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

《紅樓夢》是我國的一部經典名著(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小說有好多資深文學家都對它有過很高的評論。而我呢,還沒有讀過這本書的原著,只讀過它改版過了的兒童版的。不過大致也瞭解了,作者曹雪芹寫了賈家這戶皇親國戚的大人家的興衰史。

看了《紅樓夢》這部小說讓我瞭解一下古代的有錢人。他們並不是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下來的,而是靠祖上傳下來的家產過日子,並且過着極其奢華的日子。而普通的老百姓們幸虧地拼命苦幹,卻只可以艱難的維持生活。在賈家,所有的成員都有着成全的僕人伺候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真是可笑啊,自己有手有腳的,卻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都需要別人來照顧。尤其是那個“賈寶玉”,從小就被賈母寵壞了。只顧吃喝玩樂,一會兒和這個表妹好,一會兒又和那個表姐好。這個大家庭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只顧着享受生活,最終垮掉了。

其實,能過上好日子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必須靠自己的。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自己的雙手才能爭取而來。學好本領,踏踏實實的做人,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物質上的報酬。但也絕對不可以太奢侈浪費,那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

如果我將來有了一定的能力,我也會爲爸爸媽媽請上保姆,但是我會尊重她們,因爲她們也是在用自己的勞動來獲得報酬。如果我有更大的能力,獲得更多的財富,那麼我將用我的財富來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我認爲這樣的人生最有意義!

讀紅樓夢有感_讀後感500字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紅樓夢》,讓我欲罷不能。每每讀到佳句,歡喜的緊,讀到傷心處,淚眼連連。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爲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爲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戶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裏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爲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2

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題記

在那本陳舊的《紅樓夢》裏,我遇到了你————林黛玉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印象中,你總是杏眼含淚,提着那紅帕子,不斷拭着眼淚。多愁善感,恰似你。十五歲喪母,你獨自一人去榮國府。這路途是何等漫長啊,你坐在似晃似搖的船擺,望着漸行漸遠的輪渡,西邊的夕陽將餘暉撒在你的側臉,嘴邊勾起的,是無盡的哀愁。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感時傷淚的女子。你性情冷淡,不討人喜。別人都說你刻薄,我卻看到了你溫柔細膩的情懷。花飛花謝,滿樹杏花凋零。在這如仙境般美麗的花海中,只有你憐惜花的命運:“花飛花謝花滿天,紅俏香斷有誰憐?”你手握鋤頭,將那瓣瓣花埋下,淚灑在花冢裏,濺溼了朵朵紅塵。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位癡情的女子。你與寶玉相癡,卻終究抵不過一紙婚約,做了一世的夢,卻在那一刻無情的說:“該醒了”。還記得你們第一眼對視時驚豔與嬌羞的目光;還記得你們一起在杏花樹下一起許下的山盟海誓;還記得你們曾扯着帕子漫步在春天的花園裏,一切的回憶是多麼美好啊!但天地無情,將你在無助中打回原形。一聲長嘆,你在痛苦中西辭,紅塵萬丈,最終只是一闕殘夢。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軟弱女子背後的堅強。從一個家世豐厚的小姐,到無依無靠的孤兒,你經歷了多少故事,走過多少辛酸。但你在一次次淚的交錯下站起,即使風再大,也逆風而行。初至榮國府,你舉目無親,步步小心謹慎,但還會因別人的一兩句戲語,躲在帳後偷偷抹淚。淚灑了,情疏了,該面對的依舊得面對。你像是夏日裏的向日葵,外表嬌美動人,而心卻始終向着太陽。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大家庭從繁榮到衰敗的過程。當年的榮國府是何等的風光呀!從重臣之家到皇親國戚,他們一路走來受到了多少的豔羨與夢想,可華盛與璨然總是那麼短暫,家道衰敗,人離鳥散,最終的繁華卻只剩下那些空蕩蕩的院子和“榮國府”這三個大字。命運總是始料不及,還未觸碰,卻已消散。

與你相識,我看到了一個被世俗塵蒙的朝代。衣服的漂亮,終究是掩蓋不過內在的醜陋。當清朝正沉迷於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它的內心卻向低谷走去。國似華,實切虛。沒有其他,只留那苦寂的殘夢。

與你相識,我看遍了人間冷暖,讓我學會了珍惜,你的故事,真的值得一品。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3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吾曰:“一書一世界,一卷一乾坤。”

——題記

兒時閱書,是因貪戀墨香,鍾情文字。深深的,我眷上了文字,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書。魯達無酒肉不歡,而我則無書不歡。如今的我不爲顏如玉,不爲黃金屋,更不爲千鍾慄,只在書中尋覓獨屬我的一方淨土,尋覓心靈的慰藉!

古有聖賢人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也。”誠然,不信你看---

是誰在輕吟“花開花謝滿天,紅消香斷爲誰憐?”手擁《紅樓夢》,仿若看到一位素衣女子向我緩緩走來:嫺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便是你---林黛玉。在我的眼中,你是嬌如文雅的林妹妹。初讀《紅樓夢》,我以爲是你那漣漣的的淚水害了你,讓你紅顏消隕,是你悲悲切切的性格才人讓你早逝。再讀《紅樓夢》,我才釋然---年幼喪母,寄人籬下,雖然賈母對你厚愛無比,但仍不能多說一句話,多走一步路,這樣的小心翼翼,表明你聰慧無比。在那個金碧輝煌、滿眼琉璃的大觀園內,你如一朵空谷幽蘭,孤芳自賞,顧影自憐。我驚歎你的清高孤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我明白了,柔弱的表面下有一顆聖潔的靈魂。我由衷地敬佩你!

讀《紅樓夢》,我明白了,再往後人生之中,要堅守自己的靈魂,這,是一個清婉的世界。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交明白玲瓏地……此花不與羣花比。”手指一卷易安的詩詞,便覺“清氣滿乾坤”,踏入這個詩意的世界,便到處是易安少女時代“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美好意境。翻閱下去,卻又進入了“風住塵香花已盡,月晚眷梳頭,無視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悽苦之境。令人感慨之餘,微風一卷,又將我帶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愛國豪情。

讀易安的詞,我明白了就算道路驟變,我要應理想不變。這,是一個豪情的世界。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喜歡林微因的作品,跟多的是喜歡林微因其人,帶着欣賞一代才女的情懷欣賞她的作品。品味的不僅是“人間四月天”的清新宛麗,更多感受到的是輕盈、空靈、優雅,她所見的景、身經的情,化成思想在跳動,似行雲流水,風清月白……

讀林微因的詩,我明白了生活,不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應有“一樹一樹花開”的詩意人生。這,是一個詩意的世界。

沉醉於書的世界,真好!

