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新青年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奮鬥新青年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奮鬥新青年演講稿

奮鬥新青年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

大家好!

奮鬥是種子衝破土壤的衝動;奮鬥是流水衝擊岩石的力量;奮鬥是陽光灑滿大地的本質;奮鬥是火箭沖天的果實。

生活在社會中,不要安於現狀,不要滿足於現在所擁有的或所期待的,不要失去勇敢攀登的動力。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從系裏沒落,你的人生就會變得暗淡無光。不要爲了現在的成績而放棄鬥志;不要爲了這棵樹放棄茂密的森林。任何時候都要看清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不要被一時的名利衝昏頭腦。

在人生的道路上,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以追求時尚爲樂,沉迷於《桃花源記》那樣的夢幻網絡世界,陷入吸毒一樣的無法自拔的狀態,使自己對生活充滿了消極和悲觀。這是自己造成的負面表現,我們不應該提倡。我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裏,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在不斷更新,一切也都貼近時代。同時,我們的思想也是由於此。這樣才能保持奮鬥和奮鬥的精神,對生活充滿失望。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是我們奮鬥的基礎。

只要我們奮鬥,爭取成功,爭取未來,夢想,我們的人生就不會白白流逝,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奮鬥是實現夢想的前提。只有當你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了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那麼這種奮鬥精神就會被你前進、進步的動力所取代。所以,奮鬥和夢想是緊密相連的,只要你用得上。

了奮鬥精神,還怕夢想不能實現嗎?當今社會就有很多例子:就如:xx獲得xx的世界冠軍,這就是他奮鬥的結果,要是他不會堅持信念相信自己拼搏奮鬥,爲夢想而全力以赴,突破夢想,超越自己,那麼他還會得到冠軍麼?他還能奮鬥不熄嗎?的確奮鬥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表現,只有你擁有你奮鬥精神,成功與關鍵,重視奮鬥精神吧!不要因它只是一種精神而忽視它,不要因爲它在你眼中不氣眼而看不起它。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奮鬥,就像在我們的學習中,如果你只憑着自己平時自認爲好的成績而不爲再最遠大的目標而奮鬥,就此荒廢學業,那麼你最終將會落後與別人,成績也將一落千丈,不要爲了霎時間的榮耀,成功就此失去奮鬥的精神。我們要向孫中山那樣越敗越勇,吸取經驗,取得勝利!

夢想是天空中翱翔的雄鷹,夢想是空中飛舞的風箏,而奮鬥則是雄鷹的翅膀,放飛風箏的繩索,他們互相纏繞,缺一不可!

奮鬥新青年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不忘初心,崇尚英雄”。

何爲英雄?爲什麼百姓們會尊敬英雄?他們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當代中學生去學習的呢?

要我說呀,英雄總是謙虛沉穩,勤勤懇懇的。深藏功與名的張富清,60多年來淡泊名利,只爲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的一生都在與貧困鬥爭。作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多年以來任勞任怨,花大量時間與精力,終於提取出了讓全國乃至世界受益的青蒿素,她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誰又能想到,日復一日的進行實驗,代價卻是她自己的身體。長期的勞累讓她疲憊不堪。他們是多麼偉大啊!

英雄又總是堅持初心,堅守成功的。中紀蘭連任了13屆人大代表,爲改善農村、發展生產力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可行方案,給村裏人帶來了許多幸福。正是因爲她的不忘初心,纔有最後的方得始初。而人人皆知的袁隆平爺爺,堅持自己的初心,熱愛科學,經過反覆不懈的試驗,培育出了填飽千萬人肚子的雜交水稻。他也堅守了成功。成名後初心不改,繼續窩在田裏做着他熱愛的實驗。他們的這種品質着實讓人敬佩,這種精神也值得被大衆學習。

英雄還是勇於嘗試,力求創新的。在這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時代,核武器研究專家于敏、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孫家棟、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他們三人憑着自己優秀的技術知識,帶領團隊不斷努力,爲祖國事業帶來了巨大成功和發展。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創新,實現目標,爲國爭光。

沒有豐厚的知識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哪來今日的輝煌?我們也該反思自己,是否有認真努力地學習?

