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國工商銀行實習報告

導語:通過實習發展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和交際能力,這將爲我們以後從事的工作打下基礎。下面小編整理了暑假中國工商銀行實習報告,歡迎參考借鑑!

暑假中國工商銀行實習報告

暑假中國工商銀行實習報告

暑假期間,我有幸來到了中國工商銀行雙流縣支行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會計實習,學到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受益非淺。下面是我對銀行儲蓄存款實名制進行的一點簡單探討。

一、儲蓄存款實名制的含義

儲蓄存款實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機構開戶和辦理儲蓄業務時,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銀行員工有義務給予記錄,並要求存款人在存單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於有效保護個人利益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金融體系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進行,保證個人金融資產的真實性、合法性。

我國建國五十年來,儲蓄存款制度一直實行的是記名(虛名)儲蓄制度。其記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碼亦可以是親友的名字。特別是活期儲蓄,銀行只認存摺不認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摺出示印鑑或輸對密碼(由取款人開戶時約定)銀行即按折付款。儲蓄存款實名制是發達國家早已實行的一項金融制度,也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的金融制度

二、爲什麼要實儲蓄存款實名制

我國現行的儲蓄存款記名制可以說從源頭上造成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已經妨礙了改革開放的進程,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

1、儲蓄存款加快增長現象下掩蓋了觸目驚心的社會財富轉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儲蓄存款總額(本外幣全折人民幣)達6.3萬億元。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1987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僅3073億元,1992年突破1萬億元,1994年突破2萬億元,t995年突破3萬億元,到1998年末更是達5.3萬億元,而僅僅半年,1999年6月末已達6.3萬億元。1992年以來,我國GDP增長率雖然走上了快速增長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從92年到98年,算術平均數也僅10.76%,GDP的增長與儲蓄存款增長不同步,這說明兩點,一是國民收入的分配過份向個人傾斜。二是有些個人收入已經不來源於國民收入,而是直接來源於國有資產的流失。

2、稅收徵管困難,偷逃稅款嚴重。納稅是公民的義務,但在現實條件下,能偷逃稅賦成了個人的本事,對不少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逃稅倒成了其義務,我國個人所得稅規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約在0.28%左右,遠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2.1%,稅源流失過多,根源在於我國的現行儲蓄存款制度根本無法支持個人所得稅的徵收和監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於建立公民的信用體系,不能明確個人對國家應盡的義務,無法通過稅收槓桿調節居民收入差距和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使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

3、使我國的相關調整政策無所適從,實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針對我國內需不旺、消費疲軟的狀況,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如連續下調利率、鼓勵消費信貸、徵收儲蓄利息所得稅、增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刺激教育消費等等,但這些政策實施效果很不明顯,爲什麼?因爲儲蓄存款記名制掩蓋了貧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機構很難對症下藥,對少部分暴富階層的人士來說(據非官方資料,這部分僅佔存款人數7%的階層控制了約60%以上的儲蓄存款總額),收入只是數字的`增加減少,錢對他們來說幾輩子也花不完,該有的都有了,因此他們對刺激消費的政策很麻木。

4、個人信用制度無法建立起來。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一切經濟關係要靠信用來維繫,沒有好的信用制度,就會產生“交易冷淡”和“投資鎖定”現象,由於互不信任,交易方式會向現金交易和以貨易貨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銀行惜貸、企業惜投、個人惜借”的悲觀情緒瀰漫,造成經濟活力日益下降,宏觀調控政策難以發揮作用。個人信用制度建立當然是一個複雜的程序,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規建設、金融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等諸多內容,但儲蓄存款實名制則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資料。

三、如何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

1、以現有的個人身份證號碼爲基礎,建立儲蓄存款實名制。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證,個人信用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能否享受貸款、透支和分期付款,還影響到退休保障。在儲蓄存款實名制的記錄和支持下,每個人的每一筆收入、交易、納稅、借款、還款的狀況都記錄在案,作爲考覈信用的基礎。

