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傾聽的誤區及反思論文

傾聽,成就數學之美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傾聽的誤區及反思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傾聽的誤區及反思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生課堂傾聽中存在“聽課等於傾聽、在聽等於會聽、甲聽等於乙聽、生聽等於師聽”等幾種誤區的分析,進行積極反思,尋找原因,並從教學概念分析爲切入口,以教學片段爲支柱,舉一反三,探索出“調動興趣,主動傾聽;有序訓練,學會傾聽;調控情緒,耐心傾聽;以身作則,善於傾聽”等一些建設性的對策,逐步養成傾聽的習慣,培養小學生傾聽的能力。

關鍵詞】傾聽 數學 課堂 誤區 反思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可是現行教材未專門設立傾聽練習,特別是數學課堂主要以書面練習爲主,傾聽技能訓練更是處在被遺忘的角落。究其原因,筆者發現關於傾聽還存在着幾大誤區。

誤區一:聽課=傾聽

傾聽的關鍵字在“傾”。傾,是身體稍向前斜着,用肢體語言表示關愛與注重,更包含着“專心”與“主動”的含義,它是一種心(神)、身、眼、耳的統整活動。即“用盡力量去聽”。學生如果是一般的聽課,沒有專心致志,沒有集中注意,似聽非聽,那不叫傾聽。請看下面的例子:

【鏡頭一】《認識釐米》

已經初步認識了1釐米就是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後。

師:(出示1根1釐米的小棒)它的長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誰知道這根小棒的長度是多少?

生1:1釐米。

生2:1米。

師:“剛纔講過了,你怎麼還是不知道?你上課在聽什麼?”

……

訓者怒氣衝衝,被訓者被迫接受,“屢教不改”。

【反思】課堂中這種現象,確實讓教師惱火。學生顯然沒有認真聽課,只是貌似聽課。仔細分析,出現這樣的事情,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學生傾聽的習慣不好,表現爲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學生傾聽的能力欠佳,對所學的理解不了,難以接受,導致傾聽效果較差。

【對策】調動興趣,主動傾聽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爲,人的一切行爲都由動機引起的。要使學生做到主動傾聽,就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具體做法:

1、營造氛圍。學生渴求老師的愛,想使自己成爲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這是他們的行爲動機和迫切需要。事實上學生往往因爲喜歡哪位老師,就會做到認真傾聽他上的課。所以教師應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談,營造輕鬆的氛圍,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

2、優化教學。要提高傾聽的效果,教師必須不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同時巧用學生的注意力特點,用各種方式去提示、突出、強化教學重難點。如【鏡頭一】中教師可以爲學生提供大量的操作、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去“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一系列感官參與的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將抽象的單位“1釐米”的教學過程轉變爲學生對數學的體驗過程,而且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3、激勵促聽。傾聽是一種動力。同學的傾聽是對發言者的一種激勵。做慣了學生,如有機會轉換一下角色,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如,“小小評論家”“小醫生” “小博士” “小設計師”等。同時在“聽”的培養中,教師應及時表揚正在傾聽的孩子:“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麼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

誤區二:在聽=會聽

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傾聽老師的講課,而且要傾聽同學的發言。因爲知識不僅來自老師,同樣來自於同學之間的互相啓發、互相學習。課堂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的學生重複人家剛纔的回答的現象,這是沒有傾聽的原故。對同學回答信息的忽視,是傾聽能力欠缺的重要表現。請看例子:

【鏡頭二】《估算》

……教師展開單車掛圖。

師:“你們估估要多少錢?”

(在精心創設的情境面前,孩子們爭先恐後,個個急於表述自己觀點。)

生1:“200元。”

師:“不對,比200元多得多。”

生2:“1000元。”

( 當老師喊別的同學發言時,他們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

師:“不對,比1000元少多了。”

生3(迫不及待得):“1000元。”

……

一個同學剛說了一個錯誤答案,老師或同學給指了出來。片刻之後,另一個同學興高采烈地發言,竟然又重複了剛纔那個同學的錯誤。

【反思】小學生的表現慾望強,他們往往關注誰在說,而對同伴的發言內容總是不感興趣,不懂得去傾聽,總想着我要說。而被叫到發言的同學也往往只以爲是講給教師一個人聽的。

【對策】有序訓練,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意識,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學生有了聽的興趣,但不一定會聽。因此,需要專門訓練,使其學會傾聽。

1、作好準備。學生的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有待培養,所以老師要爲學生學會傾聽作準備。首先要讓學生做到心靜,這是傾聽的前提條件。其次強化聽的意識。在你上的第一節課就應告訴學生: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喜歡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欣賞專心傾聽的同學。

2、專項訓練。第一,聽後複述,訓練聽知注意力、聽知記憶力以及檢測聽知效果。如“剛纔同學說什麼,你能再說一遍嗎”?或者老師說一道題,讓學生說說主要講了哪幾點?第二,聽答訓練,培養傾聽注意力和傾聽判斷力。如教師口述判斷題或選擇題,讓學生聽後判斷或選擇。第三, 聽記訓練,培養學生邊聽邊想邊記錄的`能力。如聽算練習, 口頭述說應用題,讓學生記錄條件和問題,口頭佈置作業等。第四, 聽辯訓練, 學會在聽中思考。引導學生在爭辯中提高聽覺的靈敏度,培養對語言的敏感度,養成規範的聽說習慣。

3、持之以恆。良好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傾聽訓練滲透到學生的平時聽課中去。如在小組活動的彙報中,發言者要說出其他同學的解法,記得越多越好,而你的解法要留給別人說。以此來強化傾聽的方法,逐漸形成傾聽的能力。

誤區三:甲聽=乙聽

傾聽能力的培養中,我們總要遇到一個片面與全面的關係。我們往往只關注一部分學生的傾聽,或是好生,或是中差生,卻沒有顧及全體學生的傾聽能力培養。這是一種遺憾。

【鏡頭三】《估算》

課件出示:隨身聽242元,單車387元

師:買這兩樣東西,你們估估要多少錢?