英雄也是無畏惡敵,無懼困難的。參加了抗美援朝,解放戰爭等重要戰役的老將英雄李延年,多年來不懼強敵,克服種種困難,最終與祖國母親一同取得勝利。至今他還在邊境防衛着外敵。真是可歌可泣,讓人敬佩不已。正是有了像他一樣的老將老兵爲國獻身,驍勇善戰,我們這些新青年纔能有這麼良好的成長環境。對此,我們應由衷地感謝他們!

英雄更是無私奉獻,爲祖國付出自我的。以上列舉的8位英雄,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堅持着不同的職業操守,但他們有着同樣的高尚品質,有着同樣的一顆赤誠之心。上天是公平的。他們的所做作爲全都被老百姓看在眼裏,記在心裏。2019年8月7日,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宣佈了8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他們值得獲此榮譽,他們也值得被全國人民尊敬!

這些品質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學就得的,而是通過一朝一夕對自己嚴格要求培養出來的。作爲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慢慢洗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路很遠,但我們可以追。從現在起,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刻苦學習。讓我們的青春不後悔,讓我們的人生更優越。勝不驕,敗不餒,沉着堅定,無畏向前。

相信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爲明日之美好而奮鬥!

我的演講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奮鬥新青年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由團縣委組織的五四青年論壇,首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劉路軍,一名殘疾人、一名醫生、一名殘疾人工作者,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我擁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點亮心燈,讓青春在奮鬥中閃耀》。

1985年我出生於八義鎮西坪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四歲的時候,父母發現我背上有一個小小的凸起,並伴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得厲害。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叫“脊柱側彎”的疾病,由於當時治療條件所限,再加上家境貧寒,最終導致了現在的肢體殘疾。

1996年,那時候我剛11歲,在父母的四處打聽之下,得知太原有一家醫院可以治療、做矯正手術,因爲在做手術前期需要做牽引,將近六個月的牽引期,使得剛剛十幾歲的我經歷了用螺絲釘固定在骨頭裏,每天需要螺絲的旋轉上升才能得以牽引的痛苦,全身共八個地方的螺絲釘傷口,一百多天的牽引期,每天都需要用酒精棉球在八個傷口處扣痂消毒,每天都要經歷着酒精刺痛的折磨,那時候我哭過、鬧過……可是當我看到爸爸媽媽也是溼潤着眼眶在給自己小心翼翼的消毒時,年幼的我,慢慢學會咬着牙、忍着痛,哪怕是悄悄的掉眼淚;

牽引過後的手術,從勁椎一直到腰部將近50個釐米的刀口,我挺過來了,由於脊柱側彎的個體差異和特殊性,在其後短短的一年時間裏,同樣的部位先後做了四次的手術,纔算是治療結束了。

也許是經歷過之後纔能有所感悟吧,雖然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治療,卻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得以矯正。

可是,我需要繼續上學讀書、父母也得賺錢還債……然而,因脊椎彎曲而失去強健體魄,不得不被大家稱爲“殘疾人”的我,也不得不,慢慢從一個孤獨的“孩子”蛻變成一個開朗的“少年”,從怨恨命運到與命運抗爭的轉變。一步一步,帶着辛酸與痛楚,帶着欣喜與感悟,慢慢的、努力的走出命運的藻澤。

1999年,我以全鎮前十名的《小考》成績,考上了我們這裏教學質量最好的一所私立中學。可是,沒有想到,三年的初中生活,朦朦朧朧……很多時候,我記得孤獨的坐在教室裏,眼睛出神的地看着窗外玩耍着的夥伴們。陪伴我的,除了孤獨只剩下同齡人的譏諷和排斥。那時無知的自己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一種莫名、無形的枷鎖捆綁着自己。

就這樣,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循環的生活方式中,初中三年一晃而過。中考後漫長的假期,自己感覺不到一點點的輕鬆,中考失敗了……小時候一向活潑開朗的我突然間變得安靜了許多,整整兩個多月的假期,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家裏,跟完全變了一個人似得沉默少語。

然而,平時一向都對我很嚴厲的爸媽,卻沒有表現出一點責怪和埋怨的意思,“來,吃飯吧狗兒,沒考好就沒有考好吧,咱也得吃飯了是吧……”。等等、等等像這樣樸實、關心、安慰的話語,越發的讓我心裏感到莫名的難受(父母辛苦賺錢,供自己上最好的學校,自己怎麼能沒考好呢?)。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又何嘗不是獨自一個人站在窗前、悄悄地在躲被窩裏流淚,暗自悔恨自己的不爭氣、感嘆命運的不公平。

