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書籍》讀後感(通用1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色書籍》讀後感(通用1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色書籍》讀後感(通用17篇)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

《小兵張嘎》中的嘎子這個人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吧?他的形象無論在電視上、電影上和書籍上都經常會出現。他是中華兒女心中的英雄,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不僅看過了《小兵張嘎》這本書,也看了幾集關於他的電視連續劇,他的故事讓我感動,他的精神讓我敬佩。

張嘎子生長在抗戰時期,和奶奶相依爲命。因爲奶奶的原因(奶奶爲了掩護八路而壯烈犧牲在日本軍的刀下),他痛恨日本人,痛恨他們殺害我們無辜的中國同胞,他要爲奶奶報仇,爲無辜犧牲的八路和親人們報仇。他立志要當紅軍,參加抗日戰爭。書上主要寫了嘎子的機智、勇敢,和紅軍配合得天衣無縫,救出了老鍾叔,最後打倒了日本鬼子。他不僅爲奶奶報了仇,而且勝利之後隊長爲了鼓勵他,送給他一把一直以來他夢寐以求的槍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表現了嘎子的機智和勇敢。一個英雄少年的形象。他能想出用柳條綁在小狗“小虎”的尾巴上,然後點燃後使的小狗到處亂竄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從而使紅軍安全逃脫;他爲了幫助紅軍解救老鍾叔,吸引敵人的視線,在衝鋒的時候被子彈把小腿打傷。別看他年紀小,可他卻表現出了長於我們孩子所能做到的事情。

嘎子的嘎氣、頑皮,這都是一個孩子應有的性格,可他的嘎氣和頑皮同樣也用在了抗戰上面。他的有些點子也是其他孩子所想不到的,有些確實也派上了用場。他表現出了對自己同志的忠誠和熱愛,對敵人的輕視和仇恨。嘎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我們現在不是處於戰爭時期。我們要學習他的堅強,學習他的勇往直前。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2

這個寒假我讀了第一本革命小說《紅巖》,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態來讀這本書。封面上的那兩個打字“紅巖”,似乎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一看見它們,我的心就沸騰了。這本書講述了重慶地下黨和國民黨鬥爭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華子良、許雲峯、江姐、宋振中、成鋼、成瑤、劉思揚、雙槍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蘿蔔頭宋振中還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就參加了共產黨,但是後來全家都被殺光了。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加共產黨,這種熱情爲黨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而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樹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無論鞭撻棒打,無論竹刺針扎,無論“十指連心”,她都咬緊牙關,終以微笑面對着大家,潔白的藍色旗袍上不沾一點浮沉,似乎告訴大家:咬緊牙關,不要泄露祕密,相信黨總是會勝利的。她總是毅然地說: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籤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爲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而紅巖裏面也有一些讓世人唾棄的,遺臭萬年的傢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國民黨的狗腿子,他能在鮮豔的中國國旗下微笑嗎?不,他連站在中國國土上的資格都沒有。

這些革命英雄的壯烈事蹟,我們必須銘記在心沒有他們揮灑熱血,哪有我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沒有他們咬緊牙關,哪有我們的高樓大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啊!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3

最近,我閱讀了《紅巖》這本書。它帶領我重溫瞭解放戰爭走向全面勝利的輝煌路程。《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衆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峯英勇鬥敵,捨己爲人;江姐受盡酷刑,從不畏懼;劉思揚出身豪門卻參與革命;成瑤在共產黨的薰陶下,漸漸成長,懂得處理各種事;渣滓洞的難友們,相互幫助,智鬥敵人;白公館的人們戰勝敵人,迎來新中國。

