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

三下鄉結束了,我們帶走了九天九夜的回憶離開了白沙小學,這個我們都曾經嚮往的地方。出發前,我們忙忙碌碌地準備了一大堆東西:教案、活動宣傳資料、晚會節目······一邊是忙碌的準備,一邊卻是無限的期待,想象我們近十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會是怎麼個樣子,白沙村風土人情會是怎麼樣的,小朋友們會是怎麼樣的······在來到這裏之前,看到隊長來踩點時照的照片時,一個感覺就是學校很破爛,對於照片裏的小朋友沒有什麼概念,可是,經過了和小朋友們近十天的交往再來看這些照片,唯一能夠吸引我眼球的只會是小朋友們帶着笑容的臉孔,看到每一張臉,就會回憶起他的名字,他的性格,我和他所發生的事,樂在其中。九天的時間對於漫漫人生來說十分短暫,可是,這能留給我的回憶卻是十分多姿多彩。

在白沙小學的每一天,都是那麼地有規律,但又是那麼地驚喜不斷,每一天都有有趣的事情發生,開學典禮,趣味運動會,尋寶遊戲······每天晚上都要開會,排練節目,再加上洗澡洗衣服等個人事情,我們都到很晚才睡覺,但我一大早便要起牀,開始我們的新一天,上課,買菜做飯,休息,開會,排練······

可能是那麼近十天的時間不至於讓我們造成有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吧,這樣也挺不錯的,給我們留下了的是無限的懷念而不是厭煩,是期待我們離開的日子不要那麼快來而不是等待着離開的日子。

除了小朋友,我們還認識了三個好朋友。文錦、文鑫、伯樂,他們都是已經從白沙小學畢業的,但還是回來聽我們講課,由於年紀的原因吧,我們在幾天內就和他們成爲好朋友,無論是去做“食品安全與衛生宣傳”,還是搞“告別晚會”,他們都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我們一起冒雨收拾東西,一起吃飯,一起玩,他們還給我們當嚮導。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根本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這麼些事。認識他們是我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穫,相信我和他們這幾天結起來的情誼不會是隻是維持那麼的幾天,願我們的友誼長存。

來到白沙小學,是多麼的一件讓我們興奮的事情,可是,老天爺卻是在特意的讓我們失望。我們在白沙村呆了的近十天,幾乎是天天在傍晚放學時,就是我們結束了一天忙碌的教學任務正準備開始活動活動時下起雨來。白沙村的男孩子都是十分熱愛籃球,而且村裏就有一個正規的籃球場,可就是每一天的“及時雨”讓我們沒能和村民們打上一場正式的球,又一次我們的球賽纔剛開始沒多久又是下起雨來,像是存心給我們找茬。可我們卻打了一場不是很正式但卻十分有趣的球:雨中籃球。我們全部都光着腳,不管雨怎麼下,地怎麼溼,我們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籃球賽中。由於地滑,還有幾名隊員不小心摔倒了,還好是沒什麼大問題,這爲我們這場籃球賽增加了幾分樂趣。最後由於體力跟不上,我們還是敗給了白沙村民,不愧是熱愛籃球的村莊。

在我們要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我班上的同學文保打電話來說問我們什麼時候走,說是要來送送我們,我說早上六點,並叫他不用來送了,實在太早了。他卻堅持要,我也沒怎麼理他,因爲他打電話來我知道他有心想送我們,可是他畢竟是小孩子,明天能不能來還是未知數。可是,第二天早上,當我在收拾東西時,向大門望去,卻是看到了他,還有佰源和文樂,這三個最頑皮的學生,曾經被隊長趕出課堂的傢伙,竟然真的那麼早來送我們。頓時我們都好感動,覺得千里迢迢來這裏認識他們,教導他們,很值,很值。我們心中對他們的那份不捨又急劇增加了······走了,離開了白沙小學,離開了我們的學生們,縱使心中對他們還是念念不舍。至今,在白沙小學的每一個精彩鏡頭都一一浮現在我的頭腦,看着在那裏照的照片,想念着那裏的每一個人,只有通過照片我們才能把那美好的瞬間留住,希望我們的學生們能夠快高成長,天天向上·····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2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大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於社會的最直接的平臺。同時“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也磨練了我們新一代青年大學生的意志,培養了我們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鍊成才”的目標。

新時代,新作爲,兵團人前進方向更加清晰,奮進的腳步更加鏗鏘。讓我們在這新時代中努力奮鬥,因爲所有幸福都是奮鬥出的,新時代就應該有新作爲,新時代就應該有新動力,新時代就應該有新目標就讓我們帶着新動力走在新時代中完成我們各自的新目標,讓我們兵團成爲中國“明信片”的代言!爲兵團改革、發展貢獻新作爲,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懈努力而奮鬥!作爲新時代大學生,我應當有作爲、有理想、有本領到敢作爲、強本領一個高度的提升,爲兵團事業貢獻自己青春理想。

