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畢業論文

時間過得真快,大學生活即將結束,我們都知道畢業前要通過最後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計劃的、比較正規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畢業論文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會計學畢業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計學畢業論文

會計學畢業論文1

摘要:我國於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行政單位財務規則》,這一規則是由國家財政部修訂並頒佈的,旨在改革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使其財務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規範性,並對其日常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管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最終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發展。新會計制度的引入可以顯著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管工作效率,本文針對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下開展財管工作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思考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被統稱爲行政事業單位。隨着時代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也是必然。在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進程中,其中財務管理工作被視爲重中之重,它關係到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革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國推行了新的會計制度,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無論是會計覈算方面,還是預算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更爲嚴格的標準,這對我過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下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及意義

新頒佈的會計制度的落實,一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計量制度、會計制度目標和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放棄原有的全額預算管理、差額預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等預算辦法,使用新會計制度提出的核算收支、定額定項補助、結餘留用、超支不補等管理辦法,這就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在新會計制度管理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將更爲廣泛,主要包括資金管控、收入與支出管理、成本控制和預算管理等內容。由於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作與本單位的日常管理息息相關,因此對行政事業單位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性的有效保障

新會計制度下財務信息包括財務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等所有與經濟活動相關的內容。財務管理通過對預算、成本、資金、收入支出等財務活動的監督和有效控制,就能保證財務信息的完整和真實。

2.合理保證單位資產的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財務管理對於單位貨幣資金或資產毀損、挪用的風險能夠起到有效的防範作用,而且還能幫助單位解決一些資產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從這一層面保障了單位資產的使用有效性與安全性。

3.能夠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得到間接的提升

財務管理在具體的財務工作中對預算、成本、資金、收入支出等進行監督和控制時,在客觀上也提高了單位的管理水平,強化了對外服務的基礎條件,從而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得到間接的提升。

二、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下開展財管工作存在的問題

1.在新舊會計制度沒有做到縝密的銜接

在推行舊會計制度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都比較混亂,隨心所欲的設置一些賬目,致使許多財務賬目不夠規範,在賬務處理方面精確性較低。當國家開始推行新會計制度時,原有舊賬目就無法進行精準處理,而且在新舊會計制度的過渡過程中衝突頗多,加之原有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執行力不充足,使得一些單位沒有切實的落實新財務制度,阻礙了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

2.單位內部的財務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都有專門負責財務管理工作的人員,在現實中由於單位內部的財管人員欠缺新型的財務知識,對新的財務管理知識掌握不到位,在財務管理中不能堅決的制止一些財務不規範操作,很容易誘發多種財政違規使用問題。同時,國家財政資金對於行政事業編制的單位扶持力度較大,如果單位一把手對於資金的監管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再加上財務人員的基本職業操守欠缺,不依法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使得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陷入了被動、僵化的境地。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管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期間,缺乏對於預算管理的重視,不能從整體性和大局性來進行預算編制,導致預算的精確度低,降低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久而久之,影響到財政資金的使用有效率,而且還有可能帶來預算資金被挪用等問題。

3.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不健全

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資金的管理上缺乏最基本的嚴謹,許多單位都不能嚴格執行預算,資金挪用、超支使用甚至財政資金被閒置現象不斷涌現,歸納來說主要原因是對資產管理工作不重視,資產的清算和盤點不及時並且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資產管理體系,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堪憂。例如,政府採購預算作爲事業單位預算的一部分,存在預算編制不細化,準確定低,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

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下推行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

1.改變會計記賬方式,順應新會計制度的實施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管工作提供了明確的資金信息導向,在實際工作中自覺的完善舊會計制度下的記賬方法,以順應新會計制度的潮流,強調本單位的資產和負債情況,明確單位內部會計的具體職責和相互之間的關係,穩步提升資金的使用有效率。

2.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依賴全體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和管理意識,即財務人員需要有較高水平的專業素養。針對財務人員財務管理意識相對缺乏的情況,單位要大膽引進優秀的財管從業人員。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可對全體財務人員開展專業培訓,組織優秀財務學科帶頭人講解新會計制度的基本常識和應用方法在最短時間內讓本單位的財務人員熟練和科學的領悟新會計制度的內涵和應用實例。作爲財務人員,也要加強財務人員之間交流學習與借鑑,牢固樹立財務管理的先進觀念和優化意識,並切實運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單位還要建立激勵機制,通過科學合理的競爭,選拔優秀的業務骨幹參與財務管理,激勵財務人員以過硬的業務能力完成本職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培養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強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歸屬感,通過爲提供培訓和平等的競爭機會,促使從業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