在午後無人之時,飲一杯名茗,讓世界從指尖緩緩流過……

——後記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4

杜鵑在牀頭痛哭,你現在要死了。在牆的另一邊,鑼鼓響亮,燈光五彩繽紛。不太忙!賈寶玉正對着頭戴紅帽的寶釵姐姐。黛玉,如果你知道你是今天的結束,在開始的時候,你還會去賈家嗎?

你16歲的時候,你媽媽因病突然去世了。你這個瘦弱多病的人,能承受這麼大的打擊。你也病得很重。所以我父親林如海把你送到賈家。你的命運改變了。

就連王熙鳳也吹噓自己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人。賈寶玉看到你,連忙說:“這個姐姐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而你,對賈寶玉來說也是一樣的老,愛的心。賈寶玉問你有沒有玉。你說:“玉是稀有的。怎麼每個人都有呢?”於是賈寶玉抓起頭上的玉石扔在地上,說:“我姐姐沒有的,不是好事。“我也不想要。”你躺在病牀上還依稀記得,那天晚上你流了很多眼淚,是爲了讓寶玉扔玉。

“埋花的人是個傻瓜。他埋花的時候認識誰?”多愁善感的你總覺得落花地上不乾淨。你得把它們埋在土裏。所以每次落花的時候,你都會小心地收集花瓣,然後把它們埋在土裏。你忍不住哭了。現在,這朵花仍然存在,但它的主人不能再用它來埋花了。

“花落水紅。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住在賈家,雖然不愁衣食,但總有悲傷。賈府裏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鬼魂。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勇氣來消除這些煩惱。

“花開花落,花開滿天。誰憐惜紅紗的芬芳?”你不停地咳嗽和吐血。就在賈寶玉打開封面的那一刻,你閉上眼睛累了。

黛玉,我不能接受你離開的事實。我剛拿了你的手帕——上面的血,你應該在賈家流多少眼淚?下輩子,你會去賈家嗎?

但不管你進不進家福,你註定要放棄一些東西。然而,當你在這個世界上長大,你會學會放棄,這最終會導致你的損失。人的成長充滿各種誘惑,這就要求我們善於在選擇中放棄。

“魚,我想要什麼,熊掌,我想要什麼。你不能兩者都有。你不能放棄魚而去抓熊掌。”魚和熊掌都可以得到,這是最理想的,但這種可能性往往是世界上最小的。一般來說,你需要在魚和熊掌之間做出選擇。即使我們只得到魚,也是一種成功;如果他們都不願意放棄,盲目追求魚和熊掌的“兩個看得見”,最後一無所獲,那就是悲劇。

放棄需要勇氣和智慧。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沒有優勢,卻一次又一次地堅持下去,總想把劣勢變成優勢,你很可能一事無成。放棄短期,就是強化長期,使自己接近成功的目標。

在成長的征程中有曲折的我,也有機會峯迴路轉。面對挑戰和機遇,你需要仔細思考。當你應該放棄的時候,你不能爲了一棵小樹而放棄一片森林。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5

在假期,我同爺爺奶奶共讀了一本好書。我想大家對它並不陌生,它就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以前,我看了不少被壓縮改編過的“少兒版”,不覺得它有多好看,但這次,我真真正正“品讀”了原著,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老人們口中常說的不可逾越的巔峯之作。書中人物個性鮮明,極具代表性,如:賈寶玉的鄙視功名、珍重感情;薛寶釵的善解人意、處事沉穩、善於籠絡人心;王熙鳳的爽快潑辣、口齒伶俐、虛僞狡詐、見風使舵、善於阿諛奉承;史湘雲的心直口快、開朗豪爽……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品讀《紅樓夢》,內心總會繚繞着感動和遺憾的情愫。小時候我看不懂,到如今我終於理解了《紅樓夢》,還沒看完,我已哭得泣不成聲。在曹雪芹的筆下出現了一個富豪家族,各種各樣的人、事、物,就彷彿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現象。

人們最記得的人,莫過於林黛玉了。因爲在衆多人眼裏她是性格最單一的人,人們只認爲她很愛哭,心事很重,很刁蠻,很愛吃醋。但人們錯了,都不知她是最愛笑,也是最想笑的人。她經常和姐妹們開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可無奈,在榮國府中沒有一個真正愛她的人,都是些外姓親戚,只將她放在眼裏嘴上,從不放在心裏。好點的嘴上好妹妹的叫着,壞點的從不接近她。她只能將自己的委屈憋在心裏,表現的刁蠻一些以防別人不欺負她。如果你在別人家呆着是否得處處小心翼翼,就連在姑姑家不照樣也得小心翼翼嗎?如果你一個人在沒有親人的外姓親戚家,看到別人在親人懷裏撒嬌,不也得哭泣半天嗎?而寶玉和黛玉的情緣也真應了“一個閬苑仙芭,一個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噓,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使最後賈母爲了寶玉的未來,寧可犧牲黛玉,顯出了黛玉臨死都無依無靠。

那邊不懂人情世故的寶玉在舉新婚禮,人們齊聚一堂,熱鬧非凡。那邊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個人寂寞的等待死亡。這夢,斷送了寶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說黛玉不在乎,又怎會因寶玉而死?要說寶玉不在乎,又怎會出家當了和尚?其實,在好多人眼裏,寶玉天真,不懂什麼是愛。黛玉頑固,不承認她的愛。但既是如此,寶玉爲何會在被騙婚後寧死不屈,希望人們能把他和黛玉兩個快死的人放在一起,可他並不知道黛玉已因他而死。

這大觀園就像社會一樣,有各種人,而巧姐是最後一個活下來的人,鳳姐也遭到了報應。大觀園也走向敗落,最後家破人亡,這場夢就如同過眼煙雲在悲痛與家破人亡中結束了。

有評論家這樣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6

細品紅樓,別有一番滋味。最使我難忘的還是那個弱不禁風的林妹妹。她,多愁善感,卻對寶哥哥情有獨鍾;她,體弱多病,卻在骨子裏有着一份傲氣;她,雖從小寄人籬下,卻有着冒犯不得的自尊。

“黛玉”,人如其名,她總是淡施朱粉,一身青綠衣衫,更是顯得她瘦骨如柴,一臉憂傷表露無遺。太多的時候,她是孤寂的。晚春時節,桃花凋零,這可人兒又觸景傷情,爲之抽泣起來,許是認定自己不久後亦會如此罷?她孤身一人,扛着花鋤踏出閨房,悠悠地走到林中,將收集的殘花瓣兒從囊中輕輕倒入挖好的坑中,把着鋤頭一點點將它們掩埋,淚珠順着消瘦蒼白的面龐滾落,滴入土中,連同憂傷一併帶了出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初識紅樓,我並不喜歡黛玉。她的爭風吃醋令我厭惡。我曾將她比作玫瑰,身上帶刺,總把好人傷,使得氣氛尷尬至極,她卻沒事似的。後來我明白了,她從小父母雙亡,被迫寄人籬下,勢必要受人臉色,可她的自尊心令她堅強、孤傲,一味地在別人話裏挑刺,也並非她所愛,只是她早已習慣於保護自己。