那時候沒有考慮要繼續復讀一年的計劃,可是已經臨近開學,確實也容不得自己,做太多的思考,無奈之餘,到了一所非常普通的高中報到。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勤勤懇懇、奮發圖強,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到教室,記單詞、背古文,晚上教室熄燈,被迫遣回宿舍後,依舊點上蠟燭,開始挑燈夜戰。每當心情低落想要放棄的時候就告誡自己:想一想自己失敗過的中考、想想自己曾遭遇過的被輕視的眼神、想想自己過去的一路坎坷與辛酸、再想想對十年寒窗後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自己更應該去堅持、義無反顧的奮發學習。

是啊,人生多磨難,活着,就是與苦難抗爭。從5歲患病開始,一直到現在,每時每刻都需要足夠的勇氣去迎接別人,或許同情、或許好奇、甚至輕視的眼神。但是每時每刻也在創造着一切證明自己的機會。

確實,身體有缺陷的往往有一種遭人輕蔑的自卑,我也不例外,在我自信的背後也同樣有自卑,但這種自卑也可以是一種 奮勇向上的激勵和催人奮進的動力。

經過高中三年的刻苦學習,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山西中醫學院、我早就夢寐以求的醫學殿堂。20xx年,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自豪的笑了,父母也欣慰的笑了。但隨即,我們也不約而同的哭了,那份喜悅、那份爲了籌集學費的.壓力,但總還是高興的。

在進入大學校園的第一天,我就在想:我將要怎樣度過這五年的大學生活: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園、陌生的新同學和老師,我能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一切順利嗎?

首先必須要通過的就是“軍訓”這一關,因爲是醫學院校,跟我類似的殘疾同學也比較多,當時的輔導員給我們開了綠燈,我也同樣被列爲照顧的對象之中,但,我是這樣回答的:“這也許是我唯一一次參加軍訓的機會,初中、高中由於身體原因我都沒有參加過,這次我想要試試。即便是由於身體的限制無法堅持了,也可以再給,訓練我們的教官臨時請假,假如不去體驗如何能夠知道自己到底行與不行呢!”。

堅持着一個信念:“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或許別人輕蔑的目光曾經鑄成一把利劍,刺穿過我的心,但是,這更加的促使我不斷的努力拼搏,儘量讓自己變成一幅無堅不摧的盾牌。在困厄顛沛的時候,能夠堅定不移,這,纔是一個真正強者的不凡之處。

操場上,我與大家一起體驗着軍姿的勞累、風沙的侵襲,而對我來說,毒辣辣的陽光卻成了一種沐浴。做着和別人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訓練,而我心裏卻時刻充滿着很多正常人都不能體會的滿足與自豪。脊柱的彎曲使我在站軍姿時爲了保持平衡,身體只能不停的前傾着,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天、兩天,一直到軍訓結束。我堅持下來了,我沒有因爲體力不支而請假、退出或是放棄。看着老師、教官以及同學們投來一個個讚許的目光時。我明白了:當通過自身極限的挑戰完成軍訓後,我明白了:“別人能做到的,我也確實能做”。

在今後平時的體育課上,和同學們一起跑一起跳,哪怕跑的最慢,跳得最低,我也要一如既往。

大學的生活沒有高中的那麼枯燥和無聊,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熟悉校園和同學,有形形色色、豐富多采的活動,在課堂學習之餘,我總會盡可能的活躍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參加班級、學校、社團、學生會組織的各種適合自己的活動,因爲,只有你嘗試過了,才能更好的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很多大家投來異樣的眼光,但我總是用自己陽光的微笑和性格,在照耀了別人的同時,也照耀着自己、激勵着自己。

是呀,船可以沉沒,帆卻不可以停止選擇風向。當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坎坷之後,也就明白了,逃避是沒有用的,只有不斷奮鬥,不斷嘗試,不斷探求,才能拉近自己與別人身體上和心靈上的差距。面對襲來的風雨,會看重,但不會逃避。雖然奔波的腳步略顯笨拙,但我會掌握腳步的節奏,繼續坦然前行。我不願意相信命運,別人能做到的,我自己也可以。努力過之後,困難在我們面前也會顯得算不了什麼了。讓生命的腳步多上幾分穩健,這,難道不也是一分動人的美麗嗎?

