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王昌齡的詩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故事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從軍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⑵。

更吹羌笛關山月⑶,無那金閨萬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⑸,總是關山舊別情⑹。

撩亂邊愁聽不盡⑺,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三

關城榆葉早疏黃⑻,日暮雲沙古戰場⑼。

表請回軍掩塵骨⑽,莫教兵士哭龍荒⑾。

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⑿,孤城遙望玉門關⒀。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⒁。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⒂,已報生擒吐谷渾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⒅,辭君一夜取樓蘭。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⒆,山北山南總是烽⒇。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詞句註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爲傷離別之辭。

⑶獨上:一作“獨坐”。

⑷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一作“誰解”。

⑸新聲:新的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裏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⑻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⑼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

⑽表:上表,上書。掩塵骨:指屍骨安葬。掩,埋。

⑾龍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將哥舒翰築城於此,置神威軍戍守。長雲:層層濃雲。雪山:即祁連山,山巔終年積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門關。玉門關:漢置邊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一作“雁門關”。

⒁破:一作“斬”。樓蘭:漢時西域國名,即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樓蘭國王與匈奴勾通,屢次殺害漢朝通西域的使臣。此處泛指唐西北地區常常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終不還:一作“竟不還”。

擴展:死於非命的王昌齡

唐人殷璠的《河嶽英靈集》中稱:“開元十五年後,風骨聲律始備”。殷璠是開元、天寶年間人士,他對盛唐詩的評論應該是即時、客觀的。故後人常以開元十五年為盛唐詩壇的開端。而這一年,詩仙李白初出茅廬,詩聖杜甫還是為了摘棗子“一日上樹能千回”的少年郎,詩佛王維正在長安四處“拜碼頭”以考取進士,彼時詩空上閃耀的巨星是“七絕聖手”王昌齡。“昌齡工詩,緒密而思清”,被稱為“詩家夫子”,到了宋代又被傳為“詩家天子”。

然而無論被尊為“夫子”或“天子”,皆與其悲慘結局無補。王昌齡字少伯,約生於長壽元年,郡望為琅琊(今屬於山東),籍貫為京兆(今西安),曾在太原居住過。家境貧寒,自述“久於貧賤”,少時在家鄉務農,青壯年時雲遊天下,陝西之外,還去過開封、太行山、邯鄲等地。遊歷河北、河東、河西、隴右等邊塞,寫下大量邊塞詩,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即成於雲中(今呼和浩特)。返鄉後,王昌齡約三十四歲,隱居於藍田的石門穀。次年,開元十五年,中進士,步入不如意的仕途。

進士及第後,王昌齡被授予祕書省校書郎。祕書省相當於唐代國家圖書館,校書郎為正九品上,負責校讎,即校對工作。品位雖微,但據成於德宗朝的《通典》所說,“為文士起家之良選。其弘文、崇文館,著作、司經局,並有校書之官,皆為美職,而祕書省為最。”王昌齡便在這個“美職”上幹了六七年,寫了不少宮怨詩,直到開元二十二年考過博學宏詞科,才被授予汜水尉。

科舉考試始發於隋煬帝,成型於唐代。但唐代的科舉與後世不同。唐代出身寒門的進士及第後,只是改變了身份、具有做官的資格,並不能隨即做官,還要等吏部遴選才會被委任官職。有的人脈不強、運氣不好的進士能等數年之久。玄宗為此創制了博學宏詞科等考試,進士通過後便可正式做官。王昌齡亦遵循這條晉升路線,先作了幾年正九品的祕書郎,考過博學宏詞後,去作了縣尉。但不知何故,汜水縣尉為九品下,官位反不及校書郎。

開元二十六年,王昌齡被貶到嶺南,途中路經襄陽與孟浩然會面,孟浩然寫詩相贈。王昌齡在詩中稱“得罪由己招,本性依然諾”。作為著名詩人,王昌齡亦深具個性。他的個性為不僅招來嶺南和十年之後的龍標之貶,也為其引來最後的'殺身之禍。次年,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齡被召回。

無罪一身輕,王昌齡再度去襄陽見孟浩然。不曾想這一次相會讓孟浩然喪命。“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遊襄陽。時孟浩然疾疹發背,且愈。相得歡甚,浪情宴謔,食鮮疾動,終於冶城南園。年五十二。”一場海鮮歡宴,終止了這場始於十三年前的友誼——開元十五年王昌齡考中進士時,略長其幾歲的孟浩然去長安備考,二人定交。

與孟浩然永訣的第二年,年約五十歲的王昌齡被任命為江寧縣丞。因這一段官職,王昌齡又被稱為王江甯,如同李白是李翰林、杜甫是杜工部、王維是王右丞、李邕是李北海、韋應物是韋蘇州等。五十六七歲時,王昌齡遭遇二度貶謫,被發配去了龍標(今湖南懷化地區黔陽鎮)。當年殷璠編詩集時,評價正在龍標任職的王昌齡為“奈何晚節不矜細行,謗議沸騰,兩曆遐荒,使知音者歎息。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即聞聽王昌齡被貶所作。

李白、杜甫的交遊廣為世人矚目,殊不知王昌齡和李白的交情更深。早在王昌齡隱居石門前,就認識了李白。李白先在襄陽結識了孟浩然,又行至河北鄴州遇到了王昌齡,次年,孟浩然去長安時才見到王昌齡。因此,王昌齡和李白的相識先於與孟浩然。王昌齡任校書郎期間,李白也去了長安,彼時長安文藝圈熱鬧非凡,詩歌創作高潮迭出,詩人們整日杯籌交錯,好不快樂。

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就任汜水縣尉後,與賀知章、崔渙等一同在揚州為日後鑒真和尚修行的龍興寺複建舉辦“奠基”儀式。李白彼時亦在揚州,兩人應有會面。五年後,二人又相會在巴陵。天寶初,李白在翰林院任職時,王昌齡從江甯返回長安,逗留半年之久,與李白相從甚密。

天寶三年春,賀知章致仕不久,玄宗賜金令李白離職。夏天,李白初遇杜甫,又與杜甫、高適相聚數月。天寶五年,李白去江南拜訪《將進酒》中的那位元丹丘,在江甯時見到了王昌齡。如此厚密的交往,致使李白聽說王昌齡被貶龍標時,立即痛心疾首地遙寄詩作。

但王昌齡似乎對貶謫無所謂,對龍標的生活也感到很愜意,“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絃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王昌齡在黔陽任職期間“為政以寬”、“愛民如子”,尊重當地苗民風俗、改善民族關係,也收穫不少苗族“粉絲”——“溪蠻慕其名,時有長跪乞詩者”。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齡在六十五歲時得以離開龍標,被委以淮南某職。肅宗繼位後的至德二載,王昌齡在赴任時路過亳州被刺史閭丘曉“忌殺”。不知“忌”是嫉妒或記恨,可以確定的是,閭丘曉沒有權利處決王昌齡,他殺害詩人完全是出於一己之私的找藉口。閭丘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可憐寫下“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王昌齡竟不明不白地死於刻薄兇殘的小人之手。更悲催的是,六十六歲的詩人很可能是被“杖殺”,其痛楚可想。

同年十月,張鎬因閭丘曉救援不利、貽誤戰機而杖殺了閭丘曉,為王昌齡報了仇。閭丘曉臨死前哀求,‘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在血的事實面前,閭丘曉無言以對,唯有受死。據學界分析,張鎬能殺閭丘曉是因高適授意。王昌齡若在天有知,也算有些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