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寫生實習報告三篇

篇一:皖南寫生實習報告

皖南寫生實習報告三篇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安徽南屏﹑西遞、屏山﹑宏村

實習形式:寫生實習

實習目的:通過寫生,提高同學們對建築的直觀感受能力,對傳統建築的認

識與理解。從自然風土人情中悟建築文化。從民俗民風中感知“場

所精神”與歷史文脈的延續性的重要性。從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

彩。從大自然中領悟色彩的光與色的變化與魅力。要求大家在實

習中遵守實習紀律,爭取從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築文化中學到課堂

上難以學到的知識。並在風景寫生方面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十月二十二日,風和日麗。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徽州這片神奇的土地進行寫生實習。

建築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安徽這個古老的村莊吸引遊客的獨特之處,來到安徽的這一週多時間,我們盡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給我們帶來的這種藝術的氣息。在這 黑瓦白牆、小橋流水之間,隨處可見支着畫架、凝神揮筆的學生。

第一站我們去的是南屏,因爲南屏離我們住處只有1000米,所以南屏是我們寫生和考察的第一站,第一次進入是在導遊的帶領下,從指定路線開始參觀,在導遊的講解下我們簡單的瞭解了南屏的歷史和古建築的歷史意義。上午跟着導遊。

下午的時候就是我們自由的寫生時間,我們幾個三五成羣的在南屏的小巷裏穿梭者,領略着南屏的古村氣息,南屏這桃花源般的村落,恰逢細雨綿綿。初秋的鄉村,霧狀的細雨把村莊隱藏在朦朧的抽象中,遠山虛無,白牆黛瓦被雨水包圍,黑白並不分明,恰似水墨詩境。入得近處時,人卻在畫中。接連幾天,毛毛細雨不斷,偶爾也會露出一片灰暗的天空或短暫而血紅的夕陽。村落不斷變換着色彩。雨停

時,出去寫生。沿着村落巷陌,踏着田埂野草,感受着鄉村的寧靜。彎彎的小河順着村落的地勢穿過田野蜿蜒而去,河牀不深,岸邊野草不淺,點綴着高低錯落的林木,牧童牛羣隱沒其間。河水泛着涼意,映着天色,或潺潺而流,似歌;或平流如鏡,似睡。眼前看到的是一幅色彩凝重而深遠的風景畫。

第二站我們安排在西遞村。上午從大巴下來,步入村中。西遞, 位於安徽省縣東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爲主。清晨,薄霧朦朦,遠看的山水都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彷彿有着仙氣一般,吸引我們去探索。依然是導遊帶領我們參觀,然我們熟悉一下西遞,我們手裏拿着照相機拍攝着自己想拍的事物,和作業可能需要的圖片,同樣也有一些同學做着筆記,這都是考察必須要做的。就這樣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下午,按照計劃同學們開始揹着畫具走街串巷尋找合適的景點作畫。其實,在西遞,令人滿意的景色無處不在,幽長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駁的牆壁,

都留在了我們的畫紙上。一下午的時間沒有什麼成果,我安慰自己才第一次不要灰心,老師也細心地指出我們畫作的缺點並鼓勵我們多畫。

在西遞我們待了1天,儘管不捨那純樸的民風,不捨村中的那隻可愛的八哥,我們卻不得不奔往下站——屏山。

屏山是我們的第三站,但因爲古村較小所以只給我們半天的時間在那參觀,下午就是我們自由活動的時間,上午依然有一個導遊帶領,之後還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給我們自由參觀。

行走之間,先是看得路邊有農家廚房,一個男人在竈上忙碌着,爐膛內升騰起火苗,在黑廚房中跳動,煞是好看,可惜拍不出效果來。後來又見一男人,騎馬跨檔式坐在木條椅上,正兢兢業業地製作竹器。皖南一帶盛產竹子,竹器工藝品很多,不過大多中看而不好保存。上次來的時候買了兩件竹製工藝品——竹水壺,也還好看。十一點半的時候我們在車站集合,然後回到了我們的住所下午的時間就由我們自由安排了。