20xx年大學畢業,我受聘於長治縣中醫院,五年本科所學的中醫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臨牀工作中得到發揮應用,工作中我時刻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儘量爲病人着想,盡心爲患者服務。

科室裏很忙,病人很多,幾張治療牀整整一上午很少能有閒下來的時候,每天早上七點半,我到了醫院。就能看到,總會有病人等在科室門口,然後就簽到、換好工作服後,緊張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作爲一名醫生,我深深的明白,“全心全意爲病人服務”是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所以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人的需要就是無聲的命令,心中要時刻牢記着“患者的生命高於一切,醫生的責任重於泰山”這一神聖誓言。

參加工作,一年後的一天,一位鄰村的阿姨來醫院找到了我,當時她患嚴重的面癱(面神經麻痹)已經兩個多月了,在當地治療沒有效果後,纔打聽着找到醫院來,由於這位阿姨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經過一個療程的鍼灸住院治療後,病情雖然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好轉,但在出院後,仍然需要繼續用鍼灸調理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基本的康復和儘可能少的留下後遺症。在臨近出院,最後一次鍼灸治療的時候,病人就試探着問我:“出院以後,能不能每天下午六點以後去家裏去鍼灸啊?二三十里路來回跑的實在是不太方便”。

面對病人這樣的要求,我可以拒絕,“理由”當然也很多;在醫院忙上一天,下班回家後,誰不想好好的休息休息啊,但是再一想:我們每一個人也都生過病,假如此時此刻這位病人是我的話,我同樣也希望,能夠得到儘可能多的一些幫助。所以我能理解這位阿姨的難處和心情,更能理解她所提出來的要求。所以就在每天下班回家後,在家裏給阿姨進行鍼灸治療。

就這樣,兩個療程的治療過後,阿姨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恢復,面對病人的感謝,我心裏滿滿的成就感和無比的鼓舞力油然而生,這也許就是幫助過別人之後,對自己最大的收穫。

還有的病人,因腦中風導致偏癱,沒有辦法起牀,患者家屬,找到我後,說明情況,想讓我到患者家裏去治療;我答應了……因爲在我看來:既然人家找到我,就是看得起我,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所以即便是輪班休息、或者下了大雪,我還是堅持每天到患者家裏上門治療。既然答應了就要做到,作爲一名醫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絕對不能失信於患者。當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患者一天天康復出院時,發自內心的高興和那種愉悅的成就感,真的無法用言語表述。

20xx年,我有幸調入縣殘聯工作,成爲一名普通的殘聯辦公室職員、一名殘疾人康復理療師。由於自身殘疾的緣故:能成爲一名殘疾人志願者或是能夠爲更多的爲殘疾朋友服務,是我上大學以來,一直的心願。在這裏,我也接觸、認識了很多很多的殘疾人朋友:雙目失明的魏愛強,三十年如一日用音樂演繹着自己的精彩人生;楊五明,一個不能直立行走、靠四肢爬行的殘疾人,四十多年來,克服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憑藉自己一雙靈巧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斷與命運抗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還在自己家的小賣部門口免費爲羣衆修車、補胎,回報社會。一個又一個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激勵着我、感動着我。

現實對我們殘疾人來說也許是殘酷的,但是,當上帝在給我們關上一道門的同時也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我沒有後悔過,“一個人在某方面不足,定會有另一個出色的地方,等待你自己去挖掘,就象盲人的耳朵總比正常人靈敏,道理是一樣的。”也正是因爲,我一位老師的這句話,照亮了身體上有缺陷,而暗自傷感的我,慢慢的讓我學會了感恩。

“感恩,是我這一生中要說的最多的話,我感激所有的人,哪怕那些傷害過我得人,因爲這磨練了我的心志;感激拌倒過我的人,因爲這強化了我的雙腿;感激蔑視過我的人,因爲這覺醒了我的自尊”。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的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當我們感恩生活時,生活就會賜予我們燦爛的陽光;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

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我們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

各位領導、朋友們,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我雖然身體殘疾了,但志不能殘,憑着自強自立的精神我走過了昨天和今天,我還要靠着這種精神繼續走向明天,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我雖然是一名殘疾人,但是我積極進取的信念是陽光的。誠信、熱情、正直的爲人原則是不變的,遇到困難絕不低頭的精神是不倒的。

最後,藉此機會,我想對所有的殘疾朋友們說:我們殘疾人是不幸的,慶幸的是我們生活在這麼好的國家、這麼溫暖的社會大家庭裏,有黨和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堅信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