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習習慣的培養的論文

有位哲人說過:“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命運。”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該播種怎樣的信念,形成怎樣的習慣,才能收穫理想的命運呢?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影響學生學業的重要因素,而且對於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也有重大的影響。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幾點看法。

淺談學習習慣的培養的論文

一、培養學生在應用中學習數學的習慣

知識來源於實踐,同時也應爲社會生活服務。因此,數學應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數學的價值不是體現在那張百分答卷上,而是體現在平凡的生活中,很多學生不明白數學的價值,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多以一些生活實例做例題,課後安排一些具有開放性的`、生活化的課外習題,既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又能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因此,我們要給學生一個與實際生活聯繫的切入點,培養點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學會用數學的思想去開發智力,養成從生活的角度學習數學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習慣

世界是屬於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的。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經驗或實踐上的一個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學生能不能有問題意識,能否大膽提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給學生創設開放、寬鬆的課堂氛圍,抓住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體驗到思考的快樂。這樣,學生就會敢提問,原提問、樂思考、愛學習了。

三、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求知的習慣

現代教育已由知識的傳播變成了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畢意是有侷限性的,單憑課堂教學遠無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生活的需要。所以,學生主動地探索求知顯得尤爲重要。於是,我從課堂教學出發,經常給學生創造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發現其中蘊含的知識和道理。問題提出後,我不會輕易告訴學生現在的答案,而是讓學生明白從哪裏入手,再由學生自己尋求結論。學生帶着問題去思考,或經過教師的適當指導,或經過討論辨析,或經過觀察思考,學生在得出答案的過程中,經歷了探索、思考的艱難困苦,體味到其中的樂趣,對知識獲得最深刻的理解,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由等待答案變成探索答案了。有了這樣的習慣,學生便有解決問題的金鑰匙,而不再是感到茫然失措了。

四、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習慣

現在的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多數是在家長的寵愛呵護下成長的,難免會出現霸道、自私的毛病。加之家長多爲生計忙碌,與學生的心靈溝通較少,因此學生對許多事情不甚明瞭。在現實生活中,要發展、要生活就難免與他人發生摩擦,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就十分必要的。因爲受到生活環境、思維定式的種種制約,學生的數學思維往往都要受到限制。但每人都有一種方法,交流一下,兩人便有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方法了,這便是交流的力量。要讓學生合作,必須讓他們體驗合的樂趣,產生合作的慾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滲透和引導,當解決部下的意見發生分歧時,要及時進行合作交流,此時好的解決方法便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