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第一篇: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目前,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學生主要採用題海戰術以及死記硬背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蒐集各種的題目讓學生去練習,並且對解題方法進行死記硬背,然後在碰到類似題型的時候就機械的模仿其解題套路,不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辦法。而教師則採用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不同類型的數學習題與具體的解題思路全部告知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極大的影響到學生自主解題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一旦遇到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題目類型,就變得束手無策。因此,在新課標的倡導下,教師與學生都需要積極的轉變觀念,注重對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首先,鞏固基礎知識的教學,爲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供必要的保障。通過對知識與能力兩者的內在關係進行分析,發現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與有效提高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整個知識基礎與技能狀況的準確把握;二,在此基礎之上,爲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知識與技能的準備。因此,在高中數學的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全面的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還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爲學生在新舊知識間架出一座“橋樑”,注重對學生既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從而爲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並解決新的數學問題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分類與整理,從而爲其自主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創造良好的條件。其次,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的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源,任何一個思維過程都指向了一個具體的問題,而且問題也是創造的基礎,一切的創造也從問題開始[1]。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就是相當於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它能夠有效的激發廣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兒進行自主的思考與探討,積極的發現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實施全面的把握,並在此基礎之上創設出一些“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跳一跳”就能自主的發現並提出問題。如在對“等比數列”這一知識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有一天,兔子與烏龜賽跑,烏龜在兔子前方1公里處,而已知兔子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當兔子向前追1公里時,烏龜同樣前景了1/10公里;而當兔子追到1/10公里處的時候,烏龜又向前走了1/100公里;當兔子趕到1/100公里處時候,烏龜又向前走了1/1000公里……問:在相同的時段內,兔子與烏龜各自的路程是多少?兔子能追上烏龜嗎?通過這種形式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觀察到數列的特點,進而引出有關等比數列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髮現相應的問題並提出問題。最後,培養創新思維,挖掘新型的數學思維方法,爲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供條件。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創新思維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構成部分,對開發學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從而提出問題[2]。同時,教師還需要積極鼓勵學生挖掘新型的數學思維方法,並將其進行全面的把握與應用,從而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本質,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數學問題的解決當中,使整個數學的解題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的提高,進而發展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數學作爲一門基礎的應用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與推理的能力。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於學生缺乏對問題的自主解決能力,導致學生一般都認爲數學比較難學,不願意學習數學,進而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充分培養,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果[3]。

第二篇: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1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1.1過分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忽略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學習風格以及方法,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會學習,爲之後他們一生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嚴重忽視了教師扮演的角色、過分重視學生獨立學習的現象。由於教師角色的缺失,學生的認知水平,只是在原地徘徊,導致課堂教學。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建構的統一和教師指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爲,當學生的思維是窄的,教師應該開闊自己的思維。總之,教師的指導是確保學生學習的方向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1.2教學課堂上缺乏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高中數學新課程強尊重個性差異和學生的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有困難,貧困學生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的自信,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生盲目歌頌。讚美和批評的完整的識別和動機。一方面,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思想,及時,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得到發揮;另一方面,學生的錯誤意見,明確指出,要澄清模糊數學問題。

1.3教學課堂上教師的角色缺乏平衡性

新數學課程要求提高學生主動觀察,實踐,猜測,推理,數學教學和學習活動的驗證和交換。學生的學習風格,閱讀,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但老師指導,合作者和促進者,成爲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性,科學課程,強調“教師即課程”。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爲課程的實施,應該成爲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新課程與舊課程之間的比較,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促進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學生在自己的感情,並引導他們進行自己的意見,讓他們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不僅是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轉移。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項目,因爲學生的認知上的侷限性和個體差異,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就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及時評價,正確處理學生的經驗,多瞭解,理解和共識,多元文化的普世價值之間的關係。此外,在新課程把太多的重點放在對個性差異的尊重和學習的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誇張讚美的激勵效果,忽略錯誤校正LED,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理,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2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存在的若干問題

2.1教學內容難度進一步加大

新課程理念下,我們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編寫的一個,與舊教材相比似乎難度降低,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而這些困難的部分新增加的不小。我覺得新課程教材是完全按照市重點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製備,不考慮農村學生。如算法初步內容,涉及的知識在計算機語言,具有較高的邏輯相關的知識,抽象和專業。這些內容在農村的學生很難學,因爲地區的差異,他們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是不夠的,甚至可以說,這方面的知識是沒有的。新的數學課程,所需的內容分爲五個模塊,高中完成所要求的5個模塊和兩個選修模塊。教學內容的增加,教師爲了完成教學任務,一味追求教學進度,有時一類的兩個或三個小時的內容,沒有實踐,沒有消化,沒有鞏固,使學生了解不全面,甚至能記住的知識不瞭解或不瞭解的深入,當然不會解決問題,這勢必增加,學習的難度。

