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導語:共享單車在中國各個城市火了。如今大街小巷已經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有關共享單車的暑假實踐報告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共享單車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共享單車社會實踐報告範文1

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是對現在社會上我們自己出行息息相關的一條調查——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也很符合我們社會對於綠色出行,節能減排的要求。所以我們來到了一個共享單車發展比較成熟的城市,江城武漢。

在第一天我們對洪山區的一些街道進行了踩點。共享單車是爲了方便高校學生出行而生的。所以我們第一天去了洪山區的一些高校進行踩點。在打開OFO軟件看看OFO在武大的普及度。但是我們發現,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多,甚至是少。可能是武大的坡有點多或者是校車發達共享單車的作用不大吧。但是在華中師範大學共享單車使用很普及。窺一角而知一園,我們就此看到了共享單車在校園的成功。

在第二天的問卷調查中,我們受到了碰壁。行人並沒有理睬我們,甚至我們走過去剛剛準備問他們介不介意幫我們填一個問卷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走開了。在他們眼神中甚至有點厭惡我們。可能是我們問的方式不對,但是我們還是在一些熱心路人的支持下完成了調查問卷。這次也是我們團隊首次與社會短暫的赤裸裸的接觸,我們就體會到了生活不易。體會到了我們需要更大的歷練。

在我們騎行東湖綠道體驗共享單車的時候,我們發現了共享單車確實方便了出行。尤其是那種走路嫌遠而打的太近的路程來說,騎車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那些共享單車上自身的問題其實也比較突出。確實不能跟我們的山地車或者是公路自行車相比較。騎行起來比較費勁。不過對於一個只是短程騎行的要求來說這種車子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也夠了。在我們自己在騎行慣了山地車和公路自行車的人和對人們的問卷來說共享單車總體來說是受人們歡迎的,而且人們也很樂意去騎共享單車。可見共享單車在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給予了很大的便利。然而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人們在騎共享單車的同時,也對單車進行了特別大的'破壞。各種二維碼被刮花、車座被扳下來、腳踏板被破壞、車前籃被人取下等等。更隨處可見的是有些人用完了車子就隨處丟放車子更有些人用完了就直接把它給丟到湖中或者水溝中。而這些車子也就是等着慢慢腐爛。路邊上雖然停放在自行車停放點,但是好多車子也是趴在地上的。這不得不讓我們對這些素質低的人的一些不可理喻的心情。

在社會實踐中,我們團隊經歷了車程的勞累、對湖北省最高學府的憧憬、行人對我們漠視,厭惡的碰壁心塞、環湖騎行的歡暢、暑假離開時的不捨結束了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

共享單車社會實踐報告範文2

這個假期,我通過抽時間去自己體驗共享單車這一實踐活動,得出了許多關於共享單車的心得體會

一、共享單車,更需共享文明

共享單車在中國各個城市火了。不到1個月時間,大街小巷已經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這些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騎走的單車,解決了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問題,贏得了不少市民的喜愛。目前,多家共享單車運營機構已在中國各個城市投放了超過數十萬多輛共享單車,然而在數量飆升的同時,各種問題也日益突出。不少市民呼籲,共享單車雖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來更要文明。作爲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共享單車的亮點在於“共享”二字,它既意味着資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擔。共享單車就是整合,整合也是節約,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別人。通過科學統籌配置各種資源,既可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用,也可協調各方互通有無,避免重複勞動和無謂的浪費。如果多一些整合意識,注意統籌兼顧,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我們可以減少許多浪費。的確,共享單車爲人們出行提供了諸多方便,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最明顯的就是隨便亂停,以及共享單車變成了“私享”單車。

當然,任何新興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誰也不比誰厲害很多,大家都是在一個層次上探索,存在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堅持正確的方法論找到解決辦法。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共享單車運營方都要主動作爲,及早出臺管理辦法,規範管理。如福州多家共享單車運營方採用信用獎懲的方式來管理亂停車的問題,亂停將扣信用分,當用戶信用分較低時,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租車費用,當兩次因違規被扣分,將會被封號1周。所以說,只要思想不滑坡,發揮主觀能動性,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些問題並非無解。同時,享有共享單車便利的市民,也要注意自身文明素質。即:共享單車雖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來更要文明。只要大家都秉持“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理念,共享單車,就是一種共享文明。

在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效仿。針對共享單車亂停的問題,深圳明確界定了政府、企業及市民的責任和義務,並對自行車停放區域、用車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規劃等方面作了說明,由公安交警部門、城管部門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執法。深圳還建立了“深圳交警自行車用戶誠信平臺”,對於存在交通違法的單車用戶,統一納入平臺黑名單中,共享單車企業依據黑名單的信息,調整用戶信用分、提高車費,而交警部門也能通過企業的大數據對違規用戶進行處罰,實現政企信息互通。