我欣賞黛玉對寶玉的萬般癡情。前世,她是仙人悉心呵護的一株絳珠仙草;今生,爲報恩來尋寶玉,一心爲他牽腸掛肚,得來的卻是“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每每讀至些處,我便替她婉惜:黛玉的結局太過悽慘了。她一直惡疾纏身,飽受病痛的折磨。彌留之際,衆人爲她沐浴,還未完畢,只聽得她斷斷續續的一句話:“寶……寶玉……你……你好……”便一絲不掛地躺在了桶裏,停止了微弱的呼吸,當老祖宗聞訊趕到時,已剩下一具冰涼的屍體,慘白的臉上,眉頭依舊緊縮着,即使魂魄歸西,她的傲骨仍存,正應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黛玉在病榻前,含怨燒去了所有的詩稿和那塊令她珍惜的手帕。空氣中,那焚化成灰的詩稿已不成形,但淡然飄忽着黛玉曾用過的墨汁香味。

我欽佩黛玉的詩情才氣。瀟湘館的陳設令我頓生敬意,當初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挨個兒地參觀各個屋子,步入瀟湘館時,滿屋書香氣息,無錦羅帷幔之類裝飾,只有文房四寶齊擺案臺,不覺讚歎:“這許是哪位公子哥的書房吧?”只見老祖宗聞言笑答:“哪裏的事!這是我那外孫女的閨房。只不過她好吟詩作賦,不興女紅罷了。”黛玉即興作詩的能力可謂了得。賈元春從宮中回來探親,臨走時給衆人出了題,黛玉提筆寫下幾篇妙文,得到好評,又爲寶玉連作幾篇,更是令我大開眼界。

其實黛玉何嘗不是自由的象徵,她不願受那封建思想的壓迫,語帶譏消,表達着內心的不滿。她雖多愁善感,卻是體現出她內心的純潔,她輕聲哼唱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嬌小柔弱的身影在風中微微顫抖着,一襲青衫盈盈前進的。

品完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紅樓一夢,我早已落淚輕泣。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7

我恨生前未積緣,詩山書海伴流年無端墜入詩書夢,閱卻三千煩惱文。——題記

曾有人說過,將一本書,擱於小窗,任清風翻閱,亦是流年中的濃醉,醇香而清灑,而於我,獨坐有風的幽窗畔,靜心閒翻,亦是銘在歲月中的驚豔。

世人俱贊《紅樓夢》中詩詞皆佳,然而又有多少人,入心地讀過,入骨地思過,清淺地訪過曹雪芹的心呢?惟有細細品來,纔會顯出別樣的韻味。

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沁芳溪聯曰:“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人贊之妙,妙於何處?此聯不着一個“水”字,但筆起筆落之間,滿紙便溢滿了碧波漾漾。又如詠白海棠,林黛玉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被多少讀者奉爲絕唱,此詩之風骨,三分柔情七分愁,字字叩心,彷彿那一株白海棠就在那裏,素白如雪,又凝了淡淡的幽怨,彷彿林黛玉也就在那裏,如芙蓉含露,眉宇間是化不開的憂愁。反觀詠絮之詞,薛寶釵詞尾雲:“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短短十個字,卻是字字珠璣,完美概括了薛寶釵的人物心性。人曰:“以我手,寫我心。”然而曹雪芹,一生築一夢,“以我手,寫衆心。”卻亦能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境界。縱有“增刪五次,批閱十載”的用心,卻更因曹雪芹廣覽羣書,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書,都是他的“掌上花,心頭好”,所以,這一夢,纔會穿越百年,令多少人沉於夢中,再難醒轉。

再讀《紅樓夢》,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牡丹亭》杜麗娘詞雲:“如花美眷,抵不過似水流年。”多少人爲紅樓女兒的悲苦拿去扼腕嘆息,清靈美玉陷泥淖,如一場戲,猜得着開頭,卻猜不到結尾。

看似這不是命——若是真正堅強有才,就應當在府中變故之際明哲保身,免受泥淖之污。

然實則這確是命——在吃人的封建禮教下,她們僅會吟風弄月,多愁善感,在家族靡潰之際,所能做的,僅是耳耳,有的流浪四方,無處爲家,有的香消玉殞,魂歸離根,錦繡年華付與斷壁殘垣……

有多少人,沉醉於這一夢中,就這樣眷了一生,唸了一生,反卻韶華空落,生了那滿腹愁腸。只有書讀百遍,其義方得“猶抱琵琶半掩面”,多少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不過是信手翻書,淺吟而銘的,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那麼,請託起一本書,無懼於波濤洶涌,自有山水相迎,讀書,緣何?不過箇中冷暖君自知,若有至淳、至真的氣質與作爲,便可在菲薄的流年,給自己找一方憩息的天地。

瀟湘館聯雲:“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也不知林黛玉獨坐瀟湘幽窗是一種怎樣的心境,然而我不必去想,在暖暖的落陽下,只是獨坐一方角落,“幽窗讀罷心已靜。”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8

“花開花落,花開滿天。誰憐惜紅色的芬芳,你埋花時認識誰?試着去看看春天花朵的凋謝,那是美死的時候。春天一過,我就不知道是不是花落人亡了!”

水女人有水的感覺,黛玉,你把所有的悲傷都聚集在你的眉毛上,用眼淚。三月,所有的花都盛開了,你卻用鋤頭輕輕地把一朵桃花放進錦囊,把一片青春的碎片連同你的眼淚一起埋進了土裏。你唱得輕聲細語,你的詩總是美麗的背後隱藏着一縷憂傷,淡淡的,卻傷感到骨子裏,開不開,剪不斷。

前世界情緒

紅樓夢是你今生的創傷。

你是前世的一株深紅色珍珠仙草。你徘徊在死亡的邊緣。有了沈英侍者的澆水,你可以延年益壽。當他要去世界上散步時,你也會變成一個女性身體跟隨。世界嘲笑你的愚蠢,嘲笑你的愚蠢,但誰知道,灑在你身上的露水已經滲入你的心,成爲你沉重的承諾,這意味着一輩子的回報,一輩子的等待

現代命運

遇見他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巧合。如果我認識他幾千年,那次會面是徒勞的。

你離開了平靜的生活,走進了豪華的大花園。好衣服好食物,貴重的器皿和寶物都不能平靜你多愁善感的心。黛玉,你追求的是悠遠祥和的生活,就像瀟湘堂的竹影。在這座充滿世俗氣息的深宅大院裏,你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但就是在這個花園裏,你今生遇見了他。這一瞥就像千年的思念,未知的情感纏繞着你的心。也許愛的根源就是生命中的那一刻。深情千年,幾次繞線。

