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範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

夏目。剛剛看完《了不起的蓋茨比》,寫一下讀後感。說一句真心話,我確實沒有非常理解其中的內涵,可能是我對“美國夢”,“爵士時代”的瞭解不夠。

可我依然感受到了小說中透露的無限悲涼,開頭紙醉金迷,熱鬧非凡的聚會場景和最後除了主人公無人願意出席蓋茨比的葬禮形成鮮明的對比,就連蓋茨比心中唯一重要的黛西也不曾來一份電報寄一份鮮花,何等悲涼!

我只能寫一些我看到的蓋茨比和我看到的那個世界的縮影。蓋茨比是一個對愛情忠誠的傻瓜,他原本是一個自律的人,但卻爲了得到黛西,不惜遊走在規則邊緣法律之外,讓自己變得富有,似乎這樣黛西就可以選擇他!

湯姆的傲慢還有即使參加了聚會的人依然對蓋茨比充滿了侮辱,黛西在衆多追求者裏選了一個有錢有權的男人作爲婚姻對象(即使她不那麼愛他),在聽到蓋茨比金錢來路後的震驚及疏遠都是那些令人憤恨的上層人士對那個時代的選擇——錢和權。

故事的最後多令人失望,他被人誤會槍殺在自己的庭院,沒人來送他,連黛西也沒來,到頭來財富愛情都是一次場空夢,多令人失望!

也許那個心中存在夢想的蓋茨比並且一直努力掙扎的蓋茨比是了不起的吧!

最後用小說的結尾來結尾:

於是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晚安,蓋茨比先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2

我喜歡小說開頭出現的,父親教導兒子的一段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這些都是封底上描述的本書的偉大之處。這些文學範疇內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評爲“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如詩般夢幻。”是美國文學史上墨色濃重的一筆,百年英語文學排名,高居第二位。文學真是個永遠不過時的東西,寫在85年前的這段句子,它甚至與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沒有太多的關係,卻讓人爲之長久的思考與反思。就像《詩經》中的“人而無儀,不死何爲?”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依然讓人內心震動。我還喜歡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於是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被推入過去。”令人嘆息的深深的一股無力感,人們,積極努力,向前邁步,邁向的終是,時光的過去。

在小說中,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夜夜舉辦着歡歌縱飲的派對,然後他內心唯一的牽絆卻是住在河對岸的黛西——他曾經的戀人和如今的女神。“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飄渺的夢,他心中的女神也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蓋茨比在真相大白後,選擇了隨夢一起幻滅的歸途。生的孤獨,是吉光羽片,死的孤獨,是永恆。這本書的文字也是如介紹所說的“詩般夢幻”,唯美的很,就連車禍,槍殺,死亡這些與美沾不上關係的場景,菲茨傑拉德仍然能以詩一般的手法展現。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越的條件。喜歡看着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裏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後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慾望。喜歡死後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着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現美好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緻卻縝密的結構。只有在反覆閱讀之後,你纔會發現原來書中的每個人不僅豐滿、獨立,而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的網羅裏,成爲情節的一部分。

正因爲如此,我們都會站到了黛茜的一邊,而蓋茨比則會永久的站在我們的對岸,憂傷但並不哀怨的注視着等待的哀歌無盡的包圍古老的悲劇。我們都曾堅持過什麼,也許已經忘記,也許仍舊銘記卻無力實現。

這僅僅是一個夢碎的故事,所有的情節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不過是爲碼頭盡頭的那盞綠燈的熄滅鋪墊的。

這本書讓我感到一種委屈。爲我們自己。大人們稱我們是“浮躁的一代”。美國人稱爲“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3

黛西和湯姆剛出場的時候讓人感覺優雅高尚,行爲舉止彰顯着貴族氣質,即使湯姆拈花惹草,與世俗女子尋歡作樂也讓人以爲不過是富家子弟的玩世不恭。同時,蓋茨比出場身份的神祕,宴會的觥籌交錯,鶯歌燕舞讓人覺得俗不可耐,略微生出幾分厭惡。但是,當情節漸漸鋪展開,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所謂第一印象的淺薄。蓋茨比爲了尋回年少的憧憬而作出種種努力,最後卻依然被上流社會遺棄,實在是可悲。

