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1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後感(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寒假中我和爸爸讀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取材於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一義開始,一直敘寫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亡爲止,差不多整整一個世紀。書中描寫了很多英雄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正氣的趙子龍等。同時也塑造了曹操等一批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書中描寫了大量的戰爭場面,很多戰爭理論在以後的戰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篇文章真實的描寫了當時的歷史狀況,順應了當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潮流。

其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使我最受啓發,諸葛亮利用他的聰明才智,以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利益;書中詳細描寫了借箭前的準備;活動,以及在借箭過程中諸葛亮的耐心、細心以及他藝高人膽大的聰明才智。而通過描寫他人的害怕焦急的心理更加襯托出了他的聰明才智。生動鮮明的刻畫了他的性格特 徵。使他的形象在後人的 眼中變的更加偉大。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講的是從黃巾起義開始的,其中最爲強大的魏、蜀、吳三國相互爭霸,在這裏,出現了許多爲人民、爲國家,赤膽忠心,甘願爲國家鞠躬盡瘁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認爲諸葛亮先生有勇有謀,比如借東風事件,可以預知有東風來。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赤壁大戰都是孔明先生一手策劃,孔明先生爲了匡扶漢室一生操勞,度量極大,七擒七縱,意思就是孟獲七次向孔明挑戰,卻七次被孔明抓獲。

再來說說劉備,劉備這個人心地善良,劉備開始只想幫着皇帝奪回權利,而後不得已稱王,名爲漢中王,後來在白帝城稱帝,國號爲蜀。蜀國與吳國,和曹操抗爭了許久,取荊州,奇奪四川。後雖曹操稱霸天下,可卻被司馬家奪皇位。

我的性格像劉備。一次,我看見一個人踩在泥裏,出不來了,我看到了,就立刻上前去幫助他。如果別人遇到這種事情,可能就不一定,像我一樣助人爲樂了。因爲當今社會“碰瓷”現象很多,讓人很惶恐。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保持善良的本性。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像諸葛亮一樣有勇有謀,也該學劉備的鎮靜,不能慌慌張張,也不能太善良,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讀了這本名著《三國演義》,我認識了許多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有仗義的劉備,有奸詐的曹操,有熱血沸騰的關羽,有機智勇敢的諸葛亮,還有魯莽暴躁的張飛……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那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是《三國演義》中非常重要並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臥龍先生”。他治理國家的才能與謙虛謹慎,憂國愛民的品質給我這些晚輩們樹立了偉大的形象。

我要向諸葛亮學習,他爲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願爲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以身許國,寧死不屈。他認定了劉備,就對劉備忠心耿耿,從此再也沒有投靠他人,這讓我更加敬佩他。

讀完《三國演義》,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爲了一點點利益而去謀害他人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4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我一開始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直到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場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大戰,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智慧忠心的諸葛亮、智勇雙全的趙雲。

先說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宛若神仙的諸葛亮。他能言善辯,面對張昭的故意刁難,他的一句:“大鵬飛萬里,鳥雀怎麼知道它的志向是什麼呢?”讓張昭啞口無言;面對謀士、大臣們提出的難題,他對答如流、言辭得體。當週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打算利用找他造十萬支箭的機會除掉他時,他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避實就虛誘使曹操中計,成功地取得了十萬支箭,讓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再看看劉備手下威風凜凜的趙雲,他精忠報國,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他不顧生死,長阪坡一戰,他單槍匹馬從八十萬曹軍中救出阿斗和甘夫人。在定軍山,趙雲奉命去燒曹軍糧草,利用埋伏趕走了曹軍,奪得了糧草。使得曹操都對他起了愛才之心。

讀經典三國,悟英雄豪氣,使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忠”“義”“智”“膽”,這樣你的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三國演義》讀後感5

讀了《三國演義》後,我最佩服的三國英雄是黃蓋。

黃蓋是周瑜的軍師,他總是幫周瑜出主意,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戰,黃蓋在一天晚上潛入周瑜的軍營,偷偷的告訴了周瑜。第二天,他們按計劃行事,在開會議的時候,黃蓋故意頂撞周瑜,周瑜把他軍法處置,打了50軍杖,把他打的皮開肉綻,血肉模糊,這其實是苦肉計,這一切都被曹操派來的奸細看見了,這就是一句歇後語,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然後黃蓋再假裝去投靠曹操,曹操信以爲真,黃蓋說到時要用船載糧草來投靠曹操,曹操滿口答應。因爲曹操的軍隊不善於水上作戰,於是曹操把戰船都一艘艘的用鐵鎖鏈起來,停靠在江邊。約定的日子到了,黃蓋乘着東風前進,船上裝的是蘆葦,黃蓋把蘆葦點着,船乘着東風向曹操的船隊衝去,曹操的船連在一起,一時半會兒無法逃脫,火勢從一艘船蔓延到另一艘。曹軍大敗,曹操敗走華容道。

