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

陸陸續續的總算讀完了給我的最大震懾是書中那些關於父親母親與後代的交流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我國孩子看來別緻無比的教學且見地獨特的方法,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過火,既睿智詼諧,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入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日子充滿了趣味,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遊覽……,簡直是五顏六色,五光十色,再來看看咱們學生時代的日子: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然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走馬觀花,歷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波折,母親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咱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通常收穫的是家長和教師的聯合呵斥;安德烈成功時,母親、弟弟和兄弟會爲他送去誠心的恭喜,但咱們取得的成功卻永久是理所當然,家常便飯,甚至在教師和家長雙眼裏永久是那樣微乎其微,與他們的希望相距甚遠。……這莫非即是東西方教學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概括出一個十分精闢的定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紀的,只需滿十四歲了,連教師也要用“您”來稱號學生。可是,我國的家長和教師卻通常疏忽孩子的年紀,而是故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論孩子是不是現已長大了,只需站在父親、母親或是教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尊敬,永久只能挑選遵守。莫非在我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大家隨身攜帶的物件?我國人之所以不願敬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只是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不幸的體面嗎?順着菲力浦的遭受探求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即是我國的父親母親在誇獎孩子時老是對他的父親母親說:“你的兒子真兇猛!”,“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掠奪他的盡力和成果!“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歷取得尊敬的人,也需求對等的對待,莫非所謂的“人人對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無窮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蘊,思想境界和人文關心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溫順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關於高尚日子的神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曉得本來港大的學生也和咱們內地的學生有殊途同歸的當地,英語看和讀沒問題,可是底子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端神往,神往每間咖啡館的靜寂,神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清閒的日子狀況,和心裏的安靜,他們有更多的時刻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方藝術比方環境比方貧困比方真實的日子。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2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可是,因爲生活的年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對於許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會不一樣,看了《親愛的安德烈》我被龍應臺與安德烈之間濃濃的親情和和諧的關係所感動。他們用文字溝通,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瞭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許多周圍的好朋友之間,都曾聽到過這樣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長大後不如小時候聽話,我們則會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在父母看來卻是不聽話。龍應臺在《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一文中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這樣的心態在我看來是很難得的。許多人都認爲,孩子長到八十歲,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而我們在漸漸成熟,開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夠不再被當成孩子,盼望長大,想要擁有自己的主見,因爲我們也是一個個獨立的人。

安德烈寫信的時候和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龍應臺覺得安德烈不夠嚴謹,而我卻覺得這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寫作,什麼都是一板一眼的,那會失去許多真實的東西。或許成年人認爲做好一件事就是該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輕輕鬆鬆的環境中完成,而不是成爲自己的負擔和束縛。書信成爲了兩人溝通感情的橋樑,可以暢所欲言,真是一個不錯的溝通方式呢。

父母與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他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或許有着許許多多的不知道和不瞭解,自然是比不上我們這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我們現在想要知道什麼事,上網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爲傳播。曾經也聽媽媽說過她小時候的故事,可是,遠沒有這樣直觀的感受。看了這些文字,我理解了媽媽,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不一樣的。我們擁有的高科技產物,是他們小時候無法想象的,細細想來,真是有一份感動。

在比賽中,爲哪個隊伍加油?是爲自己國家加油還是爲別國加油?這個問題,或許許多人包括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爲自己的國家加油,因爲這是一種榮譽。而龍應臺則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會爲弱者加油。在愛國的同時,龍應臺看到了國家的另一面,並不完美的一面,這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時,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娛樂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曉,此時,就需要他們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藥”、“搖滾樂”,我想這只是一種比喻,而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卻因此緊張。我明白這是一種愛,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希望爸媽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會選擇深藏自己,因爲我覺得很難過。信任,無論是在親人還是朋友之間,都是重要的。

這點點滴滴的一切,正是說明了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但是,能夠把這些差異變得和諧,互相之間能夠理解,真是很好。其實,我也很盼望這樣的和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3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題記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4

喜歡讀龍應臺,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爲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初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說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說:“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爲自己的城市、爲自己的問題、爲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爲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爲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說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說孩子們不是在爲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5

親愛的爸媽:

您們好!