在紅巖裏,我最欽佩江姐。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夏,她經組織安排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從事黨的祕密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槓、電刑……,甚至竹籤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臺嵐埡,爲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江姐面對國民黨的酷刑,堅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產黨的祕密,她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面對江姐,國民黨只能給她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和江姐大無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巖之後,我懂得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艱鉅的任務我們越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羣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巖》中新中國成立時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血染紅巖,纔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烈士,將他們銘記在心!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4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的代表作。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爲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學生爲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讀着《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蹟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與我們相同的年紀,可他們卻有着不一樣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於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當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當官僚特務的玩物,在她不斷爲個人的命運掙扎時,卻遭到了一連串的打擊——她自殺未遂,教書被逐,尋找職業四處碰壁……面對重重的挫折打擊,林道靜並沒有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她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她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沒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當真是一筆無價的財寶了。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直年少有爲、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麼“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麼脆弱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後,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後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儘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衝勁,有幹勁,還有什麼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着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我們偉大的共產黨,迎來她90歲的生日了。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記載了多少滄桑,卻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5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少年毛澤東》。

毛澤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領袖,是他領導着我們中國人從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華戰爭。可是是你們知道毛主席小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麼,而毛主席又是在什麼環境中成長麼?

毛澤東他那時是在韶山上的一個小山村出生的,他長大以後人們覺得他頑皮,就叫他石伢子。石伢子覺得自己該上學了,一天就鼓足勇氣對爸爸說:“我想上學!”爸爸便把他送進了學堂。出於考慮找來一個識文斷句的老先生個他起了個學名:毛澤東。有了學名男伢子要有個表字爲“潤之”。學了幾個月便受不了老先生的蝸牛爬樹式的教學進度。從在家幫爸爸耕地的空隙把學過的課文背了下來。自己把課文全部一點一點的學完了並背了下來,顯示出了他出色的記憶力。

一次,在一個秋天豐收的下午,毛澤東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他突然想起曬在家門前場上的稻穀,就趕着牛急急忙忙地往家趕。走到毛四阿婆屋前,看見毛四阿婆一個人在收稻穀,眼看稻穀就要被大雨淋溼了,毛澤東趕緊幫着毛四阿婆收稻穀。他收完阿婆家的稻穀,自己家的稻穀早被淋溼了,結果回去後被父親責罵了一頓。

毛澤東寧願自己家的稻穀被淋溼,也不要讓別人家的稻穀被淋溼。這種關心窮苦人的品質多麼高尚!,我以後一定處處以毛澤東爲榜樣,做一個助人爲樂的好少年。

到了毛澤東18歲的時候他考上了長沙專門爲韶山所建的一所學校,並在那是爲了推翻清王朝的決心鼓動同學們剪掉了辮子。又過了幾年毛澤東又去當了兵,沒過半年又回來了。毛澤東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在私塾裏就四處借書看,到了長沙還是在圖書館一看就是好長時間。不久毛澤東入了新成立的“新民學會”並是“一師”學友會“文牘”。不久其中的會員之一羅章龍赴日本學習。這是毛澤東特寫七言古詩爲羅章龍送行。

這就是毛澤東毛主席的少年時光,那時貧窮與現代社會相比,毛主席從一個小山村,從不識字到了領導中國人站了起來,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啊,讓我們學習毛主席那勤學好讀的優良品質吧!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6

中國有一段紅色的歷史,那是用鮮血染紅的歷史,也是不可被改寫的歷史,許許多多的英雄被記在了那裏,那一些些紅色的書籍當中,激起了我愛國的火花。

趙一曼,白求恩等諸多的英雄爲了革命事業而光榮殉國了。書中那一幕幕廝殺的場面我刻骨銘心,那些犧牲的戰士們死得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賣國賊死得比鴻毛還輕。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在五星紅旗的照耀下,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趕走了日本鬼子,趕走了戰爭,帶來了和平。回想起那時倒下去的戰士們,是什麼讓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在戰場上拼搏?那就是趕走戰爭的信念,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希望。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珍惜現在的一點一滴,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將來報效祖國,不要讓戰士們的犧牲變成“0”多多的瞭解這段紅色的歷史,讓我們體會其中的一切。

不要讓過去的鮮血白白的流去……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7

我讀了古代雄傑篇英魂愛國這本書,書中最令我敬佩的人是:忠貞不屈的使者——蘇武。因爲他寧願爲國家死去,也不願投降。接下來我就來講一講他的故事吧!

