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棄物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齊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爲了將危害降到最低,通常會被要求事先編制應急預案。你知道什麼樣的應急預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醫療廢棄物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療廢棄物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1

爲防止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由於醫療廢物遺撒、流失、泄漏、擴散導致的傳染病傳播或環境污染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以及市,區環保部門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的有關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指揮本單位醫療廢物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會議,聽取工作彙報,果斷作出決策。解決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非常時期的責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機構

成立醫療廢物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科,由醫務科長具體負責,成員由醫務科、醫院感染控制辦公室、醫教部、護理部、保衛科人員組成。在應急狀態下,實行24小時值班制,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全院醫療廢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承擔業務指導與組織協調,對應急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控和督導。及時處理各種緊急情況。承擔相關文件的起草和文件發佈工作。合理調配醫院資源等。

三、預防控制措施

1.認真督導檢查,防範意外事故發生:醫務科,院感辦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醫院日常醫療廢物處理工作進行抽查,院感辦堅持經常性的監督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反饋、指導整改,以預防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

2.強化培訓,提高責任感:採取多種形式,加強醫療廢物安全處理的宣傳教育,定期考覈,開展經常性演練等,以提高全院職工執行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

3.控制措施

(1)發現包裝袋破損發生泄漏時,應及時增加包裝袋層數,若是漏入儲存桶內,必須到規定的地方對儲存桶清洗並進行消毒處理,若是漏入運送車內,必須將車推到規定的地方清洗並進行消毒處理。

(2)發現儲存桶破損或車廂破損,應立即更換或修補。

(3)發現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應立即增加包裝層數或更換容器。

(4)發現醫療廢物撒漏到地面,應先清除撒漏物,然後對地面進行清潔消毒。

(5)在進行泄漏事故處理時,嚴禁工作人員用手直接接觸醫療廢物。

(6)若發生運送車翻倒,醫療廢物大量泄漏現象,應及時通知周圍人員遠離,控制污染區域,以免擴大污染,並及時清除,清潔、消毒,事後應對工具進行清潔、消毒。

(7)運送車上要有備用醫療廢物儲存桶、包裝袋、及包紮帶、消毒和清潔工具。

(8)醫療廢物運輸單位有備用運輸車輛。

(9)工作人員應在加強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進行事故處理。

(10)對事故進行登記和報告制度。

4.報告流程

(1)發現醫療廢物泄漏、流失、擴散和嚴重遺撒事故時,要立即報告醫院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和醫務科、院感辦。醫療廢物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立即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2)院感辦、醫務科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組織有關人員儘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

(3)保衛科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儘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封鎖,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止擴大污染。

(4)醫務科、院感辦立即組織人力對污染現場進行消毒、處理,儘可能減少污染對病人、醫務人員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其他無害化處理。

(5)對感染性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進行消毒。

(7)處理工作結束後,醫院醫療廢物應急處理小組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匯醫資料,並完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四、處罰原則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試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執行。

醫療廢棄物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2

1.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範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應急指揮室成員。

2.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範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成員職責。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應急指揮室成員: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繫、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各組組長:負責滅火、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全場職工: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事故發生後,等待急救隊或外界的援助會使微小事故變成大災難,指揮部應經常組織應急救援演練,讓每個職工都應按應急預案要求接受應急基本培訓,使其在發生事故時能採取正確及時的行動。

3.污染事故現場防範措施

對已確定的風險源和污染隱患,首先從設計、安全建設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採取防範措施,這是減少環境風險的基礎。然後根據其可能導致事故的途徑,採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或減少事故的發生。

(1)對已確定的風險源和污染隱患,企業在考慮廠內職工和廠外敏感目標的安全的前提下,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境和防火、安全方面的規定確定廠區的總平面佈置:

①將危險廢物臨時存放處生產裝置區分離設置

②危險廢物臨時存放處與生產設備保持適當距離。

③危險廢物臨時存放處與集中辦公區分離。置在非主導風向。

④臨時存放處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築材料必須與危險廢物相容。必須有泄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及氣體淨化裝置。設施內要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裂隙。應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於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量或總儲量的1/5。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分開存放,並設有隔離間隔斷。

(2)設置1000m3事故池。危險廢物進入水體後,應立即採取措施對泄漏源進行保護,同時將含有危險廢物的廢水導入事故池。

(3)警示標識。在危險廢物臨時存放處設置明顯警示標識。由風險區所在車間安全負責人負責日常管理和檢查。

(4)事故排水應急措施

企業設置應急事故池1000m3。爲了控制和減少事故情況下毒物和污染物從排水系統進入環境,本項目的污水、清淨下水、雨水排水系統等在排出裝置前設立閘門,對清淨下水、雨水排放管前設立緩衝池和切換設施,事故時切換至事故池收集處理,杜絕事故廢水直接進入地表水體。在危險廢物臨時儲存設施設置地面圍堰,將含有危險廢物的廢水全部收集至事故池。

