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論文

1高校特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高校特困生心理教育研究論文

1.1自卑自卑是由於某種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產生的對自己或品質評價過低,擔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狀態。特殊的家庭經濟條件,使得特困生在人際交往中,過於拘束,很容易產生慚愧、羞卻、畏縮,甚至心灰意冷的情感,久而久之,漸漸地形成了壓抑憂鬱的性格,不願與人交流,更不願參加集體活動,這樣,就更降低了與人交往的勇氣和信心,形成強烈的自卑感。

1.2焦慮焦慮是一種伴隨着某種不祥預感而產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緒,一些特困生因家庭經濟拮据、學校學費高昂和大城市的高消費,使得他們不得不精打細算、謹小慎微,從而產生一種着急、煩躁、憂慮的情緒。

1.3抑鬱抑鬱是一種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由於長期的生活困擾,特困生的性格孤僻、自卑心理較強,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抱怨生不逢時,思想消極,甚至破罐破摔。

1.4虛榮虛榮是一種通過不正常或不正當途徑獲取別人讚譽,從而滿足自己某種心理需求的傾向。有些特困生不能正視自己的位置,一度的以“特困生的帽子”爲恥,更不願意承認自己特困生的稱號,總是在與自己實際經濟條件不符的情況下,極力地包裝掩飾着自己,這種做法,有礙於他們正常心理的良好發展,同時,一旦被揭露,又會造成更大的心理創傷,形成心理的惡性循環。

2導致高校特困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2.1社會因素社會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高校特困生的正常心理。在如今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金錢是萬能的”的思想使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冷漠、勢利和虛僞。一些特困生盲目地衝向社會,參加各種名目的傳銷、促銷和直銷活動,希望掙些錢來改變自己的困境。但學生身份特殊,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左顧右盼、左右爲難,心理難以平衡,心理問題難以解決。

2.2學校因素有些院校對特困生的資格認定體系、特困生補助操作規程及勤工助學規章制度等不夠合理和健全,有些院校由於管理人員認識不到位,工作不紮實,使特困生的扶貧政策不能很好落實。

2.3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子女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和環境,往往一個家庭在經濟困難時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更有些無知的父母還有可能因爲自己一時的不如意而遷怒於孩子,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得不到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悉心培養和教導,長此以往,造成特困生認知的扭曲和性格的缺陷。

2.4個人因素特困生在思索自我與他人及社會的關係時,難以正確評價和認識自我,對困難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同時,勇氣的缺乏,使得他們沒有耐心和毅力來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對自己以後的人生和發展,沒有規劃,更不願去努力拼搏。這樣,更加劇了特困生的心理問題。

3高校特困生心理問題的教育對策

3.1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當下,應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特困生,加強新聞媒體的責任感,激發每一位公民的愛心和責任感來幫助特困生。高校應建立健全全社會資助管理制度,力求將資助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將資助款集中管理、統一調配,逐一落實到每一個特困生身上,使特困生廣泛受益,避免社會資助活動“多對一”,讓更多的特困生感到我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培養特困生健全的、高尚的人格。

3.2引導特困生科學地認知“自古磨難出英雄,從來紈絝少偉男”。要教育特困生認識到,貧困並不可怕,貧窮並不是他們的過錯,可怕的是因爲貧窮而喪失了追求理想信念、實現遠大抱負的信心,畢竟財富權位不能給人以智慧和品德。德國著名作家約翰保羅曾說過:“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自己。”要教育特困生對自己的處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敢於正視困難,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美好理想。學校要爲特困生創造機會,鼓勵特困生克服各種心理問題,不能因爲經濟條件差而抹殺自己的長處,應正確認清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正確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係,爲學校的學風建設和校園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3.3加強特困生的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的情緒氛圍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員的語言及人際氛圍直接影響着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心理,對個性逐漸成熟的特困生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學校應經常與父母聯繫溝通,建議父母應通過電子信件、電話、書信、定期看望和假期教育的形式對孩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3.4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教育和管理體制

3.4.1要加強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建立健全學生心理諮詢服務體系,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開設大學生心理諮詢服務社,成立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引導特困生學會調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3.4.2紮紮實實做好特困生的`各項工作獎。學校要鼓勵教育特困生奮發學習,爭取獲得各種獎學金,廣泛聯合社會各界建立多種教育基金獎,加大典型獎勵幅度。勤。學校要在學生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學生活動室、俱樂部等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開辦大學生郵電所、洗滌中心、理髮社、攝影社、生活服務部、圖書社等實體,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助。學校要讓特困生通過以美化校園系列活動來取得特困補助,而不是坐等補助,更不是“平均分攤”或“恩賜”。補助要有檔次、有傾斜,確保每一名特困生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免。學校針對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對父母雙亡、烈軍屬、民政部門的優撫對象、貧困地區的特困家庭和父母一方下崗的特困生學費和公寓費等適度地採取減免措施。貸。國家助學貸款是黨中央、國務院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速人才培養,特別是使經濟較困難的優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決策。對此學校應成立專門機構,服務、指導和教育特困生,辦理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

3.4.3加強學生工作隊伍素質學生工作者的思想品德、行爲規範、價值取向對學生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要不斷學習,豐富學術底蘊,完善人格。在對特困生進行正面教育疏導時,一定要把立足點放在廣泛開展有益於特困生身心健康的、寓教於樂的校園文化活動上,使他們通過活動找回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長。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工作隊伍開培訓會、研討會,走出去與其他院校相互交流學習,使特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更科學化,更具實效性。高校特困生工作是一項艱鉅而持久的任務,是學校穩定工作的重要環節,只要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切實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只要學生工作者注意從心理上引導、生活上濟困、管理上科學的基本點出發,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戒之以規,相信高校特困學生一定會堅定自立自強的信念,以良好的心態渡過難關,成爲社會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