真正做的現在的青春是用奮鬥的,以後的青春是用回憶的。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

今年暑假,我和學校老師、同學一道,走到鄉村中去,參加“三下鄉”活動中來了,我將會在活動結束以後再回家。因爲我知道,這樣的機會真的很難得,錯過了以後機會就不多了,我相信我會在不斷的努力後學到更多的知識,我相信我能夠做的更好,這是我一直以來不斷的努力的最真實的想法。

20xx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國家來說,她已經走過了70年的發展歷程而且還在以更加堅定,平穩,大幅度的步伐向前開拓,發展。對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來說,這一年,必定是回顧輝煌,創立品牌,展望未來,大力度建設的年份。20xx年在國慶70週年,阜新,這個原本寧靜的山中小城變得熱鬧起來,到處都有遼寧工大師生忙碌的身影。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我想,獻給祖國與母校最好的禮物就是用自己的知識去服務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用自己的社會實踐去體會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與變化,明確如何進一步爲社會主義服務。因爲遼寧工大是與共和國共同誕生,共同成長的,所以今年我校爲我們在校大學生訂立的社會實踐的主體爲“我與祖國共奮進,青春擦亮太陽石”。

在此前提下,xx年7月12日7時整,我們外語系和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師生一行30餘人整裝待發在雄鷹廣場上明確了我們兩個院系的實踐主題“我與祖國共奮進,服務建設新農村”。上午10時左右,伴着歌聲,笑聲,我們一行人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目的地——阜新市清河門區烏龍壩鎮蒲草泡村。在這裏,我們受到了熱烈歡迎,經過簡單介紹後,我們的實踐隊伍圍繞着各自課題展開了調研活動。

首先介紹蒲草泡村的基本概況:

阜新市清河門區烏龍壩鎮蒲草泡村南臨錦州,北接阜新縣。全村共約XX農業人口,約4000畝耕地。兩條河流經過分別爲湯頭河,細河,均污染嚴重,造成村民飲水困難。人均年收入5000餘元。

經濟作物:玉米

特色項目:油桃大棚

民營企業:糧食合作社

新興工業:私人礦場

經濟來源:大部分收入來源於農業和養殖業,另有礦場經費和國家直接補貼

教育狀況:有重視教育的意識,地理位置偏僻,教學資源匱乏,教師專業素質不高,與鄰村共享一個小學

課題一、蒲草泡村青年就業創業狀況

在3天的實地調研中,我們小組一行3人對村中青壯年的就業、創業、收入等情況做了詳細的問卷調查。經過走訪與彙總,我們發現在蒲草泡村就業、創業情況令人堪憂,主要問題有:

1.80%以上的村民生活水平低,生活困難,收入低

2.根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60%以上村民無創業意識,惰性強,農閒時節,無外出打工意識

3.由於交通運輸不便,自家所種莊稼很少鄉村外運輸出售的情況,多爲零售或私人糧庫收購,價格低,收益少,無國家收購糧食情況。當地村民對收入上沒有特別要求。與外界聯繫少,對市場不瞭解。

4.青壯年多在當地私人礦場務工,生命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職業病患病率高,人體衰老快。20%的青壯年在家務農,依靠政府救濟與少量莊稼收入度日。

5.80%村民反映當地無定期農業技術下鄉活動,果蔬種植無人指導,農民盲目種植經濟效益低,血本無歸。

以上五點爲該村在就業創業上所存在問題,以下是解決措施:

1.針對本地人創業意識淡薄,惰性強等特點,應積極開展定期就業創業指導講座,普及國家對青年人就業創業的政策,調動青壯年的主動性,積極性。

2.地政府部門應加大力度改善交通運輸環境,雖然有客運村村通工程,但是要在貨運上做到村村通,村城通,將本地的農產品輸送出去,達到脫貧致富。

3.各工礦企業應加強安全生產意識,當地正逢要加強安全監督,落實工人的醫保,社保,勞保問題。

4.當地政府應積極爲該村創造就業崗位,促進就業。

5.建立定期農業下鄉體制,用科技來服務農業,指導農產品種植,達到經濟效益的豐收。

課題二、蒲草泡村的人民基本生活狀況與環境問題

經過3天調研,我們發現,該村村民生活狀況令人擔憂,環境污染嚴重。

1.村民用水困難,水質差含鹼大,上游工礦企業將地下水抽乾,造成已污染河水倒灌,造成飲用水污染。

2.由於地下水缺失嚴重,造成地面下陷,有多出沉陷區。

3.由於水污染,地方病——白血病患病率,死亡率高。

4.農民缺少社會勞動保障,醫療保險不徹底。

5.當地政府對水污染問題解決力度不夠甚至無作爲,信訪力度不夠。

6.政府補貼下發不到位。

7.教育狀況差,師資少,專業素質差,生源近50%外流,對教育有重視態度,但設施等條件限制大。義務教育政策貫徹不徹底,巧立名目收費現象嚴重。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一下整改措施:

1.政府部門加大治理污染力度,增強問責制意識,誰污染,誰治理,積極建設飲用水引進設施,引進自來水,改善村民飲水難狀況。

2.採取措施治理沉陷區,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

3.落實農村人口的醫保,勞保。

4.改善信訪制度,真正爲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5.引進教師資源,改善教學環境。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結束了,在我回到家中之後,回想這次實踐,我真的是有很多的話要說,自己已經努力了。不過社會存在的問題真的是有很多,需要我們去解決,而很多領導只重視經濟的發展,而不是注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是最令人感到遺憾的地方,我堅信我在畢業之後會致力於環境保護的,我會做到這一點的!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4

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現在已經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課,是要拿學分算進畢業中去的。但是,這樣一個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對學生對農村有幫助嗎?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政府的以及各個學校的關於大學生“三下鄉”的紅頭文件(估計這些文件沒多少人會去認真看),上面一大堆的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作用那個作用,我隨便複製一段罷: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羣衆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羣衆之間的又一座橋樑,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不禁要問,有多少活動是真正的取得了成效的?在大學三年,我也看到了不少“三下鄉”的隊伍,他們帶回來的就是一大堆作爲證明材料拿學分的照片。然還可以爲自己後寫一個活動總結,當然,他們還可以爲自己爭取到當地報社電視臺的採訪,這樣成果就顯得更加大了。當地政府一般也是大力支持,這樣一來,雙方都得到了一些好名。但是,對當地的老百姓有什麼作用呢?什麼是三下鄉?把科技、文化、衛生帶到農村去。發幾個傳單,走訪幾個農村,拍些照片,呆上四五天,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對於學農業方面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會給老百姓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像一些先進的種植方法養殖方法。但是,對於其他跟農村毫不相干的專業,他們能帶去什麼?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郊,情況都是很複雜的,四五天你能摸清他們的情況?更何況政府只希望你們給他們唱唱讚歌解讀一下政策,至於像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東西,你就不能談了。我想很多大學生都會被明確指出,不要和當地人談像拆遷這樣的敏感問題。

所以說,什麼“三下鄉”,只不過是爲了那個學分罷了,而且爲了這個學分,常常還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反正學校並沒有要求你拿出真正的成果,所以也不可能撥出大筆資金來作爲活動經費,如果你沒辦法爭取到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那麼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吃的住的,還有交通費,都要自己解決。筆者的學院就是這麼一個學院,每年暑期三四個隊伍去三下鄉,但是總共只撥一千元的經費,於是每個隊就二百五了,連製作宣傳材料以及橫幅的錢都不夠。去年一個小隊沒有爭取到其他的經費,最後每個人自掏腰包一千多。一千多塊錢,拿一個學分,這學分估計也是大學裏最昂貴的了。

所以,我對師弟師妹們參加“三下鄉”活動有幾個建議:

第一,首先問問你自己,是不是對這個有興趣,這個活動對你是不是有用,我說的有用不是說去體驗農村艱苦的生活,而是能夠給當地人帶去有用的東西同時自己又能學到東西。如果你確定有用,那就參加吧。如果你認爲沒用,純粹是拿學分,那麼就別去參加了,交少量的錢掛個名吧,等他們回來你也寫個材料說自己去過了就行了。這個是弄虛作假啊,爲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第二,慎重選擇你的隊伍以及下鄉的目的地。呆在一個好的隊伍是多少可以學到點東西的,如果一個隊伍裏都是認真的人,實實在在想做些事的人,那麼至少你們會體驗到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感受。選擇好的目的地,如果當地政府十分歡迎,給你們負責食宿,那就再好不過了,筆者今年暑假參加的隊伍就受到當地政府熱烈歡迎,給我們解決了食宿及交通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考慮到當地的交通以及住宿條件和物價了,筆者的隊伍一開始選擇的地方連個旅館都沒有,極爲不便,所以後來更改。

第三,真的去了的話,就算不能給當地帶去實際有用的東西,那麼你也可以找機會充實自己。記住,民間纔是出高人的地方。本人這次是不小心被拉入夥的,前幾天因爲沒做成什麼事,心情一直很鬱悶,但是後來碰見了一個奇人,當時我們頂着烈日爬山涉水去拜訪他,一個小時的談話讓我們受益終生。因此纔不枉此行。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5

大學四年說實話過起來真的很快,還記得自己剛上大一的時候,可是一轉眼,自己已經是大四學生了,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畢業了。回首自己的三年大學生活,真的是沒有留下太多的深刻記憶,就是這樣一點點的過來的。20xx年暑假,我讀過一個難忘的假期,因爲我和同學參加到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來了,在實踐中,我真的是提高了很多。以前我從來沒見過,沒聽過的事情,現在都知道了,我想在以後的日子中,我對社會有了一個更爲深刻的認識了,我相信自己能夠做的更好!