夢的記憶

往事的花瓣一朵接一朵地落下。是你的心隨波逐流而去,是你對他的愛充滿了隱藏。

他走進你的生活,讓你寂寞的心海多了一條你在乎的船,揮動你的心海。他欣賞你的芬芳和孤獨。他理解你的悲傷和淚水。他成了黑暗中游蕩的陽光,你成了他不可或缺的肋骨。從那時起,在這個宏偉的花園裏,有一顆心可以緊緊依靠你。你可以一起吟詩、畫畫、嬉戲、看花木下的西廂。

你的愛情就像一個清泉,沒有任何污染,但面對世俗和封建勢力,你只能燒掉手稿,打破迷戀,流乾眼淚。屋外的笑聲呼喚你內心的寒冷。紅色充滿了無情的地方,眼淚是你內心唯一的溫暖。你的愚蠢是爲了什麼?你害怕你害怕你,直到最後一顆心死去。凡人世界盡頭的界線被打破了。你還在猶豫什麼?燒掉舊手稿,不是爲了毀掉你和他的記憶。打破迷戀,不能打破手上的愛。最後?只有我想快點死,但我不能用你所有的眼淚洗心革面。當你死的時候,你低聲說“寶玉,寶玉,你好…”

黛玉,你的生命代表着最悽美的悲傷。葉子一般隨風升起,盤旋,然後消失。當你用一生的眼淚來回報以前的甜蜜愛情後,你選擇了帶走記憶,留下牽掛。春天的花落了,人們埋葬了它們,枯葉落了,沒有人收集它們。

愛情引領紅樓夢。帶着淚水,你可以回到過去的世界。往事如夢千年。玉淚醒來,人的靈魂破碎。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9

讀完《紅樓夢》,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縈繞在我心頭。曲終人散,賈府終究是落敗了。我深嘆一口氣,像是爲書中人物的命運悲哀嘆惋,又像是爲故事的終結空虛不捨。合上書頁,書中一幕幕情景從眼前消失,像是電影落幕,只留下一片黑暗。

閉眼細想,回放一幅幅畫面,最終停在了那書中最美的風景。恍惚間,我彷彿又回到了那花瓣紛飛的世界。風輕輕地吹拂,那滿樹的花如一隻只舞倦了的蝴蝶,飄飄悠悠地飛下,落滿一地。我看見黛玉將那飄落的花瓣輕輕拾起,放入囊中,埋進花冢。她孤獨地立在風中,對着落花,訴着自己心中的愁思,淚光閃閃,顯得單薄而又無助。“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一句,正是黛玉一生最好的寫照。自幼孤苦伶仃,寄人籬下,在偌大的賈府裏步步謹慎,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雖此後錦衣玉食,深受賈母和寶玉喜愛,可心中的憂愁與痛苦又豈是他人能懂?“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應對落花,她也許想到了自己今後如落花般消逝的情景,不禁潸然淚下,哀思濃濃。

林黛玉如此柔弱,卻敢於反抗封建勢力,做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她讀《西廂記》,風中葬花,對世俗不屑一顧,不隨波逐流,有着自己獨特的個性。她也有着令人驚豔的才華。作菊花詩,吟葬花詞,寫五美吟,這些無一不表現出黛玉的才情。然在當時的社會中,她這些寶貴的特性卻不被世人所容,她被視爲異類,無人能懂,也無人傾訴,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獨自悲傷。縱有高潔的品格,黛玉終究被封建社會所迫害,在瀟湘苑裏淚盡而逝,含恨離去。

一代佳人就這樣消逝了,偌大的賈府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那大觀園裏的熱鬧非凡,歡聲笑語,都如一場夢般消散,只剩下無盡的陰冷蕭涼。黛玉的故事結束了,卻留給了我深深的感慨與思索。“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黛玉才華橫溢,卻最終香消玉殞;賈府輝煌一時,卻終究“好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令人悲嘆不已。水滿則溢,月盈則缺,這是自然界的法則,每時每刻都存在於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地前進,都會遭遇困境,被路上的荊棘所困。然而,我們不是黛玉,不會像黛玉一般柔弱,被現實的黑暗壓迫,無力反抗。只要我們懷有勇氣和希望,永不放棄,一定能夠像遊戲中的主角一樣,天賜神力,披荊斬棘,走出困境。沒有人會永遠被困於黑暗中。縱然黑暗再深,也終有光明可破;縱然暗夜再長,也終有黎明降臨。勇敢樂觀的人才是最終的勝者。

風中的黛玉早已離開,滿地的落花逐漸消失,我緩緩從紅樓中走出。那些悲慘的故事已經遠去,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們還存於當下,迎接我們的是充滿希望的未來。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0

想必《紅樓夢》大家都看過吧!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富貴人家曹雪芹的著作,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等。在四大名著中,它就是“大哥”有人說,曹雪芹寫出這本書,就是要來訴說自己的身世,確實,書中的賈府也就是當時社會中曹雪芹的家,因爲曹雪芹跟林黛玉的身世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則《紅樓夢》必是不讚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鉅著;如果色彩斑瀾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鉅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頂峯,俯視萬物。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爲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儒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幹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裏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造成了大觀園裏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執,被執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顆顆被泯滅的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一張張被抹殺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爲之嘆息。

在我看來,第七十回爲最妙,主要爲我們敘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爾填柳絮詞”。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必屬丫頭們與衆人放風箏的事,沒過多長時間,衆人們的風箏都紛紛飛上了藍天,可寶玉的美人兒風箏總是放不起來,寶玉急得直出汗,遭到衆人的取笑,可他更氣更急了,氣得將風箏恨地擲在地上,對衆人說:“要不是個美人兒,我一頓腳跺個稀爛。”從這段趣味十足的語句中,我感受到了寶玉的天真,率直,純潔的性格特點,後來寶玉經過那潑辣能幹的探春的指點兒,換了頂線兒,美人越飛越高,直至不見蹤影。次要的內容便是寶玉與衆人結社賦詩。春天到來,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飛燕舞,在這美好的季節,少不了組織一項活動,寶玉將散了一年多的詩社重新組織起來,請衆人寫詩......

這本經典文學著作深刻地體現出了當時社會,朝庭,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考試,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制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以一個婉轉動聽的故事講述了當時老百姓慘不忍睹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體現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作者的遠大抱負。令人感同身受。正是因爲這種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內容真實,《紅樓夢》才得以一代代流傳至今。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1

今天,我看了《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今日一看,果然是實至名歸,名不虛傳啊!