最後一站就是我們此次來的目的地--宏村

宏村距西遞雖不是很遠,但卻給我們另一種感覺,無論是風景,建築,還是人文。

宏村鎮位於黃山南麓,黟縣縣城東北,地處黟縣、黃山區、休寧上區縣交界處,離縣城 11公里,往東可達太平湖、九華山風景區,北上銅陵、合肥,往南可達屯溪、杭州、景德鎮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間就曾繁榮一時,南宋紹興年間,汪姓聚族於此建村。歷代沿更曾名:懷仁鄉、賢仁裏、十都、弘村,乾隆年間,更名宏村,距今860餘年歷史

宏村鎮管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8838人。宏村資源豐富,是黟縣優質木材毛竹、名優茶產地之一。20xx連5月被確定爲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宏村地形猶如一頭臥牛,亦稱牛形古村,有舉世無雙的環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窯、坑、澗、榭等水系藝術設施。村中有被人們稱爲民間故宮的“承志堂”、“培德堂”。有保存完整全省僅存的古代書院——南湖書院等重要文物、歷史設施。

宏村不僅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古民居,同時地處新安江源頭,羣山環抱,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在宏村方圓不到十公里之內已開發旅遊景區——木坑竹海、塔

川秋色和正待開發的奇墅湖水上樂園、協裏風光、羊棧嶺古道、新安江源頭生態遊等衆多山水田園風光,被譽爲“中國畫裏鄉村”。

對於宏村,進村便是秀麗的南湖和橫跨其上的畫橋,湖中芙蓉俏,湖邊垂柳生,電影裏李慕白牽馬過橋的場景再次浮現眼前。宏村的水系遍佈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戶出門便可打到清水做飯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稱的月沼,因爲池塘的形狀爲規則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譚。想起宏村,自然會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籃的叫賣聲“糯米餅,桂花麻餅”,還有香甜的板栗。宏村裏還有很多存活幾百年以上的古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雖然實習時間只有短短5天,但是心中的感覺不能用不捨二字簡單概括,大家心裏更多的是惆悵和感慨。惆悵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痕跡,感慨環境的惡化和城市的浮躁。

據史學家考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源自黟縣,而宏村以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堪稱桃花源里人家。明代詩人羅洪先曰:清流如帶漾漣漪,白板橋頭與客期,指點農家村口路,雎陽亭外柳絲絲,桃花夾路多枝柯,花影參差映碧波??

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產物,是徽州古建築重要組成部分,因而無論以形式、特徵、特點、意識都離不開這個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先說他的自然環境:徽州地處安徽南端,北有黃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頭都在境內,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再說她的社會環境,遠在秦漢時期中原文化就影響到了新安,南宋時期這裏已融入中原文化爲盛期。特別是南宋期間由於帝都南遷臨安,這樣的社會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內涵。她在建築學家的'眼中是件無暇的建築珍品,在歷史學家的眼中是無法估值的文物瑰寶,在美術學家眼中是一幅詩魂畫境的藝術傑作。民居與青山綠水輝映一體,古樹從中粉牆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靜態雅緻的圖畫。統一中的變化,厚實穩重的高牆和瓦檐,神祕莫測的卷門和漏窗,都給觀者一種感官上的強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牆,屋內採光僅靠一方天井,廳堂半明半昏,而房間即使暗黑,從黑房到廳堂是一個從壓抑到舒暢的過程。

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宏村背枕雷崗,面對奇墅湖,謂是枕高崗面流水。一望無際的村莊內有月沼、南湖輝映諸峯遠近、倒影入池。春天當你漫步湖畔,柳絮飛舞、桃花夾路、青山蒼綠、小路上老牛悠悠,和自然渾然一體,猶如人間仙境。

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宏村古民居以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宏村古民居的存在就是宏村千百年歷史的存在。從這些古民居中可以展示宏村、徽州、乃至中華文化的輝煌和文明的久遠。現代生活五光十色、日益繁榮,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但對古民居德典雅古樸、安寧恬靜,以及土味鄉韻的習俗,更使人們嚮往迴歸自然。

