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的資料

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羞花“的震撼力。唐玄宗李隆基兒子的壽王李瑁的妃子,婚後五年由李隆基冊封爲自己的貴妃。她是著名的音樂家、舞蹈家,安史之亂中被摯愛她的人於萬般無奈下賜死。

楊玉環的資料

楊貴妃(718—756),名玉環,道號太真,始爲玄宗子壽王李瑁妃,玄宗先把貴妃度爲女道士,後入宮納爲己妃,史書記載貴妃“貌美、性聰、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因爲貴妃能承合上意,深得玄宗寵幸,天寶十四年(755年)胡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殺楊國忠爲名起兵反叛,這就是唐王朝歷史上的“安史之亂”。

次年六月,潼關失陷,京城長安岌岌可危,玄宗攜貴妃和一幫禁軍西逃四川避難,行至馬嵬坡前,禁軍譁變,以罪咎楊門殺了楊國忠,並聲言“禍根猶在”,要求處死貴妃,在宦官高力士“將士安則陛下安”的勸說下,賜貴妃三尺白綾,自縊於馬嵬佛堂,死時年僅38歲。在確認貴妃已死的情況下,將官用行軍被褥把貴妃屍體包裹起來,在旁邊挖了一個坑,草草掩埋後保護着玄宗繼續西逃,兩年過後,玄宗返回長安,打算對貴妃進行改葬。但因爲當年事出突然,掩埋貴妃時沒有留下任何標記,因新舊《唐書》均記載:“肌膚已壞,香囊猶存”,從而有了貴妃沒有死,以及東渡日本的各種傳說故事

在介紹楊貴妃墓的木板上寫着:充滿着謎團和浪漫色彩的楊貴妃之墓———關於唐玄宗皇帝愛妾楊貴妃的傳說。傳說她在馬嵬驛兵變中並未被逼自縊身亡,真正死的是其替身侍女,而楊貴妃在皇帝親信的護送下,從海上乘船逃走,漂流到日本向津縣半島的唐渡口,不久之後因病身亡。當地人爲了哀悼她,將她葬於二尊院。後來,楊貴妃託夢於唐玄宗。唐玄宗命人制作了釋迦如來和阿彌陀如來兩尊佛像,命陳安帶到日本安放在楊貴妃的墓地。陳安多處尋找,未能找到楊貴妃墓地的下落。就暫時將兩尊佛像安置於京都的清涼寺後回國。後來,人們得知楊貴妃漂流身死的地點是山口縣,但清涼寺衆僧對兩尊佛像愛不釋手,就又製作了完全相同的'兩尊佛像,並將新舊佛像各一尊分別安置在京都的清涼寺和山口縣的二尊院。

關於楊貴妃的去處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傳說她由親信護送到了有“夜郎”之貴州,來到貴州之後居住在一個叫羊坪(琴鞏)的地方,也葬於此地。據說當地還有她的墓穴,有一些村民還自稱是她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