20xx年的暑假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假期。七月中旬假期剛開始,我們同學一行八人就踏上了去臨沂費縣的旅途,參加學校舉辦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一週後返程。後來,在七月底開了一個爲期一月的小型數學輔導班,給初中生輔導數學課程。本想在八月底好好休整一下準備開學,又臨時接到通知參加了全運會城市志願者的服務。總體來說這個假期忙碌又充實,分別總結如下:

一、大學生“三下鄉”醫療服務

1、實踐時間:20xx年7月13日~7月20日

2、實踐地點:臨沂費縣

3、實踐總結:

“三下鄉”指文化下鄉、科技下鄉、醫療下鄉,我們此次就屬於其中的醫療下鄉。第一天,在費縣半程醫院跟着內科主任見習了一天,學到了很多知識,見了很多病例,也大體瞭解了費縣地區常見疾病,爲以後的醫療下鄉服務做了準備。從第二天開始,我們醫療服務隊就來到了費縣一個村的大隊部,爲村民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村裏的衛生條件很有限,很多老人看病去不了醫院。其中得高血壓的佔了大部分,其他的就是低血壓、類風溼之類的疾病,我們爲其提供了就醫諮詢、疾病診斷、日常保健和用藥指導,還現場爲很多村民進行了推拿按摩,解決了很多村民的問題。

二、輔導班教學

1、實踐時間:20xx年7月28日~8月21日

2、實踐地點:濟南市歷下區

3、實踐總結:

此次輔導班人數不多,主要是提前教授學生新學期數學課程,課上學習、課下練習,還輔導監督學生各門功課的假期作業。本着對每位同學認真負責的態度,在輔導完後給每位同學家長寫了一封學習反饋書,摘抄如下:

⑴某某同學的優點:學習態度端正,能做到不懂就問,及時向老師反饋學習成果;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能清晰、明瞭的懂得老師的講解;有要求進步的思想,不僅僅滿足於現有成績。

⑵某某同學的不足:獨立思考方面有所欠缺;複習時間安排不夠妥當;周密、嚴謹的數學思維還有待提高;不夠細心;沒有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表。

⑶某某同學的學習建議:遇到不懂的題目,應先自己思考,老師、同學及家長不要及時幫助其解決困難;建立錯題本,把做錯的題目抄寫在錯題本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將當初做錯的地方標出來,並在題目最後寫清錯題原因;規範做題步驟,使每一步都能體現周光華同學的做題思路;做題時要細心,做完後要檢查;建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嚴格要求自己。此舉受到學生及家長好評,有利於學生明確學習中的優點與不足,也有利於學生暑期與開學後學習的銜接,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三、全運會城市志願者工作

1、實踐時間:20xx年8月22日、24日、29日、30日

2、實踐地點:濟南泉城路

3、實踐總結:

第十一屆全運會將於10月16日開幕,由於我們城市志願者工作的特殊性,我們的志願工作從8月份就開始了。交通志願者是城市志願者的一部分,由於我們學校負責的皇亭體育館位於泉城路,所以我們交通志願者的站崗崗位就設在泉城路與解放路交界的十字路口,而服務崗亭在泉城路縣西巷的泉樂坊。

我的工作是交通協管員,雖然服務時間不長,但工作起來可不容易。第一天站崗沒有經驗,一上崗就感到力不從心。泉城路與解放路交界的十字路口交通情況複雜,有單行線、斜岔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道等多種交通問題,因此路口紅綠燈設置也與其他路口不同,很容易造成機動車和路人闖紅燈現象,要是有機動車主不熟悉單行線路況,還會出現逆行的危險。本想一上崗就發揮我的作用,但面對複雜的交通路況,還是先請教了路口的交警和協管員很多問題。等漸漸對路口熟悉後,纔開始維持交通秩序。

服務的這幾天,天氣一直不好,天空老是下雨,會有很多熱心的市民在等紅燈時對我們志願者問寒問暖,讓我覺得很溫馨。還有不少是問路的市民,多虧我在濟南生活,對泉城路一帶也比較熟悉,幫了他們很多忙,但也有我不知道的地方,中午休息時我會四處轉轉找找,以防遇到下一個問同樣地方的市民。志願者的服務就是累並快樂着,一身志願服裝,右手拿協管小旗,左手拿交通哨,站在崗位上,我們爲志願全運而驕傲。

當然現實情況下,我想自己還是有着更多的地方需要改進的。大學行將結束,我的大學生活也將會告一段落,回首走過的幾年,雖然自己一直在進步,不過還是不能夠達到自己的滿意,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中,我會做的更好,只要自己不斷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說的就是這個,我相信在以後的歲月中,我會做的更好!

您可能還會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6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匆匆流逝,從四號到十一號,八天的三下鄉歷程,一切都還彷彿歷歷在目。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次真正深入基層的生活體驗,也是一次充滿着感動和辛酸的心靈之旅。