有一次,單于等蘇武的傷好了,他又派衛律去勸蘇武投降。衛律當着蘇武的面,先殺了虞常,又對張勝說:“你犯了死罪,要想活命,就得投降。”張勝貪生怕死,投降了匈奴……最後單于見蘇武仍不屈服,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去放羊,對他說:“什麼時候公羊能生小羊了,什麼時候把你放回去!”

蘇武在北海整整生活了19年。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蘇武出使匈奴的時候剛剛40歲,等他回國時已經快60歲了……我讀完之後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蘇武不是爲了錢財,而是國家的尊嚴啊!我要學習蘇武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相信讀了這本書的人一定會突然激發出一股熱情!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8

在歌樂山下,儘管受到種種非人的折磨,但仍堅韌不屈的與國民黨對抗;在解放前的渣滓洞、白公館裏,儘管遭到慘絕人寰的毒刑,但仍有那股浩然革命正氣在先烈身上迸發;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中,儘管是槍林彈雨,但那青春的火熱依舊。

歌樂山在哭泣,在爲一羣人哭泣,一羣爲國家興旺和民族的振興而獻出每一滴血液的人;一羣爲正義與真理而獻出每一個青春年華的人;一羣爲歷史發展的民主和自由大業而獻出自己的生命的人!他們爲着這一切,不懼地獄烈火的煎熬,雖九死而不悔!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啊,就由此燃燒迸發出永不熄滅的光華!

在人間地獄中,有英勇鬥爭舍已爲人的許雲峯;有受盡酷刑從不畏懼的.江姐;更有那爲送情報而裝瘋賣傻的華子良……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們並沒有不堪一擊,反而變得更加頑強,因爲黨交給他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要重新站起來,重新投身於革命事業中去!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9

延安,一個重要的根據地,無數革命領導人都曾在這塊土地上付出過心血,由此被稱爲“革命聖地”。但國民黨的魔爪多次想深入其內部,奪取革命果實並將其夷爲平地。爲此有這麼一支部隊在山西省延安以南地區對國民黨進行多次防禦作戰。面對敵衆我寡的局勢;面對缺糧少彈的危機,他們不畏懼不退縮高呼:爲保衛延安,保衛毛主席,保衛革命和國民黨進行生死搏鬥!

這呼喚聲飄蕩在延安上空,隨風傳播了幾千裏,有更多的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來到這塊淨土,革命力量不斷壯大,那有與敵人多次周旋,轉移敵人注意力而身負重傷的彭德懷;還有遠籌帷幄,每天只睡幾個小時而堅持指揮作戰的毛主席;還有願與戰士們同甘共苦,草鞋穿爛三次而不願更換的朱德。

延安在呼喚,但它不再孤單。希望的光明就在前方等待着,勝利就在前方!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0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戰爭故事。它描寫許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許雲峯英勇鬥敵;江姐堅貞不屈;劉思揚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

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我崇敬的畫面。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強大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蹟,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作文,花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泄氣;沒有對學習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我以前總找藉口說自己是個小孩子,但是有個叫小蘿蔔頭和我差不多大但是他在惡劣的環境中與敵人做着鬥爭深深的感動我,我決心再也不撒小孩子起。

我明白: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也看到鄭立昌這個人的醜惡嘴臉,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情報像一條哈巴狗一樣給敵人指路,給革命造成慘重損失,他真是個無恥的人。我要感謝《紅巖》,它爲我樹立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嶄新的理解,它使我成爲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1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紅巖》這部小說。《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

在《紅巖》中描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江姐雖然備受酷刑,卻臨危不懼;劉思揚把自己少爺的“職位”丟到一邊,而跑來戰鬥;許雲峯英勇鬥敵,捨己爲人。

