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笑人》的讀後感

德國諾貝爾獎得主——海因裏希。伯爾在他的《女士及衆生相》小說後面的附錄裏,附錄了幾篇短篇小說,包括:《岸上》、《一件綠綢襯衣》、《拉客的雅克》、《關係》、《賣笑人》。其中《賣笑人》篇幅最短,寥寥不過千餘字,卻讓我回味無窮。昨晚趁着熄燈前,我再讀了一遍,在日記本里寫下了一篇讀書筆記——《活世賣笑人》。

《賣笑人》的讀後感

這篇小說,讓我聯繫起我喜歡的'一位主持人,他曾在一篇文章裏這樣描述自己:每逢朋友聚會就特別尷尬,一些認識我的人會爭先恐後地邀請我去他們那桌,希望我一開口就說上兩段,逗樂逗樂氣氛。我常常拒絕,不知內情的人以爲我裝大,擺架子。其實他們不知道臺下的我特別內向,還認生,不愛說話。可是一到臺上,面對採訪嘉賓,我彷彿被體內的激素刺激,狀態立馬就對了,不僅口若懸河,還幽默詼諧,講出來的東西妙趣橫生。但一下臺,又打回原形了。

賣笑人以及這位主持人,其實都是在生活面前,學會並習慣了帶着一面被大家贊同的面具生活,天長日久,這個面具可以在人前戴上,但仍然不能在人後呼之欲出。它不是孫悟空的金箍棒,它只是一些人賴以爲生的工具。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類情況出現,有的人會渾然不知,面具與他同生同滅。有的人會如前面的例子,退居到生活後,一個人獨處時,取下面具。還有一類人,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面具,他們一會化妝成這番模樣,一會又被另外一種模樣吸引,朝三暮四,一生盲而忙。

我想,我之所以喜歡這篇小說,或許就是因爲它的平淡真實,看似毫不起眼卻直指人心。就像有的時候,我自己也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戴着不同的面具穿插於人來人往的人羣裏。當然,在你身邊的人裏,有的人,會看得到你的內心,有的人,卻只能看到你的面具,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