說實話,信的第一句便把我糾結壞了。我該問好嗎?這樣的正式,會不會讓你們緊張?我該稱“您”們嗎?這樣的尊敬,是不是不符合我們相處的日常?我該稱“你”們嗎?這樣的隨意,怕不怕在外人面前“沒面子”?唉,三個問句,將自己連細枝末節都要糾結猶豫的天性暴露無遺,也揭示了,我對你們其實沒那麼瞭解。(爸媽,我決定用“你們”,這是我真實的聲音)

爸媽,你們知道龍應臺和安德烈嗎?知道他們間有書信往來嗎?絕對不知道!不用問了!我們間的談話,僅限於衣食住行,尤其以“餓冷渴”爲最。我們幾乎不談政治、歷史、文化的東西,這些東西,與爸爸有關、與媽媽有關、與我有關;但是,與爸、媽和我,無關。嗄?什麼意思?天曉得!

當然,我們會一起吃飯、看新聞、越來越少的逛街散步,你們也會問起我的工作、關心我的身體以及未來的打算等等,但都被我三言兩語“打發”,或者岔開話題。機智如我,尷尬如我們。我知道,我們都潛藏着對彼此的愛意,但要說出、表達出,總覺得難以適從,叫人好生羞澀。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和中國式兒女。

爸爸媽媽,爲加深瞭解,讓我來採訪一下你們:

問題一:爸媽,你們年輕時有過夢想嗎?是什麼呢?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夢想實現了嗎?

問題二:你們過往這幾十年,最驕傲的事是什麼?最委屈的事是什麼?

問題三:你們都不曾讀過大學,感到可惜嗎?

問題四:如果有一次乘坐“時光機”的機會,你們最想到哪個時間點?是過去,還是未來?抑或,你們缺乏這樣的想象力?

問題五: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是你們兒時的第一個偶像嗎?你們覺得,你們是我兒時的偶像嗎?你們有偶像嗎?任何領域都好。

問題六:你們的女兒,也就是我,令你們自豪嗎?叫你們難過嗎?自豪與難過,孰輕孰重?你們對我的期許是什麼?往昔二十多年,我達到過嗎?

問題七:你們最好的朋友是誰?保持聯繫嗎?你們如果聚在一起,會聊什麼?

問題八:爸媽,你們因爲什麼而結婚?

問題九:爸媽,你們平常交流,除了兒女子孫,還有什麼?

問題十:爸媽,喜歡網上購物嗎?

問題十一:如果你們去旅行,會去哪裏?

問題十二:對於未來,你們嚮往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半生浮沉的你們,現今又恐懼什麼?

……

爸爸媽媽,我對你們有許多好奇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回答,又擔憂你們看到,勾起唏噓和傷懷。

唉,鄭板橋至理名言:難得糊塗!別回答了,距離才產生美,就繼續糊里糊塗生活吧!

  不孝女

  敬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6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臺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爲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爲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爲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爲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爲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爲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7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漂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龍應臺

喜歡龍應臺的文筆,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正好靜下來讀讀龍應臺的著作,這本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合稱爲“人生三書”的《親愛的安德烈》,看過之後我感觸良深。

這本書是龍應臺與她的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來互相通信的36封家書合編而成,他們年齡,文化有着很大差距,但他們都在做着努力,以瞭解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就這樣,龍應臺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母子通信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開派對;愛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職業”;熱愛旅行,滿世界遊覽。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實際上他不僅愛玩,而且懂玩,他們能有比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可以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發現。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依然有自己的空間來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這樣的時間,是否能讓思維更開闊呢?

