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責任演講稿集錦五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現如今,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責任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責任演講稿集錦五篇

責任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紀委監察室的李家清,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守一份責任,獻出一份真情" .

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我院今年開展的職工讀書活動,受到廣大同事們的歡迎。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我閱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書中通過許多真實生動的企業案例、名人故事,告訴了我們責任的重要性。能力或許可以讓你勝任工作,責任卻可以創造奇蹟。

作爲醫護人員,我們不僅僅是用醫術去拯救患者,更是用一份責任去守候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科裏會收到很多患者送來的感謝信。一面錦旗、一封感謝信,不僅僅代表着一份感激,更多的是承載着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肯定。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兩封信。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兩封信。

曾經有一封來自腫瘤科患者家屬的感謝信這樣寫道:"父親患癌症8月餘,在住院期間,田濤主任和高山醫生每天都會來到父親牀前,噓寒問暖,時刻關心着父親的病情;護士們每天查牀問候,精心照顧,爲父親整理牀鋪。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醫護人員對病人的盡心盡責,在這裏看到的是你們的微笑,感受到是關愛。特別是在出院後,春節期間,父親導尿管掉落,是高山醫生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親自到家裏爲病人插管,我們家裏人都非常感動,主動給高山醫生上門服務費,但被高山醫生果斷地回絕了,對高山醫生這種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無私奉獻精神,我們家人萬分感動。"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位患有嚴重膿氣胸的病人,急需手術治療,在打聽了多家醫院之後,最終選擇了我院心胸外科,並且選擇黃軼醫生作爲自己的主治醫生,患者及家人對黃軼醫生給予了極大的信任和肯定。患者家屬後來在信中寫道:"在三個多小時的手術等待中,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想到這是一次大手術,並且有可能要摘除一葉肺,內心充滿了焦慮和無奈。但當手術門打開的一瞬間,黃軼醫生告訴我們手術很成功,損壞的一葉肺沒有病變,不用切除了。聽到這一消息,頓時我的眼睛裏閃着激動的淚光。術後,黃軼醫生對待工作也是特別的認真負責,就算不值班,有時到了晚上10點也會來病房巡視一遍,關心患者的病情。"

我們從同事們的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們精湛的醫術,更是對患者的一種責任。我們從患者的信裏,讀到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感激,更是對醫者的理解和認可。

這些事情只是醫務工作中的一部分縮影,其實每一位醫護人員心裏都裝着沉甸甸的責任,也許醫生不能夠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能用強烈的責任心,用親人般的關愛,最大限度的爲患者拓展生命的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責任,是一朵燦爛無比的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責任是一盞明亮的燈,指引每個人的人生道路。讓我們用責任心、用愛心去對待每一位患者,爲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而共同努力。這是我們從書中、更是從工作實踐中學到的樸素道理,也正在轉化爲我們寶貴的人文情懷!

親愛的同事們,加油!謝謝!

責任演講稿 篇2

大家知道,我們買東西,同樣價錢的時候我們最在乎什麼?質量,答案是肯定的。質量是一切東西的價值基礎,沒有質量,談什麼品牌、發展、競爭都是空話。那麼質量又是從哪裏來呢?

我們的產品又是怎麼出來的?答案很簡單,設計、生產製造出來的。質量又在哪裏呢?答案也很簡單,在我們的產品裏。那麼質量是怎樣進入我們的產品中的呢?有人說了,質量是檢驗出來,檢驗可以區分合格與不合格。又有人說了,你檢不檢驗質量都已經在產品裏了,總不可能未經檢驗的產品質量屬性就不在了。打個比方,就像唯心論說的,你沒看的東西就不存在,這是不可能的。這樣看來答案就很明確了,質量是從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過程中出來的,檢驗是起到把關的作用。

由此看來在一定程度上質量是可以控制的,我就從“人的責任心”方面來論述質量在我手中這個觀點。我認爲:不管在什麼情況和條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產品是人設計出來的,人是管理機器的主體,人決定質量,而非機器決定質量,質量是一種責任心的培養,因此應該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把產品質量深入到每個職工的心中。嚴把質量關,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都是“質檢員”,產品在我們這裏驗收不合格,就不能流到下道工序。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崗位,最終都是爲產品服務的,也都應該爲產品的質量負責任。我們是工程師,質量就是設計,好的設計可以保證工人師傅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我們要是操作工,我們就應該做好自己的工序,把合格的產品傳遞給下道工序,同時,我們還應該做好來料工序的檢查工作,不能漏過任何的安全隱患;假如我們是管理者,我們就應該做好質量的管理規劃工作,設計嚴謹的工作程序,培養員工良好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能力,提升單位的整體質量水平。

除了能力,在我心中,質量更是一種責任。如果發生了質量問題我們都推開,那麼,企業怎麼生存,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拒絕承擔個人責任,是每一個人都容易犯的錯誤。好的管理者和員工,應該學會和習慣於爲事情的結果負責任。 一個企業,無論他的產品廣告和包裝有多麼漂亮,但是,如果沒有好的質量,那麼這個企業的生命將會是短暫的,因爲他沒能用自己的質量來滿足消費者和顧客的需求,甚至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那麼消費者自然就會放棄他。企業要生存和發展下去,首先必須以產品或工作的質量取勝,以高質量的產品在社會上樹立起良好信譽。

總之,質量是企業之本,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在每天的24小時裏,在

每小時的60分鐘裏,在每分鐘的60秒裏。企業只有把講究質量放在整個企業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爲企業的生命來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優質高效,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我們就勇於負擔起這個責任,爲精益公司的未來,也爲我們自己的未來,去努力奮鬥吧!

