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學家柳宗元

導語:在中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唐朝文學家的柳宗元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也是一位倡導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

文學家柳宗元

柳宗元生於公元773年,祖籍是河東解縣,即今天的山西運城。他和韓愈是同時代的大文學家,也是一位倡導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他們兩人當時幾乎享有同樣的盛名,在文學史上也幾乎佔有同樣的地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從小聰明勤奮,讀了很多書,21歲時考取了進士。他思想敏銳,論事總是旁徵博引,言詞鋒利,說理透闢,在當時名聲大振。柳宗元還是一位哲學家,他具有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觀點,反對藩鎮的分裂割據,主張國家的集中統一。他擔任監察御史時,很想對腐朽黑暗的政治進行改革,積極參加了永貞革新活動,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但永貞革新失敗了。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爲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一帶)司馬,在那裏生活了10多年,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後來又被派到更遠的柳州去當刺史,又在柳州度過了4年多的時間,並於819年11月28日(距今1196年)在那裏死去,年僅46歲。

柳宗元在被貶的10多年時間裏,寫作了大量的詩文,抒發了個人的情感及進步的政治、哲學見解。長期的`貶謫生活,使他有機會接觸社會的下層,瞭解民間的疾苦,因此,他對當時殘害人民的苛政,對社會的黑暗現象,寫了不少文章加以揭露。他寫過一篇著名的《捕蛇者說》,說的是永州有一種毒蛇,咬人必死,但捕它晾乾製成藥,可以醫治許多絕症。皇帝宣佈說:誰要是捉了這種毒蛇上交,就可以免交賦稅。於是,永州人都爭着捕捉這種毒蛇。有個蔣姓農民,祖孫三代都因捕蛇而不交納賦稅,可祖父和父親都是因被蛇咬而死的,他自己幹了12年,好幾次也差點兒被蛇咬死。問他爲什麼還要幹這種危險的事情,他說,那些不捕蛇的鄉親,因交不起賦稅被逼死的更多。他捕蛇每年只冒兩次性命危險,那些鄉親們卻天天遭到死亡的威脅。因此,他寧願一輩子捕捉毒蛇。柳宗元感嘆道:古人講,苛刻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哪知道賦斂的爲害比毒蛇還要歷害啊。

柳宗元還寫過許多很有意義的寓言、傳記、書信和墓誌等。他的山水記也寫得特別好,最有名的是《永州八記》。他不僅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寫清奇秀麗的自然風光,而且把自己的遭遇和悲憤的感情寄託在山水之中,成爲歷代山水散文的傑出作品。他一生寫了400多篇文章和大量的詩歌,其中著有《河東先生集》,爲我國古文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一些論文還宣傳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柳宗元和他的作品在我國文學和哲學發展史上都享有重要的地位。

柳宗元主張

在文學上,柳宗元發動了古文運動,以倡導自己在文學上的主張。當時,唐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爲多爲駢體文。學子們爲了追求華麗的語言,常常咬文嚼字賣弄文采,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質的內容。隨後,倆人在文學上發起了一場古文運動,柳宗元和韓愈都是古文運動倡導者。

這次古文運動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學史上的進步。在“復古”的口號下,文學革命爆發,主要內容就是對儒學的復興。

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質樸真實。作者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文采,不受句式和體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讀出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化風俗和社會背景。通過散文,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現實生活。散文發展至六朝時,人們漸漸從文章內容轉移到了對詞藻的要求。而後,駢體文應運而生,駢文講究對仗、對偶、文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們常常爲了文采的華美而絞盡腦汁,忽略了文章的內容。學子們深受駢體文的影響,內容千篇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單一。除此之外,散文常常華而不實,沒有內容填充,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經不起仔細推敲。柳宗元和韓愈認識到駢體文的弊端,倆人在文學上一拍即合,準備發起一場古文運動,提倡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

柳宗元高舉復古大旗,在社會廣泛提倡儒學復興,得到了大批擁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