這本書主要講了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寫林黛玉愛情的悲劇······

一說到林黛玉,我就想到了我的朋友,她是蓮子。她呀,雖然像林黛玉那般“體弱”,但很堅強不放棄。她也像林黛玉那般知識淵博,卻沒有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記得有一次,我們體育課要比賽跑步,圍着“偌大”的跑道跑兩圈,也就是四百米咯!女生對男生,依我們女生的實力,毋庸置疑,肯定輸。所以!爲了公平起見,當然是男對男,女對女啦!雖然蓮子被分到了一羣體力不太行的女生裏,但蓮子還是拿了最後一名。雖然她自己深知不管分配到什麼樣的組還是一樣會拿最後,但她從來都沒想過放棄,一直在和“魔鬼”做鬥爭,一直在努力拼搏,儘管她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在這夏日炎炎的天氣中,我看到蓮子剛跑了五十米,她就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對於平時不愛運動的她,跑起步來是多麼的吃力,但她沒有和老師說,而是選擇了——堅持······等她快要跑到終點時,我親眼看着她狠狠地摔了一跤,還沒等我邁出步子,她就已經艱難地站起來,一刻都沒有猶豫地向終點跑來,看到她膝蓋上的血,除心疼外,更多的還是佩服。

當然,雖然她體育不好,但她卻林黛玉那般知識淵博······

記得有一次在語文課上,我們玩了些“遊戲”。是什麼呢?就告訴你聽吧!就是用詩句和語文是什麼來進行造句。我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雖然表面很歡喜,但內心其實拒絕的,但也沒辦法。

首先由我們那列開始,我們前面這幾個人站起來都是啞口無言,呆若木雞的,直到蓮子······

她毫不猶豫地站起來,也毫不猶豫地說,如果你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我願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你在“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我願遨遊於猛浪急湍中;如果你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叢林,我願跋涉在荊棘小道上。

啊,明明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詩句,卻被她造出如此優美的句子,連老師聽了,都拍手叫好。

這輪結束了,就到下一輪了。老師沒有規定哪排哪列來,都是自願的。就因爲這樣,全班沒一人舉手。就在這時,我們看到一隻修長的手堅定地高高地舉了起來,它看起來是如此的耀眼······原來,是蓮子!

她說,語文是那巍巍崑崙,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低落的露珠,是那古城舊都的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靜謐的荷塘······

我的天吶!我們班頓時想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雖然她體育方面不太好,但她卻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她語文好,但她從不驕傲。希望她能把這“民族文化”給發揚下去,《紅樓夢》——不朽的靈魂!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2

“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四大名著獨步古今。其寫勇、寫義、寫忠、寫智、寫豪、寫情,或壯闊、或精琢、或瑰麗、或奇幻。可謂‘一人一天下、一書一山河’”。

幼時不懂事,讀書做事全憑個人好惡。本是女孩子,又有些影視劇沾染,仔細讀了原著的,便只有《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本是對打打殺殺、戰場心計無甚好感,《三國演義》只囫圇吞棗大略讀了一遍,至多不過識得些人物事件,如今想來,甚是慚愧。既是如此,真正用心讀了的,大約是隻有《紅樓夢》一書了罷。

紅樓一夢情幾許,鏡花水月意難平

《紅樓夢》是一本小說,卻實在是小說中極不同的一本。筆者似乎不同其餘小說家將人物結局留待最後書終之時才徐徐道出,而是在第五回便借警幻仙姑之名,幾段判詞,幾支曲調,便將其中不少人物細細斟酌,一生起浮跌宕,凝在寥寥句中,字字細品,令人拍案叫絕。小時候,尚讀不懂,讀來不過脣齒留香,讀不出其中暗語,也幾乎察覺不到意指何人,只傻傻地敬佩着筆者的才氣逼人。

似懂非懂地讀下去,年齡所限,不解其中味。初中時,又重拾起《紅樓夢》。許是有了前一遍的基礎,這遍讀來便好了許多。也知曉了此書的主線是寶黛的愛情。本是良緣,奈何身處侯門之中,情深幾許,換了癡心錯負。回首再憶,顧盼之間生歡顏,不過大夢一場,恰似那鏡中花,水中月,將觸未觸,將歇未歇,虛無縹緲,心意難平。打打鬧鬧、哭哭笑笑,本以爲餘生也不過如此,誰知天意不巧,造化弄人,癡纏半世,情意相通,終落得絳珠淚盡含恨去,寶玉心冷卻塵緣。

嘆“得非所願,願非所得,真情諾諾,終於隨亂紅飛花去……”,“情”之一字,大約本是空洞的罷。

本以爲定能圓滿的一雙人,都各自凋零,更何況本就易散的榮華富貴呢?寧、榮二府的榮耀,本是賈家上下三百多人所依靠的。可祖上的廕庇,不過日頭下一棵榮樹的影子,倘若這樹倒下了,又如何撐起這極盡奢華的賈府的天?

賈府的落敗,從此處看,似是必然。可賈府的繁華落暮,也像這盛放的王朝一般,不加經管,必自內而外逐漸生出枯意。此時,再光鮮的外表,都掩不住它的頹然之意。大廈將傾,安能自保?大難臨頭,各自飛去!

世事無常,誰想得戰場風雲詭譎,高祖在“西楚霸王”手下保全自己,最終建立起大漢王朝?誰想得大唐氣象萬世開太平,一夕安史之亂,竟踉踉蹌蹌,繁華凋弊,風雨飄搖?誰又想得,昔日海堂詩社之盛況,最終,大觀園一片死寂,葬了紅花,凋了碧樹,隨賈府榮華,一併歸去,無人問津……風雲變幻,滄海桑田,《紅樓夢》的恢弘大氣,藏在字裏行間。

癡顰兒情心暗許,憐絳珠塵緣終盡

前幾日,看《經典詠流傳》,剛聽得一首《枉凝眉》之曲,纏綿悱惻,聽而動心。寶黛的愛情,似乎一出場便註定了會是悲劇。他們兜兜轉轉,恰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情意。可誰料想,“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許是看慣了圓圓滿滿的大結局,如今這十分般配的一雙碧人,竟終是不能相守。便傻傻地執着着,想問問如此不近人心的安排,究竟爲何?細細說來,哪有什麼不得不思慮的緣由,他們二人本是出塵,受盡了這人世的排擠與不容,再堅定的心意,又怎能與頑固的世俗相抗衡,他們,終究也敵不過“命”這一字。

“命”,是帶了些虛幻色彩的,筆者將“命”字歸做了“還”。因爲神瑛侍者灌溉,絳珠草爲報恩隨他下世,要將這一生的眼淚還給他,這纔有了寶黛二人的嬉笑怒罵。她本無兄弟姊妹,母親又因病撒手人寰。九歲左右的姑娘,經此一激,再生大病一場。本就瘦弱,又更是藥不離口,纏綿病榻,幾度傷心欲絕。三年守孝,敏感到令人心疼的孩子,又孤身入了賈府。事事小心謹慎,生怕多說一句,多走一步,平白遭了人閒話。雖有賈母疼惜愛護,終究寄人籬下。一腔幽情,無人可訴,只寂寞地獨自消受。她是叫他哥哥的,在她最慌亂,最孤獨的時候,如一道光照入她的生命裏。他們一同吃,一同住,說說笑笑,打打鬧鬧,言語不好時,她便垂下淚來,但最後又總會和好。說到底,總是比旁的姐妹多親厚了不少,她便總是覺着,他該懂她,懂她的敏感,懂她的傷心,懂她的歡喜,懂她的心意。他也這麼覺着,所以,待她最是好,最是深情。