東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則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對他的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而龍應臺卻認爲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實上,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會觀和價值觀,文采與“大文豪“母親可以一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邊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學報名還依然要靠父母辦這辦那。歸根究底,還是父母一直將子女當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將子女多放手,孩子便會更有主見,更有自立能力,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實不從其他角度,單單看這對母子這36封書信,便可看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30年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不同,在我看來是十分難以交流的,但龍應臺那份母愛,將遠在德國的兒子拉回自己身邊,她說:“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不難看出,她對自己的兒子傾注了多少愛,而兒子的回報,一個擁抱足矣。

母親給予孩子關愛與呵護,兒子回報母親以熱情,他們都在試圖進入對方的世界,給對方以遙遠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對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將母子的心連接起來。如何瞭解自己的母親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壑?如何用愛來向親人表達愛、獲得愛,這36封書信,會給你最美麗、最動人的答案。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8

喜歡讀龍應臺,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爲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初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說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說:“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爲自己的城市、爲自己的問題、爲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爲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爲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說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說孩子們不是在爲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9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時候,這本書就恰巧進入了眼簾。這本書是以龍應臺和安德烈的書信往來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的。是12-15年前的書信。但討論的議題和思考並不過時,起碼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引發我思考與共鳴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強大的共情能力讓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有強烈地解決了我現有困惑的通透感覺,還是因爲目前的我既不處於龍應臺母親的位置,也達不到安德烈閱歷的廣度,又或者說我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與他們之間的問題截然不同,導致我讀完書以後的思考並不在於親子的相處,更多的是對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寫到這裏,我忽然又想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爲我在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書中關於討論這些問題時的精華。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問題再重新讀這本書時,可能或許也能發現我現在讀書沒有get的點,或者新的認知。並不能預知未來的我,還是先說說現在的感受吧。

我覺得我也是矛盾噠,龍應臺與安德烈兩個文化,年代差異的母子所擁有的思想進行對話時,自己感覺有時候能從龍應臺的文字裏找到歸屬,一會兒又覺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樣。所以,有時候自己也是困惑與矛盾的,他們的書信中所傳達出的思想來回博弈中感覺自己變的沒有那麼困惑了。或者對一些問題想的更通透了。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而母子之間的討論讓每個人都各抒己見又相互理解與尊重以後,或許就會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糾結的東西。

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沒有衝突,就找不到認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沒有比較,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理所應當。我覺得有認同感是幸福的,但衝突在我們看來好像就是困難。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德語有個說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這讓我想起王小波說的“青年的動人之處,在於勇氣和他們的遠大前程”。感覺自己處於一種馬上看破雞湯的狀態,卻非常懷念自己被雞湯迷倒的過去。但因爲後一句是“老了卻不保守,就是個沒腦的人”,又覺得處於一種看破而不說破雞湯的狀態也是很棒噠,兩種狀態瞬間轉換纔是一種能力。

這篇讀後感前面那個關於龍應臺對孩子讀書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認看到那句話已經讓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話的出處“給河馬刷牙”,會讓我們對這句話的思考更加飽滿。這或許就是片段化閱讀沒辦法帶給我們的完整感。

還有一些討論,也是讓最近的自己茅塞頓開,因爲讀的很有趣,大概在從深圳飛回北京的路上不覺得坐在機翼旁邊轟隆隆的發動機太吵,不覺得三個半小時的路程太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0

《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此書,發覺其少了一分《傳雷家書》的嚴肅,多了一分眷戀,多了一抹親情。這樣的書,令人愛不釋手。年齡、國藉、環境、文化背景,這一道道難越的障礙下,卻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卻是36封書信散文,卻是理性與感性的碰撞,卻是東西文化的差異的體現。

他們在自由散漫的氣氛裏討論着城鄉差距,討論着歐洲與中國的人人思維與集體思維,討論着種族認同及歸屬,討論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菸,可以在她對面述說戀愛與學校的苦惱,可以忘記這令人厭煩的輩份關係,進行一次次的心與心的交流。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能擁有一位可以傾聽你的心聲的母親,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運,有一個努力進入他世界的母親,能在二十幾歲的年紀體會親情與人生的大愛。

這是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有的,他們不知連結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電話裏進行那寥寥無幾的問候,只能用那與生俱來的本能去愛對方,去愛一個你並不認識,只是在一個屋檐下相處了十多年的一個陌路人。這樣的愛,是我們期待的嗎?

