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

《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1

剛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時,我便想,爲什麼“文化”中“旅遊”是?苦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打開了書,慢慢得閱讀。

看另外前面的三個章節“道士塔”“莫高窯”“陽光雪”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場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通過寫風景名勝,暗處一些不公的歷史事實。當我認爲他在寫風景時,他卻寫了社會的敗態。這是很有意思的,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帶給我的是“撲朔迷離”,看完一小章節後,若不回頭再看一遍,就真得覺得鏡花水月;的確看過,但看不懂,記不住……不,起碼記住了散文的風景描寫的美。

第一篇是“道士塔”,我本以爲是寫“塔”,但實質是寫和那座塔有光的歷史事件。咋一看,一位離題了,但實質上並沒有。

整本書寫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裏面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所在,餘秋雨先生每到一個地方,總有沉重的歷史氣壓。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地方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眼珠去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那會是中怎樣的心情呢?也許,只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才會懂!

讀者這本書,就像在山水間跋涉,時不時穿插人生的回憶,這種回憶又滲入了書中的文字中。讀了幾章後,我想:歷史本身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吧。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一個人在時間的座標中點處讓人清醒有令人沮喪的一點。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悟得歷史地位爲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氣也消了大半。

何謂“苦旅”,那就是在歷史中看清自己的心路歷程!

《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2

有一本書,剛出世就極度暢銷,也引起了媒體的攻擊,此爲何書,《文化苦旅》是也!

我無意間在書店中發現了它,它裏面的描寫細緻入微,使人身臨其境,它裏面的故事真實精彩,引人入勝。於是,我便在字與字間遊覽起來。

此書選取了幾個比較典型的遺蹟,來自於中國,南亞,歐洲等地,各地各有特色。作者孤身一人探尋,而讀者們隱形般地跟隨他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遺蹟,受到了一陣又一陣的震撼,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嘆。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篇《沙原隱泉》,剛開頭,我就再一次感受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嘆。在爬山之時,作者告訴我們“心平氣和了,慢慢地爬”的爬山竅門。作者在山上看見一清澈的泉水,便升起疑問,爲什麼在這裏會有泉水?在下山時,面對危險,作者則說“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就是這一篇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而在此篇結尾,作者告訴了我,這山名爲鳴沙山,這泉名爲月牙泉。一見到“月牙泉”這名字,我另有所思:據新聞報道,月牙泉的`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幾年後就會乾涸。月牙泉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啊,我們應該多多珍惜它,保護它。

此書中的苦旅,並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創造雖苦雖難,但毀滅卻如此簡單。但如果毀滅了就在也找不到當年的輝煌了。

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一份財富,創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的名著讀後感3

起初,只因喜歡餘秋雨古樸典雅的文筆,於是,牀頭開始有《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存在。

餘秋雨的文章有着儒生的清絕,卻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筆力千鈞,一派奔流不息的灑脫。借山水之景、風雅之物,尋求文化的靈魂直至生命的真諦,讓人歎服。

他走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品味,去深思,一次苦旅,然而,他將心置入其中,去品味那上千年文化所積累下的芳香。

對於文章,我喜愛細品,所以至今,也纔讀了一半。若說影響最深的,不是柔麗悽迷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不是給人以深邃蒼涼之感的《道士塔》、《陽關雪》;也不是重在文化人格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而是那默然不語,一呆上千年的“都江堰”。

文章初始,作者對都江堰並不怎麼上心。這點我倒是一樣,不過秉着看完全本的習慣,還是跟着作者一同走進了那存在近千年的古老建築。年齡比長城更古老的它,明明鮮有人注意,卻不辭辛勞地爲着無數民衆輸送姑姑清流,若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便確確實實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若把他們比做人,長城便像父親保衛着民族與家園,而都江堰便是隻知奉獻的鄉間母親,不炫耀,無所求,這樣的它,讓我敬,卻也憐。

都江堰的水,踊躍着喧囂的生命,不似大海的深沉,以奔騰的方式展現它層層疊疊的精神力量和恣意奔放的生命力。

萬古清流今猶在,鮮聞當年都江堰。喜歡都江堰之水的奔騰不息,喜歡都江堰的無私奉獻。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古老的建築,也展示了他們偉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