3.持續更新財務管理理念

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新會計制度要得到真正貫徹落實,就要嚴格依照《會計法》的相關的規定,在單位內部對財務管理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並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不斷深化財務人員對管理工作的最新認識,在新會計制度下遵循新的管理理念,有意識地淡化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人爲因素。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單位的財政、審計等部門也要將履行自身職能,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在統一明確相應的規範和標準的前提下,促使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發展的方向;對資金開支的結構及財務資金的實際用途細緻分析判斷,依據《會計法》的相關法律規範對賬目不夠具體不夠明確等現象,予以必要的懲罰。以實際行動維護尊嚴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資金使用透明度,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率。

4.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正規化資產管理

財務資金的監管是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傳統會計制度管理模式中,資金被大量挪用的現象時常出現。因此,科學的監控資金流向,對資金的有效使用率和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財務透明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強化資金的專款專用。合理區分專項劃撥的資金與日常開支資金,避免產生資金被擠或佔被挪用的問題的發生;科學合理的歸納總結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並進行評估,從基礎上提高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資金的科學性和自覺性。

5.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預算管理和控制

單位的預算管理控制是構成行政部門預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計工作的目標及會計覈算基礎上,都突出顯示財政預算管控的需求。新預算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財務的預算體系更加完善與透明,實施跨年度平衡機制,增強了財務風險的控制力,完善了轉移支付制度,增強了預算支出的約束力。當前,在新會計制度實施和推進下,可將基本建設的費用支出列入單位一體化的財務大賬賬目中,經過系統的核算,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完整的會計信息,同時也給財政的監督和審計提供便利條件,使得單位財政資金的安全得到有效維護。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其重點無非是管理開支等方面,而完善單位財務開支管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和單位自身的財務制度。想要切實地做好財務收支的監督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四、結束語

財務管理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它不但促進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持續、健康發展,還有效提升了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新會計制度的`頒佈與實施給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要善於分析、解決問題,最終找到新會計制度與財務管理工作的完美契合點,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

會計學畢業論文2

摘要:隨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依靠企業併購使企業發展更加迅速。企業之所以進行併購就是爲了獲取對他方企業的控制權,但企業併購具有相當高的風險,企業併購是否會成爲成功的併購與併購中財務風險有相當大的關係。本文着眼於國內企業分析我國企業併購的動因及企業併購中產生的財務風險,在此基礎上,提出風險規避策略,即企業需正確估計併購的價格、融資渠道需多樣化、優化併購交易時的支付方式以及併購後有效整合企業,使財務風險降到最低。

關鍵詞:企業併購;財務風險;價值評估;融資渠道

隨着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併購活動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市場經濟下,企業併購是資本擴大的有效手段,對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有很大作用。企業併購是一項投資、融資行爲,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併購活動中,對併購活動的成功起關鍵作用。所以,在企業併購過程中須對財務風險做好防範,這對併購活動的成功至關重要。

一、企業併購動因

企業併購的動因有取得規模效應、取得戰略機會、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獲得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併購可以使企業規模得以擴展,合理的資源配置可大規模生產單一產品,單位成本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通過併購可獲取戰略機會。一方面是爲獲得市場上的佔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進入新行業的風險。併購可以提高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力,擴展企業生產規模,實現企業的增長。通過併購,企業獲得被併購企業的資源,分享他們的經驗,從而形成競爭優勢。所以,企業併購之後不僅可以實現在產品、管理、技術的互補性,而且可以實現企業文化的相互作用,並最終促進企業發展。

二、企業併購中的財務風險

併購中的幾種財務風險相互聯繫、制約,它們主要包括定價風險、融資、支付及財務整合風險。

(一)企業併購估價風險。在併購過程中,價值評估風險一方面是由財務報表引起的,企業通過財務報表瞭解被併購企業的財務狀況等信息,而被併購方有時爲了一己之利,隱瞞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這極易使併購方高估目標企業價值;另一方面是價值評估,併購企業在對目標企業進行評估時,中介機構故意選擇不恰當的評估方法來取得一己之利,導致價值評估結果與企業實際價值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評估參數的選擇會由資本市場的完善與否來決定,這也會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真實反映有所影響。

