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一種可能讀後感範文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每一個家庭都非常重視教育,都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所有的家長都感到了教育的壓力。這是一種極好的社會現象,是中國社會進步的結果,也是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成果。這將是中國人口素質提高的基礎。過去,在中國人民在貧困線下掙扎的時候,大家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讓他們自生自滅!現在的情況不同,家庭的物質條有了保障,家長們就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大的發展。一時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都想通過高考尋求更好的機遇。慢慢地不斷有人從過獨木橋的隊伍中跳起,審視這條道路。許多人發現這條路不一定是人生髮展唯一出路。於是一些人在思考、在實踐、在進行有益的探索。這些思考探索的成果就呈現在《教育的另一種可能》一書之中。這是一本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教育特稿精選。其中的每一篇目都能給人們以啓迪。

教育的另一種可能讀後感範文

教育工作者或許可以從“拒絕當一個標準產品”、“寓言鎮上的神話中學”、“讀書改變了什麼”和“第三條道路”等篇目中找到解脫或減輕苦惱的方向。就具體學科而言,中學英語教師節必讀的篇目有“應試狂拽教育跑”,中學語教師最好讀一讀“對抗語”這一篇。許多家長可能有這樣的苦惱:“有本事”的家長爲何培養出“沒出息”的孩子?讀了“生命的弓與矢”,或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曉航的父母的做法或許可以借鑑。爲了避免楊媛的悲劇重演,學校和家長能做的事情很多。“問題孩子還是問題家長”告訴我們所有問題孩子的問題根都是問題家長的身上。

對於那些想讓孩子出國學習的家長說,認真讀一讀“破解美國高考”、“不知身在何處”和“斯坦福鴨子撥動中國式焦慮”三篇,便可以避免誤將俄亥俄大學認成俄亥俄州立大學。敢於創新的教師可以從“帶領孩子走向知識”和“120平方米的教育實驗田“兩篇中得到許多有益的感悟。

書中引用了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副雪松曾經說過的話:“有這麼一羣人,工資不高,自由度不大,每天高強度地工作,承受着自社會、家長的'巨大壓力,但仍然心懷教育理想,在有限的空間裏爭取做到最好。這羣人,就是我們公立學校的老師。”這一段話道出了許多老師的心聲。

本書責任編輯新教育研究院院長,原創教育的董事長吳法先生提出的口號是“以出版推動教育進步”。我想他所說的教育既指學校教育,也指家庭教育。我讀完全本《教育的另一種可能》之後感受到,《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是每一位教師必讀的書,也是每一位家長必讀的書。如果所有家中和所有教師能夠讀到這本書,家長將會少許多煩惱,學校將會少許多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