可惜,人生,太難總順遂了心意。一場調包計,兩邊空歡喜。一個含恨而終,一個兀自傷情。沒有那麼多人是可怨的,畢竟,她的聰慧,讓她太懂得“無可奈何”的含義。那就不多怨了,只怨自己,用情過深。

“還淚”“還淚”,許是從一開始,他們也不過報恩的聯繫,黛玉淚盡之時,便是那恩怨了、癡情斷的時刻。只可憐她,離開時,也不快樂。

知曉了這些,從此對黛玉的情裏,便多幾分悲意。妄自揣度之下,我有些私心地猜想,若早知此生隨他而來,苦苦癡戀多年最終卻求不到結果,她應當還是會義無反顧地來吧,愛過,總好過退縮。若當真此生也逃不脫一個“情”字,她不像尋常女子百般糾纏,只還盡了自己的最後幾滴眼淚,焚了詩稿,幾分剛烈,幾分決絕,斷了癡情,泯了凡心。

每每讀到此處,必淚下潸然,哽咽不能言。她焚稿時,怎能無一絲心痛,必定也如針扎一般,細細密密,喘不過氣來。可她看着耀眼灼人的跳躍的火焰,必然也不曾後悔。有些事情得不到時,求又有何用,倒不如斷了心緒,斷了情意。有緣無分,神傷自比不過轉身,至少也多一分尊嚴。

所以,她終是這樣去了,去得果決,去得令人傾心。明知她辭世是必然,讀到此處,仍是遺憾。如此玉人兒,也逃不過紅顏薄命的預言。

喜歡黛玉,向來不只爲了她最後一刻的果決,單是她“詠絮之才”,就令人讚歎不已。筆者將她與才、氣俱佳的道韞爲比,自然也看得出對她的傾心。書中多有她的詩詞出現,即便只是胡亂作了應題,也得賈妃盛讚。也曾應了癡心學詩的呆香菱之情,教習香菱寫詩。百家筆記網()先不說她論詩那話,單香菱學成之速,成果之大,足可窺見她功力之深。不少評論人皆說黛玉過於敏感刻薄,可試問文思如此上佳的女子,心思又怎能不細膩?她本是寄居榮國府,理當事事小心,出口的話又帶上了文人常有的習鑽之意;再加上旁有圓融的寶釵相襯,越發顯得不懂事些,本不該受人如此指摘。(人總不能十全十美,喜歡她,自然也將她的小毛病看做優點,想來就是無傷大雅的。)

喜歡了,就是喜歡了,所以願盡心筆墨鋪排,不再多寫了,請往下看罷。

不離不棄恨無緣,莫失莫忘誤終身

初讀《紅樓夢》,只幾個最主要的人物印象深刻,金陵十二釵都未能仔細記全,除最喜的黛玉外,就是寶釵的言語身段能清晰地記起。只是,對寶釵,我卻是怎麼也喜歡不來。

是她最終嫁了寶玉,成了寶黛二人被拆散最大的受益者?應當不只。小時不懂事,纔有這樣淺的心思,隨着年齡的漸長,該是漸漸淡了的,可到如今,我還是不大喜歡寶釵。她做事一向周到,榮國府中很得人心,待姐妹也親厚,黛玉不時任性,寶釵向來不多與她計較。思來想去,終也說不出自己究竟是不喜她哪樣。

直到半年前的一篇文章將我倏地點醒了。本不是評述《紅樓夢》的,寶釵出現也不過一段話,寥寥幾句,竟正點中我心中所感。

寶釵,太過圓融了。

是了,正是如此。寶釵通達人世情理,說話做事處處圓融十分通達,卻令我時時覺着有些遠了。她的笑容透出的意思,似乎也需通達情理方可知曉,玲瓏的心思好像明明不遠,卻偏逢天空中起了一層重重的霧靄,影影綽綽,怎樣努力也看不清那一雙眼睛。她的心思,總像爲自己戴了透明的面具,單純的孩子,想靠近,卻又觸不及、

寶釵的言語中,總讓人忘了她的年紀,十二三歲的光景,已如此通達,想她的日後,總免不了心驚。該是怎樣的女孩子,早早地便失了小孩心性,成長到,如此的模樣。

相比寶釵的圓潤事故,我更喜歡黛玉率性自然。

自然,寶釵也不是從未活潑過。記不起哪一回,寶釵見了一雙玉色大蝴蝶,想撲來玩耍,剛到一假山後,聽到兩人說話,方纔住了。難得玩鬧一回,一遇旁人,又收了回來,恢復到那個周到圓潤的寶釵,着實有些遺憾。

細細找來,厚厚的一本書裏,竟幾乎再無對寶釵女兒心性,恣意玩鬧的情景描寫。似乎在這漫長的一段時日裏,她一直戴着一張透明的面具。本以爲出閨閣成大禮,日後的日子還能隨性些。可誰又知寶玉癡情,念着仙逝的黛玉,最後出家,了卻了塵緣,空留她一人,獨守着空蕩蕩的院落,無處訴衷腸。

關於她的圓潤,我更願意相信是家中情形造就了她。那樣不成器的哥哥,性子不強硬的母親,家中大事小情,竟是件件都落在她瘦弱的肩膀上。持家早,懂事自然快,成熟自然也早些,我只是沒有想到,情形,竟能將一個閨中少女,從原應有的歡脫裏強揪出來,爲她套上世俗的枷鎖,早早地便如此事故圓融。

她的際遇,帶了不少悲情色彩,最終,她好似什麼都得到了,又好似什麼都未曾得到。說到底,不過大夢一場,空餘悲切罷了。

寶釵心思玲瓏,才情巧妙,當不亞於黛玉的,只是她的心思,過於事故,少了真實,少了反抗,多了順遂,多了圓融。“可憐停機德”,獨守房中,恨緣淺,誤終身。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作爲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已進入了外國愛好者的課堂。好奇他們對《紅樓夢》怎樣評說,恰有文章來解了我的惑。說是中國籍在美講評《紅樓夢》的一位教授,每每教完之後,都會要求學生寫一篇文章,說說《紅樓夢》之中各自最喜愛的人物。這文章交上來,老教授一看必瞭然於心,大半的學生,都寫了王熙鳳。

