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軾寫的詩有哪些

蘇軾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蘇軾寫的詩,歡迎閱讀。

關於蘇軾寫的詩有哪些

1、《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灑豚欲上時。

3、《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5、《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8、《滿江紅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雲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爲劍外思歸客。

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

狂處士,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9、《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鳳凰山上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峯青。

10、《南鄉子·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

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11、《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2、《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13、《蝶戀花

記得畫屏初會遇。

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

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

低眼佯行,笑整香雲縷。

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14、《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皁貂留不住。

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

15、《江城子·別徐州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爲問東風餘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16、《行香子·過七裏灘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鑑,鷺點菸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年、虛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17、《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8、《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19、《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使君能得幾回來?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裏燈初上,水調誰家唱。

夜闌風靜欲歸時,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稱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爲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在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在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

蘇軾就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的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爲“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於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裏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  蘇軾其名“軾”原意爲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在 慶曆八年(1048年),蘇洵因父喪居家,閉戶讀書,把自己以學識品行教授給蘇軾與幼子蘇轍。

蘇軾生性放達,爲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  好美食,  創造許多飲食精品,  好品茗,  亦雅好遊山林。

進京應試

在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是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着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就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二人正銳意於,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爲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爲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爲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歎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爲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名動京師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爲“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任判登聞鼓院。

在治平二年(1065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在三年之後,蘇軾還朝。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到憤怒,於是就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爲杭州通判。

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是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1079年)四月調爲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職時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