在李市鎮、慈雲鎮純樸鄉村的八天,小分隊的日子算是過得比較艱辛的。到達居所的最初,引入眼簾的是簡陋的小平房,沒有充足的活動場所,便利的交通。小分隊的成員們依舊踏過泥濘、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到達市場買每天必需的食材、生活必需品;在橙色高溫預警下,我們沒有空調,小分隊十一個成員只能守着破舊的風扇,忍受着高溫彩排節目;早上,我們走過長距離的坡道去鎮上辦活動,中午,頂着烈日驕陽回到家中,準備物資;晚上,沒有網絡,我們只能伴隨着蚊子、跳蚤的聲音入睡;我們沒有先進的廚房設施,只能守着一方傳統的爐竈,自己生火做飯。在狹隘的廚房裏,可以看到認真切菜、洗菜的背影,可以看到忙碌添柴的身影,可以看到手揮大鍋鏟的身姿,我們自給自足,每一天的廚房都充滿着忙碌和歡笑。儘管我們的居住生活條件較爲艱辛,但是我們沒有抱怨,仍然保持着積極的心態,因爲我們有津心築夢小分隊這個大家庭。這八天,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適應能力,我們不能選擇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但是我們能改變我們的心態。

“很多東西要學會去嘗試,即使你或許並不能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這是我在三下鄉期間的一個個人感悟。就譬如跳舞,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的我來說,表演一段啦啦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爲了跟上小組成員的節奏,我伴着屋外滾滾熱浪,一遍一遍地喊着節拍,重複着舞步,反覆地練習,白天不夠熟練,晚上繼續練習。儘管在表演節目的時候,仍然跟不上音樂的節奏,但是這對於我來說,從一開始的逃避、退縮,到後來的積極努力,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至少我能勇敢的邁出那一步,接受挑戰。很多時候,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不是困難把自己難住了,而是你在困難中久久不能邁出那一步,而在原地停留不前。這是三下鄉教會我的。

在三下鄉活動的第一天,我們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來到李市鎮中心敬老院慰問老人,爲他們帶去文藝節目,包餃子,送去溫暖。在我們端出熱氣騰騰的餃子的剎那,老人臉上洋溢着的開心、滿足的笑容,讓我瞬間感受到,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然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填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調查問卷的過程。這些老人都是沒有工作、沒有結過婚的孤寡老人,生活全都依靠政府,醫療得不到保證,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他們是一個弱勢、缺乏關愛的羣體,一個默默無聞的存在,而社會往往忽略了他們。雖然我們的活動只進行了半天,帶給他們的幫助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活動,可以有更多的人去關注他們,給他們關愛,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寂寞。我想這也是我們小分隊開展此次活動意義所在。

在所有的活動中,給我留下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在李市鎮市政府開展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我們教他們繪畫、跳舞,給他們帶去心理健康教育,教授防震減災知識,跟他們一起踢毽子,一起唱歌,這是我們度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天。我們也聽到了他們的心聲,他們儘管很思念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但是卻把思念化成了對他們的祝福。他們的懂事,讓我們感到心酸,心疼,在這個本該可以任性撒嬌,受到父母細心呵護的年齡,他們卻忍受着親情的缺失、格外的懂事。在活動的最後,看着他們依依不捨的神情,心裏很不是滋味,是愛的缺失,讓他們格外珍惜每一個溫暖。我們的力量還很渺小薄弱,我們送去的溫暖也是暫時的,我們所希望的是,每個在外拼搏的父母們有時可以適當的停下自己的腳步,回首看一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給他們溫暖;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樣的羣體,給他們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快樂的長大。

三下鄉活動雖然已經在忙碌和充實中結束,但是它給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卻是無形的。它時刻敦促着我,要珍惜現在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相對於那些弱勢羣體,我們擁有得太多。我們要將三下鄉的精神進行傳揚,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學會去感恩,學會去幫助他人,讓愛充斥在自己的身邊!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間匆匆流逝,從四號到十一號,八天的三下鄉歷程,一切都還彷彿歷歷在目。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次真正深入基層的生活體驗,也是一次充滿着感動和辛酸的心靈之旅。

在李市鎮、慈雲鎮純樸鄉村的八天,小分隊的日子算是過得比較艱辛的。到達居所的最初,引入眼簾的是簡陋的小平房,沒有充足的活動場所,便利的交通。小分隊的成員們依舊踏過泥濘、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到達市場買每天必需的食材、生活必需品;在橙色高溫預警下,我們沒有空調,小分隊十一個成員只能守着破舊的風扇,忍受着高溫彩排節目;早上,我們走過長距離的坡道去鎮上辦活動,中午,頂着烈日驕陽回到家中,準備物資;晚上,沒有網絡,我們只能伴隨着蚊子、跳蚤的聲音入睡;我們沒有先進的廚房設施,只能守着一方傳統的爐竈,自己生火做飯。在狹隘的廚房裏,可以看到認真切菜、洗菜的背影,可以看到忙碌添柴的身影,可以看到手揮大鍋鏟的身姿,我們自給自足,每一天的廚房都充滿着忙碌和歡笑。儘管我們的居住生活條件較爲艱辛,但是我們沒有抱怨,仍然保持着積極的心態,因爲我們有津心築夢小分隊這個大家庭。這八天,極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能力,適應能力,我們不能選擇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但是我們能改變我們的心態。