一聽這結果,我竟登時有些不樂意,我們才華橫溢、傾城之姿的黛玉纔是主角兒啊!怎麼就不大受外國友人捧場了呢?靜下心來細細想想,倒也知曉了其中緣由:黛玉常因小事垂淚,總顯得有些小氣,而外國友人打小獨立,大約更喜歡一人之力掌榮府上下的熙鳳吧。

《紅樓夢》裏,她的稱呼可不少,我更偏愛“鳳姐”二字。既點明瞭她掌管榮國府上下大小事宜皆能作主的身價兒,誰見了都需恭敬幾分,又顯出她與人親善,與家中姊妹關係甚好,又深得長輩信任喜歡。如此看來,鳳姐便是榮國府不得不提的“靈魂人物”之一了。

鳳姐打理家中事務是一把好手。府中上上下下,人口衆多,下人們的月例銀子,榮國府每天的進項,都要從她的賬上走一遍,每一筆都要清清楚楚,這一來一去,少不得費心費力的。光說這些無用,不如舉個例子:秦可卿的喪事。秦氏平日裏性子好,待人忠厚,很得人心,突然病重辭世了,府上也正榮華着,喪事自然是要大辦的。鳳姐作爲榮國府主事之人,協理寧國府,支配錢財人力物什,好生打發了秦氏。這喪事的妥帖、盛大,既不失禮數,又給榮、寧兩府爭了臉面。如此盛況,少不了鳳姐立規矩、定章程、理百事的功勞,也越發將她理家的才幹顯現出來。

這樣的妙人兒,總是被人憑白地架高了年紀,大多影視劇中鳳姐的扮演者都是三十出頭的演員,似乎只有到了如此年歲,纔能有如此才幹。其實不然,鳳姐在黛玉初入府時,大約只十七歲左右的光景罷了。這個年紀,放到如今,這樣的出息,怕是幾乎沒有的。

只是,外人大多看到她的光鮮。作爲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她要面對薄情的丈夫,嚴明的長輩,上下打點計較着每個決定的得與失,仔細衡量着每件事如何完美妥帖地解決,計算着多少的進項和體己才能撐的住這偌大的榮國府每日如流水的開銷……一件件細數,怎能不惹人心驚又心疼,十七歲的女孩子,要怎樣聰慧、勇敢、擔當,才能巧妙周旋,計算人心?

可就算是這樣的斤斤計較、精打細算,也撐不起這境遇頹唐的賈家,也撐不住自己的晚景,能不那麼淒涼。賈家倒了,她又算什麼?老太太都因潦倒只匆匆下葬了,與昔日秦氏的葬禮,差了太多。不知她是否也感嘆,昔日富貴榮華,只不過過眼雲煙;也臆想,冥冥之中是否早已塵埃落定,難以轉移。

有也好,無也罷,到底都過去了。我喜歡的,她的聰慧、她的玲瓏、她的直率、她的潑辣,寫這一遭,是再不會忘記了。

只嘆惜,她聰明一世,算計了太多太多,最終卻累了自己,苦了性命。

惜往事斗轉星移,願今朝雲開月明

也讀過不少《紅樓夢》的評述文章,偶得一觀點說:“四大名著中,《水滸》迷亂嘈雜,《三國》勾心鬥角,《西遊》重複相似,唯《紅樓》手法、筆意、文章、氣勢樣樣皆佳,實可擔‘名著’之稱號。”且不說辭藻是否得當,觀點是否正確,單就此句,足見《紅樓夢》爲世代文人所喜。其手法僅諧音一個便獨得青睞:筆意僅人物言談辭藻則勝於精美奇巧,文章見前後所述自成一體,連貫自然更甚他作;氣勢自字裏行間起,至深思熟慮而未盡,於小處見大處,更非一般作品可及。

只是筆者寫時,必然不爲這日後的讚譽有加。他似乎隨性到寫下這些文字不過爲了取悅自己,不過以粥果腹的歲月裏,打發時日的閒事。寫寫停停,不爲時光而緩急,不爲滄桑而變化。至於它的現世,我更想它是不懂事的侍童偶然帶出,世俗一見,則驚豔萬千。不那麼隆重正式,精雕細琢地開始,也就不必花費太多的心力,去構建它的結局。好文章,從來都更適合隨風而行,因爲時光的深處,有繾綣的'自信,總有有緣人會將它拾起,拍落塵土,細細珍藏。每次取出,都小心翼翼,精細不已,溫軟的目光和愛不釋手的輕撫,是它最平靜的沉眠。

它不顯,也不露,躺在歲月的陽光裏,等待着清脆的鎖開的聲音。那該是,另一場怦然心動的遇見,另一個心扉柔軟的少年,另一段惹人豔羨的情緣。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3

風颯颯,嫣紅的薔薇跌花落瓣。輾轉間又憶及你嬌花照水的容顏,你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愛屋及烏,我想我最愛的,還是《紅樓夢》。

唱一聲如花美眷音多慘,接一句似水流年意更柔,是一曲屬於你唱不完的愛戀。

關於你,我想我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情愫。少時,便接觸了《紅樓夢》,亦不幸又有幸。那時的童心未泯,倏然消匿得無影無蹤。那時你的音容也每每繚繞於心間抑或夢鏡。

初讀紅樓,混沌未開,只覺顰兒悲慼難懂。再品《紅樓夢》,已是初露鋒芒了,也懵懵懂懂了解她在寄人籬下情薄如紙的情況下的真實。猶記顰兒最讓我銘記的一句:一朝紅顏春盡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細細品味,原以爲是顰兒憐惜這些落花,倒也罷了,但此後便愈熟稔她的性情。一回回的看罷,多少次輕叩你悽苦的心扉,多少次探問你憤懣的內心,多少次閃現你秀麗的面容,多少個生命的年輪也無法改變你身處封建王朝的境地,多少次無聲地啜泣對於你無法和心愛着的寶玉不能完成所謂的“金玉良緣”也是於事無補。賈母曾說道:“惟有我這兩個玉兒最可惡!”雖說是這樣,但她可以容忍寶玉的叛逆癡狂,卻無法諒解你——黛玉的多愁善感。那時我便早已深深銘記這個縝密的顰兒: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絕美的你。

仍記得那夜輾轉反側,窗外被樹葉篩灑下來的月色流瀉進屋內,溼潤了一地銀晃晃的憂傷,陡增悽愴之意。白日讀畢紅樓,悲慼萬分乃至蜷袖兀自啜泣。耳邊縈繞黛玉香消玉殞,遺恨而去時的一句:“寶玉,寶玉,你好……”夫嘆可憐“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可恨“韶華不爲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那日的淚水破堤綿延,延續到今夕都不曾忘懷當時的緬懷。憎恨寶玉的薄情寡義,悲嘆人世的悲歡離合,可泣黛玉的欲罷不能。