其中,我最欽佩許雲峯,因爲他是一位堅毅沉着、正氣凜然、有血有肉的真正的共產黨員。他是一個老黨員,對重慶地下黨裏的任何事,他是最清楚的,但他在敵人面前卻不肯透露半個字。他是個不但機敏、沉着,還附有自我犧牲意識的人,他在革命戰鬥即將勝利的最後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在白公館的同志們,自己而從容就義。這不僅是許雲峯崇高品質的集中體現,而且也是作者在這部小說裏要表達的核心思想。

“炮聲轟轟,震撼大地。晨星閃閃,迎接黎明……”這是解放後第一個黎明的描寫。我感謝《紅巖》這部小說,它爲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爲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的人!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英雄事蹟:十三歲的小兵張嘎離開自己的親人,到白洋澱當小八路他機靈勇敢、胸懷大志。有一顆善良的心。我非常敬佩他。別看他長得虎頭虎腦的,其實他是一個機靈勇敢的抗日小英雄。他本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怎麼去當抗日英雄呢?這個問題使我深深陷入了沉思。

張嘎的童年與我們的童年是一樣的,大家的童年都是充滿了快樂與歡笑,張嘎的微笑是因爲某次戰鬥勝利,而我們的微笑並不是因爲某次戰鬥勝利啊!特別是本書的第十八章,更清晰生動地表現出了張嘎的機靈勇敢。張嘎在“紅眼兒”面前裝瘋,說自己要抽菸,“紅眼兒”纔不把他當成回事,把一根抽過的菸頭給他,“紅眼兒”哪想到張嘎竟敢把菸頭放進“太君”的口袋裏,弄得自己差點被肥田一郎吊樑燒死。你說張嘎可愛不?

讀完張嘎的故事,我再回頭想想自己,我與張嘎的距離實在拉得太大了。張嘎敢於做一些不太可能成功的事。而我卻恰恰相反,一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已經九點多了,可媽媽還要我做家務。我想:明天還要值日呢!於是我睡覺去了,現在我一想起這件事情,我就感到羞愧。

小兵張嘎的故事永遠值得我們懷念,他的性格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3

最近,我在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地道戰》。這本書籍以抗日戰爭爲背景,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常常襲擊老百姓,燒殺搶奪,無惡不做。

高家莊的老百姓與敵人做頭爭,在黨支部書記的領導下,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個洞口的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一天夜裏,敵人偷襲高家莊,被老鍾叔發現了。爲了保護全村老百姓,老鍾叔拉響了村口的大鐘,村民聽到鐘聲立刻躲進地道里,而勇敢的`老鍾叔卻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日本鬼子進村找不到老百姓,就想破壞地道,他們往地道里放煙、放火、放毒氣。但是聰明的抗日人民想出了很多辦法應對。敵人一進村,老百姓就下地道,在民兵隊長的帶領下,大家做好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到處亂竄,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

看了這本書籍,使我瞭解了當年的抗日戰爭,瞭解了過去人們的智慧和抗日的艱苦。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將永遠印在我的心裏。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爲我們的祖國出一份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4

最近,我懷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讀完《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

在紅巖裏,我最欽佩江雪琴江姐。紅巖開頭不久,江姐的鋼鐵形象就已經在我心中樹立起來。當她知道丈夫犧牲,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樣面對殘酷的現實變得不堪一擊,擦乾淚水,重新站起來。

最令我難忘的是許雲峯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着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着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

試想一下,在那潮溼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嚥着發餿味的飯,拖拽着遍體鱗傷,強忍着傷口襲來的陣陣裂痛。然而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我要感謝《紅巖》,它爲我樹立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爲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5

