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通用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1

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爲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如何解讀這七個習慣,從字面意思瞭解,七個習慣通俗易懂。簡而言之,要求我們工作中化被動爲主動,凡事要有計劃與目標,清楚事物輕重緩急,明確他人利益與個人利益對等,切勿損人利己,也避免捨己爲人。同時取他人之長補個人之短,互爲學習、互爲尊重,充分利用團隊力量將個人力量發揮極致,善於總結、改善,溫故而知新,螺旋式上升。

總結而言,似乎每個習慣簡單易行,但將其全部執行並貫徹始終卻寥寥無幾,這就是人與人區別所在。成功之人出類拔萃,他們運籌帷幄,統籌全局,謙虛好學,精於安排,善於總結,總能快常人一步。他們的共通之點不難發現,七個習慣已經融入他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何爲習慣,正如書中所言,日積月累沉澱的本能或自我意識,良好的習慣成就卓越,而打破不良習慣則需要破繭成蝶般的毅力,所以成就卓越的人萬里挑一。

平凡如我們,如何在平淡的生活和不變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第一步走出舒適區,擴大影響圈。公司之於你即關注圈,個人職能即爲影響圈,只關注影響圈,只會故步自封,永無進步。關注圈內時刻反映了你的不足,同時也提供你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就在於你是否主動去爭取。積極主動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有時候你離成功只差一個開始而已。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此之中,學習是你的密匙。工作中,個人能力在不斷增長,個人經驗在不斷積累,這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過程。很多人甘於平凡,安於一席之地,卻不知在享受安穩的過程中,被慢慢超越,最終被取代。所以不斷地學習,才能驅使你不斷進步。常言,職場如戰場,能力纔是決定你成功的關鍵,只要優秀如你,機會從不缺失。

我是一位模具設計師,做好每一副模具的設計是我的職責,使每一副模具高效、高質量地打出產品是每一個模具設計師和工藝工程師的追求,設計和工藝相輔相成,不懂工藝的設計師是缺乏靈魂的。所以對我而言,設計是本能,工藝則是我將設計應用於實際的牽引繩,因此對工藝的不斷深入則是對我自身的不斷完善,同時公司的產品成千上萬,我能遇見的只是冰山一角,走出我狹窄的影響圈,接觸更多的新事物,才能不斷地自我充實和完善。

追求卓越固然很難,但突破平凡卻是我們伸手可及,我認爲七個習慣主旨並不是讓我們成爲卓越之人,而是讓我們積極有效地生活與工作。每個人都可以運用七個習慣在自己的影響圈內成爲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2

這個月學習了一本關於職場成長的書籍,非常有感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職場人必讀的一本書了。恰逢同學的公司上了這門課程,分享給我文稿,系統翻閱了一遍。內容既系統又嚴謹,乾貨滿滿,收穫頗多。

本文的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始爲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給我影響最深刻的三個習慣,如下3點: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摒棄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發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我意識、良知、想象力和獨立意志,同時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造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本章節打動我的一句話:人有選擇的自由。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着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個人行爲取決於自身的抉擇,我們無須存在優越感或是自卑感,只要一個人能爲他自己的選擇擔起責任,他就該享受其權利。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習慣二: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本章節印象深刻的一個觀念:重要性與目標有關,凡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以前以爲“緊急且重要”的事情肯定是最重要,過分注重,消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忙於其中。這種認知一直持續到現在,作者表明其實緊急只是別人的要事,對你來說並不一定是要事。“不緊急且重要”的事情,比如鍛鍊身體、看書拓寬視野、學習專業知識、看望親人、與朋友保持聯繫、制定個人規劃、建立人際關係、撰寫使命宣言、規劃長期目標、防患於未然等等,纔是需要我們花費更多時間來減少“緊急且重要”事務的數量。

習慣三: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基本面(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中,不斷更新自己。對組織而言,不斷更新提供了願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之路。對家庭而言,不斷更新通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就像建立傳統,使家庭日新月異。

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科研工作如此,個人成長亦如此!改變行爲,改變思維!20xx,積極主動,要事第一,不斷更新!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3

近日,利用春節假期的時間,拜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俯卷仰思,感觸頗深。這本書通俗易懂,讀來頗爲受用,作者史蒂芬。科維博士通過運用大量生活、工作中的實例和生動形象的圖表,向世人介紹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高效能生活的基本原則,最終告誡我們,如果能遵循這七個原則,並把他們化爲行動,那麼實現真正的卓越的人生就不會遙遠。

這是一本關於每個人的人生成長的書,書中認爲人生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1、依賴階段。

2、獨立階段。

3、互賴階段,也就是從0到一1,1一N的過程。

我們不難發現,處在依賴階段的人,最常用的一個字就是“你”,如“這事都是因爲你,纔會有這樣的結果”,因爲在這個階段中他們常常需要別人來對他的問題負責,需要別人對自己情緒負責,最終需要別人對他的人生負責。如果我們能真正擺脫依賴,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階段:獨立階段。在獨立的人的語言中,經常會聽到“我”字,比如“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計劃、“我”的觀點。然而,從依賴到獨立是人生成長中最艱難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蛻變。所以,當我們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艱難的一公里征途中,我們走到了哪裏?是0.1還是0.9?