但是蓋茨比單純的追求,真摯的追求,友善的交往讓人嘆息不止。他是想躋身上流社會,他改姓名,他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他的掩飾與修飾都不是罪過。這不是欺騙,他不需要將他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解剖供人蔘觀。他只是在維護着他的尊嚴與榮耀。他所有的地位與財富都是通過他的拼搏得來的。當我看到他的那張日常計劃表時,不無驚訝,蓋茨比是了不起的。而黛西和湯姆代表的舊貴族早已被金錢腐蝕,缺少了真實與誠摯。說他們沒有也不對,但是他們的感情絕對是廉價的,摻雜着自私自利的因素。而我是一個身在其中卻時刻跳脫在事件之外冷靜觀察分析的人,我喜歡這樣的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4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1896—1940),美國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小說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社會中上階層的白人圈內,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祕的世界,驚訝地發現,他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對河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着心愛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縹緲的夢,到頭來,蓋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但是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當一切真相大白,蓋茨比最終徹底成爲自私而殘忍的黛西的犧牲品,他的杯具人生亦如煙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滅纔是永恆。一闋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在菲茨傑拉德筆下,如詩如夢,在美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墨色濃重的印痕。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完全是處於一個偶然的機會,原想趁閒暇之餘讀讀打發時刻,然而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卻讓我有了莫大的興趣: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越的條件。喜愛看着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愛看着他“以個性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愛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愛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裏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後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慾望。喜愛死後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愛看着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現完美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愛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緻卻縝密的結構。只有在反覆閱讀之後,你纔會發現原來書中的每個人不僅僅豐滿、獨立,而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的網羅裏,成爲情節的一部分。

在感情面前,蓋茨比永遠是在等待,從他發此刻碼頭盡頭黛茜的倩影還有她身後的那盞綠色的燈開始,他就陷入了堅毅但痛苦的守望,雖然這種守望在許多時候對於看似很聰明的人來說,簡直是愚不可及。當我們應對一個滿眼只有金錢但卻當着你的面柔情的說愛你的女孩該如何應對呢?更恐怖是,她並沒有逢場作戲,她真誠的眼神讓你無法迴避你那什麼也沒有的錢包時候,也許我們抱以迴應的只能是尷尬的猜測與沉默了。但蓋茨比卻堅定的意識到,她是愛他的,只是他沒有錢。於是,蓋茨比的杯具也就此開始上演。菲茨傑拉德也偉大的令我們有無數話需要表達卻也只好閉緊嘴巴,看着蓋茨比無可挽回的漸漸的倒在了之後他自己建造感情幻想花園的後院中。

準確的說,我們就應厭惡的並不是那個物質主義女孩黛茜,與她對世態的冷漠與玩世不恭一齊,她選取了生活的安逸與平淡,儘管她不必須是到達了她選取的初衷。有人說菲茨傑拉德向我們昭示了美國“爵士時代”充滿泡沫般的浮華現實中的幻像,然而我卻似乎只看到了蓋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對中,在那絢爛燈火照耀下的觥籌交錯中,在那無數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識的假惺惺的暢談中,緊張的向着大海方向涌動與生命逆流反叛的衝動,一股永遠等待的衝動,正因黛茜就在無視他已經飛黃騰達的歲月的不遠的地方,與人談論着在丈夫有了情人之後的關於把世界看穿的真理。每一天,蓋茨比都會在大海的邊緣向着這種等待發抖,不管夜色有多麼溫柔,不管黛茜的身影離他多麼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着他身後那閃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恆的孤獨。

最終,只有蓋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明白了他的等待。也許,就應說菲茨傑拉德明白了人羣中的等待。雖然菲茨傑拉德隨後也把這種等待拋諸腦後,墜入不可遏制的失敗中,他終究沒有辦法化。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5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代表作,小說通過主人翁蓋茨比個人的愛情悲劇揭露了“美國夢”的本質以及 20 世紀20年代美國的社會現實。在反映與突出這一社會現象的過程中,菲茨傑拉德運用了大量的顏色象徵,其中,綠色以及“一盞綠燈”貫穿全文,在重大情節轉折點上都有所着墨,作者巧妙的將這些綠色以其特有的象徵意義與小說中的人物,情節及環境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獨特的象徵意義,不僅突出、深化了小說主題,更是讓小說充溢着一種朦朧而夢幻的顏色意象,從而使小說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傳奇色彩,完成了對美國夢以及當時美國社會的實質的揭露與批判。

不論是在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中,綠色都是春天的顏色,象徵着信心,生機與希望。在小說中,綠色貫穿始終,與蓋茨比短暫的一生緊密聯繫,象徵着其從開始的理想與希望,到對夢想的竭力追求,直至最終的夢破人亡。綠色第一次出現是在蓋茨比17 歲時,那時的蓋茨比年輕而富有朝氣,對未來充滿希望,堅信着只要努力奮鬥就能飛黃騰達的美國夢。當時的蓋茨比身着一件“破舊的綠運動衫”在田間勞作,這時的綠讓人感到充滿生機與信心十足,這種綠色象徵着蓋茨比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而另外一個與蓋茨比乃至整個主題密切相關的綠色,是一盞綠色的燈,而這盞在黛西家碼頭的燈儼然代替着黛西,是蓋茨比長期遙望與仰慕的對象,也是其畢生的追求與夢想。而這盞通宵不滅的燈指引着蓋茨比竭盡全力的去追尋,這綠燈是他的希望。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綠燈”始終是“遙遠”而“微弱”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徵着蓋茨比夢想的“遙遠”與“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