最近我看一本書,名字叫《紅巖》,這本書描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收到國民黨反動的特務機關殘酷的壓迫,可是,他們在監獄中頑強的與敵人進行抗爭。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一位偉大的人,她的名字叫江竹筠,大家都親切的叫他江姐。在這本書中,敵人在獄中殘忍的折磨她,用夾手指,灌辣椒水,做老虎凳去折磨一個弱女子,想讓她吐露事情,一次次酷刑使她疼暈過去,但是她卻咬緊牙關。她的堅強令我佩服,她的不屈令我震撼。我想,要是我一定會經不住折磨而說出軍情,比起她,我們是多麼的渺小。

在書中,我還認識小蘿蔔頭他的眼睛很大而有神,因爲營養不良而又瘦又高。所以大家愛憐的稱他爲小蘿蔔頭雖然他看起來瘦弱,但是卻肩負着爲獄友送信的重任。

讀以後,我不禁潸然淚下。我在想,是什麼讓他們都不畏強敵,是什麼讓他們堅強不屈,是什麼支撐着他們,在一次次折磨中,暈死過去,卻不吐露事情。現在我終於知道,是一份對國家的愛,是抱着對國家的希望,是爲祖國的億萬人民。爲我們他們犧牲,雖然慘痛,卻也壯烈!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6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着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爲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爲對現實的啓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一邊是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一邊是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紅軍之所以能在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堅持行軍和戰鬥,直至取得最後勝利,靠的就是這種精神。

這,就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爲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同人民羣衆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長海娃雖然比我們大幾歲,但是,他沉着冷靜的精神,是令我們敬佩的。他不怕鬼子,用智慧贏了鬼子,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長海娃是全世界兒童中,最勇敢,最沉着冷靜,不向困難低頭的人!

《紅色書籍》讀後感 篇17

第一次讀《紅巖》,是在小學六年級。那是文革後期,許多書籍還被禁錮着。利用自己放學後兼職學校小小圖書管理員的便利,我從角落裏找到了這本塵封的《紅巖》,帶回家中如飢似渴地閱讀。

記得打開書的扉頁,有一行“用鮮血染紅我們的旗幟”的文字,曾讓生於英雄輩出年代的我熱血沸騰,遺憾自己生不逢時,要不一定象江姐一般奮不顧身投身革命,爲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獻出生命,將國旗染得更紅。

歲月如梭,轉眼我已經從梳着辮子的小姑娘到了年過半百的年齡,可小時侯閱讀的《紅巖》還是那麼清晰地留在記憶深處。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丟的江姐、許雲蜂、成崗、劉思揚、華子良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栩栩如生,猶如放電影一般浮現眼前。

記得我們那時還喜歡唱《繡紅旗》歌曲,一邊唱一邊就想起《紅巖》裏江姐和那些在獄中繡着紅旗盼望革命勝利的難友。可以說,紅巖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我們這一代人。

書中最讓我敬仰的是江姐,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敵人將竹籤子釘進江姐每一根指尖,但江姐咬牙挺住寧死不屈:“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哇,好一個江姐,女中豪傑、錚錚鐵骨,成了我心中崇拜的偶像。

書中最讓我難忘的是許雲峯,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他將被特務屠殺,拖着鐵鐐的他毫無懼色,趕赴刑場:

“死亡,對於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對跟隨其後的特務大聲說:“走!前面帶路。”

哇,好一個許大哥,視死如歸,大義凜然,成了我心中永遠的英雄。

今天,在建黨90週年的日子裏,重讀《紅巖》,我再一次被《紅巖》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動。感謝這些革命先烈,正是因爲他們的前赴後繼,才換來了共和國繁榮昌盛的今天。

可是,今天的年輕人他們迷戀的是神曲;追逐的是超女;崇拜的是明星,早已淡忘了這些爲新中國而捐軀的英烈。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向年輕人推薦這本《紅巖》,讓她們在閱讀紅色經典作品中被《紅巖》精神所感染,被江姐等英雄人物偉大人格所感動,讓《紅巖》成爲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爲激勵年輕人堅定對黨信念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