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

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

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

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

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

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

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

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裏,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

餘秋雨憑着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着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

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

緊跟着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

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爲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

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

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着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着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

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

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

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倘若讀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屍,還自己的魂”的深隱之意,便會覺得這是一篇作嘔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這個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說是一個文化人急於想做官的心靈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濃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現任柳州市副市長的幾句話使我聽了眼睛一亮。”這樣肉麻的話來直接會通今古,就差從棺槨中拉出柳宗元來現場講幾句了,並且說“從根子上使柳州開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貶官”,柳州當代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是“從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貶官們的文化遺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餘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沒忘記格外強調了這位副市長“也是個文人”,那麼我們可以說他餘秋雨也是個“文人”,而且是級別更高的大文人,那麼中國若想“從根子上”好起來,實在只有起用這羣大文人、小文人們來做大官、小官這一條不二法門了?可以說透過此文,我們完全看得出餘秋雨骨子裏幾乎全然未消化現代法治社會、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許知道一些理論,但他接受的卻是比當代新儒家還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勢權力賣弄着文化,可笑的是餘在文中竟還哀嘆柳宗元失去了“個人的意義”,在官本位的專制體制下,個體當然無法獨立或倍受壓制,餘既然看到了這點,卻不向制度問責,而把希望寄託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豈是真在替古人鳴冤?“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待到隨着年歲漸趨穩定的人倫定位、語言定位、職業定位以及其他許多定位把人重重疊疊地包圍住,最後只得像《金色池塘》裏的那對夫妻,不再企望遷徙,聽任蔓草堙路,這便是老。

讀書心得:

前言

一大早,除了上課還要處理很多瑣事,包括做五個小孩的思想工作,花了40多分鐘;與一位來訪家長談話,花了30多分鐘,忙得頭暈腦脹的。本想寫的讀書筆記沒有如期完成,甚至連好友的生日幾乎都要忘了,隨便的發了條短信敷衍了事。中午回到家吃過飯後,習慣地打開電視想看一下新聞,卻總覺得心裏有事放不下,總覺得自己該幹什麼。。。。。。

昨晚無故失眠。在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青雲譜隨想》之後,本以爲又會有一個甜美的睡眠(我一直對朋友說自己的睡眠質量是很高的),但卻無故失眠。夜越深,腦子卻越清醒,這段時間因閱讀而滋生的各種想法和以前、最近對生活的零碎感悟都不約而同的紛紜杳至,讓我無法入眠。直到我把它們紛紛在腦子裏過上一遍,整理得大致清楚了,它們才放過我,讓我安然入睡。

20xx年5月23日中午12時25分,此時的我知道該幹些什麼了,我應該打開電腦,寫下自己對生活、對人、對事、對文章的想法。不要讓它們被日常生活中的繁瑣之事所吞噬,不要因爲自己的一個不留神,不要因爲自己腦子裏瞬間閃過的偷懶的念頭,把一些值得記住的東西遺忘掉。

一位網友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沒有經商者的精明;沒有從政者的魄力;我只能專心做學問了。就憑這句話我就認定他在學識上,做人做事的態度上遠甚於我。而我呢,在已流逝的歲月中專心於何事了呢?有沒有如他這般明確的前進方向呢?

在今天,就讓我開始專心地做好這件事吧,專心地寫下生活所悟、工作所得、讀書所想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算起來,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時間已經算夠長的了,大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要媽媽爲我買書,她就幫我擇了本《文化苦旅》。

當時我並不知道餘秋雨,也看不懂這本書,只是在寫讀後感時,還似懂非懂地談些感想,其實跟這書,關係不大。因爲因爲感覺內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邊,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試着去讀,可都半途而廢。

今年暑假,在整理書櫥時,我發現發了它,並再一次打開了它。我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過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

但是作者永遠者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更有着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華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

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6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就是在映射這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着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着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這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這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着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說,“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這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爲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嘆,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裏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這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這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爲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遊;文化苦旅,在學海中航行。這是一本集歷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讀歷史,知名人名事;讀山水,覽大江南北;讀人文,賞民風民俗。它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爲什麼叫《文化苦旅》?先說一個現象:中國人每當假期,總想去名勝古蹟旅遊。我們嚮往的,僅僅是景色嗎?當然不是,遊客更想體會的是文人曾經的情懷,去尋覓曾經使人陶醉的詩意,去感悟意味深長的哲理。當我們徜徉在古聖先賢曾流連忘返的'花徑綠洲時,彷彿瞬間與先賢們產生了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人們想借此對國家、歷史產生新的理解與感悟。餘秋雨先生,正是想借此來弘揚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但是,這種精神並不好悟,需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去思考、體會,才能領悟到真諦。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這意味深長的語句出自這本書裏的《陽關雪》。陽關,這個地名是那麼令人蕩氣迴腸!“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陽關道飄蕩千年,他所表達的陽關,是威武雄壯的,寄託了深深的友誼……唐人就是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抵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扼殺不掉他們樂觀。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樂觀,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美好。

陽關,我覺得它是中華民族品質的象徵,它屹立在黃沙之中,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嗎?它開放積極,絲綢之路在它腳下通往西域,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博大胸懷嗎?但是幾百年後,餘秋雨來到陽關,看到的只是土墩、沙坡、荒草、石碑,還有殘雪……陽關被廢棄,陽關的坍塌,使中華民族更有骨氣。陽關之後,再無陽關!