2、明確一個申報確認期,對現有個人帳戶及個人財產進行申報登記,說明可計算的合法來源,對於到期按兵不動,無人認領的,以及無法說明合法來源的,國家給予凍結調查,違法收入將沒收充公。

3、實行銀行帳戶與稅務機關聯網,個人帳戶收支狀況在授權範圍內報送稅務局,由稅務局作爲納稅依據,稅務局有義務對個人財產高度保密,並建立相應的懲罰措施。爲堵塞現金交易、逃避稅務檢查的漏洞,銀行應嚴格控制大額存取款的數量和次數,對不正常情稅務局。

4、要促進支付手段的票據化,爲財產登記和依法徵稅帶給依據。尤其是個人帳戶要普及支票轉帳業務,票據清算要實現電子化、即時化、通存通兌化,切實帶給隨時、隨地、隨意的個人轉帳業務,逐步改變傳統的依靠現金交易的做法。

四、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中要注意減輕負面影響

50年來,我們是靠廣大老百姓的勤儉節約的美德和高儲蓄率才支撐起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金融穩定了,人心才能穩定,社會才能穩定和發展。發展儲蓄需要安全感,安全感源於儲蓄保密性,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有可能造成存款人不安全心理的增加,因爲“怕露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老百姓怕露富,貪污和腐敗的分子也怕露富,如何在兩者之間權衡,趨利避害,很費思量,這是我們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第二,推出儲蓄存款實名制後,大批黑色和灰色收入將退出銀行儲蓄,一部分深懷恐慌心理的老百姓也可能提款增加,而這種存款下降必然首先衝擊中小

銀行,因爲中小銀行的歷史、背景和存款實力一向是老百姓把握不住的。存款的過份提取將造成銀行流動性風險和支付壓力,所謂水落石出,存款的下降有可能使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突冗出來,由此衝擊到整個銀行體系,甚至引起金融恐慌。

因此,減輕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的負面影響,關鍵要做好以下三點:

1、加強法律法規配套建設。如“保密法”、“個人財產保護法”。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和公安、法院、紀檢、審計等執法部門內部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執法,嚴格保密。加大對執法部門的監督力度,控制好執法機構對個人金融財產查詢、凍結、劃扣的權力。

3、反對腐敗。某些地方基層機構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比較嚴重,實行儲蓄存款實名制,有可能使幹部更容易掌握居民的家底,因而更容易有的放矢治理“三亂”效率更高。因此對基層幹部要加強知法守法教育,嚴懲“三亂”,對濫用職權,侵犯存款人利益的要堅決追究其法律職責和經濟職責。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心努力,爭取將工作開展得更好。

暑假中國工商銀行實習報告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成立於1984年,承接原中國人民銀行的商業銀行職能。根據本次工商銀行上市招股說明書的數據,工行總資產目前約爲7萬億人民幣,38萬員工,18000餘個分支機構。是國內最大的銀行。

背景介紹

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不考慮混業經營)可以簡單地分爲兩部分(以不同的客戶羣體爲劃分標準):

批發銀行業務;

零售銀行業務;

在學術上對這兩種業務的劃分有不同的標準,我這裏選取的標準是:

批發銀行業務面對的客戶主要是大中型公司,業務類型以商業貸款(間接融資)和結算業務爲主;

零售銀行業務面對的客戶主要是個人客戶和小型公司,業務類型是消費信貸,按揭貸款、小額貸款、理財服務(收取佣金)和結算業務等;

綜述

我的實習是從20XX年7月26日至20XX年9月26日。爲期2個月(8周)。在這段時間中,我有如下收穫:

對商業銀行業務有直觀瞭解;

積累了銷售金融產品的相關經驗;

擴大了知識面;

在這2個月中,我分別在以下業務部門實習:

會計結算部(對公業務);(1周)

個人理財部;(5周)

公司業務部;(2周)