生1:我知道,老師讓我說!(一個穿黃衣服的男孩踮着腳,高高地舉着手急切地說。看得出,舉手的學生太多,他怕失去這次機會。)

師:歡歡,你說。

生1:比200元多……

生大笑:哈哈,不對不對,老師我來。

(很多學生急不可耐,沒等別人說完,就跳着喊着舉起了手,老師立刻作出了反應指了指其中一位。)

生:隨聲聽,242元,約250元,單車384元,約400元。250加400等於650。買着兩樣東西大約要650元。

師:對,表揚他!

(整節課穿黃衣服的男孩情緒都不穩定,左顧右盼,心不在焉。)

【反思】由於學生自身資質的參差不齊,他們的傾聽能力和傾聽狀態也存在很大差異。而經意和不經意間有些教師總會經常請部分能答對問題的學生回答,卻忘了另一部分學生。而且由於教師的光暈效應,一部分學生成了遺忘的角落。

【對策】調控情緒,耐心傾聽

小學生因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傾聽,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適時調控學生的情緒,指導他們學會耐心傾聽。

1、適時提醒。在學習過程中,對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往往容易衝動,常常還沒聽清楚或想清楚就開始爭辯。此時就要引導學生不斷自我提醒:“我應該聽清別人的意見,否則就沒有發言權。”“我再思考一下,就能有不同的發現。”

2、引導換位。可以讓學生體驗不良的傾聽行爲,引發換位思考。如“假若發言的是我,願意別人打斷我的思路嗎?”“他有勇氣站起來發言,就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我應該相信他。”在一次次的體驗中,他們就能明白耐心地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多麼的重要。

3、有意等待。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影子,因此無論孩子們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教師都要以身作則,利用有意等待去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言,如注視學生、側耳狀等,有時稍作點撥,不能因爲學生的發言“破壞”了教師原先設計初衷或怕控制不住課堂的“正常秩序”、完不成“既定”教學任務等原因就拒絕傾聽。

誤區四:生聽=師聽

在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實踐中,我們還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傾聽能力的培養其實關注的應是師生雙方的。教師同樣需要傾聽,教師的傾聽是對學生的鼓勵尊重,更是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可貴資源。如果一個教師只關注自己講了什麼,只關注自己把既定的教學設計講完,或者只關注讓學生學會傾聽,那是不夠的。

【鏡頭四】《梯形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舉出生活中見過的梯形的例子。

生:爬樓的梯子是梯形。

師:嗯,好,還有誰來?

生:車前蓋是梯形。

師:哦,你還知道“車前蓋”,我都不知道,還有嗎?

……

【反思】教師聞而不思,虛應其事,只是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勵,其實學生的回答不嚴密甚至錯誤,梯子的形狀是梯形,而不能說梯子是梯形。 “車前蓋”是立體的不是平面,也沒有一組對邊是平行,因此,更不能說車前蓋是梯形。這是聽而不聞。傾聽,是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新課標倡導的是“傾聽着的教育”,強調不僅讓“學生傾聽教師”,更強調首先要“教師傾聽學生”。做一個主動的傾聽者,能敏銳地發現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從而及時地加以引導,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對策】以身作則,善於傾聽

事實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傾聽是相互的。學生的這種能力需要教師去培養,而教師以身作則的去傾聽,對學生來說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1、參與體驗。教師應在參與中傾聽。首先是洗耳恭聽。帶着熱情來傾聽, 包括:自然的微笑,始終用目光注視對方, 點頭,避免做如擦黑板、整理教具、發作業本、看錶等動作。其次會察言觀色。通過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體態,推斷出對方的感情、態度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後有真情流露。比如:“你說圓怎麼對摺都會重合,我想你在腦海中一定對摺過很多次,每對摺一次就會出現一條對稱軸,圓有多少條對稱軸呀?”

2、專注警覺。教育的機會和個體發展的機會就蘊藏在無數個瞬間裏。因此教師要專注的傾聽學生的發言, 做到邊聽邊思考。同時在專注中包含着警覺,對來自學生的每一種回答的方向、特點和隱藏的變化趨勢保持敏感。通過這種保持專注和警覺的傾聽來關注學生的即時表現、學生的觀點和發言,教師才能對自己何時參與、如何參與做出決策。

3、執着冷靜。所有有意義和有收穫的傾聽都是在執著和冷靜中獲得的。一個執着冷靜的傾聽者不會爲暫時性的失聰和各種聽覺挫折所懼,也不爲學生聲音的無序和混亂所擾,他會在深沉的靜默中,堅持不懈地進人學生心靈深處去傾聽他們的呼喊和籲求。

傾聽是一門藝術,在傾聽中沉思,在傾聽中體會,在傾聽中質疑,在傾聽中昇華。讓學生學會傾聽,更是一門高超的教學藝術,值得我們爲此深深思考,不斷實踐。

參考文獻

1、李政濤:《傾聽着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4期,第46頁。

2、許崇霞:《傾聽: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網絡期刊 試教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