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柴靜《看見》讀後感1500字

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柴靜

關於柴靜《看見》讀後感1500字

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厚實。

封面上的柴靜,穿着簡約,微笑恬然。背後是一羣戴着袖套的農民,還有一堆乾柴。

序言裏有一句話打動了我:“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

前不久上信息課,搜索有關“抵禦網絡暴力“的內容,一個窗口立即跳了出來——”高跟鞋虐貓事件“。二零零六年的事兒,居然還會跳到顯示屏最顯眼的位置。“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名山鎮的名山島公園拍攝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殺小貓……立即停止王珏藥劑高工的工作,停發工資……對李躍軍立即停止其工作,等待事情的調查和處理……”貼吧上謾罵一片,有些言辭甚至比事件本身更不堪入目。而我看見的,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失去人性、失去道德底線的瘋狂女人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報仇泄恨。

《看見》裏面有個章節“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講到虐貓事件。文中的.王女士和我片面印象中的那個殘暴的女人相距甚遠。她無助,抑鬱,孤獨,悽慘;她婚姻有多年的問題卻從不向人說起;她兩眼空洞,哀求似的對記者說:“其實我也很善良很有愛心,這件事只是欠考慮。”( )

這些,是一個簡短的虐貓視頻裏看不見的。就像這本書裏寫道的:“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後,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輯鏈。”

採訪後,柴靜發給王女士一條短信:承受痛苦對我們都是一種清洗。她沒有回。

這個飽經風霜的女人還蜷縮在牆角嚶嚶地哭泣。她此時的弱小,與那隻高跟鞋下的小貓無異。

原本只是憤怒的我竟開始悲哀:“既然王珏虐貓引起了公憤,爲什麼沒有人大膽地站出來,指責那些人肉搜索通緝虐貓者的人?王珏攻擊動物,人們攻擊她,又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呢。”

忽然明白了書中的一句話:“知道和感覺,是兩件事。“

感覺,需要我們先去看見。

《看見》最後一個篇章關於是陳虻的逝世的。“以爲他會帶着個難看的光頭出院上班,絮絮叨叨講生病的經驗:‘哎,我最近想到了十個人生道理……你怎麼不拿筆記一下?……每句都記說明你根本抓不住重點……”

忽然想起了我的小學恩師。經常罰我站着聽完整節課。好幾次,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得到他“八股文,重寫”的評語。準備在山區小學的贈書儀式上發言,他說“不能讀稿。背?當然更不行。”後來我上去講了兩個小故事,意外獲得掌聲一片。

曾經對這些恨得牙癢癢,有時候甚至委屈地掉眼淚,現在卻似乎有些留戀了。這或許是我一種稚嫩的“看見”吧。

不久前的一個清晨,我們迎來一如既往漫長的晨跑,跑到第二圈,一羣小初一瘋了似的從後面奔來,衝出終點線。朋友感慨:“這幫人挺厲害的啊,我們當初哪有這麼多人衝在最前面。”

我盯着她的臉說:“我們晨跑的時候,跑得快的人都在隊伍最後給拖後腿的人加油鼓勁。這一屆初一那麼多人落在後面,爲什麼前面的同學不帶一帶、拉一拉?他們只知道衝刺,而我們懂得責任。”

朋友看我的眼神帶着些許驚訝。這個傻乎乎的小妞什麼時候這麼有思想了?

我朝她努努嘴:“看見了,就忍不住說出來了唄。”

原來看見不一定要用眼睛。

書的背後有這麼一段話:“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

我經常氣憤我們的新聞報導永遠都繞不開有毒食品、明星吸毒、交通事故、偷搶嫖賭幾個腐朽得散發惡臭的話題。或許這個社會的黑暗的確深不可測,但還是有那麼多溫暖的故事,那麼多引人深思的點點滴滴。

它們就在身邊。

只要我們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