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課外閱讀誤區初探語文論文

拓寬中學生課外閱讀,無疑是當前中學語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瞭解到,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這一環節上,教師對“讀什麼”、“怎麼讀”這兩個主要問題把握不夠準確,所以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在課外閱讀方面雖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於語文能力的培養無甚裨益。造成課外閱讀這種“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癥結所在,還是由於這些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不知不覺陷進了某一“閱讀死角”,以致徘徊、困惑,從而制約了語文諸多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我們把這種狀況姑且稱之爲“課外閱讀的誤區”。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形成中學生課外閱讀誤區的原因,試圖引起同行的重視,以期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中學生課外閱讀誤區初探語文論文

一、因“偏食”而形成“閱讀誤區”

對於中學生課外閱讀,教師往往放任自流,忽視和淡化了其具體的指導,學生憑興趣遨遊書海,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頗具個性”的讀書嗜趣。在中學階段,學生的遷移能力、鑑賞能力、審美能力還很不成熟,看語文作品,難免“情人眼裏出西施”。比如偏愛古典詩詞的學生,就以爲古詩詞以外別無書讀;熱衷鑽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學生,對現代文一類的東西往往覺得不屑一顧;港臺及內地的某一類文章讀多了,部分學生就認爲文章不綺麗,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夠味。我們曾抽查過部分學生的讀書筆記,發現了三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有些學生的讀書筆記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詩詞,有些學生的讀書筆記盡是些綺麗柔情的.支言片語,還有一些學生的讀書筆記摘取的大多是些險僻的詞句。學生如此進行課外閱讀,僅在課堂測試裏邊,就會暴露出許多問題來。比如我們常常聽到學生這樣一些類似的反映:對文言語段的閱讀感覺還可以,對現代文語段的閱讀卻沒有把握;寫起記敘文來還比較順手,寫起議論文來卻無所適從,如此等等。針對這些類似的問題,我們曾借用1995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對1996屆高三畢業班的部分學生進行過模擬測試和抽查。結果表明,這些學生文言語段閱讀(第二大題)平均得分率在65%左右,而現代文語段閱讀(第四大題)平均得分率只在53%左右。這一結果與上述部分學生反映的情況是一致的。作文題測試的結果也表明,記敘文(32小題小作文)的得分率也明顯高於議論文(33小題大作文)。

以上情況顯示,部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是不平衡不全面的,而制約這種能力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乃是因學生閱讀“偏食”而形成“誤區”,有所偏廢,導致“受力不均”,終至無所“增益”。

二、因“涉奇”而形成“閱讀誤區”

“涉奇獵異”是人們的一種普遍心理,尤其是中學生,閱歷淺,求知慾旺盛,“涉奇心理”更加突出。具體在課外閱讀的時候,就有一部分學生總是“唯奇是取”,餘者不顧。比如讀長篇小說,一些學生一般只追求離奇的情節;讀報紙雜誌,總是對林林總總的奇談怪論感興趣。

我們曾作過這類實驗調查,暑假前,佈置學生閱讀長篇小說《紅樓夢》,學生返校後我們擬出六個小問題要求學生回答:①有人說,襲人是主子的奴才,又是奴才的主子。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②賈寶玉吟詩、題對、制藝(應試作文)三項,他最擅長哪一項?最討厭哪一項?③寶釵身上有缺點嗎?若有,試舉兩例說明。④賈蓉與“紅樓二尤”是否是親姨甥關係?⑤晚唐的李商隱以抒情詩而盛名,多情的林黛玉對李詩持何態度?⑥“木石前緣”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結果顯示,前面三個較重要的問題,大多數學生不能回答,後面的三個問題,反而有多數學生答得上來。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後面三個問題所涉及到的小說情節有一定的“奇”味在裏面,比如“紅樓二尤”的情節,“黛玉論詩”的情節,“木石前緣”的“神話”情節,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片段。因而比較關注,而對那些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情節內容以及鮮活而細膩的人物刻畫,反而忽視了。所以,學生雖然花了一定的時間讀了《紅樓夢》,仍然還是懵懵懂懂。

我們還在學校圖書館進行過一次“熱點圖書”調查,發現同樣是1995年的新雜誌,《知音》、《少男少女》、《愛情·婚姻·家庭》等雜誌很搶手,而於語文學習有直接幫助的《散文》、《散文百家》、《雜文》等雜誌,學生反而較冷淡。這一狀況同樣表明,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只是一種盲目的涉奇獵異,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這一目的,而被五花八門的奇聞異事所吸引。

三、因“求速”而形成“閱讀誤區”

“求速”,是部分學生希望通過課外閱讀找到一條提高語文能力的捷徑,以期“學以致用”、“現躉現賣”的一種表現。有些學生反映,他們爲了提高作文水平,“中學生寫作範文”一類的文章也讀了不少,可是寫起作文來,眼前還是一片茫然。我們甚至發現,在平時的作文訓練或考試中,有些學生竟將所謂的“範文”照搬或“移植”。這類情況顯示,部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一種“貪便求速”的心理,試圖取那些“優秀作文”的“現成之長”來填補自己的“眼前之短”。於是就有一些學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讀“八股文”一樣,捧着《中學生一流作文薈萃》之類的書籍如獲至寶,不管是與不是,硬是橫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對其他優秀作品則視而不見,不予理睬。步入這一閱讀誤區的學生,寫起記敘文來就只見“故事”而不見“人物”。寫起議論文來幾乎每篇都只是填充一些司空見慣的例證。古人說,欲速則不達。部分學生通過背幾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齡人”的“佳作”上,來模仿套用程式,其結果只能是邯鄲學步,作文越寫越彆扭,越寫越空洞。比如今年湖北省考生高考作文,在談“人無完人”的問題時,許多考生僅能列舉秦始皇等的功過是非來作論據材料,而那些典型、新穎、獨到的論據材料在考生的試卷裏幾乎很少發現;在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問題時,有些學生甚至“強拉”張海迪、居里夫人來佐證。

這些情況表明,課外閱讀“貪便求速”,勢必導致囫圇吞棗,生吞活剝,不但無益於中學生的能力培養,反而大大禁錮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其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甚至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要清除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誤區”,應急需教師加強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讀什麼”、“怎麼讀”這兩個主要問題,而“讀什麼”的問題是前提,只有先解決這個前提,才便於解決“怎麼讀”的問題。僅將這些情況擺出來,自己實無善策,希望引來方家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