宏村古民居的藝術價值在於她的文化內涵深厚,造型奇特變化萬千。田園綠樹與鄉村道路,黛瓦與白牆、抵出的門罩和深花漏窗、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溪畔卵石砌磅、河畔的浣紗淑女、山道崗坡的馬車老牛,一眼望去,得體均衡,虛實相生。湖畔和月沼旁的民居和水相襯,更是妙趣橫生。

古民居的形態決定了她的氣韻,無論是高矗飛檐的古祠高屋,還是普通的民宅樓房,不僅氣勢宏偉,而且韻味無限。這主要是由於她的塊面是由無數流動的

線條組成,給人厚重與輕鬆、壓抑與豪放、件事與流暢的感受。這種意識上的疏通,正是繪畫上所追求的神韻,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這種氣韻的旋律不斷變化,使氣勢更加磅礴宏偉。

馬頭牆起伏變化、湖面的波光粼粼、圳中的潺潺清流和田埂的曲曲折折,白牆黛瓦與窗罩飛檐,這些形成了音樂的旋律。這一切對園林、繪畫、工藝美學都有着深刻的影響,它和敦煌壁畫一樣,都有着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徽州文化的一棵奇葩。幾百年人家煙火數千載的滄海桑田,今天宏村以她獨特的方式保留,標誌着徽州文化內涵的古貌遺風。桃花源里人家、世界文化遺產吸引着國內外無數學者、專家、遊人,他們紛紛從四面八方來尋芳踏幽,還有數不清的校園學子踏入這片陌生的神奇土地,從這古老的民居中汲取營養??

宏村,與西遞、南屏、屏山、宏村這些美麗的地方,在黃山南麓,一同演繹着一個不老的傳說。

這次的寫生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徽州之行,讓我畢生難忘。

篇二:安徽寫生實習報告

一、實習日期:

二、實習地點:安徽南屏、西遞、宏村

三、實習內容:風景速寫寫生、水彩寫生

四、實習過程:這次寫生,輾轉了四個地方,遊覽了不少古老的居民建築。古巷幽深,青磚黑瓦,別具特色的建築風格,還有合理周到的內部結構,精雕細琢的明清雕刻,無不顯示着古老居民勤勞與智慧。十多天來,我們領略了這些皖南村鎮的獨特魅力,雖然那些斑駁的印痕讓我們無法想象古代的繁華,卻帶給了我們更多的人文方面的思考和想象。走進古鎮,走進我們曾經封閉的心靈,不僅讓人想用畫筆描摹出撼人心魄的建築之魂。還有這裏極具魅力的景色無不令人流連忘返。

10月31日晚上我們開始出發,踏上了前往安徽的旅程,經過漫長的十幾個小時,在第二天下午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之一——南屏。

來到預定的飯店放好行李,匆匆吃完飯後,導遊帶領我們進村遊覽,我在此之前只是在書上或電視上看到過這獨具風格的徽派建築,而此時卻真正親身感受到了徽派建築所具有的魅力。對於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臺階和村邊的萬松林,以及村外田地邊的石橋和水車。萬松林因爲樹梢上跳躍的松鼠而得名,遺憾的是我未曾親眼目睹松鼠的身姿。大水車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見,清澈的水流隨着轉動的水車灌入小水渠,讓人不禁讚歎勞動人民的智慧。大石橋上行人匆匆,橋下河水潺潺,勾起人無限的繪畫衝動。

在南屏只有一天的畫畫時間,村落寧靜的氣氛很適合寫生,我喜歡這種寧靜的感覺,所以在我們去過的村落中,我最喜歡南屏了!

在到達南屏的第三天早上,我們去了一趟距離南屏不遠的關麓,村子在深秋清晨的霧氣中更顯寧靜祥和。同樣是由導遊帶領我們進村參觀。古村內,古建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我們參觀了其中最有名的被稱爲“關麓八家”的八棟古宅,是一戶清朝中葉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這八間大宅互相獨立,卻又連成一體,屋樓上下都有門戶走廊互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大宅由於整體佈局緊湊而顯得高大冷峻,內部由於疏於修理,都盡顯衰敗,不免有些蒼涼感,但或許就是這種蒼涼感才更顯真實、更值得回味。儘管不捨那純樸的民風,我們卻不得不在中午奔往下站——西遞。