“很多東西要學會去嘗試,即使你或許並不能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這是我在三下鄉期間的一個個人感悟。就譬如跳舞,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的我來說,表演一段啦啦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爲了跟上小組成員的節奏,我伴着屋外滾滾熱浪,一遍一遍地喊着節拍,重複着舞步,反覆地練習,白天不夠熟練,晚上繼續練習。儘管在表演節目的時候,仍然跟不上音樂的節奏,但是這對於我來說,從一開始的逃避、退縮,到後來的積極努力,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至少我能勇敢的邁出那一步,接受挑戰。很多時候,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不是困難把自己難住了,而是你在困難中久久不能邁出那一步,而在原地停留不前。這是三下鄉教會我的。

在三下鄉活動的第一天,我們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來到李市鎮中心敬老院慰問老人,爲他們帶去文藝節目,包餃子,送去溫暖。在我們端出熱氣騰騰的餃子的剎那,老人臉上洋溢着的開心、滿足的笑容,讓我瞬間感受到,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然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填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調查問卷的過程。這些老人都是沒有工作、沒有結過婚的孤寡老人,生活全都依靠政府,醫療得不到保證,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他們是一個弱勢、缺乏關愛的羣體,一個默默無聞的存在,而社會往往忽略了他們。雖然我們的活動只進行了半天,帶給他們的幫助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活動,可以有更多的人去關注他們,給他們關愛,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寂寞。我想這也是我們小分隊開展此次活動意義所在。

在所有的活動中,給我留下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在李市鎮市政府開展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我們教他們繪畫、跳舞,給他們帶去心理健康教育,教授防震減災知識,跟他們一起踢毽子,一起唱歌,這是我們度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天。我們也聽到了他們的心聲,他們儘管很思念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但是卻把思念化成了對他們的祝福。他們的懂事,讓我們感到心酸,心疼,在這個本該可以任性撒嬌,受到父母細心呵護的年齡,他們卻忍受着親情的缺失、格外的懂事。在活動的最後,看着他們依依不捨的神情,心裏很不是滋味,是愛的缺失,讓他們格外珍惜每一個溫暖。我們的力量還很渺小薄弱,我們送去的溫暖也是暫時的,我們所希望的是,每個在外拼搏的父母們有時可以適當的停下自己的腳步,回首看一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給他們溫暖;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樣的羣體,給他們關愛和幫助,讓他們快樂的長大。

三下鄉活動雖然已經在忙碌和充實中結束,但是它給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卻是無形的。它時刻敦促着我,要珍惜現在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相對於那些弱勢羣體,我們擁有得太多。我們要將三下鄉的精神進行傳揚,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學會去感恩,學會去幫助他人,讓愛充斥在自己的身邊!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7

當我睜開雙眼每一天,都會記得大家的笑臉,明白心中勇敢又多了一點……每每唱起《愛因爲在心中》這首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貴州隊的隊歌,讓人振奮不已。往昔已逝,記憶的眼神卻總不忘穿越歷史的峯巒,再回首,濃情依舊!曾經,有那麼一眼,高山峽谷,雄峻奇險;有那麼一眼,山丘山谷,稼軒遍野,茫茫慢慢;有那麼一眼,時近晌午,烈日炎炎,地裏田間,人影幢動,不勝其煩;有那麼一眼,土堆危房,物事狼籍,無地下腳,雨漏溼裳;有那麼一眼但見老少,鮮見青壯,皓髮如皺,身枯體槁,面素焦黃,指削繭老,狗瘦毛長;有那麼一眼,旬日不易裝,泥濘沾滿裳,數日方一澡,水遠一肩擔;有那麼一眼,一貧如洗,入不敷出,資不抵債,勤儉困苦,食堪裹腹,身貧志堅,笑容常伴……這一眼何其多?這一眼幾偶然?這一眼又豈能盡望穿?這一眼怎堪傷!

在歷經了歷時三個月的三輪選拔、四個多月的精心準備的下鄉實踐,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雙山鎮沙子村和沙子小學調研和支教的十幾天,所見盡是諸般景象。或許,是自己過於無知,竟也想象不到,人間還有這般景象,他使我繼去年參加了湘西保靖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後再一次深刻的體會到,原來,窮也可以這麼富有層次!

貧窮這個無底洞到底還有多少未知有待去揭開那神祕的面紗?或許,是太過於相信這個共奔富裕路的時代還有那麼一處地方在歷經了千年的耕耘勞作、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和順春風,而今依舊矗立在中國西部、雲貴高原的赫赫鹽鹼灘!亦或許,再強的治世,也只是相對多數地方、相對多數人勝利的戰場,總有那麼一些死角,湮沒在亙古不變的貧困的荒原!而這種種或許,竟也無論如何擺脫不了曾經拿衆多有意無意的“一眼”從心底產生的悲憫和淒涼!如果說一個人的所見還不能對事實的真相盡窺周知,那麼再加上對當地羣衆的深入調研和訪談所得的“證詞”,就如同撥開雲霧一般,只是青天下看到的依舊是蒼白。

“農村人沒有生活”,“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滿身的病痛,做不了事了,只能等死了”,“雖然很窮,但窮得快樂”……她們的回答總讓人有種“意料中的意外”。意料中窮困,意料外如此窮困;意料中生活不好,意料外沒有生活,有的只是生存!意料中有病難醫,意料外坐而等死;意料中養兒防老,意料外一生貢獻,反成累贅;意料中窮且志堅,意料外達觀超脫;凡此種種,到底是真相本就如此還是誰在訴說着謊言?是眼睛?是感覺?還是景象本身?如果貧困是一種不可易的常態,那人類的追求到底是私慾的.縱容還是靈魂和信仰的執着?農民的智慧還將給人類帶來多少震撼心靈的啓示?