危險廢物進入廠內污水管網後,首先切斷污染源,根據泄漏點區域及時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關閉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閥,含汞廢水進入本廠事故池,經活性炭過濾器吸附,監測達標後再排入廠內污水設施。

4.水污染事故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危險廢物進入廠內污水管網後,首先切斷污染源,根據泄漏點區域及時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關閉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閥,含汞廢水進入本廠事故池,在分析事故廢水含汞濃度後,經活性炭過濾器吸附,監測達標後再排入廠內污水設施。

廢水監測點位及監測因子:在危險廢物進入廠內污水管處,離危險廢物臨時儲存設施最近管網陰井、出現超標的雨水排放口、污水調節池或污水處理裝置的尾水排放口中,視事故不同情況,分別設置事故廢水監測點和監測因子。

5.應急預案的分級與響應

5.1應急預案的分級

根據可能的事故後果的影響範圍、地點及應急方式,建立分級的應急預案是必要的,應急預案分級體系與事故分級對應也包括3級:

Ⅰ級(廠外級)應急預案

Ⅱ級(廠級)應急預案

Ⅲ級(車間級)應急預案

分級的依據主要是事故的大小和應急救援的能力。

5.2事故分級

根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需要,將事故分爲I、II、III級。

(1)一級事故:是指後果特別重大,且發生後能持續一段時間,事故控制及其對生產、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依靠廠內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地方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2)二級事故:是指後果重大或特別重大,且發生後能持續一段時間,事故控制及其對生產、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依靠車間內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厂部或相關方面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3)三級事故:是指依靠車間或現場就能控制,不需要救援的事故。

5.3應急響應

5.3.1在發生危險廢物進入水體等環境污染事故後,發生事故的崗位帶班長要按照車間事故預案的要求,立即上報車間調度和公司調度,同時組織當班人員進行現場處理,將危險廢物轉移到安全區域。

5.3.2公司調度接到報告後,立即要求化驗人員對危險廢物泄漏的區域進行分析化驗,同時要求污水處理設施當班人員根據化驗結果及時將含x廢水導入事故池。

5.3.3污水處理設施當班人員根據化驗人員化驗事故池中含汞濃度,用活性炭過濾器吸附其中的x,達標後,再將事故池中廢水排入廠內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處理。

5.3.4如果出現暴雨等自然災害,發生危險廢物進入水體事故,企業應急指揮部要及時通報污水處理廠,以便污水處理廠採取應對措施。

企業平時應備足備齊各項應急物資和制訂周密的對策方案,在不可抗拒事故(暴雨、洪水等)發生時,採取疏導和構築圍堤等方式,防止企業產生的污水逆流影響京杭運河。

6.外部救援單位聯繫電話

火警:119

治安:110

急救電話:120

電力公司:

消防中隊: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繫電話:

醫療廢棄物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3

爲了加強對醫療廢棄物的管理,防止醫療廢棄物意外泄露後造成環境污染、人員傷亡,以及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根據《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管理

醫院成立醫療廢物意外事故防範和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由院長擔任,成員包括各科室負責人。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工作職責:負責全院醫療廢物意外事故的防範和應急處理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會議,果斷做出決策。解決防範和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非常時期的責任制管理。

二、防範制措施

(一)認真督導檢查,防範意外事故發生

由醫院廢物領導小組對醫療廢物處理工作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以預防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

(二)強化培訓,提高責任感

加強醫療廢物安全處理的宣傳教育。開展經常性演練等,以提高醫院規範處理醫療廢物的能力。

(三)建立醫院突發醫療廢棄物事件應急報告制度

1、各科室發生醫療廢物處置事件後,應立即報告院長,由辦公室在48小時內報告縣衛生局、環境保護局。發生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個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患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12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市環境保護局報告。並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定,採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並逐級上報。當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2小時內向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採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2、任何科室和個人對突發醫療廢物處置事件不許隱瞞、緩報和謊報。

3、醫院發生醫療廢物導致傳染及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並採取相應措施。

三、醫院突發醫療物處置事件應急處理程序、措施

(一)接到突發醫療廢物事件情況後,應迅速組織相關人員確定流失、泄露、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

(二)立即啓動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露、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對泄露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三)發生感染性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消毒時,由污染輕區域向污染重區域進行。

(四)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面部時,應戴有防滲透性的口罩、防護眼鏡。可能污染身體時,應穿防滲的隔離衣。

(五)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後方可進行工作。

(六)如果有人員被艾滋病污染的醫療廢物傷害,專家組應根據程度進行評估,決定是否進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療。

(七)處理工作結束後,領導小組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