作爲輕狂桀驁的零零後,我們用最新的手機,穿最潮的衣服,聽最燃的音樂,自以爲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點,自以爲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飄飄然的我們想飛上天與太陽肩並肩,卻忘了是誰一直在拼盡全力將我們頂到如今的高度,獲得當下的一切。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與父母永遠都有連結,自呱呱落地時,臍帶便是那有形的絲線,將弱小的我們與父母相連;如今,我們長大成人,卻對父母的落後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溝也可以消除!龍應臺與安德列相隔那麼遠都能重新相擁,只是相隔幾十年的我們很快便能連結。去打一通兩分鐘的電話,去發一條“我愛你”的短信,去錄一個有着我們笑臉的視頻,去那凍結在長年累月的沉默裏的隱忍內斂的愛。讀後感·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我們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衝擊中探索到令人懷念的親情,能重新握住那寬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懷裏,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時候那樣,拉着她不斷地叫着:“媽咪,我愛你!”

在這36封書信裏,龍應臺認識了人生第一個十八歲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在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來時的鞭辟入裏的精妙絕倫,有思考,有感動,有震撼,有探討。

親情之愛,人生之愛。有你在我身旁,聽我講着那雞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1

最早知道龍應臺,是讀到她的那篇《中國人,你爲什麼不生氣》。後來有一年的婦女節,百家講壇做了一期節目叫《女人說話》,包括葉廣芩、張抗抗、李銀河在內的許多知名女性都做了講座,龍應臺講的是自己在擔任文化部部長的經歷。四年前,我買到《孩子,你慢慢來》一書,幾年間不知讀過多少遍,而且還向身邊的很多媽媽做了推薦。後來又從一期《讀者》上了解到龍應臺出版了新書《親愛的安德烈》,在網上尋尋覓覓了好久,終於買到了。

把《孩子,你慢慢來》和《親愛的安德烈》放在一起看,感覺很有意思。前面書中的安安,是個長着一頭鬈髮的小男孩,睜着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等着媽媽把這個世界一一介紹給他;而後面書中的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大小夥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母子之間隔着三十幾年的歲月,隔着中西方文化,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爲了重新認識長大了的兒子,也讓兒子瞭解自己,龍應臺邀請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和她共寫一個專欄,以書信的方式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裏面收入的即是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書信,說實話,裏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對於母親,兒子有着太多的不認同,大到世界觀、價值觀、生活態度,小到穿着打扮;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

怎樣消除這樣一種隔閡?龍應臺的選擇是一方面堅守自己的陣地,一方面主動出擊,通過書信與安德烈討論問題、交流認識,尋求有效的溝通。這對於我們做父母的是一種很好的示範,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去了解、認同我們的過去,小時候被自己的父母叫到跟前,聽他們憶苦思甜,被他們諄諄教導時,我們不也是那樣的牴觸嗎?今天輪到我們做父母,同樣沒有特權讓孩子聽自己說,讓孩子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說起來輕鬆,做起來何其艱難!“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也不容易啊。”龍應臺如是說。

三年的通信,龍應臺得以瞭解安德烈,而安德烈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後來逐漸明白了MM這樣做的意圖,而且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

我在想,龍應臺做爲一個有名的學者,做爲一個對世界、對社會、對生活保有警覺、保有體察的母親,她能給予孩子一種引領;然而,平凡、渺小如我們,眼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長大,自己卻感覺還是個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又能給孩子些什麼呢?想起來不免心慌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2

初中接觸的第一本課外書,就是龍應臺與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

與其說是課外書,我認爲應該是隔代母子的心靈成長對話,35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進過三年漫漫長路的書信對話,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裏面的內容包括了書信中進行着弭平兩代人之間代溝的努力;探討了母子對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的看法,體現了母子不同的世代價值觀。裏面的某些內容篇章讓我覺得比較深奧,卻又讓我去每個字地反覆琢磨,體會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哪裏是香格里拉》。

這篇文章講了龍應臺與菲利普來到香格里拉,卻看見了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現在的自然環境被人類商業化的現象。文中,龍應臺用許多語言描繪着美麗的天堂香格里拉,對香格里拉充滿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紹時是這樣說的:“中國西南,是滿身長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樣厚,鋪滿整個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繪得如夢似幻,讓我也不禁嚮往。當龍應臺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時,她是這樣說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那無邊無際的草原。“當龍應臺帶着憧憬去看草原時,卻看到了“難看的房子”——收費處。她那天一樣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柵欄內!她就像一個用最高速度往前衝刺的運動員撞上一度突然豎起的牆“天一樣大的草原,地一樣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樣長長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長無邊無際的山谷,也被圍起來,收門票,——

