不易攻。《十一家注孫子》張預說:“形之以弱,則彼必進;形之以強,則彼必退。因其進退之際,則知彼所據之地死與生也。”這樣就能掌握敵情,採取相應的破敵之策。

兩軍交戰,只有準確地判斷敵情,才能制定出相應的克敵制勝的對策。掌握敵情的方法很多,“形之”是兵家常用的謀略之一。

在夷陵之戰中,年輕的東吳將領陸遜之所以能以弱勝強,是由於實施了正確的戰爭策略。在強敵壓境的危急關頭,他採取了避其鋒芒、待機破敵的'策略,主動後撤五六百里,誘使蜀軍在崇山峻嶺中長途跋涉,兵力分散,陷入困境。

而當戰機來臨時,能迅速出擊。先是用“形之”術,派小股部隊佯攻,偵察敵情,再根據敵營的情況採取火攻,終於大獲全勝。

商戰中,爲了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展望市場趨勢,也常常採用“形之”法,通過新產品的試銷、商店的試營業,探求市場反映,掌握消費者的需求,達到最終獲利的目的。

日本的“西鐵城”手錶因質量優良,蜚聲海內外。但在開始時,澳大利亞人對它並不瞭解。

爲了擺脫滯銷局面,廠商想出一個出人意料的辦法,他們通過新聞媒體發出一條消息:要把全世界上最精美的手錶從高空拋下來,誰拾到了就歸誰。讀後感.屆時,人們懷着好奇和僥倖的心情來到制定廣場,只見一架精心打扮的直升飛機飛臨人羣上空,然後一隻只精光閃亮的手錶向成千上萬名觀衆拋了下來。

人們發現從百米上空拋下的“西鐵城”表落到地上後,居然完好無損,走時準確,便驚歎不已,奔走相告。“西鐵城”表名聲大振,打入了國際市場。

在這裏,生產西鐵城的廠家採用了“形之”謀略,通過大張旗鼓的高空拋表,向顧客顯示了手表的精湛質量,從而使其躋身世界名錶行列。

二、古今聯想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意思就是說:

用兵的規律是避開敵人的堅實之處而攻擊其虛弱的地方。

在兵站中,“避實擊虛”成爲兵家克敵制勝的有效法則;在競爭中,經營者要採取避市場飽和之實,避競爭對手長處之實,擊市場空虛之虛,擊競爭對手短處之虛,並且善於變實爲虛,變虛爲實,在山窮水盡的逆境中,爭取“柳暗花明”的局面,才能戰勝競爭對手,取得競爭的主動權。

三、讀後感

自己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