責任演講稿 篇3

“孩子,你想和我握手嗎?”

“孩子是我握住了你的手,還是你握住了我的手?”

“孩子,讓我們的手互相握在一起吧!”

“孩子,鬆開手,看你手中有了什麼?”

你仔細的看了我上面的記錄的四句話了嗎?你看到什麼?也許,你並不明白,也許,讀懂了話的意思。這四句話,是李正火老師在課堂上對一個孩子說的,是教學中一個小小的插曲。其實,李老師只是想送給孩子一件禮物,以表揚他積極思考,有獨創的回答了問題,並以此激勵更多的孩子積極思考,投入到課堂中來。

握手,是一種平等、親切的交流,透過握手這樣的行爲,它的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新的教師觀和學生觀。在課堂上,我們曾經允許孩子這樣的親近我們了嗎?我們是否真的把孩子當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與學生的“手”平等的握在一起了嗎?

多少年來,教師在課堂上是權威,我們的思想統治着學生的思想。學生怎敢去想和老師平等的握手交談。一個不敢與老師握手的孩子,有怎敢去標新立異的去創造。正是在這樣一種傳統的教學思想支配下,所以,我們備課就一味的分析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設計提問、板書、作業等等,教案寫的似乎詳細有詳細,天衣無縫,卻只是一切從教材出發,一切立足於教,很少想到學生,他們應如何進入課堂,如何與我們交流,在平等親切的氣氛中,共同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們允許孩子的思想與我們的思想這樣平等的“握手”嗎?不,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在這樣按照預定的教案,在讓孩子跟着我們走,教師真的只是在教書,不管學生願不願一聽,有興趣還是無興趣。學生的思維被禁錮了起來,以至於學生根本沒有想到可以和老師“握手”。所以,當李正火老師微笑地問孩子“你想和我握手嗎?”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種感動,而那位孩子在略略驚訝,遲疑之後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勇敢的走上了講臺,與老師的手握在了一起。這是了不起的第一步。孩子,他走出了傳統思想的束縛,與老師平等的站在了一起。他的創造力,就是在這樣的一句微笑的問語中起步了。

孩子,他已經乾和老師握手了,但是,他還是那樣被動地,小心翼翼地握手,他還是不主動。我們的教師可曾細心的觀察到了這一點,我們去鼓勵了嗎?去細心呵護了嗎?還是…..是啊,我們的在課堂上,一方面要求學生大膽創新,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而另一方面我們總是對一端持否定態度。事實上,美術課要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在學習過程、作業面貌上做到百花齊放,教師講的任何一種學習方法,介紹的任何一種美術觀念都不應當是唯一的,而是和學生進行商討性的。“孩子,是我的手握住了你的手,還是你的手握住了我的手?”我看到那個被問的孩子,進一步地走進了李老師,有力地握了一下李老師的.手,於是我再一次被感動了,我看到那孩子眼裏放着自信的光芒。

這是一種多麼嚮往的境界啊,老師和學生的手握在了一起,兩張臉上一樣的神采飛揚,他們是師生嗎?不,應該說是朋友,真正的朋友。當孩子和老師握手的同時,老師把禮物傳遞到孩子的手中,這是一種多麼成功的傳遞啊。一件小禮物的傳遞多麼有趣而寓意深刻。知識的傳遞又何嘗不可以如此呢?我們爲什麼不能讓傳遞的過程成爲一種平等的交流,成爲一種愉快的互往留一點神祕的面紗讓孩子自己去開啓,去收穫一份驚喜呢?當孩子鬆開手的時候,他收穫的不僅僅是一份禮物,他走出了束縛,收穫了自信,感受了友誼,獲得了一份成功的驚喜,而這一切不都是老師精心設計下的嗎?這每一句話蘊含着老師對學生生命發展的深切的關愛,這是我們做教師的應當深切領悟的思想。

責任演講稿 篇4

責任?看似一個很簡單的詞,但它卻有着無比沉重的分量。當我們走進社會,責任將會變成一份禮物來送給我們。我們可能會要爲這份禮物付出

很多乃至一切。我們可不可以不接受這份禮物呢?不可以,張麗麗曾經說過:責任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推卸的。雖然是痛苦的,但它最終帶給我們的是人格的偉大,精神的昇華。