苦,苦如開山,功成始得瓊瑤;旅,旅如探險,完後必獲璞玉。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每一次,讀《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場沙塵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間步履維艱,被千年沉澱的滄桑感壓得擡不起身子來。

從來都是很驕傲,驕傲於盛唐的豔麗,驕傲於祖先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心疼,心疼中華大地的傷痕累累,心疼中華蒙受的恥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又開始心疼中華文化的步步艱辛。

沿着歷史碾過的痕跡,佇立於敦煌千年的風沙中,聽風聲裏無奈的嘆息,身處陽關落雪處,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閣中,觸摸範氏一族代代堅持的守護。這裏,有中華文化的積累像流水般溜走,有歷代工匠的夢銹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恢宏戰場,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憂愁哀傷,有李白對酒當歌的豪情,有與揚州八怪渲染筆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瑰寶一箱又一箱,我們看着這些觸目精心的數字,讓心一陣又一陣地抽搐;莫高窟靜靜地藏在廣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卻把宗教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載歌載舞。廢墟在歷代的顛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陽關倒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領域中,在朔風中越來越黯然。

也許一箇中學生對於這些歷史並不能理解得太深入,可是,作爲一箇中國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並不是書本上的之言片語就能撐起一個華夏的文明,我們在追求那些無所謂的明星時,是不是應該轉過身來,追捧已經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腳步中,拾起一絲空閒,靜看細水流長,細數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個學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學生,深深地愛着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讓這艱難的中華文化,走進我們的心吧,只需輕輕地蹲下身,摸一摸文化的土地,便能感受到沉澱的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很早就知道餘秋雨先生寫過的一本書叫<文化苦旅>,那是因爲”文化本是一場苦旅”,今天有幸讀完全書才深深感受到餘先生這本書中書眼”苦”的含義.

一開篇,文章便顯得很苦。《道士塔》中的那個道士將莫高窟中的一件件國寶以極低的價格,爲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心和貪婪,卻將中國最古老的文物的所有價值放棄,換來的是一輛輛馬車將中國的一噸噸國寶拉走,或許是時代的抉擇吧,道士卻不知他打開的那個洞窟是世界奇絕。大西北的凜冽的風吹的敦惶在無助地流淚,如今,面對於道士的墳墓與早已空空的國寶寶庫,留下的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啊,這次第,怎一個“苦”字了得?同樣的,隨着讀者對文化遺產的丟失的遺憾,作者也感慨開來,一開頭便是對歷史的深深嘆息,讓人嘗過了苦的滋味。

隨着作品的深入,我也彷彿跟隨着餘秋雨先生遊覽大好的風景,與他一同感受與前行。“中國最偉大的建築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隨着他這樣一個開篇,我們便回到了千百年前李冰父子的時代,在他那無盡的表達下,當他對一片片風景或歡呼鼓勵,或低調批評時,都能深深感受這前人的創造與後人的或悲或驚。當然,文章中也不乏風趣地寫上海人,上海人的傲氣,對他人的鄙視,不知是不是因爲作者也是上海人的緣故,他把上海人寫的如此令人喜憂皆具。至今讓我無法忘掉的是上海人的吝嗇,但也無不顯示出作爲大都市人非凡的頭腦與智慧。文章就在這樣一篇一篇的遊記中結束了,大半個中國便透過作者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化爲這樣一本《文化苦旅》。

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這是他閒暇之餘的一部小作品,但令我震驚的是,這樣一本小小的作品卻記錄下的是中國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旅行,中國的所有人文與風景在一本小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對於書眼“苦”我想可以這樣理解:旅遊中肉體的苦,心靈的苦卻能化爲文化和思想的甜。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最近拜讀了餘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餘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蹟,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爲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說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後我很受感染。餘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爲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爲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爲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並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麼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麼那些外國人怎麼可能就那麼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着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爲什麼到了清朝就那麼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爲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裏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被掠奪走的實在太多了,做爲國人,真的有無限的痛惜,但這已經是歷史造成的悲劇了,無力挽回,或許這正切合了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苦”字吧。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不再讓這悲劇再次上演。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當無知的道士將文物低價轉賣,當他用蒼白的石灰將那精緻婀娜的天仙雕像刷平,你痛心疾首,你說你,好恨。可是,你又能怎麼樣呢?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穿越時空,擋住他運輸的車馬,讓你矗立於石灰前,你又能幹些什麼呢?阻止?阻止以後呢?你該怎樣處理這些文物珍寶呢?這時,你所能做的,僅僅是吼一句:“我好恨!”任大漠的風沙刺痛你顫動的身軀,你悲痛欲絕!

是誰將這文化的盛衰矛盾,歷史的深邃蒼涼見於筆端?

又是誰以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筆風,將蘇州的歷史悠久、與世無爭描繪得生動形象,將小橋流水、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

又是誰筆鋒直指那深刻額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他說就是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其實,他本是爲了追回本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的,可一落筆卻比過去寫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這又是爲什麼呢?

他說,歷史本身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致,但它終究還是要以自己的漫長來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線條來勾勒出人生的侷限。

他的覺悟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思想。

我們無法不老,但卻還有可能年輕。我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筆下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雖然這也許只能是奢望。

讀過這本書才發現,作者所寄託的並不是單純的對文字的熱愛和追求,更多的是對文化、對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