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共享單車的發展,也要經過一個曲折的過程。正確看待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我們就能夠對這一新事物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在它不遵守相關非機動車交通法規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行規範管理,在它遇到挫折時不是繞道走而是滿腔熱忱地支持它。它“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是改變城市公共生活的“互聯網+”新事物,它的成長需要良好的水分、空氣、溫度、光照、土壤、春風等,而這些養分的提供,需要運營方、市民和有關部門各方共治、合力共推,用新思路解決新問題。

相信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能給市民帶來便利,也能爲共建共享社會帶來新思路,新突破。

二、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單車依託於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針對部分人對這種關係的破壞,我們不應退縮於一塊稱爲“國民素質不高,我們玩不起”的龜殼裏。切忌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更應該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拒絕自我否定,拒絕認爲國民素質太低的陳舊觀點。

共享單車就像是一個剛誕生的生命,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祝願,若僅僅因爲人們對它的傷害便乾脆抹殺新事物,豈不是更大的傷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絲苦痛都不會產生的,陣痛讓母親痛苦,但不能扼殺新事物出生帶來的欣喜、改變,乃至革新,真正讓新生命成長的是遭遇傷害、痊癒,消滅傷害,而非母親的自我否定和對新生事物的扼殺。

我們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因爲它客觀上方便着人們的生活,促進着人們的進步,要看到的不該是有一幫人破壞規則,不守秩序;而應着眼於在這麼幾十上百萬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壞着整體形象。我們相信共享單車,也是因爲國民素質是在穩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質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禮明讓已成爲了新一代中國人奉行的標準。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時也有資格去接受這樣一種經濟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實際變化的斷言是武斷、狹隘、缺乏價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誠然,方今中國確實有一些水面有污濁,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自我封閉,放棄從新事物變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結果是會且只可能是越來越壞的。現如今一部分人素質不夠,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爲所有人都不夠格。一棒子掄死了所有人,那誰又知道斷言人所期待的“現在”之後的哪一分哪一秒該是我們玩得起共享單車及其類似共享經濟的時候呢?

人總是帶着原始破壞性的,所有以纔有了伏契克臨終一句:“人們,我愛你們,可你要警惕”,讓人們小心,但是我卻認爲應該“人們,你要警惕,可我愛你們”。侷限於陰暗的樹木必將枯C將朽,只有把陰影甩在背後,面對陽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們需要政府及有關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監督,也需要個人堅守底線。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絕固守是拒絕自我否定。

點評:本文立論新穎,透過現象直抵本質,緊抓“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理性表達對新生事物——共享單車的看法,重共享,看優點,謀策略。全文閃現理性分析的光芒,不是像一般考生只是簡單地吐吐槽,而是重分析,提建議。因此,算得上是一篇優秀的習作。

三、合理面對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一詞也許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詞,在共享這一問題上也許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接受。近來,有多家媒體報道,在公共場所,有相關管理人員對周邊單車進行了集中收繳,理由很簡單,亂停亂放影響了公共場所的秩序。

但同時,有共享單車用戶接受在採訪時表示,隨地還車本來就是共享單車一個最大的賣點,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地方無停車點,停放就是亂停亂放。這種情況下,用戶不得不到相對較遠的地方去停車,便利性大大降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看?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

媒體近日報道了多起破壞、霸佔共享單車的新聞。從“狂飆突進”,到遭遇“倒春寒”,共享單車面臨的尷尬警示我們:擁抱共享經濟,我們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特別是文化觀念上的準備。

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擁有”,是在不改變物品所有權前提下的分享模式,其優點在於使資源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模式與我國當前努力推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恰相契合。順應潮流又開風氣之先的共享單車,自然而然地受媒體熱炒、資本熱捧,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共享單車頻遭霸佔、破壞的事實,就印證了這個道理。

首先,共享單車面臨着制度支撐不足的尷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享單車要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內外部的制度支撐。從企業來說,共享單車運營公司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比如,建立誠信用車的獎勵機制和不當用車、無序停車的懲罰機制。從政府部門來說,對於適應發展趨勢的新形式、新業態,應該扶持與規範並重,主動介入,制定規則,加強監管。對於擾亂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亂停亂放問題,一方面要兼顧便民和城市管理兩個方面利益,提供單車停放區域,另一方面,對於故意毀壞、竊取單車的行爲,也要依法處罰,在維護企業利益的同時,放大警示效應。客觀說,從媒體反映情況來看,這兩方面做得都不夠。

其次,共享單車面臨着觀念文化基礎不牢的尷尬。大爺大媽將共享單車圈起來收看管費,孩子肆意破壞單車,這可能不單單是個別人私德缺失、私慾作祟的問題,而是反映出我們在公民素養和公德教育上還有薄弱環節。共享是“使用而非擁有”,共享的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和尊重。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是共享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觀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是共享經濟繁榮發展的文化土壤。如果忽視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爲沙上建塔,共享單車的單兵推進就會夭折。這纔是應對共享單車發展難題最需要直面的問題。

面對突出的新問題,不僅僅是提供國民個人素質這麼簡單,更關注到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等其他方面。今日關注的重點不僅僅只是共享單車這一新事物,日後與共享經濟相關的其他新事物都會層出不窮。

我期待未來的共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