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的論文教育理論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但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彙、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無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與廣大從事小學語文教育的同仁共同探討。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的論文教育理論論文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由此可見,興趣是獲益的先導,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因此,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教師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生因其身心發展幼稚,認知能力較差,最易產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書要有較大興趣,給學生以表率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自己首先要喜歡讀書。每天晨讀,教師一定要率先朗讀,非常投入地讀,讓自己的閱讀作用產生“閱讀情感場”,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讀書“磁場”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去。教師的示範作用潛移默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引發學生的讀書愛好。

(二)以豐富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布魯納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學習的興趣已經產生了,但是學習材料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愛好特點,如果我們只注重閱讀興趣的誘發而忽視閱讀材料的趣味性,那麼,學生的閱讀興趣很難持久。要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越讀越濃,越讀越投入,必須讓學生選擇適合自我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的讀物,這樣,學生纔會喜歡讀,愛不釋手,食不知味,廢寢忘食。讓學生從讀書的樂趣中找到最好的夥伴,這個夥伴也可能成爲這個學生終生的夥伴抑或是事業成功的助手。

(三)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小學生因爲年齡小,生長髮育時期最容易產生的是對事物的直接興趣,因此,小學生最喜歡的就是聽爸爸、媽媽、老師講故事。他們常常都會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我們要善於抓住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喚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中的故事很適合低、中年級學生聽、講。老師可以從中選取最有趣味,最富感染力的精彩片段,聲情並茂地講給學生聽,講到高潮處故意“賣關子”,製造懸念,藉機向學生推薦這本書,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四)以評價方式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適當的鼓勵、表揚,可以使人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是產生興趣的源泉。北師大教材語文一年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大識字量,多認少寫。我們要藉助這個有利的因素,加上適當的鼓勵評價,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成就感、喜悅感,從而調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當學完一篇課文時,我會說:“看,你又會讀一篇課文了,而且很少看拼音,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懂了一個道理。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你高興嗎?”從而挖掘學生興趣的源泉,使學生主動積極的閱讀。

二、擴大閱讀面,培養閱讀能力

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指出:“如果你能引導孩子迷上讀書,那麼你所影響的不僅是自己孩子的未來,而且直接影響着整個下一代孩子的未來。”隨着《新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頒佈和貫徹,強化課外閱讀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很多教師已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固然以課內學習爲主,但光靠課內學習這一條腿走路顯然是不行的,拓寬小學生課外閱讀,無疑是當前小學語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精選讀物,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讀物的選擇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兒童知識積累的基礎,選擇適合各階段學生閱讀物,讓學生能理解,能接受,學生纔會對書感興趣。選擇讀物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據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爲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

2.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所謂有益於身心發展,主要是指有益於培養健康情操和有益於智力開發、有益於語言發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精讀物,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鬥故事、科幻作品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歷史類讀物。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

3.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從生活的角度講,與學生有密切聯繫的讀物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安全防範方法、人際關係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包括家鄉的地理環境。

學生從“不愛讀書”到“喜歡讀書”有一個過程。讀書是一種智力活動,不同於體力勞動。如果不調動閱讀者的內驅力,“強按着牛頭喝水”是徒勞的。因此,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你不要他讀,他也會找書來讀。

(二)重方法指導,促進學生讀書積極性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而毫無目的在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學生憑着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爲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學生在課內學習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後,教師可接着介紹他的名作品及有關奇聞逸事,鼓勵學生閱讀更多有關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學生對這位作者作品內容的理解和對他寫作風格的把握。2.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裏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爲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3.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信息。4.摘錄批註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註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爲以後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書要做到“手腦並用”閱讀纔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閱讀的書籍不同,而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我們應該注重教會學生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使用。

(三)注重環境,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

1.設立班級“圖書角”,

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激動人心的“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置身於精神文明寶庫的神聖感。我在班裏設立了“圖書角”,其中的圖書都來源於班裏的每個學生,有些是學生捐的,有些是學生定期更換借給班級的。下午放學前,學生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書,在教室或帶回家中閱讀。有時我也帶領幾個學生參觀書城,讓學生感受到書海之浩瀚和讀書之樂趣,從而激發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2.設立閱讀交流沙龍

不少課外閱讀難見成效就在於學生一讀了之,或各人埋頭讀書“不相往來”。讀書交流,是開展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環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禮》)。英國大戲劇家肖伯納這樣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是各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這兩段話都說明了讀書必須交流的道理。讀書交流實際也是對課外閱讀情況的瞭解與檢查,應該不斷進行。教師可根據各年級段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形式。如:舉行故事會、人物評論會、詩歌朗誦會、作品評講會等。要營造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相互推薦喜愛的讀物,通過交流閱讀,不僅能增長見識,也能促進友情。

課外閱讀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活動,學生的個性不同,教師的特長不同,閱讀讀物、交流方式等等諸多的差異,都會形成不同的閱讀效果。

3.重視閱讀成果的反饋

爲了保證學生的讀書熱情,我十分重視學生讀完書後的成果與收穫。利用活動課時間,我定期舉辦小型的讀書筆記展覽,讀書報告交流會,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比賽介紹名作家,名作品及自己的讀書方法。

在每學期將近期末時,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考覈”。“考覈”的內容可由學生自己選擇,可以上臺給大家講一則這學期讀過的最有意義的故事;給大家讀一篇讀後感,或進行一次演講,然後給學生評上等級,獎勵那些態度認真,博覽羣書的學生,封他們做“讀書小博士”。

閱讀教學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課改春風的召喚下,這一“舊”話題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如何在課改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將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永恆不變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