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體《松鼠和松果》論文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融情入境,美文美讀──利用多媒體教學《松鼠和松果》教學論文精品,歡迎您來閱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利用多媒體《松鼠和松果》論文

【關鍵詞】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慾望,優化教學過程,開發情感世界,發展主體思維。多媒體技術必將倍受關注。

語文是一門融人文性和科學性於一體的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作爲一種拓展視野、陶冶性情、溝通心靈的活動,充滿了興趣和智慧。閱讀的過程實質是一個不斷吸收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信息技術作爲一種工具,具有多媒體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鏈接的選取性、大容量儲存的豐富性、超時空交流的共享性等特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藉助信息技術,可以爲學生創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從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所描繪的優美意境。這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面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二冊第10課《松鼠和松果》爲例,談談多媒體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松鼠和松果》是第二冊教材第三單元的課文。這單元的教材都是圍繞着愛護環境這一主題編排的。《松鼠和松果》是一個充滿着環保意識的美麗的童話,講的是一隻松鼠在摘松果吃的時候想到: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要是那樣,他的後代將沒有食物、沒有住處了。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次摘松果,摘一個,就在土裏埋一個。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樹。

一、誘發閱讀慾望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感興趣,纔能有激情,才能夠實現課伊始,趣已生。

據此,在開始上課時,老師利用課件呈現給學生一幅松鼠埋松果的動畫,並說:同學們,這隻可愛的松鼠正在幹什麼呀?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松鼠正在埋松果。這時,老師又問:松鼠爲什麼要埋松果呢?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吧。

童話本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課文形式,再配上色彩鮮豔的課件動畫和老師激趣的話語。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語文本來是一門最開放的學科,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在開篇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於往下學習,正是所謂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集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等特點,爲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爲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優化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能變抽象爲具體,化難點爲不難,縮短學生理解從課文淺表含義向深層含義的進程,達到啓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爲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提供了技術保障。

1、變抽象爲具體:

一年級學生對抽象的概念往往難以理解,而運用多媒體則可以輕鬆地解決這個問題。

《松鼠和松果》一文中寫道,春天,幾場濛濛細雨過後,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樹。挺拔一詞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難懂。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我製作了動畫課件。當學生看到小松樹慢慢地越長越高,越長越粗壯時,一下子就明白了挺拔是什麼意思,馬上就有學生說出來了:是指小樹又直又高的意思。

2、化難點爲不難:

小學生由於年齡小,閱歷淺,對某些事物因爲沒有親身經歷的體驗,所以,難於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多媒體可以通過再現情境,幫助學生體驗、認識事物。

在這篇課文裏有一段說: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學生對這兩個問題不太理解,弄不好就會讓語文課變成自然課。爲了解決這個難點,我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營造談話氛圍──創設森林情境──感悟文章意思。具體步驟是: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松鼠喜歡吃的是松果。那麼,松鼠又住在哪兒的呢?

生:住在松樹的樹洞裏的。

師:對。松樹是由松果長成的。如果松鼠只摘松果吃,不種松果。松樹會越來越少,到最後,一棵松樹也沒有。松鼠就會沒東西吃,沒地方住。那會是什麼情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光禿禿的森林圖。小松鼠們沒有吃的,很可憐的樣子,引起了學生的同情。這樣,學生更理解爲什麼松鼠要種松果了。

三、開發情感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感情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動的時候,知識才會觸及人的精神世界。語文學科是一門情感內容十分豐富的學科,通過情感的創設可以引導學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爲了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境,使他們的情感與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形象化的畫面。多媒體形聲方面的優勢在這裏大有用武之地。

1、以形動情:

讓學生直觀感受,豐富表象,以形激情。在《松鼠和松果》這課的教學中,多媒體裏多次出現松鼠可愛的形象。學生對這隻松鼠產生了良好的印象,深深地喜歡這隻松鼠了。

2、以聲動情:

在對松鼠形有了感知,老師又利用多媒體設置了有感情的朗讀的環節。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進一步體會課文的主旨,達到以聲動情的效果。

靜止的教學信息在電教媒體作用下活了起來,有聲有形有色,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發展與昇華。

四、發展主體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不能停留在給學生一個生動的畫面,而應以發展學生思維爲目的,根據教學重點和難點,精心確定思維啓發點,通過形象的感知,使視聽覺與深入思考結合起來,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學生形象思維的工具。在《松鼠和松果》一課中,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了松鼠爲什麼要埋松果在土裏。如何由松鼠埋松果聯想到人類也要重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課件中,松鼠變成了人。老師說:如果人類像松鼠一樣,無論做什麼,都能夠想到讓別的事物不會消失。那麼,我們的後代也會像我們一樣幸福的。

老師的講解,爲學生進一步的提升對課文的理解掃清了道路,強化了可教學效果。進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爲學生以後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示範。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猶如一座架在學生和課文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樑。它的作用必將受到老師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融情入境,美文美讀──利用多媒體教學《松鼠和松果》,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