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書

這是一羣忍耐着孤獨的孩子,這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孤獨和貧窮吞噬着他們的那份好奇,那份求知慾,那份對山外面世界的憧憬。據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XX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因人口流動而引發的城鄉教育二元化的問題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xx年4月24日,麗水市市長攜600餘名當地留守兒童前來杭州進行了一場公益愛心的對接活動,得到了杭州市政府以及杭州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我們杭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社團聯合會暑期實踐小分隊也扛起了身上的那份責任,走出學校,用我們的所學給他們帶去一份希望,一份堅持,從另一個角度呼籲社會共同去關注一個似乎被我們被重視了卻又不夠重視的無助羣體留守兒童。

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書

實踐目的'及意義

1.1 實踐目的通過問卷、個案訪談和參觀宣講等方式深入農村小學進行留守兒童教育的調研,瞭解當地民衆和有關單位關於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瞭解程度、對此的看法與評價;通過資料分析和志願流動宣傳,喚起廣大農村居民對留守兒童教育和城鄉幫扶制度的關注。本次實踐一方面是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以及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目前實施發展的成效;另一方面是幫助相關教育部門探尋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在未來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加大城市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務,建立和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制度。讓城鄉對接幫扶,特別是城鄉教育對接這個在城鄉二元體制的社會大背景下解決城鄉教育差異的較好方法得到完善,最後通過調研報告、數據分析、紀錄片等形式宣傳成果,也是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貢獻力量。

1.2 實踐意義

(1)理論意義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爲主題。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最爲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我國發展水平總體還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相當突出。因此我們積極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爲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爲主線謀劃十二五發展,注重以人爲本,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注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總之,要使我國經濟發展更加符合經濟規律、科學規律、自然規律,把我國建設成政治文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園。

隨着《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xx~2015年)規劃綱要》的發佈,在省、市委的領導和指揮下,我們杭州師範大學也在不斷關注着這些方面,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本次實踐活動便以社會主義新農村爲研究區域,着眼於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從留守兒童這一小點出發,深入調研城鄉教育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以及其改革發展方向,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切實符合我校爭創一流的發展宗旨,體現我校的師範精神。

(2)現實意義

時逢舉國上下歡慶建黨90週年,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城鄉幫扶對接,杭州市教育局和麗水市政府之間建立了長期合作的教育互動平臺,此舉是響應黨的號召,關注社會,努力促進兩地教育的交流與溝通,具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建設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和諧政策的途徑之一。

另一方面,本次實踐是當代大學生關注時事,深入農村,以點帶面深入探析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作用,體現了新時期大學生主動了解社會現象、勇於發現探索、自力更生的奮鬥精神,能夠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對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深刻認識,推動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貢獻青春和智慧。

2. 實踐內容

2.1 實踐主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調研城鄉幫扶對接促進農村教育改革 謀求和諧發展之道

2.2 實踐思路本次實踐以留守兒童爲主要研究對象,涉及周邊村鎮居民及麗水市縉雲縣教育局有關部門,旨在研究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對新農村地區各個層面的現實影響和實際作用,深入探析其未來的改革和發展方向。

第一層面農村留守兒童

通過個案等形式對比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在個性、心理、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關注瞭解他們的家庭現狀以及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同時走訪年齡稍長的留守兒童,瞭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進行個案分析,從成長環境、方式、生活狀況等方面與多年前進行縱向對比,深入探索影響留守兒童成長過程的主要因素。

第二層面學校

調查瞭解當地政府對學校的扶持作用以及參與城鄉對接項目對該校的實質影響,瞭解制約農村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因素,深入發掘農村學校需要城市進行幫助和扶持的方方面面,農村小學應當如何針對當地情況建立特色教學體系。

第三層面留守兒童家庭及當地居民

調查收集留守兒童家庭及當地居民的整體經濟收入、家庭結構、崇尚文化和思想觀念等,瞭解他們對留守兒童這一現象的看法,以及對城鄉對接幫扶政策的瞭解程度和滿意程度,從當地普通農民的角度出發,收集他們對城鄉對接政策改革方向和縮小城鄉差距的建議。

第四層面政府職能部門

通過參觀訪問等形式瞭解政府職能部門在基礎教育發展中應盡的責任,深入調研城鄉對接幫扶政策在當地的實施力度、發展狀況和實際效果,瞭解城鄉對接爲當地基礎教育帶來的改變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析當地政府職能部門針對當地留守兒童未來教育和發展的規劃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