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1

夜空漫漫,自古英雄如羣星閃爍;《史記》篇篇,載得義士似金般輝煌。

——題記

“剛正不阿,留將正氣衝霄漢;幽愁發憤,着成信使照塵寰”,司馬遷一部《史記》爲我們訴說着古今的變遷,講述着英雄的史詩。讀罷《史記》,內心總有一個解不開的疑惑“何人可謂英雄”。

或許有人說:“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可謂英雄。”我認爲秦始皇不可。原因有三:其一、秦始皇雖掃六合,但統治極其腐朽。焚書坑儒,摧殘文化;求取仙丹,耗費國力。其二、秦始皇教子不當,其子胡亥同李斯、呂不韋謀權篡位。其三、秦始皇自認功勞勝過三皇五帝,過於驕傲。

再有人說:“西楚霸王項羽可謂英雄。”項羽此人優點極多——懂得愛民,英勇無比,破釜沉舟打敗章邯。但項羽不懂得用人,未能重用亞父范增等一大批人才,雖在戰場上揚言願與劉邦決一雌雄,最終兵敗自刎未能統一天下。假如項羽能重用范增等人,我想劉邦未必能稱帝。不懂得用人,項羽不能謂之英雄。

“漢高祖劉邦可謂之英雄?”我認爲不可,漢高祖此人雖在破秦之時善於用人,但自從建漢後便開始大肆殺戮良臣,韓信、彭越、黥布三大開國功臣先後以“謀反罪”被殺,但還好有張良、曹參、蕭何三人幫助,不然早就亡國了。

文種、伍子胥、蘇秦等不知功成名就之時隱逸歸田,而偏偏去與君王同喜同憂,結果只落得自殺歸天,也不能謂之英雄。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雖爲秦始皇立下汗馬功勞,但終究被胡亥所殺,而蒙恬卻怪罪於修長城,豈不荒唐!更不能謂之英雄。

至於那戰國四公子: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也是各有短處,不能稱之爲英雄。

我認爲春秋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可以當選爲英雄。因爲二人都曾在外流亡過,知道百姓疾苦,又有管仲、狐偃等忠臣輔佐,故能稱霸一方。

專諸報恩刺殺王僚,雖成但身死;豫讓報智伯之恩二刺趙襄子,臨死斬空衣報仇;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荊軻刺秦王未成被殺身亡……一生捨己爲國,“義”字當先,個個可謂英雄!

讀史記,嘗得古代酸甜苦辣,品得義士忠義英勇,歷史的星空因有了一個個的英雄才不會黯淡。

星光閃閃,願英雄威名永垂千古;月亮寒寒,盼義士事蹟流傳萬年。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2

兩千多年前,有這樣一個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以後的幾千年裏,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後人難以企及更無法超越——這個人就是司馬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爲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後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發憤着書,全力寫作《史記》。

我相信現在的人很少有他這種毅力和勇氣。常人從獄中出來,就自甘墮落,萎靡不振,別說做點有用的事了,就是活出精彩的自己都有點。

史記雖然沒讀明白,很多古文都看不明白什麼意思,可總是讀過一遍了。本紀,世家,記住了一個個人物,可是要表達什麼也看不明白。唯有“太史公曰”讓我記憶在心。

我看,苦,吃的太多容易讓人對生活比較畏懼。如果不吃苦,就回不珍惜生活,不爲生活付出努力。我長這麼大,沒吃過什麼苦,太懶,相信如果讓我放棄現在父母給我的一切,自己的生活都會成問題。

他成功了!

向司馬遷學習,不求名垂千古,只求無愧於心。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3

兩千多年前,有這樣一個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以後的幾千年裏,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後人難以企及更無法超越——這個人就是司馬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爲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爲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後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發憤着書,全力寫作《史記》。

我相信現在的人很少有他這種毅力和勇氣。常人從獄中出來,就自甘墮落,萎靡不振,別說做點有用的事了,就是活出精彩的自己都有點......

史記雖然沒讀明白,很多古文都看不明白什麼意思,可總是讀過一遍了。本紀,世家,記住了一個個人物,可是要表達什麼也看不明白。唯有“太史公曰”讓我記憶在心。

說的不好聽點,司馬遷就是一個太監,一般的太監活的就是一條狗,雖然是皇上養的狗,可到底也是狗。沒辦法,只能按照自己主子的意思行事。

我看,苦,吃的太多容易讓人對生活比較畏懼。如果不吃苦,就回不珍惜生活,不爲生活付出努力。我長這麼大,沒吃過什麼苦,太懶,相信如果讓我放棄現在父母給我的一切,自己的生活都會成問題。

曾經一次和父母吵架,就離家出走。出去兩天,雖然有工作的勇氣和信心,但是沒有機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司馬遷爲寫史記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就是一時衝動,就想找到一個好點的能掙點錢的工作。太費勁了。至此,我不在相信船到前頭自然直,我只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有回報。認定的目標一定要努力實現,因爲沒有人會幫我,有些人不願意幫,有些人是相幫幫不了。司馬遷就是個例子,靠的就是自己,就是曾經的努力,現在的堅持,未來的信心。

他成功了!

