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外貿行政管理的影響論文

摘要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就已經發生,之後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盛行,發達國家有意對發展中國家形成貿易壁壘的趨勢愈演愈烈。對我國的外貿工作產生着深刻的影響。現在,我國已經是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爲使我們面對社會國際運動的挑戰能沉着應對,必須對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外貿行政管理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從宣傳、法律、機制、政策等各個方面來找出有效的應對策略,有備無患。

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外貿行政管理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外貿行政管理;影響;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逐漸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得以建立,資本的組成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大多企業開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社會責任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其內容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同時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該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同時對我國的外貿行政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就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外貿行政管理工作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減少其中不利影響,使我國外貿行政管理工作得到推進。促進我國外貿工作的健康進行。

一、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雛形就已經出現,背景是當時的歐美等國家已出現的環保、勞工、消費者、人權等運動。這一運動最早始於20實際90年代,當時美國一家服裝製造商讓女工在極差的工作條件下從事服裝製造工作,這一事件的曝光成爲了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導火索,爲了彌補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的形象,該公司擬定了一份社會責任守則,這時社會責任守則第一次出現。之後,其他的企業爲了保護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也制定了自己的責任守則。不久之後,聯合國提出提倡企業生產守則的規定,這一決議使得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得到大力推進,並且聲勢和影響日益強大。之後,2002年,世界經濟峯會在紐約召開,在會議上首席官呼籲企業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公司的社會責任是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以及實現公正貿易的重要保證,在此峯會的推動下,企業社會責任的聲勢不斷壯大,成爲一種趨勢。

二、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外貿行政管理產生的影響

1.使我國的外貿行政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所謂行政管理成本增加方面。具體來說,應對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需要大量專業的管理人才,這就需要我國投入大量的企業對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大量投入。其次,我國需要付出大量的談判成本,我國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可能對發達國家制定的規則僅僅默默接受而不提出自己的質疑。作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爲了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我們必須就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同歐美髮達國家進行談判,最終確定一個能夠實現互利共贏的方案,爲了維護我國的正當利益這是不可避免的。外貿危機預警機制的建立同樣需要大量費用的投入,因企業社會責任守則產生的貿易摩擦目前經常發生,因此,建立預警機制,對國外的社會責任機制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追蹤,建立相關的數據庫和信息中心,以及對危機出現時對其進行化解的應對措施的研究也會使費用增加。

2.我國已有的外貿法規不能很好的應對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隨着改革開放之後的幾十年的努力以及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與對外貿易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已經基本建立。但是,在所有的`與外貿有關的法律法規中,一直沒有一部專業爲對外貿易中與國際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這就是我國外貿法規遭遇的尷尬現狀,這會使企業在遭遇與國際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貿易糾紛時沒有法律依據作爲支撐來維護本國利益,這種無法可依的局面及其不利於我國外貿事業的健康發展。

3.行政職能擴大。隨着國際企業社會責任浪潮變得越來越激烈,這一運動的影響也在不斷的擴大。企業行政管理的日程已經開始明確的包括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企業社會責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行政管理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的企業在僱傭工人,利用工人進行生產時存在以下問題。社會保險附覆蓋率差、使用未成年勞動力、有體罰工人侵犯工人權利的現象、拖欠剋扣工人工資、住宿生活條件差、工作條件差、對性別年齡歧視看待、收押金和身份證,限制勞動力人身自由、工資低,不支付加班費、沒有法定福利、安全措施不到位、僱傭童工。上述問題是在市場經濟的調控失靈的狀況下才出現的,是因爲部分企業家缺乏良心同時我國的社會責任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的。爲了使這種情況得以解決,使工人們的權利和利益得到保護,必須擴大行政職能。

4.一些民間的商會等組織的作用開始顯現。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外貿易過程中貿易糾紛的不斷增加,民間的行業協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例如曾經出現的民間商業組織在自己的努力下使歐盟撤銷反傾銷訴訟。近年來,行政管理職能中的部分職能正在逐漸的社會化,因此,所謂的外貿行政管理工作不一定全部由國家承擔,國家可以將行政管理包括的職能的一部分進行分散,例如服務監管職能。而我國的商會性組織正是承擔這項任務的不二人選。因此,要對商會等民間商業組織進行扶植,及時對我國民間的商業性組織的運行狀況進行了解,對於發展受到阻礙的給予一定的支持。

三、面對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壓力我國的應對策略

1.在有關國際談判中積極發言,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要積極和西方國家進行交流並在交流中瞭解他們政策走向和趨勢,對於涉及我國國家利益的談判我國政府要積極參加,有關研討會進行時要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將我國企業的真實情況進行客觀、及時、充分的反應,同時要以爲我們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爲目標。

2.積極應對並儘快出臺我國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國家標準。面對來自國際的挑戰,我們要積極應對。要積極建立更加完善的預警機制,來迎接來自西方國家的經濟的挑戰,避免在貿易壁壘的情況出現時我國權益的流失。運用預警機制蒐集國外與SA8000有關的措施。建立相關的數據庫和信息中心,並將數據庫和信息中心向社會公衆開放,爲我國企業提供相應的參考和諮詢服務。同時,在政府的領導下,出臺自己相關政策,規範企業行爲,使企業更好地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3.國家要監督企業有關社會責任的制度規範的建立。我國之所以不能夠很好地應對國際企業的社會責任運動,就是因爲我國的立法不健全,也沒有權威。因此,我們要對我國的外貿法不斷進行完善和修訂。同時,對於與外貿管理有關的文件等應儘快進行清理,是我國的法律更好的和世界貿易組織相適應。對於已經修訂、未修訂或者已經廢止的法律要及時清理,同時,適當的對與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內容進行增補。

4.努力完善行政組織結構,與其有關的部門要設立全面。爲了更好地應對來自國際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挑戰,必須對有關的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完善,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專門機構的設立來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管理,二是對設計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部門進行合併,加強資源的利用整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四、結語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我們要積極應對。同時,我國的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政府通過向企業進行公民理論宣傳,讓企業意識到自己的義務並積極的去履行,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外來挑戰時從容應對,對外貿壁壘進行抵制,更好的維護我國的利益,使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不斷的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魏錫華,黃蘭芳.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外貿行政管理的影響及其對策[J].特區經濟,2007,06:220-221.

[2]顧文忠.企業社會責任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2.

[3]魏錫華,黃蘭芳,莫岳雲.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的影響[J].改革與開放,2007,04:13-14.

[4]徐金華,萬希.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J].未來與發展,2009,03:91-93+90.

[5]劉瑛華.從SA8000看國際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對我國的影響[J].管理世界,2006,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