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當下社會,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範文(通用3篇)

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1

兒時的選擇,我從事了幼教事業。不經意間,幾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支,沒有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沒有作出什麼驚人的壯舉,但我依然還堅守在這裏。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更不敢說爲之付也了多少,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樸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着一個普通幼兒教師的價值!

說到教師的職業道德,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爲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但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體的團隊精神。

一切職業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每天都帶着一份好心情投入中,帶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同時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得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的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爲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士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我也有一個16個月的女兒,作爲母親,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心,關懷着她的成長,這種情懷是無私的、投入的。每當女兒在生活中的一點小事上有進步,我都會非常高興,這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可以消除一嚴厲打擊勞累。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在工作中,我也如同對自己的女兒那樣對每個孩子,這樣你就會感到有意義。幼兒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你就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臉,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也許會有人說“教小孩子能有什麼出息?沒有一點成就感。”可當你看到一個個哭喊着要“媽媽”的小傢伙在您的關心鼓舞下,成長爲一個個懂禮貌、講文明、有個性的幼兒園畢業生時,我堅信,你會相信這世間真的有“點金術”的存在。這個“點金術”便是幼兒教師高尚、細膩的愛心。

在操場上,我和孩子們玩起了小雞找媽媽的遊戲;在活動室裏,我讓孩子們圍坐在身邊聽我講熊寶寶的故事。當悅耳的琴聲從教室裏傳出,優美的歌聲在這裏迴旋的時候;當頑皮的男孩搖響手中的鈴鼓,活潑的女孩學着跳起歡快的舞蹈時我正用一顆真誠、火熱的愛心,悄悄地開啓着他們的天真、無私的心扉。是“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孩子們也在愛中溶化了。

久而久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段音符,孩子們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領神會。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頰背,口乾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瞭。猛然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聖、偉大。只要我們用心走進這座神祕的“兒童公園”,用我們博大的愛心溫暖這裏的每一個角落,會發現在我們踏進的那一瞬間便得到了許多快樂和幸福。

看,平凡的幼教崗位給了我多麼豐厚的回報啊!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愛是滋潤孩子心靈的甘露;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只有愛,才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煩惱;只有愛,才能縮短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愛,讓我耐心地面對每一個孩子,一往情深。

因爲愛,所以愛!願所有幼兒園教師爲職業的人在付出工作辛勞的同時,更能體驗到幼兒教育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育事業中,體現自己絢麗的生命存在。

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您們好!

十五年前,剛走出校門的我,帶着五彩斑斕的夢,走進這聖潔的港灣。看着孩子們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聽着老教師們一聲聲溫暖親切的教導,很快的,我便全身心地融入到他們中間。十五個春夏秋冬轉瞬即逝,歲月帶走了當初的稚嫩與嬌弱,留下的是成長後的自信與成熟。

回想起走過的路,有沮喪、有彷徨、有驚喜、有欣慰……記得剛上班時,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孩子們中間輕盈地飛來飛去,帶他們唱歌、跳舞、做遊戲,按照教育計劃一絲不苟地給他們上課,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當時的'我認爲這就是對孩子全部的愛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教育經驗的豐富,以及在園領導帶領下一次次的業務學習和師德培訓,使我認識到這是遠遠不夠的。“愛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給孩子去愛才是教育的目標。”“要根據幼兒的潛質和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教師要向“專家型、研究型教師轉變”“因爲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需要通過高素質幼兒教師的工作去實現的。”這些教育箴言時常回響在我的耳邊。孩子們從剛入園時的步履蹣跚到畢業時的神采飛揚,點滴的進步都滿載着老師的心血與付出。同樣,伴隨着他們成長的腳步,我也在一天天努力着,收穫着,感悟着,成長着。