很幸運地,我能在這段有限的時間中在批發銀行業務和零售銀行業務各實習一段時間,在此也要感謝工行的各位"老薑"對我的無私幫助。謝謝。

如果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最後2周,因爲和上課時間有衝突,在公司業務部的實習相對就比較匆忙,錯過了很多學習的好機會。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彌補。

體會

商業銀行業務的特點——基層視角

因爲我們國家金融體制的特殊性,造成了我國的商業銀行兼具部分(或許是很大一部分)中央銀行和財政部職能(政府職能),這導致了我國銀行無法滿足商業銀行經營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個基本要求——商業銀行的本質是企業。隨着我國逐步推進的金融改革,很多問題得到了解決或者是緩解。

但是,從總行層面來說,商業銀行能具備某些非企業的屬性(仍舊要肩負維護宏觀經濟穩定的責任),但是,在基層,銀行就具備有更多的企業屬性了。通過我這兩個月在中國工商銀行xm分行的實習,我認爲,商業銀行的企業屬性越來越明顯了(至少是在工銀xm),體現在:

某些企業屬性相關的細節:

1、對利潤的追求。

工銀xm有細化的利潤指標(可測量)從而帶來了一定的業績壓力;

2、控制成本。

將要實行的機關裁員計劃(雖然人員分流後仍留在工行的大系統內);

3、風險管理。

敢於拒絕政府部門的某些項目;申請貸款手續"複雜";

4、建立新的激勵措施。

將工資與相關部門和個人表現掛鉤。

5、改善管理流程。

組織扁平化,收編裁撤網點。

同時,我還發現,工商銀行的it系統,網上銀行系統和產品開發體系在國內銀行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我去年創業計劃大賽做的項目是"在線個人金融服務",所以,對於個人理財業務和網上銀行業務有一定的瞭解,同時,我是建設銀行網上銀行的客戶,通過對比,我發現工行靜悄悄地發展了很多國內領先的業務。

例如,工行在幾年前就完成了數據大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個數據中心(互相備份),分行的任何一筆貸款都能在總行的系統上查到,這是提高風險管理的必要步驟。據說建設銀行也完成了數據集中,但是,過去分行和總行的系統要完全銜接起來需要時間,所以目前建設銀行的it系統還是有不少問題,在處理交易的時候容易出錯(我在辦一筆業務的時候經歷過),而中國銀行的系統仍舊在整合。

而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也讓我印象深刻,同時,工行產品開發也有很好的表現,"珠聯璧合"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雖然我對它的風險性是否適合個人客戶有所保留)和"利添利"帳戶(一個現金管理工具)的開發讓我見識到了工行的產品開發水平。

但是,工行當然還有某些不足,例如服務態度,激勵制度和管理等等,前不久我閱讀了兩本描寫關香港商業銀行服務水平的書,確實,工行(和國內的其它銀行)和香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完全做到香港的水準是不現實的,畢竟香港的競爭太過激烈(彈丸之地有數百家銀行),同時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纔有現在的水平。總之,工行確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這需要時間和過程,現階段不能苛求太多。

工行作爲國內最大的銀行,有數量巨大的網點和巨大的結算網落,所以,客戶必須找工行來做業務,不然會面臨比較高的交易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工行的服務態度相對就會有所欠缺,有一種"生意可做可不做"的心態,這也形成了工行的一種隱形的企業文化。至少我是有這樣的感覺。同時,工行目前的激勵措施也沒有讓員工有足夠的動力盡可能的多做生意。

20xx年1月1日外資銀行將可以在中國全面開展業務,前一階段媒體也有很多相關報道,認爲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後,中資銀行將被外資銀行打得滿地找牙云云。通過在工銀這段的實習,我不認爲這一情況會發生。

網點優勢、文化上的差別(以中國爲首的東亞國家和西方世界的理財觀念是完全不同的)都是外資銀行難以跨過的差距,同時,還有政策的隱形保護等等都決定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道路將是艱難的。

但是,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是,以工行爲首的國內銀行,每天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