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程分層次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本文以新課改對小學教育改革要求爲基礎,以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爲主要研究內容,探索論證了分層次教學對小學體育教育的積極影響,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爲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小學體育課程分層次教學探討論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體育課程;分層次教學

1新課改與分層次教學的理論探討

2001年教育部頒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簡稱“新課改”),“新課改”核心是以學生爲本,強調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分層次教學的思想源於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即面向全體學生,立足素質教育,滿足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需要。隨着我國義務教育的不斷髮展,如何對待學生差異,提高運動積極性已成爲需要研究的新問題。分層次教學正是在素質教育的環境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的新型教學方式。長久以來體育教育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不利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尤其對小學這個備受關注的羣體,更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分層次體育教學模式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它是在終身體育、全民健身、娛樂體育的體育教育思想和《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的指導下,立足於素質教育,以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爲出發點的體育課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積極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與創新性。分層次教學符合人類發展過程中存在差別的自然規律。學生由於基因、生長環境、後天性格養成等因素的不同,在智力、非智力方面產生差異,分層次教學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不同的模式對待,尋找教學與學生的最佳結合點。分層次教學注重因材施教,用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分層次教學以學生爲主體,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學習,發揮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2小學體育課分層次教學過程設計

2.1學生主體分層

由於學生的體育基礎、自身能力、性格特徵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異,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或技術動作的接受程度和愛好程度也會存在着較大的差別。基礎好的學生希望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更加複雜的技術,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體育成績,而原有的體育課程內容可能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出現“吃不飽”的現象。而基礎薄弱能力較弱的學生,卻會感覺到課程內容吃力,導致“吃不了”的情況。因此教師應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認真觀察、全面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體育基礎、興趣等相關情況,準確把握學生的層次,並徵求學生的.意見,選取適合學生自身水平的層次。根據具體情況再進行適當調整,最終把學生分爲A、B和C等3個層次,分別對應體育基本水平高、中、低3類學生,建立學習檔案,進行實驗跟蹤記錄。這是分層次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此環節爲學生制訂明確的目標,適應其“最近發展區”,爲學生今後的逐層遞進設立臺階。

2.2教學目標分層

有效的教學活動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明確瞭解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根據各層次學生實際狀況,制訂合理的教學總體目標和各章節分目標。教師在制訂目標的過程中,首先是面向全體學生,爲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制訂出基礎目標。然後要針對不同學生差異,採取個性化的策略,爲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出適合他們發展的不同層次的目標。制訂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情況,以學生爲主體,而不能把教師的意願強加於學生。應注重引導的教學方式,儘量避免傳統的“一刀切”思維,通過分層分組教學方式,採用交互式教學或個別教學的方法,儘量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針對A、B、C3個層次的學生,制訂出相應A、B、C3個層次的目標。A層次:由於這部分學生具有較好的體育基礎,其能力較其他學生強,因此,應爲其制訂高級目標。教師通過教學訓練,讓其掌握更加複雜的體育技術和技能,不斷突破自我,達到更高的層次。對此類學生教師應嚴格要求,適當拓寬大綱規定的教學範圍,不斷提出更高的目標,設置難度較大的訓練內容。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真正更上一層樓。如果有條件,學生也有興趣,教師可以推薦他們朝着專業化體育方向發展。B層次:B層次學生處於中等體育水平,目前大部分學生的體育成績處於這個水平,因此要重視對B層次學生的教學。此類學生水平一般,不如A層次學生那麼優秀,但是比C層次的學生水平要好。對B層次學生,教師要通過相對拔高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掌握相對比較複雜的技術動作,在原有基礎上適當拔高,朝着A層次的方向邁進。應重視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重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類學生可能有着很好的體育潛力,如果教師方法得當,也有可能讓他們有突破性發展。C層次:這個層次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最低,體育基礎較差,其中不乏有學生因爲遺傳基因、後天環境等造成的身體缺陷問題。對此類學生應適當降低要求,只要完成教學大綱即可。對身體狀況不適的學生可以再降低要求。根據C層次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學習訓練方案,也可以是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儘量多的採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教學,最大程度樹立學生信心,提高鍛鍊的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思維。

