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顏色》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堂的顏色》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天堂的顏色》讀後感

《天堂的顏色》讀後感1

海倫·凱勒,那個偉大的盲人作家,大多數人都對她很熟悉,對她的故事耳熟能詳。

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隨後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然而就是在這又黑暗又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併成長爲一名學識淵博,掌握五門外語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很多人會說這是個奇蹟,會把海倫·凱勒看成一個神話。我們更多的是把她當作一個身殘志堅的典範去頂禮膜拜,很少有人把她當作一個平常人。

在海倫剛失去視力的那幾年,海倫脾氣很糟糕,時常哭鬧。失去最基本的和人溝通的能力的小海倫,常常將自己封鎖在那孤獨無助的黑暗世界裏。直到有一天,她的家庭教師沙麗文來到她的身邊,教給她知識,給她更多的愛。這個黑暗的世界忽然有了光明,變得奇妙可愛起來。每一片樹葉,每一朵花朵都有了生命,於是她愛上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因爲愛而變得偉大,她迫切地想了解更多,感受更多……

原來,海倫很普通,只是個最無助的孩子。沒有沙麗文,海倫可能永遠平庸甚至絕望,沒有對生活的愛,海倫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海倫的幸運只在於她擁有了一份不尋常的愛。我們是很幸運的,擁有健康的雙眼。但我們也同樣不幸,並不能因此而看清天堂的顏色。也許還會碰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就像一個盲人,摸不清方向。對未來的無知和恐懼讓人絕望,我們成了生活的瞎子。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失去對這個世界的愛。想想海倫的故事,我們只是些暫時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愛的燈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天堂的顏色》讀後感2

這段時間,看了劉良華老師推薦的電影——《天堂的顏色》,因爲受宿舍的人的影響,所以,我是懷着沉重的心情欣賞這部電影的,其中有幾個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天堂發的顏色 觀後感

鏡頭一:影片開始的時候,只聽見聲音,看到的都是漆黑一片。這樣的一個鏡頭,讓我開始體會到盲童的世界——沒有色彩,只有漆黑的一片;所謂的色彩,只能通過想象來“看到”。

鏡頭二:墨曼在等父親接送回家度假的時候,他聽到小鳥的叫聲(我總覺得他能夠聽懂小鳥的'語言),然後經過一番“摸索”,他用雙手把幼鳥捧在手心,放在口袋裏;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又聽見其它的幼鳥的聲音,順着聲音,他爬到樹上,把剛剛撿起來的幼鳥放到樹上的鳥巢裏,讓它們一家團聚,觀後感《天堂發的顏色 觀後感》。從這樣的一個鏡頭,我們可以體會到墨曼是多麼希望能夠等到父親的到來,多麼期待回到他的家鄉——那裏有愛他的奶奶,有愛他的兩個妹妹。

鏡頭三:跟奶奶在田野裏撫摸每種植物。這個鏡頭,告訴我們,雙手對於盲童來說是很重要的,是他們與外面世界接觸的橋樑,是他們感知外面世界的渠道。從這個鏡頭可以體會到墨曼是多麼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的形態,每一次當他用自己的雙手去“感受”物體的時候,他總是那麼欣慰,臉上總是那麼幸福。

但是,對於這部電影,我也有兩個疑惑。

1. 爲什麼電影裏會多次出現啄木鳥的聲音呢?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2. 這部電影爲什麼取名爲《天堂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