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規範辦學行爲專項督查的自查報告

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民心工程”,教育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更事關學校在社會公衆形象。我校始終堅持依法治校、誠信治校的原則,嚴格依照相關文件和上級佈置的要求,加強課程改革和課程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爲爲重點,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校。我校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增效、提高質量”活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爲針對專項督查的有關要求進行自查,現彙報如下:

學校規範辦學行爲專項督查的自查報告

一.重視行風政風建設,規範收費和招生工作,促進學校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校是一所民辦初中,現有32個班級,在校學生1423名,教職工90名。我校成立了由校長、書記爲組長,校辦、工會、德育處、教導處、總務處和家委會負責人等爲主要成員的行風建設領導小組,確立了“校長負責、分層把關、責任到人、及時告知、違反必究”的工作思路,進一步規範了學校的辦學行爲。

1.嚴格規範收費工作。每次收費向學生和家長詳細公佈收費的項目、標準和文件依據,並在校務公開欄上公佈,相關的的收費情況並以告家長書的形式告之家長,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學校均按規定收取學生代辦費。代辦費使用、結算和清退都有據可查,學生家長均簽字知曉,按規定收取。學校的'財務均由虹口區教育局財務中心統一管理和監督。學校做到票據正規,包括學生校服費用等全部入帳。規範學校的“三重一大”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對於所涉及的項目、資金等依法進行行政審批、完善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等情況。

2.嚴格規範招生工作。按照市區教育部門的相關要求,學校嚴格執行民辦學校的招生程序和方法。學校的六年級招生工作規範、透明,未曾以組織招生考試或競賽名義招生的情況。我校堅持以面談活動的形式通過了解學生的成長手冊和綜合素質來選擇學生,未將“奧數”或等級考等競賽獲獎與招生入學掛鉤。初三的“提前錄取”等中考工作全程接受師生和家長監督,各項環節均有公示。同時學校也未以舉辦重點校、特長班等名義違反規定招生並收費。

二.規範教育教學的管理,積極落實“減負增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不隨意增加或刪減課程。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準隨意增加考試次數。嚴格控制總課時,不以時間求質量。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鍊時間,切實落實“三課兩操兩活動”的要求。我校所有學科包括體育、美術、音樂一直按照市教委要求貫徹落實教學任務、保障教學課時。同時充分保障課程規定的學生活動時間,其他教師不得佔用。凡是到過我們學校的人都感覺到復興初中的中午操場上熱鬧非凡,學生都在操場活動,個個生龍活虎。

2.合理開發課程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爭取課堂效益最大化。學校加強了對作業有效性的研究,在課題組的研究和領導下,各個備課組制定了分階段的訓練目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針對教學目標合理制定了不同階段,不同同學的作業,做到精講精練。

爲了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不至於課時冗餘或不足。學校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爲抓手從教學內容入手監督課程實施,積極探索“有效備課”新路。堅持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備課要結合本學科特點、符合學生實際和班級實際,並將備課組活動作爲考覈教師的重要內容。爲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校教導處通過質量監控、調查反饋,對教師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剖析,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診斷。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並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研討,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學及訓練要求。同時,不大面積地補課,特別是寒暑假、節假日堅決做到不開班、不補課,把休息時間還給學生。把教學重點放到課堂,切實做到減負增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3.挖掘課程潛力,合理拓展學生的學習時空,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比如允許部分學科將學習延伸到課堂外,可以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進行小實驗和探究。再比如一些文科諸如歷史、地理等可以利用學科探究和課外活動以及參觀的形式延伸課堂的空間和時間,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多倫路文化街等。當然,還可以在學校的課內外實踐活動中滲透學科的教學,例如科技節、讀書文化節、“指南針計劃”等。這樣既可以較輕鬆地完成課程規定的教學任務,也不至於加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生的眼界與對知識的吸收理解也能因此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關心學生,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

完善學習制度,加強教工學習。認真學習《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習師德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提高學習實效。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落實“廉潔從教”、“依法執教”要求堅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執行教師職業道德。

學校重視對學生的關愛,設有復興獎學金,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髮放獎學金。其2011-2012年內共有 84 人次享受了獎學金,總金額 72000元。

學校重視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加強家庭與學校間聯繫和社區與學校間聯繫。學校組織家委會、定期召開會議,參與學校的管理。每學年至少召開四次家長會、進行勾通和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每次寒暑假要求班主任對新接班的學生進行100%的家訪,其餘的學生做到三分之一的家訪。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開展家訪及電話交流等多渠道與家長溝通聯繫。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最大理解和支持,有效發揮學校、家長雙方的育人作用,建立良好的學校與家長的互動信息平臺。

同時,我們尊重家長,定期召開家長會和家委會,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建議。學校在日常管理中注重社會和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管理權的落實,併科學實施問卷調查,認真處理好師生、家長反映的問題。對待來信、來訪,一旦接到相關反映,由職能部門調查覈實,將處理結果在規定期限內,報分管校領導審覈,採取書面方式答覆反映者。對上級部門轉達的問題,也在規定的時間內答覆。

“創建綠色生態學校,規範辦學行爲”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工程。

我們將進一步增強依法辦學的意識,規範辦學行爲,強化管理措施,爲實現教育轉型發展,爲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