哎,可真超過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龍應臺對商業化的譴責全都在這裏,卻又十分形象,讓我也不禁感嘆:這世上還有最原始的地方嗎?龍應臺又見到了:”墨色的松林圍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風裏悠悠盪漾,像是一一年來連一隻小鹿都沒碰過,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樹影和山色。“如此美麗的湖水彷彿讓我置身其中,但不僅是這些,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聽說都被納入聯合國的文化一場保護區了。龍應臺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錢!讓我們都很是無奈,能怪他嗎?

最後,“幾個僧人坐在香油錢箱旁邊,數鈔票,鈔票看起來油膩膩的。”油膩膩,商業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爲什麼在第三世界,“開發“等於”破壞“?由國家的力量進行開發,就等於用國家的力量進行破壞,那種破壞,是巨大的。

它使我們經濟發展,同時也使我們的環境受到破壞。

這就是商業化,一種讓我們又愛又恨的商業化。

且哪裏纔是一個真正的地方呢?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3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臺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後,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裏行間躍動着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臺女士對於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後,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於前兩者,龍應臺回答的乾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說,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爲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樑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氳出的嫋嫋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裏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後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爲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說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脫落,最終,在之後的之後,化爲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後,只餘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佔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雲,以另一種形式遨遊四海八荒。

龍應臺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後,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願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

點評:

在翻閱成堆的作文時,這篇讀後感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讓我品味再三。小作者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切入,層層剝開,直入核心,寫出作家龍應臺對生命和愛的思考,寥寥幾句話,就展示出龍應臺的豁達、優雅與非同一般的氣度。最讓我吃驚的是小作者對龍應臺所思考的生與死這個大命題的把握和理解,遠遠超出了她的年齡和人生經歷的限制,睿智而有深度,揭示了生命的一種真相,雖然蒼涼卻是現實,就看你以何種心態對待了。此文文筆簡潔、洗練,語言富有張力,意蘊豐厚,結尾含蓄而有餘味,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人世間生生不息的、令人動容的愛。小作者是真正愛讀書並善讀書之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4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龍應臺和兒子之間往來的36封家書。我用了兩週斷斷續續的時間,今天終於讀完了。

本書內容概要:這本書是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作爲母親龍應臺和兒子中間隔了三十年。他們之間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因爲有隔閡,作爲母親不願意從此“失去”曾經認識的那個兒子。於是,想到了採用書信的方式與兒子交流。兒子也在她的影響下,採用書信的方式與母親交流。於是,關於人生、關於生活、關於學業等等的一些看法兩代人就開始了溝通和思想的碰撞。作爲父母與孩子同住一個屋檐下,卻是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補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找不到語言。這種寫信的方式,讓彼此有了連結。

這本書中,母子兩人的家書圍繞:德國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兩代人對國家的不同認識。在閱讀過程中特別佩服龍應臺的一些犀利的見解。

因爲是家書,讀起來特別輕鬆,也特別溫馨,在母子對話中讓讀者有收穫,有思考。對於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嬰兒一天天在長大,而作爲母親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當女兒長大的那一天,我同樣可以趕上她的步伐。這種“家書”的形式對於我也是在女兒十八歲和她溝通的一種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寫日記,只是爲了寫給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當年老的一天還能回憶生活的印記。

在閱讀到《給河馬刷牙》的時候,“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也會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都希望有尊嚴的活着,體面的工作就是讓我們有尊嚴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謀生的手段,很有意義的工作,現在做的特別糾結和落寞,沒有了方向感,特別想跳出那個圈圈,而卻沒有了跳出的勇氣,只能在糾結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夠心存陽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爲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經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愛孩子,愛家人,我們也必須有度才行。愛的太深,對方會窒息,想逃避,愛的太少,我們就缺少了感情交流。所以“愛”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15

當寫下這個題目時,便覺得一陣心如刀絞。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他們的心態已經在不經意間暴露無遺。也就是說,他們到今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起牀、匆匆忙忙上學、沒完沒了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