2.3教學過程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接受程度都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尺度。”對A層次學生,安排一些複雜技術教學內容,給予他們較多的獨立練習,鼓勵自主學練,使他們感到學無止境,重視能力的培養;對B層學生,給予適當難度的練習,採用巡視指導的方法,提供教師講解與學生技術練習的有機結合;對C層學生,多進行基礎練習和有針對的個別輔導,多用表揚鼓勵的方式,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以激發興趣爲主。教學過程儘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通過練習不僅能學到體育鍛煉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樹立信心,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2.4教學評價分層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A層次學生應高標準嚴要求,激勵他們朝着更高的目標努力取得更大的進步;B層次學生應採用較爲客觀的評價方法,同時採用適當的激勵機制,讓他們在瞭解自己的不足之處的同時明確新的目標,朝着A層次的標準繼續努力;C級學生主要採用激勵的評價機制,放低標準和要求,消除因練習困難而產生自卑情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應對學生多鼓勵,引導學生不斷朝着更高的目標努力。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激發各層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在讚賞中促使學生髮現自我、挖掘潛能。

3小學體育課分層次教學方法的建議

3.1根據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確

定課程目標體系和課程內容根據多維健康觀和體育的學科特點,借鑑國際體育課程發展的經驗,爲各地區和學校制訂課程實施方案和教學計劃提供明確的指導,保證學生更好地達成學習目標。在目標多元的基礎上還要有所側重,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結合實際將課程目標具體化,提高目標的可操作性,有計劃有步驟地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習目標是水平目標、學年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組成的完整體系,應在此基礎上制訂各層次的具體學習目標。

3.2根據學生的興趣適當調整課堂內容

教師應根據大綱和教材,制訂基礎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應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全面綜合考慮學生差異,合理制訂出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同時教學內容應根據各層次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更大的進步與提升。各層次的教學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每學期不同的教學需求和每屆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做出適當改變和調整。

3.3保證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確立課程目標體系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原則。各地區和學校制訂具體的課程實施方案和教學計劃時,應從師資隊伍、場地與器材、學生體育基礎等方面的實際出發,選編適宜的教學內容。農村學校體育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應特別注意開發與利用各種實用的課程資源,確保課程的正常實施。

3.4採用多樣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方法

運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學習評價既要注意評價的科學、公正、準確,保證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注意評價的簡便、實用和可操作性,制訂出適合本校實際的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標準。通過學習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注意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功能,讓學生最大程度提高學習興趣,不斷嘗試不斷進取。在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後,朝着高層次的目標繼續邁進,充分挖掘出潛能。

3.5儘量多開展課外活動和競技性體育比賽

在體育課之餘要儘可能多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不斷鞏固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於人際交往。讓學生把體育真正當成一種興趣和愛好,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一些中小型運動會或者趣味運動會等,通過這種形式在學生間展開競爭,有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進取心,培養學生的體育競爭意識。在體驗體育帶來的成功與喜悅的同時,應鍛鍊抗挫折能力,讓學生真正享受體育帶給身心的愉悅、樂趣和進步。

3.6重視學生心理引導和教育

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尤其是小學階段,更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和教育。素質教育不僅注重能力培養、身體健康、個性發展,還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更應尊重學生主體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劃分學習水平。加強賞識教育,多表揚和鼓勵學生的進步,完善評價機制。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快樂學習。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堅強的意志品質、合作精神與公平競爭的意識。讓學生不畏困難,坦然面對挫折,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交往。

作者:馮磊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解放路小學

參考文獻:

[1]王素清.改進小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6):14.

[2]張麗麗.實施分層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淺談小學體育學科如何開展分層教學[J].考試與評價,2016(3).

[3]王美洲.小學體育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和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4).

[4]胡玉蘭.“分層次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設計與運用[J].科學諮詢:教育科研,2008(5):87.

[5]杜建新.小學體育教學怎樣實現分層教學[J].學生之友:下,2013(16):57.

[6]周德才.小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