世人哂笑你的錙銖必較,揶揄你的吃醋拈酸,不屑你的多愁善感,厭惡你的悲春傷秋。而有些人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兒八經的黛迷喜歡着你,卻同浴譏裸,把你當做偶像劇女主角或瓊瑤劇女主角一樣頂禮膜拜,也着實虛僞得讓人難過。我只是單純的欣賞,你天生麗質。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才華橫溢,堪憐道韞詠絮才,清照婉辭比不如。你就像是一種境界,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是存在於理想或者仙境之中。世俗之人,難免爲各種東西所羈絆,不能達到你的那種高度,那種對愛的真情,如茶似酒,愈釀愈濃。

後記:

你完美的落幕,在我心中灼灼其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你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理想的存在,選擇靠近只因嚮往;選擇遠望,只因我明瞭這不能褻玩。只有全心全意的人,纔可靠近這玻璃般透明的美,若不能呵護於手心一輩子,就莫讓脆弱如煙花般的美消逝。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4

滾滾紅塵,攜着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個朝代,腐朽的王朝在墮落,這裏沒有親情,沒有仁義,卻有着淒涼無情但又純美如水的愛情。

黛玉是水,這已無可非議。即是從姑蘇水鄉走來的女子,是爲白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投胎,她自然帶着股清甜的水氣。“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嫺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她有着喜怒無常的性格,愛哭的脾氣,與那作詩作詞的才情,無一不帶着水的特徵——柔美,空靈,變化無常。然而黛玉有她堅守的一面:對寶玉的愛情,用情之深深至泣血。我覺得,這種愛情視富貴官爵爲泥土,建立在互相欣賞,心有靈犀的基礎上,乾淨飄渺。但,它始終是空虛的,如肥皂泡一般,會隨時破滅。“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爲誰妍”,“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釵則不然,她是一個複雜的矛盾糾葛體,且不論她在“寶黛戀”中的角色,看她爲人處事:和氣中帶着堅強,待人接物親厚、一視同仁,在被言語冒犯後一笑置之,是一個委婉內斂的人。她從小受到正統教育的薰陶,深受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毒害,爲人行事遵守三從四德,綱紀倫常。寶釵如山,穩重,守分,才知。她的柳絮詞更托出她的沉穩,賈母不也如此誇她!“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他們的愛情是大家認定的金玉良緣。

只可惜寶玉是個情種,他只看到山水各自的好,看到釵黛各自的美,最終選了一瓢水。也許曹雪芹想歌頌的就是如此乾淨純美的愛情。爲了真愛的人可以拋棄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罪名。但這並不現實,在封建社會裏,把握如水的愛情是很難的,縱然它靈動純潔美麗,也只是從人們的手中一點一點滑落罷了。曹雪芹曾慘痛地寫道:“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一曲紅樓,萬聲嘆息。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繁華,寫盡了豆蔻年華的熱烈,亦寫盡了在這所有繁華掩蓋下的因男尊女卑引起的重重悲劇: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執,遠嫁的探春,跳井而死的金釧……想到那些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女子,最終都逃不了的悽苦命運,真覺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樣?有才怎樣?有家世又怎樣?那些曾經擁有的一切竟然無法換取一個簡單幸福的生活,這纔是她們最大的悲哀。這樣的紅樓,是對這個人情冷暖世間的社會的無情的鞭撻。但,任是無情也動人!

《紅樓夢》讀後感心得體會15

太虛幻境中有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真假是非,勾勒出了紅樓一夢,更組建成了生活中的百態。

紅樓夢,隱去真事,假語村言,神話及佛道釋的種種痕跡,交雜在寧榮國府和五大家族的興衰故事中,真假切換自如,渾然天成。不尋常的女子們,各有各的姿態和人生哲學,故而,常常也體現着她們的多面性。多面,纔不讓人物顯得單調乏味,反而有種躍然紙上的立體感。後人對紅樓,解讀得有點用力過猛,例如寶釵,彷彿一點點小動作小心思,都會被說成是其圓滑刻意逢迎的證據。事實上,她也沒有做錯什麼,利己和自我保護,是種再常見不過的心思。讀者所挖掘的真假面,是站在“上帝視角”予以品評的,如若將寶釵放置於她所處的境地,這又有什麼不合情理呢。客觀理智,是面對事件的最基本處理原則。過高的要求,必定衍生出種種不盡心意。將人物固定化,用偏見目光看待,難免有點草木皆兵的感覺,反倒是忽略了人物的善良面,給自己營造出一種世界皆陰暗的感覺,因小失大。

所謂“道德綁架”“法大於情”之類讓人無奈的社會現狀,我們爲此黯然傷神,而又慶幸於自己尚未碰到這些糟心事。一方面,我們是網上激揚文字的“正義化身”,另一方面,又是無力對抗社會陰暗面,蜷縮在電腦桌前束手無措瑟瑟發抖的“鍵盤俠”。然而,固然個人的力量單薄且作用有限,卻是欲凝結成一股強大社會力量必不可少的條件。電影熔爐,推動了韓國相關法律的改革;“藥神”陸勇,給無數慢粒白血病患者帶來希望,也促使了國內藥品價格改革。雖然我們小心把持經營着自己擁有的小小世界,爲了它,學會了逢迎與違心,但是,內心的人性與真摯,依然會留有餘音。正如,勢利毒辣如鳳姐,也看重了邢岫煙的純樸,予以她衣物資助;貧窮軟弱如劉姥姥,在賈府危難之時,爽快得答應照顧巧姐。陽光下,萬千草木生長,孕育着生機盎然的活力,人間,也本該以溫情爲主色調,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熨帖而美好。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努力呢?我們或許迷失在滾滾紅塵的真假是非中,但只要多保有一點思考和勇氣,可能會創造出大不同。斯特里克蘭的孤勇與不羈,較之哈姆雷特的猶豫與徘徊,孰勝孰負?前者,是不計後果義無反顧的真,後者,則是心懷正義常戴多層面具的假。然而,如若前者能有更多思考權衡,仰望“月亮”的同時,珍惜自己的“六便士”,或許,理想能更有根基,未來也可有更多期待。如若後者能有更多勇氣,執着於自己目標的同時,也勇於刺出那姍姍來遲的一劍,或許,不會牽連那麼多無辜者的生命,自己也能成爲一個偉大的丹麥王。襲人在賈府處處謹慎小心,顧全大局,因而得到寶玉及王夫人的器重;探春雖爲庶出,然而卻敢於興利除弊,挑戰賈府的腐舊制度,因而才能稍挽狂瀾,贏得自己的人格尊嚴和別人的尊重。思考與勇氣的融貫,是前進路上堅實的盔甲,是呼嘯激揚起帆的勁風。

《紅樓夢》是一本偉大的,關於生活和美的百科全書,品讀之時脣齒留香,亦是一次心靈的震撼與共鳴,值得我們一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