我深愛着班裏的每一個孩子。自從做了媽媽後,那份柔柔的母愛不由地遷移到工作中來。“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會怎樣?”我經常進行這樣的換位思考,於是對班裏的孩子們更多了一份關注、一份疼愛,總想把工作做得更精更細。大家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剛入園,哭鬧現象嚴重,非常不容易管理。爲了儘快熟悉幼兒,便於精心瞭解和照顧他們,我們創造性地使用了名卡。就是爲每個新來園的小朋友身上貼一個不乾膠剪成的圓形,上面有幼兒的學號和名字,這樣我們就可以看著名卡親切地和他們打招呼。“彤彤不哭,老師抱抱。”“佳佳過來喝水。”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幼兒吃飯、睡覺等情況直接在名卡上面做記號,這樣,家長接時就可以較爲詳細地瞭解孩子一天中的情況了。比如“五個圓圈代表喝了五杯水,一個螺旋狀圖形代表大便了一次。”這個辦法得到了家長的稱讚也被許多同事借鑑。還有,飲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身體健康,這也是家長最爲關心的問題。爲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飲水習慣,我們爲每個小朋友摺疊了一個小紙杯貼在牆上,並提醒他們每喝一杯水,就往自己的紙杯裏放一個小紙條。上午是淺藍色的,下午是深藍色的,這樣,誰喝了幾杯水,我們就會一目瞭然。“細微之處見精神。”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些實用的“奇思妙想”會時常躍出腦海。

在教師的心目中,每個兒童都應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教師之所以不同於母親,是因爲她不但要具備呵護孩子成長的那份母愛,更要肩負起教育和引導幼兒發展的那份責任。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很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著名作家畢淑敏就因爲上學時,音樂老師在衆目睽睽之下,把她從合唱隊伍中揪出來,然後大聲呵斥到:“唱歌跑調,這麼難聽居然還唱得這麼大聲。”一句話,讓她從此再也不能開口唱歌,而且這種心理障礙伴隨着她直到現在。少了歌聲,生命的色彩會暗淡許多。那位老師不知道,孩子的心靈就象嬌嫩的花蕾,也許不經意地碰觸就會影響花兒的怒放,所以我們應該加倍地去呵護。

我的教育工作也曾差點步入誤區,即使我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叫翔翔,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能吃能睡。我們常說:翔翔午睡時剛捱上枕頭便打起了幸福的小呼嚕,可是他在數學方面能力極差。作爲老師,我們不但在數學活動中不厭其煩地去引導他,而且還利用各種機會重點對他進行提問和啓發,並多次與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對孩子多進行數學方面的輔導和練習。但適得其反,翔翔變得越來越沉默了,而且提問他時會閉口不答,表現出牴觸心理,家長也反應孩子最近有點不愛來幼兒園了。我們一時不知怎麼辦纔好。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園長,她把一本關於《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的書籍遞到我的手中。經過學習和反思,使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偶然的機會,我們發現翔翔對有關動物的知識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引導他給大家講動物知識,並利用動物來不露痕跡地引導他去進行加減運算,這樣,翔翔的計算能力逐漸有了很大提高。這件事使我懂得了應該由衷地欣賞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教師的眼中,不應該有“笨孩子”,應該引導他們以強項去帶動弱項的發展。

有人說“咖啡的味道又苦又甜,幼兒教育也是這樣,因創新而苦,因創新而甜。”的確,“創新”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靈魂,因循守舊、毫無創意只能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停滯不前。“只有創新型的教師,纔會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孩子”。我認爲創新型教師需要有一份責任感,需要有一顆“童心”,需要有一雙善於觀察幼兒的“慧眼”,需要有不必精但一定要廣的知識面。這樣纔會讓自己的智慧放射出光芒。

小班語言活動——《小老鼠》,是我園《開發中華歷史文化》這一課題裏的教育活動內容。作爲研討小組的成員,我與大家一起獻計獻策,經過多次實驗、反覆研究,採用了新的教學形式——藉助立體、活動教具,來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我們還別具匠心地爲每名幼兒準備了一個小老鼠的鬍子——黑黑的鼻頭、翹翹的鬍鬚,下邊還有兩顆可愛的、誇張的大牙齒,來激發他們的表演慾望。在觀摩課上,孩子們裝扮成小老鼠,主動、大膽地去爲客人老師表演兒歌,那天真、俏皮的樣子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活動得到專家和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在創新與反思中結出的一枚碩果。

