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身心促進讀後感500字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身心促進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身心促進讀後感500字

教師身心促進讀後感500字1

看了《自身健康促進》,受益匪淺,感想頗多。現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被譽爲"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教育的今天,教師這一職業越發顯得神聖,然後"辛勤園丁"們常年過重的工作壓力,也是他們心理即生理疲憊不堪。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節奏加快,人際關係複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而作爲一名教師只要自己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快速發展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身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所以教師要堅信自己決定的合理性,並保持充沛體力,要培養自己的自制性,學會自覺靈活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懶惰、恐懼、緊張、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緒的干擾。更好的釋放壓力,全面促進身心健康。

教師身心促進讀後感500字2

近日我在閒暇之餘閱讀了這本書,書中所列舉的案例真是令人觸目驚心。看了本書中所列舉的一個個發人深省的"教師問題行爲"又無不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應該防微杜漸,教師們不僅要學會預防"問題行爲"的產生,而且更要學會對"問題行爲"進行心理調適的方法。我們只有這樣做了才能防患於未然,最終達到促進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成長的目的。

面對繁重的工作和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身爲教師的我們在時刻牢記《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同時更應時常調節自己內心的壓抑感儘可能的'讓自己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我們教師隊伍的沌潔性、堅韌性和戰鬥力,從而維護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我們也只有時刻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將教育教學建立在學生學習規律和學生髮展規律之上,我們的教育行爲才能發揮其正面作用。

讀了這本書使我深深懂得了加強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維護是"教師問題行爲"預防和調適的重要途徑,因爲教師問題行爲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心理素質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只也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修養才能夠逐步增強教師自我調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避免問題行爲的產生。爲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能積極地悅納自我。

即真正瞭解、正確評價、樂於接受並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2、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

能面對現實並積極地去適應環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客觀瞭解學生的能力;具有獲取信息、適宜地傳遞信息和有效運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3、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

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

教師的教育心理環境是否穩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及行爲,也關係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

繁重艱鉅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作中明確目的性和堅定性;處理問題時決策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面對矛盾沉着冷靜的自制力,以及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

6、和諧的教育人際關係。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讚美等)多於消極態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7、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

能適應當前發展、改革與創新的教育環境,爲積極改造不良教育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

以上是我讀了這本書的一點感悟,但我覺得"教師問題行爲"的產生也是有着多種根源的,它不是一開始就出現在教師隊伍中的。雖然教師們對這種問題行爲應採取積極防範的態度,但我想教師們更重要的是需要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全社會的關愛。我們所需要的是社會家長的尊重而不應成爲被他們指責的對象,我們更需要的是能爲我們教師說話並解決實際困難與普通教師心貼心的領導。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