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分析的論文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以後語文學習的基礎,因此,新課改要求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轉變課堂教學理念,選擇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水平。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爲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參考。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分析的論文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變革

語文是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它可以有效解決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要加強語文的學習。小學語文主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和邏輯思維以及一定的運算能力[1]。但是,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採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偏重於小學生的語文運算能力,忽視了語文思維的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嚴重的阻礙了小學生日後語文水平的提高,而且,這種簡單重複的運算訓練還會降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要加強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形式化

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我國目前很多小學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教學模式形式化。雖然有一定的改變,但是效果並不明顯,這種模式的片面化將導致無法全面的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因此,在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加深課程改革的深度,保證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學生學習態度消極

語文課堂教學對語文的學習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語文的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着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高低[2]。雖然,語文教學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於語文課堂對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很多小學生覺得語文課堂壓力大、無趣,甚至有的小學生厭惡語文課堂。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程度較低,這將直接導致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低。

3.語文教學目標偏差

雖然新課程改革對語文課堂教學做出了一定的改變,但是,由於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關鍵是加強語文習題練習和基礎知識的記憶,其教學目標依舊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分數依舊是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唯一標準,這種單一的衡量模式將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目標的偏差和衡量標準是不科學的,將會阻礙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不科學使用多媒體

在新課程改革下,多媒體被廣泛地應用於課堂教學。但是,由於小學語文的不同內容,需要的教學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果一直使用多媒體教學,將會導致課堂教學的混亂,教學效果低。同時,由於課堂教學大量使用多媒體,減少板書,將會導致學生思考的時間減少,學生獨立的語文思考能力降低。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

1.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課堂既需要理念也需要模式[3]。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認識的起源、形成和發展規律,形成符合小學生學習的模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主要的方法是創造良好的情境課堂。由於小學生年齡大約在6-12歲,這一階段的孩子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對於這一階段小孩的課堂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爲他們創造一個能夠滿足好奇心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語文的奧妙。例如,在學習三角形中,教師可以先用模具組一個三角形,然後,讓小學生自己通過探索組裝一個三角形。在組裝的過程中,通過多次的嘗試,小學生就會知道三角形的一些特性。

2.樹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觀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但是,由於小學生的文化水平有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既要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又要加強注重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性。例如,在小學低年級學習語文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語文模具,讓小學生通過自己數數,加深對計算的理解。在小學生語文運算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管理好課堂紀律,由於小學生的自制能力比較差,教師要加強課堂紀律管理,保證課堂教學環境。其次,教師要加強小學生對語文運算探究的指導。如果只是靠小學生自身進行探究,不僅會浪費很長時間,而且也會導致運算教學效果低。因此,教師加強學生探究過程的指導,使其能夠快速的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新的課堂教學觀念可以有效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3.選擇合理的課堂組織形式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句話說明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教師選擇合理的課堂組織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運算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養語文思維以及語文的邏輯能力。學生之間進行團隊合作,有利於小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形成發散性的思維。在小學語文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不告訴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具體公式,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計算出長方體得表面積。在討論和計算的過程中,他們會發現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六個面的相加,這樣學生可以利用長方體的特性,長方體相對的面相等,就可以通過團隊協作總結出長方體面積公式。學生對於通過探討而總結出來的公式要比教師直接告訴公式的印象更深,即使學生忘記了公式,也可以通過自己推斷出公式,這樣的合作學習,比知識點的直接傳授效率高,效果好。

4.轉變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構

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基本的運算能力中,更好的發展學生的邏輯與創新思維。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課堂教學結構,加深學生在課堂中對語文的“領悟”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樹立課堂教學整體觀念,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轉變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構,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加強課堂組織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鮑銀霞,楊愛華.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觀察報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3:23-25.

[2]胡曉敏.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有效性的探析--以楚雄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爲例[J].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13,09:72-77.

[3]玄桂琴.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學週刊,2014,1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