且嘆兮既勞且作,且悲兮哀民生之多艱!曾幾何時,上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於何哉的怡然自得化作了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把舊鋤付殘生,永不停息的勞作總也逃不了“剪刀差”的吞噬。終於,背井而耕,鑿泉而飲,終生有溫飽之累卻天下皆以農爲本、重農尚農、呼農夫爲天的時代走向了歷史的永恆,有名無實更復陷入無名亦無實。

曾幾何時,一生之計在於勤,家儉則起,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的誓言激勵了多少人奮發自強、敢爲有爲?!夫貧而賤,其富也驕,此其時也。然最痛心者莫過於徒觀其弊,不助分毫,敢不以爲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時代在不斷的進步,隨着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持續實施,未來是很值得展望的,科學發展的巨輪終將越過“森林”,跨過“草地”,飛向“高原”,駛入荒涼“沙漠”的最深處……當我再次睜開雙眼,曾經哭泣也會看不見,未來總會有別的喜悅,就讓時間翻開嶄新的一頁!!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8

此次三下鄉的隊員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然而緣分卻讓我們相聚在一起。短短的十天裏,我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分擔,這種感情單純而又溫暖,讓我收穫了在大學一年都未曾擁有的深刻友誼。在分別後,那些在大店一中一起共進三餐的溫馨感覺,變成了最奢侈的願望和永遠的飢渴。條件反射般地想起了,大家坐在一起開例會、談經歷、說感悟;一起吃西瓜,或是在活動中結束一天的生活……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過去了,留念那份感覺,那份大家日夜相伴的感覺;留念那份感情,那份用最短的時間結下的最深的感情。“三下鄉”將我們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如此走過,如此珍惜。

儘管有那麼多的不捨,我們還是要離開;儘管有那麼多的留戀,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儘管……儘管……

這份記憶在我的一生中都是一筆任何東西都無法超越的財富。我的人生中因爲能有這樣的記憶而榮耀。

在這十天裏,我明白了自己的方向,認清了自己以後的路,也知道了自己以後應該如何去做,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用我的實際行動來領悟在老區發現的這些值得學習的對象,將收穫的這些感動,化作前進的動力。願我們這個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團結奮進的理想。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9

系部名稱:外語系

專業: 商務英語

年級:xx

班級:商英(2)班

姓名: 徐xx

學號:xxxxxx

實踐單位:XXXX集團

實踐時間:XX年7月 日至 XX 年XX月XX日

一、實踐目的:

我們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羣衆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同時,也削弱我們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氣焰!!

二、實踐內容:

今年暑期,作爲一名大學生,我在江陽路上的xx燈泡集團參加了工作,雖然很短暫,只有一個多月,可我真正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和不易。我所從事的是工廠操作工。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而現在我知道我錯了,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他內在的技術含量和工作技巧,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馬馬虎虎的就能完成的。

我住在一間不到 2個平方的平房裏,六張牀,舍友是一羣都有小孩的阿姨, 無形中對我產生了壓力,高溫酷暑下 ,睡在上鋪的我像是睡在電熱毯上,白夜班的顛倒, 不正常的作息時間使得我一天也根本睡不了幾個小時, 剛去的時候,一個人也不認識,沒有人說話,好不容易認識了個朋友,她做了幾天捲鋪蓋走人了,一個人獨來獨往的日子裏,想想學校的生活,再看看眼前的,眼淚也控制不住了。車間裏,師傅“刻薄的言語”不再像往常的同學朋友那樣,怎麼聽都覺得刺耳···機油、灰塵、高溫、汗水、電壓、眼淚···每天把自己搞得不堪入目···

特別是自己感冒那會兒,天氣又超熱,飲食不規律搞得胃疼,當時真想放棄,如果,沒有朋友的關心和支持,我想我應該撐不下去吧。

每天的日記裏都少不了心底深處的抱怨。

三、實踐結果:

我和師傅對彼此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和總經理、書記、主任、部長、領班 以及車間裏的員工都有一系列的交流過程, 從中獲得了獨立生活、工作的經驗以及和領導、陌生人的交流技能,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報酬。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自己更進一步地瞭解了社會。通過與社會零距離接觸,把自己從校園帶到社會中,親身體味社會生活,使我學到了真本領,讓我明白了社會並不像我們在校園裏所想像的那樣美好。社會是殘酷的,到處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捧着那有限的工資,我心裏是無限的感慨,激動地淚水,模糊了雙眼,心裏像是打翻了五位瓶。

