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漢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稱「孟襄陽」。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爲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爲之擱筆。

坎坷一生

孟浩然出生於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出身於襄陽城中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自幼苦學。年輕時隱居讀書於鹿門山。25到35歲間,辭親遠行,漫遊長江流域,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開元十二年(724),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陽求仕,滯洛三年,一無所獲。[1]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爲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牀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爲襄州刺史,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向朝廷推薦他,孟浩然因爲與朋友喝酒而錯過了與韓朝宗的約定。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爲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遭貶官途過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剛正志高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爲同世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裏,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裏,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爲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隱居本是那時代普遍的傾向,但在旁人僅僅是一個期望,至多也只是點暫時的調劑,或過期的賠償,在孟浩然卻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事實。在構成這事實的.複雜因素中家鄉的歷史地理背景,或許是很重要的一點。

仕隱矛盾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了求官的願望。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與當時達官顯官如張九齡等有往來,和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也有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