幼兒園工作是繁瑣的,忙碌的,但我們在其中卻體會到了快樂,這就是我們二幼人經常說的“忙碌着,並快樂着”。這種快樂,來自於孩子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來自於一個個新穎獨特的創意,來自於和同事一次次默契的配合。在我們幼兒園有一個好的傳統,無論誰代表幼兒園執教觀摩活動,背後都會有一個羣體在默默地支持她。去年年底,我上觀摩課時也得到了大家無私的幫助。園領導廢寢忘食地一遍遍商議活動內容,冒着大雪到集貿市場購買所需物品;許多老師自發地幫我搜集、整理、修補活動材料和教具,池老師爲了清洗活動中需要的幾十個托盤,雙手被熱水燙得通紅;任老師爲了配好課不顧帶病的身體一次次加班和我熟悉

幼兒教師愛崗敬業師德演講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您們好!

有師曰:“位不在高,愛崗責鳴;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唯有勤耕”這是教師愛崗敬業的自然流露。愛崗敬業的表現是對孩子、對事業的責任心。責任心促使教師熱忱地、自覺地投入工作。具有責任心得教師不需強制,不需責難,甚至不需監督。他們將教書育人內化爲自身需要,把職業的責任昇華爲博大的愛心,於細微中發現豐富,於瑣碎中尋找歡樂,於平凡中創造奇蹟。馬克思指出:“作爲一個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

人活在世上,不僅有向他人和社會索取的權利,還有向他人和社會付出的義務。事實上,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的。無論你是否願意、是否意識到,責任心無時無刻不在伴隨着你、表現這你。它既可以在個人對民族、最國家、對政黨、對事業的關係中發生,也可以在個人對同事、對朋友、對家庭的關係中出現。正是由於所有人都負有一定的責任或使命且對社會和他人負責,纔會讓整個社會得以正常的運行。

責任心也是教師職業的首要條件。陶行知認爲:責任心是教師應具備的重要條件之一。1919年他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生講習會上演講時提出新教員應具備五個條件:

1、要有信仰;

2、要有責任心;

3、要有共和精神;

4、要有開闢精神;

5、要有實驗精神。

蘇聯教育家魯普什卡婭說過:“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最重大、最光榮的職業。”加裏寧也說過:“國家和人民把孩子託付給教師們,這是把偉大的責任加在教師們身上的一種重任。”這些名言,是教育家的崇高職業情感、職業責任的真誠表露。這一切一切都是教師道德的基石。

而社會賦予我們教師的責任無疑是重大的。教師們的責任應包括教育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教育責任,集中體現在孩子們身上。將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鑄造成新的靈魂,使之成爲有益於社會的羣體,即所謂的“教書育人”。教師對孩子們負責,就是對社會、對民族、對未來負責。教師的社會責任是指教師治理周邊環境所擔負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擔孩子當起保護孩子的責任,抵制一切侵害他們的行爲。

一、面向全體的負責

教師教書育人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全體幼兒。當你做爲教師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天起,便應該對每一位孩子負起責任,必須關愛他們,尊重他們,促進他們在品格、智力、體質各方面的發展。但有的教師並不是如此,他們總是偏愛一些乖巧、能幹的孩子,對於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恨恨不已。有時還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教育方法恐嚇他們,造成幼小心靈的傷害。古人云“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持。”對於一些特殊兒童、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要傾注更多的愛,使他們能夠在人生的第一個大家庭中得到健康的成長。

二、對孩子們的未來負責

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同時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會給其他環節構成困難,從而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當今有的教師就抱有“無責任”的這種思想,他們沒能做到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完成任務一樣把活動上完,也不管活動質量如何,孩子吸收了多少,走過程,走形式。課前準備不充分,臨到上課時才匆匆上陣。

我們應該承認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進行着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重複性勞動單調而缺乏新鮮感。而且目前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對較低。但我們應該立足現今,着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要爲後代着想,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我們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