總的來說,我認爲這次社會實踐還是很成功的,很有用的,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這次社會事件所經歷的,已經清晰的刻在了我青春歲月的壁廊裏,成爲生命中的財富,在以後的生活中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0

xx年x月23日至x月25日,我們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部分同學來到江蘇省泰興市新街鎮吉莊小學,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吉莊小學的三天中,我們幫助學校拆遷d級房屋,整理裝訂資料、爲小學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在農村裏,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熱衷於教育問題和農村問題,並且如此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現將在活動過程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做以下彙報。

一、吉莊現狀

(1)吉莊簡介。吉莊小學創建於 953年9月,學校位於新街鎮政府所在地東南面,距鄉政府 3公里,坐落在吉莊村中心,未通公路,從學校步行到村級公路約需26分鐘,而步行到吉莊村中心街則需 1.5個小時左右。學校服務新街鎮的車馬、杏塘、陸野、嚴堡等五個純天然的小農村,轄區人口3500人,適齡兒童30多人。校園佔地面積x50平方米,有磚混結構教學用房一棟,建築面積2 0平方米,有教室六間,辦公室兩間(其中一間兼做教師宿舍),沒有磚瓦結構師生生活用房,建築面積50平方米。 學校現在有教師 人,開設六個年級,現有在校學生xx年9月,周春生到該校任教後,他以一顆火熱的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經過近2x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經營,把學校辦成全鄉同類學校教學質量最高、辦學條件最好、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極具典型的中心學校。但是,全校只有 個老師。

(2)吉莊的孩子。

這裏的孩子雖家境不好但都十分懂事,他們活潑熱情,尊師守紀,在學習上也表現突出。近年來,學校學生參加全縣各類奧數競賽有xx年級後,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可從村裏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這樣一種遭遇,那就是農村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唉……

二、留守兒童問題。

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鬆動的一羣“制度性孤兒”。留守兒童的出現不僅成爲外出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也給正在成長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在《中國青年報》上他們被看作是當下中國最容易受傷的人。當今社會,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結合家訪以及調查,我們瞭解到,在吉莊小學讀書的xx年在外打工,一般往上海、蘇州、無錫等地,只有農忙時纔回家,家裏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務撫養他們。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導地位。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爲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裏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留在家裏的老人忙於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於讓孩子完成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孩子的學習生活和身心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吉莊 的孩子在周老師的細心關懷和精心教育下,不僅懂事而且成績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優秀。、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一些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農村政策問題。

爲貫徹落實黨的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國務院決定,xx年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是:通過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這一政策的頒佈和實施,不知解決了多少貧困農民的生活問題。但吉莊村的村民,卻沒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政策,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他們種的是小麥和水稻,生活過的是還好。在人人都在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的社會裏,有這樣的村莊,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確實震驚了。對於國家對農村的一些優惠政策,這裏的村民似乎都是一問三不知,這裏似乎已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山寨。國家政府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只有這樣,構建和諧社會,建立新農村,關注民生,這些國家對貧困農村的優惠政策纔可以真正實現啊。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裏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裏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纔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纔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頓飽足,一頓飢餓,腦海裏總存在一片荒涼的念頭,用以形容它的一切語言都是顯得蒼白的。只因農田裏唐禿站着的農民與他臉上被風乾的縱橫淚痕。

鳳凰涅磐,重獲新生。然而在解脫的日子裏,顛簸的車上,肚裏卻吞下了沉沉的鉛塊,每向前一步,都十分的艱辛,心中總有一絲牽掛,牽掛他們的純樸,也牽掛那淹滿泥水的農田。

這次下鄉,確實讓我懂得什麼才叫條件艱苦,可別把我們的一切歸咎於生活的痛苦與繁重的工作。我肯定,我非常幸福。

還記得永無休止地推着巨石的西西弗嗎?儘管他是人們所公認的苦難的擴大與痛苦的宿影,但是可知道這痛苦的背後,也蘊藏着只有西西弗才能體會才能擁有的幸福!過多的言辭反顯空泛。至少中國成語“否極泰來”教會我們要擁有自信。

兢兢業業的一百二十個小時,唯一留給我的紀念就是漫天紛飛的雨花和那驚人的閃電與雷鳴!面對如此天氣,工作時間也無奈的縮短了再縮短。但工作畢竟是工作,任務就像軍令一樣,軍令如山倒,於是在短暫的豔陽之餘,雨中採訪,調查,遠行,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一個月的雨水究竟給農民帶來了什麼?這可以是一道連小學生都能解決的簡單數學題。也可以是一道連數學家也算得頭焦額爛的方程式,但不可少的畢竟是損失,是農民辛勤耕耘背景下的慘重損失!或許,這也可以說是我們這次三下鄉的最大收穫,收穫的並不是苦難,而是感觸,是精神和情感在生活中所迸發的具體體現的感觸,這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感覺和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苦難是辛酸的,當苦難無情的奪走你的一切時,你纔會發覺,原來一直認爲距離自己很遙遠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

這就是這次三下鄉之旅的最大感觸,最大收穫,也是我人生轉站的一個明確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