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秋思》譯文及註釋

《秋思》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陸游《秋思》譯文及註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陸游《秋思》譯文及註釋

《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閒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譯文

利慾驅使人東奔西走,如同萬頭火牛奔突一樣,倒不如做個江湖上人,浪跡天涯,像沙鷗鳥那樣自由自在。

一日長似一年,閒暇無所事事的時候才感覺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無事了。

在搗衣棒的敲擊聲中,深巷裏的明月漸漸西沉,井邊的梧桐樹忽然搖動葉落,方知故鄉也是秋天了。

想極目遠眺,苦於沒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陳登站在百尺樓上,高論天下大事呢。

註釋

(1)欲:慾望。 驅:趕逐。

(2)浪跡:到處漫遊,行蹤不定。

(3)休:此處作“忘了”解。

(4)井梧:水井邊的梧桐樹。

(5)元龍:陳元龍,即陳登,三國時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創作背景

紹興中應禮部試第一,秦檜孫秦壎居其次,檜怒,他與主司都被黜。檜死,始任福州寧德薄,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時賜進士出身。通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夔州(今四川奉節),和駐防大將軍張浚商討整頓武備,進取中原,被誣告免職。後入宣撫使王炎幕府,向王炎提出抗金大計。又在蜀州、嘉州、榮州(今四川崇慶、樂山、榮縣)任職,改任置制使范成大參議官。未幾,朝廷召回爲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官至寶章閣待制致仕。晚年居家鄉。

賞析

詩寫秋日所感,表現了作者嚮往閒適而又不能閒居的心情。雖然詩人讚美沙鷗閒逸,但又說閒時度日如年;雖說事大如天,醉後亦休,但又聞砧杵聲而生感,見梧桐葉落而念故園之秋。他要放眼遠望,而又無樓可登。詩人之心何曾清閒得了?倒是種種矛盾想法在心中糾纏;使得他更加鬱悶。

作者介紹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爲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