向司馬遷學習,不求名垂千古,只求無愧於心。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4

初識荊軻,我就牢牢地記住了他。他那放蕩不羈的笑容,嚴肅認真的態度就刻在了心中。“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一去,也許不再能夠歸還。但是爲了燕丹,爲了天下,爲了百姓,他還是踏上了易水渡口。當那蒼涼微婉的聲調響起,我似乎看見葦蕩中驚起的水鳥,聽到了它們一聲聲哀婉的啼鳴。第一次讀了《荊軻》我還很小,看不懂古文,只能像聽故事一樣的聽爸爸講。但從那時起,我對他就有了情意。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明知是死別,卻如此鏗鏘有力。那時雖然不懂荊軻唱的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莫名其妙的喜歡上了他。那是一位不朽的英雄豪傑的絕唱,也在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近日又重讀,心中不免澎湃。《荊軻》被歸爲英雄的悲歌,但我認爲這不是悲歌是壯歌,是勇敢不畏的豪邁,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義膽忠心,是無可比擬的豪義。他不爲劍客變爲刺客而悲哀,相反他卻以此爲榮。雖然他的刺殺計劃沒有成功,燕國也沒能逃離危機,但他不是失敗者。他的腿廢了,無法站立,但他挺直了腰板,帶着輕蔑的眼神和傲慢的語氣理直氣壯地留下他的絕言。這就是一位以刺客身份傳世的豪傑,這就是他一身的豪氣,這也是我“毛髮豎立”的原因。他與屠夫及高漸離在街上暢飲,酒酣,乘樂而起,我看到了他的放蕩不羈;易水渡口,千百人送別,他一臉凝重,我看到了他的認真;爲了燕丹,他可以不畏生死,他可以放棄一切,我看到了他的義氣。都說英雄義氣、俠者豪氣,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恩澤。無論是爲國、爲友,還是爲恩澤,他都可以付出全部,而現在的人又有這種品質嗎?真得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嗎?面對荊軻,我們應該反省,應當記住每一份恩澤,每一份恩情。荊卿已逝,易水依寒,不學其樂,只學其忠、其義,其懷節而去。其爲友、爲國、爲民,皆盡獻矣。一朝,擁其情,懷其義,爲國爲民,回報恩澤,至雲之霄漢,強國之天下。

讀史記有感600字範文5

高三,從進入高中那一刻起,就如同一片抹不去的黑壓壓的雲籠罩在我的上。如今,我離這個一直被渲染得昏天黑日的.時刻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把短短的高中三年看成一生的話,我就處在更年期了吧~~會敏感,會煩躁,會反叛,會去關心:高三,老了會是個什麼樣子?今天,在虹圖書架上搜索,我的視線掃到這本《高三史記》時眼睛一亮。對我這種幾乎註定高三選文科的人來說,讀史書總是多多益善的吧。

《高三史記》,戲說高中三年史事。從化學、物理到政治、歷史;從高考、作弊到補課、翹課;從情書、留言書到直升加分書、志願書;還有此列傳彼列傳等等林林總總共計35篇文章,再加一序一前言一後記兩自述,全書總計40篇大作。其中39篇由劉嘉俊和夜Χ兩位大俠潑墨揮毫;序則是“鬨動”一時的焦點人物的韓式寒文。

我繞有興致地逐篇而閱,時不時地嘴角露出壞壞的一笑。笑是由於其中所言有時因太恰如其分而顯示出此二生平凡中的一點不平凡。前人即已如此,那麼後生必然可畏啊!至於說到那個“壞壞”嘛,實則其中某些篇章段落正中鄙人下懷。一向就覺得那些敢言人之不言者和敢爲人之不爲者爲有膽識之人,其中尤以韓寒爲經典人物。如今看來,此類人物似乎是新概念之寵兒,自韓大師兄後繼又有劉、陶二輩(夜Χ實名陶磊),其作品似乎也有一脈相承之勢。有多少人能把對老師的“不恭不敬”搬入正史,一筆一劃一字一句落於紙;又有幾何人能把諸如作弊此等如同古代禁燬小說一般被老師三令五申禁止的行爲如此堂而皇之地剖析;還有把翹課這類似乎一貫不登“大雅之堂”的內容堆字成文。言其實,不論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或者後勁生(無論老師的評判標準爲何),總有那麼幾次或者十幾次,多則無以記數次的“思想越軌”。看到此類拍案叫絕的文章自然不禁竊喜:同是天涯讀書人,做文何必曾相識!

(以上敘述皆符合鄙人初讀此書的第一感覺。)

這本書,我認爲,可以作爲學子之間的交流、老師瞭解我們學生的一個小窗口。輕鬆的文字,風趣的言語,直率的筆觸,真實的情感,讓人閱讀的時候沒有一點疲勞乏味的感覺。它或許不足以視爲一值得深究的文學含量高的作品集,卻可成爲讓師生彼此溝通的以座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