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類比法進行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論文

隨着當前高中教學模式的不斷轉變,高中課堂教學中也開始應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來優化課堂環節,尤其是類比法的出現,避免了面對複雜的生物知識教師不知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的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面,筆者將結合案例對這一教學法的實際操作進行分析介紹。

運用類比法進行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學論文

一、類比法的概念

類比法,簡而言之,就是將一種事物所出現的原理與另一個不同事物相比較,從中找出一些相似的特點和不同點,這種類比可以是相同事物的比較,也可以是兩種有差異性的事物進行對比。

類比法教學是新課標改革後逐漸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通過將周圍最直接的例子與生物課程中的難點進行比較,從而將兩種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性列出,可以是同事物的對比,也可以是有差異事物性的對比。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將生物難題化解成較爲簡單、便於理解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類比法的案例

(一)分子與細胞

人教版必修1中的“分子與細胞”爲例,此節內容就是一個較爲難理解的點,如何讓學生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及細胞的一些特徵和結構也就成爲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書中對細胞的定義只說細胞是一個有生命的獨體,它與其他獨立的細胞共同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從而形成一個整體。但是這種相對枯燥的定義很難使學生理解。因此,可以運用類比法將整體比作一個家庭,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單獨存在的,相互獨立的,每一個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一起生活,但是,當家庭中的個人成長後又組成新的家庭,這個原本的家庭就會產生變化。這種通過身邊最直接的案例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更加簡單地理解細胞的概念。

以必修1中的“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1]一課爲例,此課程中提到關於物質跨膜運輸的三種方式。然而,在日常的作業和答卷中,學生很難理解這三種方式,經常會出現錯誤。

因此,可以將卡車行駛作爲例子進行描述,當一輛汽車在斜坡上向下行駛,此時不需要任何的載體和能量去輔助卡車向下運行就能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則爲卡車中的物體向斜面滑落,這時需要一個載體去協助卡車,但不需要能量;主動運輸就是卡車裏的物體在斜面上從低到高運行,此時需要載體和能量將物體運輸到高處。

(二)穩態與環境

在此以生物課程必修3中“細胞生活的環境”爲例,進行類比法的解析。在這一章節中,關於滲透壓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較爲困難,吸水和失水的現象可比作人在吃瓜子,當人吃了太多略鹹的瓜子時,就會感覺口乾,這就是失水。當人在進食大量的'水及水果時,身體內的水分趨於正常或過多,就會有排尿的現象,此現象就可比作吸水。通過用生活中較爲常見的現象進行類比,很容易使學生理解其中的概念[2].

另外,關於免疫調節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也難以理解。

在此,我們可以將人比爲一座醫院,其中將免疫系統比作醫院的大門,特異性免疫就是醫院中的工作人員,病原體則是病人,將病人分爲體液免疫的病原體和細胞免疫的病原體,將醫生也分爲兩類,對不同種類的病人進行檢查,通過這種類比的方式,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會更有興致,並會很容易記住關於抗體及免疫系統的作用。

(三)染色體組

對人教版必修二中的第二章節“遺傳與進化”進行類比法的教學,筆者將雌果蠅的4對染色體組比作人的八隻腳趾(去除大腳趾),因此,每一位學生都可進行此組實驗,比如左腳代表母親,右腳代表父親,當兩隻腳聚到一起表示染色體同源,兩組不同的腳趾可稱作“非同源染色體”.講解二倍體時,可將其比作兩組骰子,3號表示父親,6號表示母親,如兩組骰子搖晃後所出現的數字相同,則表示兩個同源染色體,如搖晃後的骰子數字不同,就稱作非同源染色體。這樣,經過類比法的簡單推理後,學生能很輕鬆地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我們以類比的教學方法對分子與細胞、穩態與環境及染色體組的概念和難點進行剖析,並以極其生動的案例來描述。可以說,在高中教學階段,生物教學是一個重點難點的過程,很多學生不但厭煩生物課程,更對生物學科逃避和放棄。另外,在教學課程中,筆者也發現,很多生物知識的講解太過於枯燥和生硬,有時不知從何下手,但是類比法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現象,近幾年,筆者充分運用類比法進行生物的教學後,發現學生的生物分數明顯提高,對於生物的學習興趣也逐漸加深。因此,希望各位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也可以適當採取此方法,將難題簡化,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家勇。類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旬,2014(11):114.

[2]束愛軍,陸奇。類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3,29(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