有責任感必須有一顆責任心。那責任心到底是什麼呢?有人說:責任心,是一種捨己爲人的態度。有人說:有責任心,是爲別人赴湯蹈火的壯舉。有人說:責任心,是爲別人兩肋插刀的豪情。不,要有一顆責任心不是那麼難做到的。爲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做出那麼一些我們應當做的事情,那就行了。

記得那一次,我正在過馬路時,聽見一聲“啊”的慘叫,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婆婆摔倒了。我每當回事,走到了路邊。“嘀嘀嘀”綠燈的警告聲響了,我想:老婆婆爬起來了嗎?於是我回頭一看:老婆婆費勁了九牛二虎之裏也沒爬起來,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地。車子都繞過老婆婆開走,還有些人指責老婆婆。她的淚水在眼睛裏不停地轉,就要流下來了。“滴答滴答”幾分鐘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走上前,扶助那位老婆婆,我也沒有。我沉默了許久,頓時想起了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應該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對,我應該擔負起我應當的責任——扶起這位老婆婆。於是,我快步走向這一位老婆婆,可一位外地的哥哥比我快了一步。“婆婆,您沒事吧!”帶着家鄉的口音說並扶起老婆婆。老婆婆感激極了:“謝謝你,小夥子!”“不,這是我的責任。”

哥哥堅定地說。對啊,這是我們公民的責任啊!我們要做一位有高度責任感的現代小公民。望着哥哥和老婆婆的背影我想了很多很多。

那一次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心——隨手撿起一張紙屑;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在公車上讓位給老人??這舉手之勞的小事足以體現我們的責任心。責任心就是在這些爲社會所做的小事中出現。

記住: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應該負擔其作爲這個世界的人所應該的擔負的責任。一個人失去了責任心將會失去被人對你的信任,失去立身之本。讓我們負起我們應有的責任,做一位有高度責任感的現代小公民吧!

責任演講稿 篇5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要想在洶涌的浪濤中嶄露頭角,必須要有凝心聚力,度危求進的強烈意識;要有“事不避難,勇於擔當”的擔當和勇氣;要有“開足馬力,弛而不息”的不懈追求;要有“嚴處着力,實字當頭”的思想自覺;要有“崇德向善,明德前行”的道德自律;要有“科技創新,持續創效”的追求境界;要有“同心同德助發展,齊心協力謀跨越”的精神狀態;要形成“重實幹、講實效、看實績”的良好風氣;要有爲減虧增盈“點贊”,爲創新創效“叫好”,爲先進典型“發聲”的精神源泉。總而言之就是要通過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增強“責任意識”,促進企業挺過經營“寒冬”。

中國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業精神,孔子稱之爲“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爲“專心致志,以事其業”。我這裏所說的愛崗敬業就是要熱愛、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用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用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風乾好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並在此基礎上“樹牢三種意識”即,樹牢永爭第一、創新求效的意識;樹牢鍥而不捨、勇攀高峯的意識;樹牢雷厲風行、勇於擔當的意識。

愛崗是敬業的前提,敬業是愛崗的昇華。愛崗敬業是平凡而偉大的,平凡中折射出的是一種甘於奉獻。首先,要敬業必須愛崗。不論身居何種崗位,都要始終把工作崗位作爲履職平臺,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對自己良心的尊重,也是對企業的負責。其次,要敬業必須忠誠。就是對企業要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同企業同進步,共患難,擔負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職責,自覺把分內的事情做好,自覺的把自己擺在主人翁的角色,以主人翁姿態,儘可能的以最大限度的積極性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第三,要敬業必須懷有感恩之心。企業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在這裏我們的聰明才智纔有了萌芽的樂土;我們的人生閱歷才得以豐富;我們的能力和才華纔有得以施展的機會和空間,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就應該在企業有困難時挺身而出奮力維護,從而將分散的個體力量聚合成團隊的整體力量。

敬業就得忠誠,意味着職工應自覺對企業承擔更多更大的責任。就要求全體職工要講奉獻不講條件,找辦法不找藉口,強化奉獻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要主動獻計獻策,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用最好的辦法,力爭增收創效。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經說過:“人可以不偉大,可以清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感,世間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責任。”儒家的經典思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正是個人責任意識的真實寫照。

作爲xx化工廠的一員,尤其在當前形勢下,責任意識對於我們每一位職工來說尤爲重要,我們更要正確的面對責任,勇敢的承擔責任,認真的履行責任,時刻的牢記責任,做到量其身、明其責、盡其職、務其實;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抱有深厚的感情,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 時時刻刻鞭策自己,鼓舞自己,盡心盡力的負責到底,極端認真的落到實處,切實做到無愧於企業、無愧於家庭、無愧於自己。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散,風吹散”。因此,要想愛崗敬業,就要求我們所有職工要同唱一個調,同念一本經,步調一致,言心相連,時刻從大局出發,積極維護企業的利益、信譽與形象,主動履職、主動追求卓越,勇於承擔責任,進而努力營造出上下同欲、同舟共濟、和諧相融的良好局面,激盪起向上奮進的力量,催生出勵人前行的動力,形成一股繩合力闖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