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科維認爲接下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賴。互賴階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贏我也贏,即以實現“雙贏”爲目標,他們不僅能看到雙方的差異中各自的價值,也能看到雙方合作的潛力,最終達到1+1>2。

20xx年我就要踏上寧杭文旅市場部的新崗位,對我而言面臨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讀到這本書,彷彿讓我看到了一盞明燈。書中講到的兩大思維模式“遵循原則”和“由內而外”,就像是新徵途上的指南針和發動機,可以幫助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選擇正確的方向。

文旅工作對我來說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戰性的,特別是進入市場銷售這一隊伍,就越發有難度了,這不禁讓我壓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適應新崗位,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呢?科維在書中給了我答案,那就是從七個習慣的第一個習慣做起:積極主動。我們常常會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我們人生的這場演出,導演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是失去信心,放棄希望,還是自己當導演,去積極主動地應對困難呢?我的答案,當然是後者。積極主動,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從依賴到獨立最關鍵的一步。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想要真正成功的人,首先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從正心、修身做起。那麼,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我們不妨經常問一問自己,我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我是否保持着一顆“初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4

通過閱讀這本“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書籍”,讓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第一,明白任何一個人都會做事,但是很多人做事卻總是不得要領,不分主次一通亂做,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做好,適得其反。美國玫琳凱公司創始人玫琳凱。艾施說過:“急事急辦、重事重辦、普通事按常規辦;程序化的事務弄個規矩、流程來辦;沒有意義的事情可以應付敷衍;沒有頭緒的事情先易後難;辦一件、銷一件、不拖拉、不忙亂。”縱觀自己在平時的工作中就存在有時處理事務時沒有分清主次,思路不是很清晰,顯得有時很茫然,工作效率就佷慢,取得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通過閱讀本書,知道要做好事情就得有預見的計劃和安排,才能充分保護好時間和精力。任何工作任務,一旦開始執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只有爭取到時間,纔能有效的控制好結果。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要求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辦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第二,明白“學”與“習”的結合,方能成就未來。

談到學習,我不由的想到了先輩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業精與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古訓。少時的我並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奧哲理,現在回過頭想想這就是至理名言。“學”的過程就是照搬別人的經驗,而“習”則是提取有益自己的補丁來爲自我遮風擋寒。學習的過程就是從感性到理性昇華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只有上升到了理性,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些理性的積累就是自己的財富,有了這些平時積累的一磚一瓦,纔有日後的高樓大廈。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纔是真正的財富。

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每個人都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時時處處不忘學習,把工作當成最好的學習,做到學中幹、幹中學、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工作學習兩不誤、相促進、雙豐收的目標。古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我們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僅有積極的態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擁有幹工作的真實本領。我們只有通過工作中不斷學習,才能掌握幹好工作的本領,成爲一名高效能的員工。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5

現在社會的人普遍處於一個精神壓力十分緊張的狀態,爲了生活不比別人差,不惜把自己弄得落魄不堪,雖然這種追求的代價顯而易見,但也於情於理。

雖然每個人的生活追求不一樣,但以本人的淺見,只要生活過得去,能夠了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追求什麼,追求的事物有何意義,追求的事物有何好處,心靈上得到滿足,那就是最大的滿足,應儘量把所有的追求簡單化,習慣化,不然物質上再多的滿足那也不是真正的滿足,會有多少人願意孤身一人居住在一棟金碧輝煌的宮殿呢,那心靈上的空虛是冰冷的是引人匱乏的。追求都源於我們的生活的思維習慣,沒有思維習慣的魔力,是不能讓我們有這麼多異於常人的想法。

在粗略的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後,一個感想,那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會有多遠?儘管書上內容所教授的知識是得到論證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呢?是不是能應用到每一種對事對人的方法上呢?我對此有一些疑慮。

撇開其他特殊情況與特例,這本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爲人處世的的方法,更多的是對這個社會的深刻感悟。讓我更瞭解自己更能改變自己,讓我瞭解並應用多種思維方式,也讓我明白,由人組成的社會,由社會改變的人,是一個協作增效的整體,沒有個人就沒有社會,正是因爲有個人的發展,人們相互學習的發展,社會才發展的如此迅速,也正是人們不斷激發自己的才能與潛力,社會纔有如此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