我們在當天下午到達了西遞,還是先跟着導遊進村參觀。西遞現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居民建築,都堪稱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從而被譽爲“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因此這裏的遊客和來寫生的學生都比較多。讓我非常喜歡的是西遞村中居民的宅院裏頗爲富麗雅緻的景象: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臺亭閣、人物戲文,及精美的木雕,絢麗的彩繪、璧畫,都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導遊都爲我們一一作了精彩的介紹,其“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爲國內古民居建築羣所罕見,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顆明珠。

第二天清晨我們帶上畫板和繪畫工具,來到村口的湖邊。在晨霧繚繞的遮擋下,看不清湖對岸,還有那對岸若隱若現的山峯。相比於白天的熱鬧喧囂,我更喜歡此時的寧靜。

由於霧的遮擋,我們不得不先畫近處的建築,我覺得在西遞畫建築速寫簡直太適合不過了,高高的馬頭牆,曲徑通幽的小巷,所以速寫畫的很順利。

太陽出來後,霧氣漸漸地散了,我來到湖對岸畫水彩。那裏的景色很美,湖光山色,相映成輝。岸邊的建築倒影在清澈的水中,不僅讓人覺得身在畫中。

也許是皖南的靈動和秀麗可以真正使人的內心平靜下來,出來寫生這段時間,幾乎每一張畫我都是靜下心來認真地畫出來的。雖然算不上有多好,但不管是水彩還是速寫每完成一張就會有一點進步,那種進步的喜悅是我上大學以來從未有過的,這也是我第一次不是帶着去完成作業的心情去畫的。因爲在這裏沒有了平時趕作業時的焦躁,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認知、感受和意願來畫畫,心情自然也會好起來。同時,我也覺得這次寫生最主要的也許不是完成作業,更不是想盡法子得到更多的分數,而是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之中去盡情享受繪畫的樂趣。有着着這樣的心情,從而讓我更期待我們寫生的下一站也是最後一站——宏村。

在西遞待了四天,我們去了宏村。這裏的遊人一波接一波比我想象的還要多,圍繞南湖大半個湖邊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來這裏寫生。

這個牛型村落不僅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居民,同時地處新安江源頭,羣山環抱,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對於宏村,進村便是秀麗的南湖和橫跨其上的畫橋。湖中芙蓉俏,湖邊垂柳生,電影裏李慕白牽馬過橋的場景再次浮現在眼前。這裏的水系遍佈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戶出門便可打到清水做飯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稱的月沼,因爲池塘形狀爲規則的半月,所以村中的人又叫它半月譚。很遺憾的是那裏規定不讓學生在月沼邊上寫生。

宏村居民深宅高牆,厚實穩重的高牆與瓦檐,神祕莫測的卷門和漏窗,都給觀者一種感官上的強烈刺激。古樹叢中粉牆黛瓦淡雅清新,青山綠水輝映一體,一眼望去儼然是幅靜態雅緻的圖畫。

我很喜歡南湖的景色,所以來到這裏後我經常在南湖湖邊畫畫。深秋景緻,水波粼粼,這樣的意境太完美了,每次畫畫我都會全身心投入於其中。當時拿這畫板顏料走進村子感覺就是到處都是一幅幅的畫展現在我們面前,老師曾告訴我們在這裏每個角落都能構成一幅完美構圖的作品,但要求我們要注意留心觀察,更要動腦筋的把它創作成我們自己的東西,一幅幅畫的完成使我瞭解了色彩的和諧搭配,讓我知道現實的東西的領悟始終要高與書本上的表達。

在這兩週的寫生實習的日子裏,我學到了許多東西,畫畫的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於這一點我還是很有自信的。另外也讓我知道出門在外,同學之間相處禮讓三分,退一步海闊天空,沒必要因爲看不慣某人而抱怨爭執不休,這樣才能增進個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快樂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兩週的時間過得很快,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

最後就是對古代建築藝術特徵有了一些更廣泛的瞭解:第一、它是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一。藝術價值高的建築,也同時發揮着維繫、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