隨着時間的流逝,有些情節已經淡忘,但其中的三國英雄依然讓我記憶猶新。

《三國演義》讀後感6

這回的寒假語文作業,有一項是要讀《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我便認真翻閱起來……

待我看完《三國演義》,才錯愕的發現作者羅貫中心思如此細膩,這些精妙的語句環環緊扣,將每一個部分都處理的非常好,扣人心絃,讓我的心情一起一伏,隨着耐人尋味的情節飄向了遠方——

因爲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大國對立,誰也不肯俯首稱臣,便讓大好江山的內部逐漸衰退,使得後起之秀晉軍輕輕鬆鬆的吞了天下。這段劇情使我感到惋惜,如果肯有兩方退讓的話,也不會這樣了。

如果看劇情就覺得羅貫中寫的精妙的話,那麼其中的人物就更使人讚不絕口了。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爲人處事謹慎小心,能文能武,簡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他設空城計,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他的聰敏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可是這一代英豪,卻勞累病死,使人傷感不已!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羅貫中用智慧演繹了一場歷史的故事,讓我們懂得要不僅要擁有勇氣,還要擁有正直的品質!

《三國演義》讀後感7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比如:趙雲、劉備、曹操、關羽、呂布……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那還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在《三國演義》中能表現他這一特點的的故事有好多好多。讀完了三國,我發現諸葛亮並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農民,而是不斷學習,關心天下大事,爲今後有機會走出隆中、爲國效力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爲今後的事業打好了充分的基礎。

而我們呢?我們現在還小,不可能馬上就去報效祖國,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好好學習,努力讀書,但也不能死讀書,我們應該勞逸結合,但也不能忘記運動,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能好好學習呢?總結起來,我們應該在學習的'同時鍛鍊一下身體,將來等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馬上爲祖國效力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百看不厭裏頭有道理,還有些感受。

在《三國演義》中,人物都有性格,有的奸詐無比,有的爲人寬厚,有的智勇雙全,有的有勇無謀,有的……性格決定他們的霸業,如:呂布有勇無謀反覆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所以爲人所憎。最後被曹操打敗;袁紹統治冀、青、幽、並四州,精兵70萬與曹家7萬交火,但曹操燒烏巢,收大將張邰、高覽,將袁軍殺得只剩四五萬人,曹操收了無數軍兵,人馬多達83萬,詐稱百萬,勢力大有增長。

《三國演義》中不僅有故事以及人物性格,還有許多從人物身上得出的道理: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告訴我們不可驕傲;袁紹大敗於官渡告訴我們不可輕率;馬超大敗於潼關告訴我們不可心急,曹操曾割須棄袍於潼關,但他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告訴我們必須忍住眼前的不利與不快,成功纔可以到來。

看《三國演義》對我們十分有好處吧,希望大家也能都來看一看這部歷史鉅作。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想必大家沒看過也聽過了吧。裏面的英雄人物名氣也都不小,大家應該也都知道。當我看了這《三國演義》後哇,感想老多咧!

先說說我最稀飯(喜歡)的英雄吧,我最喜歡的英雄,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他曾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等。他是誰?大家都知道——關羽。

關羽忠義勇的事件路人皆知。我最佩服的,也是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敗走麥城後被曹操捉的那回了。曹操捉了他,不但沒殺了他,還重賞、重用了他,可關羽他絲毫不動搖對劉備的那顆忠心。如果是我,那麼好的待遇不要白不要,早就把主公拋之九霄雲外了。

關羽不但忠,而且十分的勇敢。曹操得不到關羽的心,便想方設法摧毀他,在關羽回去的必經途中,設下了七個關卡。各個關卡都十分險,可關羽卻一個一個披荊斬棘地闖過去了。換作我,我早就嚇得屁滾尿流了,或者早已game over。

關羽,你是何等英勇,要是我也如此,那該多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是《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這部經典著作。裏面的精彩故事都講述了一段典故,有重大的寓意。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這一章節,周瑜由於各種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費心地去設計除掉諸葛亮,讓他十天之內去找十萬支箭,諸葛亮自信的說:“我只需要三天”,他下了軍令狀後,找來魯肅做了一艘船,船上左右兩排紮了很多的稻草人。次日,由於天下大霧,視野範圍小,曹操看不明白敵船上的情況,隨即下令向諸葛亮的船隻射箭,殊不知,剛好中了諸葛亮的借劍之計。就這樣,諸葛亮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證明自己的聰明才能。

學習了這個典故,以後要學習諸葛亮的聰明睿智,遇事冷靜,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