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進修自我鑑定錦集5篇

自我鑑定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個人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自我鑑定就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我們是時候寫一份自我鑑定了。那麼自我鑑定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科進修自我鑑定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錦集5篇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 篇1

護理人員也迅速爲患兒準備了氧氣和吸引器及建立靜脈液路。在呼吸機輔助呼吸下,護理人員要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要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2~4小時更換體位一次,定時吸痰翻身,同時要注意呼吸機的管道環路,機器電源等情況是否是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每一小時記錄呼吸參數及生命體徵。忙完了以上工作後已過去兩小時,突然,患兒的經皮血樣飽和度下降至50%,患兒出現了青紫,立即通知醫生,給予刺激足底,吸氧等緊急措施,急查血氣分析,遵醫囑給予氣管內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質—固爾蘇。滴藥前要清理乾淨氣道內的分泌物,滴入速度要慢,並與吸氣同步,滴入時轉動患兒體位,從仰臥位轉至右側位再到左側位,使藥物較均勻的進入肺葉,在滴入後用復甦器加壓給氧,以助藥物擴散,同時要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維持營養、體液及電解質的平衡。該患兒最初2~3天內禁止經口鼻餵養,應靜脈補充營養需求,經過一系列緊張有序的工作,該患兒面色紅潤了,我們大家懸着的心放下來了。事後我仔細記錄了當天的操作過程,並有關問題向老師們請教,使我切身體會並見證了上機患兒的護理知識,我自己結合書本做總結。首先對上機患兒持續監護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如有心率、血氧飽和度不正常,呼吸暫停,都要做記錄,由於危重新生兒常處於生命垂危的狀態。需要進行包括臨牀觀察各種監護儀對生命信息和病情變化的連續監測,要求護士24小時守護在暖箱旁邊。及時觀察與護理。將收集到的大量數據按時間順序記錄於新生兒護理記錄中,用以瞭解病情的動態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 篇2

“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靈魂。”新生兒科有很多種牌子的儀器,各種新生兒呼吸機、高頻振盪呼吸機、進口及國產嬰兒暖箱、輻射臺、CPAP以及中央監護儀、輸液泵、輸液蠕動泵等,每位護士都熟悉每一臺儀器的操作,這得益於他們規範化的培訓。每月安排護理查房和護理講課,用幻燈片加牀邊的形式大家共同學習和護理提問,一月一次護理操作抽考。對於新護士,還安排專人帶教,每星期安排的培訓更是從科室制度以及每樣最基本的操作流程講起,使她們更快的熟悉和掌握。

新生兒科每星期還會開展一次由資深護士授課的家長課堂活動。如果是早產兒出院,就會聯繫準備出院的孩子家長到科室接待室學習護理知識,比如洗澡、餵養、換尿布等日常工作,護士會在現場示範,直到他們的父母完全掌握纔將寶寶放心的交到他們的手裏。這樣很自然就把護理的工作延伸到了家庭中。

進修很累,因爲要學的東西多,需要自己動手才能熟練掌握,需要認真思考才能適應角色轉換,需要培養自己慎獨的精神等等。這就是一個過程,堅持下來,自己纔會有個完美的跳躍。

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使我有了諸多的體驗和感受。也許這樣的學習機會不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生活、對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思索,希望可以爲今後的人生賦予新意。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 篇3

讓我體會最深的是這次對新生兒的搶救。我感覺我們爲了挽救弱小的生命在與時間賽跑。經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我們成功了。在往後的工作中我們遇到很多次這種情況。我不再緊張了,我發現我成長了。我雖然每天很辛苦,但我很高興。

在以後的中作中,我陸續學會了,早產兒的動脈採血及留置動脈留置針的技術。首先我選血管,新生兒最主要就是用橈動脈與肱動脈及脛骨後動脈,很少選用股動脈。因爲股動脈雖然粗,但部位不好固定及創傷大,然後用手摸搏動,確定血管的位置,根據患兒的胖瘦確定進針角度,動作要穩、準、快。留置針也是一樣,回血後平行與皮膚進針同時抽出針芯。工作要領是這些。在工作中需自己實踐與琢磨。另外還有最重要的是消毒隔離制度,進入新生兒病房前,工作人員應更換衣服鞋帽,接觸新生兒前後要洗手,嚴格執行無菌原則,避免交叉感染。每天對病室消毒一次。對於新生兒保持皮膚乾淨並做好臍部護理,口腔護理,臀部護理。每日對患兒用過的暖箱擦拭消毒一次,患兒出箱後給予終末消毒。對於有肝炎、腹瀉、發熱的患兒放在隔離室,實施保護性隔離。

同時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這裏的醫護人員除了具備良好的`知識與技術,在科裏還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團隊協作,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水平,優秀的服務,這也是我學習內容的一部分。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 篇4

首先是良好的團隊協作,科室設立三個病區,既相對分開,又很統一。每位同志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又互相協作,確保病房的護理質量。

這裏的主任和姜醫生耐心細緻地傳授,不厭其煩地解答,表現出的敬業精神使我非常感動。對我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他們會及時的解答。一有時間會還會給我講課,不厭其煩,直到你聽懂爲止。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醫護人員的洗手。每天醫生來查房,第一件事是洗手,看完一個病人去接觸另一個病人時,一定會先去洗手。他們每個病區都有洗手池和洗手液,每個患兒牀頭都有免洗手的手消液,洗手完畢都是用專用的擦手紙進行擦拭。護士就更不用說,做每一項操作前都會洗手或用免洗手的手消液。雖然工作很忙碌,但他們絕對不會省略洗手這個環節。洗手已經成爲每一個人的習慣,因爲大家已經深深的體會到:洗手雖然是最廉價的預防院感的措施,但卻是最有效的。

兒科進修自我鑑定 篇5

剛來到醫院的時候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整齊、乾淨、溫馨,感觸最深的是他們對於人性化服務不是口頭上的,而是真正做到了對患兒的人性化關懷。治療室、清潔室的水龍頭全部爲感應開關,裝有長柄按壓式洗手液、擦手紙等,既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又能節約能源、保護員工的健康與安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就是這樣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如果使用CPAP時,會用一個人工保護膜墊在鼻子和鼻塞之間防止壓傷;撕臉上的膠布時,先用強生嬰兒潤膚油潤滑後再撕;每天洗澡,剛出生第二天的患兒都會用強生嬰兒潤膚油清潔全身所有皮膚皺褶處,動作非常輕柔。這裏的患兒胃管會從口腔插入而不是鼻腔,理由是不想因爲胃管而使他們少了一個鼻腔而加重他們的呼吸困難。對於早產兒來說,環境要求相對安靜,而且說話聲音和操作時儘量輕,減少聲音的刺激,各項治療集中進行,所有暖箱上都會有一個卡通罩布,主要減少光線和外界的刺激。住暖箱的新生兒都用卡通薄包被做成鳥巢,使每一個患兒都感到舒適,無處不體現了他們的愛心和細心,對每一個患兒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

進修期間恰逢春節,科室各門上都貼上了福字,食堂也不例外。元宵節時,食堂中午免費發放每人一份熱騰騰的湯圓,讓我充分感受了他們的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