作用; 第二、它植根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建築藝術的一切構成因素,如尺度、節奏、構圖、形式、性格、風格等,都是從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出發,爲人所能欣賞和理解,沒有大起大落、怪異詭譎、不可理解的形象。第三、它的總體性、綜合性很強。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形象,從總體環境到單座房屋,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一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抽掉了其中一項,也就損害了整體效果。

對於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寫生的目的在於瞭解建築的特色,徽派建築是一大建築派別。徽派建築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村落民居、祠堂廟宇、牌坊和園林等建築實體中,其風格最爲鮮明的是大量遺存的傳統民居村落,從選址、設計、造型、結構、佈局到裝飾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徵、風水意願和地域美飾傾向。作爲傳統的建築流派,徽派建築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簡潔、富麗於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

通過寫生我對徽派建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馬頭牆”。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集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着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爲封火牆。我很喜歡用速寫的表達方式來描繪馬頭牆高低錯落,以至於寫生實習回來後,滿腦子還是有很多的“馬頭牆”。或許這就是收穫吧!深深刻在腦子裏的特色。

這是我第一次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旅遊的出行,這段謐靜美好的記憶我將永遠珍藏在心底。

篇三:西遞寫生實習報告

一、引言

經學校課程的安排,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在安徽皖南地方進行十天的風格寫生實習,主要進行的過程有對徽派建築特色建築速寫和對皖南各地建築與風景進行採風。通過風格實習,加強同學們對建築的直觀感受能力,對傳統建築的認識與理解,通過對當地的民俗的深入瞭解,我們更多的領會到皖南風情山美水美建築獨特美以及人情的美。深刻的感受下大自然帶給我們人類的美好的景象,在這美好的景色中去追求屬於我們追尋的藝術風格與氣息,增強我們藝術文化的修養。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變得更深層次,時刻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順利完成這次的戶外的風格實習。

二、實習寫生基本概況

這次實習主要集中在皖南黟縣 ,黟縣是中國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黟縣是中國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素有“東方古代建築藝術寶庫”、“中國傳統文化縮影”之美譽。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在安徽黃山市黟縣,實習基地進行了持續十天的採風,速寫、寫生實習。我們在西遞居住,主要去西遞——關麓——南屏——宏村——唐模——鮑家花

園——棠越牌坊羣——漁梁——徽州古城。最後一站是黃山。主要是以採風爲主,以寫生速寫爲輔,瞭解徽派建築特色,熟練掌握徽派建築的構圖與建築速寫的技巧。

三、寫生的主要過程和基本事件

< 一>開往西遞路途

三月二十號晚上,我們整裝出發,坐上去往合肥的火車上,心中有許多說不出的激動,許多憧憬。這也許是我們在大學最後一次和那麼多同學一起集體坐車出去戶外寫生,在車上我們全班包括其他班一起吃東西、一起嬉笑,很少有這種集體在一起嬉鬧的場景,到達合肥後有轉車到開往西遞的大巴車上,這時的我們都非常的疲憊了,當到達黟縣境內,已是快晚上了,看到那一座座連綿的山,那綠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我們一路上就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到達目的地,老師安排休息,好多同學已經安耐不住這裏的吸引就和當地的居民、其他學校的學生交流起來了。在那裏聚集了好多院校的學生,其中有我們自己院校的其他專業的同學。

<二>西遞寫生實習報告

我們的居住地是西遞,所以第一站就在西遞。第二天,我們滿懷着好奇的心情跟着導遊在裏轉了一圈,

聆聽着導遊所敘說的西遞的

古老歷史,使我們真正的瞭解西遞,並融入到這樣的氛圍當中去。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的一個村莊,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西遞始祖爲唐昭宗李曄(yè)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爲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風昌盛,到明清年間,一部分讀書人棄儒從賈,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將故里建設得非常舒適、氣派、堂皇。歷經數百年社會的動盪,風雨的侵襲,雖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已毀,但仍保留下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徵。

清晨薄霧籠罩整個山

給人感覺彷彿在仙境的地

方一樣,此時的我們也吃完

早飯都迫不及待的要出去

感受一樣了,我們各自拿着

自己的相機去採風,通過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村中的一些具有皖南徽派建築的一些建築,這些建築主要特色就是建築的兩邊都建有馬頭牆。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牆,能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着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牆又稱之爲封火牆等,

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