(二)企業併購融資風險。企業併購融資風險是指企業爲確保併購資本的需求而進行融資,由企業資本結構的變化與籌集資金對企業經營影響而帶來的風險。企業融資的方式將影響融資風險的大小。企業併購融資方式有自有資金、發行股票、債券及信貸融資等。當企業採用現金支付方式時,會計畢業論文雖會使得並構成本有所下降,但會導致現金短缺現象的出現,產生財務風險。股權融資雖然風險小,但資本成本高,股權增加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權益,影響其資本結構。債券和信貸融資雖然資本成本比較低,然而,在企業經濟效益不景氣時,就會致使企業面對債務壓力。

(三)企業併購支付風險。併購支付風險就是說併購方爲實現購買,選取何種支付方法所造成的風險。不同方式所帶來的資金壓力及風險大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最簡易的方式是現金支付,能控制目標企業,但會有一定的資金負擔。若選取股權支付的方式,會使併購方成本增加,減少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混合支付是指企業採用現金、股票及債券支付等組合支付。混合支付會使資本結構擁有良好的狀態有很大的難度,併購後財務整合難度會更大。所以,混合支付也會有一定的風險。各種支付方式帶來的風險均會有所不同,併購方對方式的選取可以減少一定的風險。

(四)企業併購財務整合風險。在併購交易完成後,併購企業需要對被併購方進行一系列全方面的整合,其中,財務整合是重中之重。當併購企業在整合期內,若財務行爲不妥,潛在的財務風險會發生,繼而會出現併購成本增加、資金短缺等現象,這些均會阻礙企業發展;在整合期內雙方也許會因財務制度及機構設置產生相反意見,致使企業產生一定的損失;企業內部也應做好監控措施,否則會有財務風險的產生。

三、企業併購中的財務風險規避策略

(一)合理確定併購企業價值,規避評估風險。在確定併購前,併購方特別需對被併購方的財務狀況做細緻的分析,保證所瞭解的各個方面信息是準確無誤的,這將會使企業遇到的財務風險減少。併購企業應逐步完善價值評估體系,採取合適的評估方法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採用不同的價值評估方法可能得到相異的估價,併購方可依據併購時的動機,選擇不同的定價模型,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就可合理確定被併購方價值,使估價風險下降。企業還應用調查的方式分析被併購方資產構成及分析也許會出現的財務陷阱。另外,併購方應有效運用報表以外信息,覺察報表中可能有的漏洞,繼而使併購的估價風險有所降低。

(二)拓展融資渠道,規避融資風險。資本性支出是企業併購的前提條件,但根據企業自身的現金狀況不能滿足併購所需資金,最理想的融資渠道是藉助外部資金滿足自身需求,保證企業併購過程中資金鍊更持久。合理的預算融資需求量及選擇恰當的融資方式可更好地降低企業融資風險的發生率。另外,併購企業應積極開展不同的.融資渠道來使其多樣化,來確保融資結構的合理,使用靈活的方式來降低現金的支出額,例如採用股權、債券支付等多種支付的混合。還有,政府部門應積極研究多樣的融資渠道,例如建立投資銀行、完善資本市場和設立併購基金等,保證企業融資渠道的多樣化。

(三)支付方式的多樣化,規避支付風險。企業併購選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其帶來的風險也會有所不同。各種併購支付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併購方可根據其財務狀況及被併購方的意向,將現金、股票及債券支付等設計爲不相同的組合,分散單一支付的風險,使併購成本降低。隨着中國併購法規的不斷完善和併購操作流程的不斷規範,併購方應根據自身的財務情況,選取支付方式時採用現金、債務及股票等方式的不同組合,加大對混合支付的研究,選用公司及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等證券組合來進行併購支付。

(四)有效整合併購後的財務風險。爲了實現企業的規模經濟及協同效應,構建新企業核心及價值,在併購交易完成之後,併購方須將自身和被併購方的資源進行整合。企業可從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等方面加大對財務的監控。另有,完善對財務的整合。併購結束之後,企業應在熟悉目標企業的生產方式、財務狀況、發展潛力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情況,提出對目標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將其列入自身的預算管理體系之內。最後,企業還應對資產及負債等財務資源合理地優化配置和整合。

在併購的各個階段都會存在財務風險,其是各類風險的綜合反映。所以,在併購過程中,企業要不斷地改善其內部的風險控制體系,有效規避財務風險,這有助於提高併購的成功率,實現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