2.2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實際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忽視教師的積極引導,一些教師認爲,新課程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學習,而忽視了教師的必要的,模糊的積極引導,數學知識的準備接受課程的學生,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3新課改背景下淡化了教學素材的實際作用

在新課程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完成補充材料,以擴大,延伸,組合,並把它們放進學生的實際生活,但由於教師個體的差異和課程資源的認識程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資源教師片面發展未能完全控制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泛化,甚至出現模糊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合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教學書的配套光盤製作高質量課件來豐富他們的教學。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並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的適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4過分強調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教學

隨着信息網路技術的日益盛行,計算機輔助教學,信息技術是數學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幾何中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充分,從而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計算機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輔助作用,從而、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中,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成爲教學的主要手段,安全忽略其使用是否過量。計算機技術教學縱使再好也不能什麼事情都依賴於多媒體網絡,如基本的算術,想象力,學生數學活動的邏輯推理,數學證明應該依靠自己來完整的,因此,我認爲掌握好教學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之間的平衡,注重有效的整合,整合最好的。

3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部分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問題的解決,爲廣大師生進行教學和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盡最大可能的去規避這些不足點的再次出現。

第三篇: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1、關於存在的問題

1.1學生接受不了容量較大、難度較強的高中教材。初中學習數學時,初中教材內容簡單通俗,題型較少比較容易,學生很輕鬆的掌握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教材對概念描述簡單,一些數學定理根本沒有論證,教材之間銜接較緩。高中教材內容極爲抽象,注重於變量、字母的研究,注重計算、分析理論、注重邏輯性、抽象性的知識呈現。例如高一就出現集合、映射、函數等衆多的抽象概念,符號極多,定義、定理教材敘述極爲嚴格,具有高起點、難度很大,容量有多的特點。近幾年教材的調整,初中教材降低的幅度較大,高中教材也降低了一些,但是由於受高考的制約,教師不能也不敢降低難度,直接造成了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根本沒有降低,可以肯定說,調整後的高中教材不但沒有降低難度,反而難度更大了。高中一年級時間緊,數學容量大,教學進度極快,學生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也就不足爲怪了。

1.2學生不適應初中與高中課標中部分知識點的銜接。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對一些知識要求簡單理解,高中教材也沒有進行適當補充,一些初中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學生只知道膚淺的內容,或者只知道一個結論而已,結論是怎樣來的,用結論解答什麼問題,解答的途徑方法等一概不知。出現了高一學生上課時常遇到沒有學過的知識。例如:初中內容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根與係數的關係,二次函數的圖像解二次不等式諸多問題,課程標準要不高,學生接觸過簡單知識點,高中學習感到特別難以接受。一些教師沒有辦法,只有進行補充,佔據了大量時間,爲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加快速度。導致了初中數學知識沒掌握,高中數學知識被落下了的慘劇。

1.3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高中老師的教學方式。初中教材內容少多、難度不大、要求較低,教師教學進度不快,一些重點、難點,反覆講解,多次練習,逐一擊破。一些教師爲了學生中考取得好的成績,不厭其煩的進行演練,有的問題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造成了有的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喪失,出現了學生“重知識,輕能力”、“重試卷,輕書本”的錯誤。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教材的豐富容量、要求較高、進度很快、信息廣泛、難度加深,知識的重點難點就更不用說了。新課程標準的高中教學通過設導、設問、設陷、設變,啓發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解答,注重學生思想方法的滲透,思維品質能力的培養,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剛剛入學的高中生很難適應這種教學形式,跟不上教師的講課,嚴重影響了數學的學習。

1.4學生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及學習方法。高中一年級學生面對一切都是新的:新環境、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一定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經歷。緊張而殘酷的中考,進入了理想的高中學習,一些學生有鬆口氣的心理,入學後不緊張,優哉遊哉。一些學生中考前就聽到高中數學如何難學的信息,產生了敬而遠之的心理。高中數學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更讓學生無所適從,影響了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初中教師講解得很細,訓練的熟練,學生經過訓練,概念、公式、題型瞭如指掌,只要對號入座即可取得好成績。學生圍着老師轉,完全聽命於老師,不注重自主思考、歸納總結。高中學習內容較多,學習時間較少,要求學生必須歸納總結,掌握數學思維方法,觸類旁通。高一學生學習數學,仍然使用初中學習方法,造成學習阻力很多,完成老師當天佈置的作業都很艱難,預習、複習時間沒有了,嚴重影響學習質量的提高。

1.5新課程的輔導資料不盡完善。新課程改革進行幾年了,書市上教輔資料繁多,這些教輔資料和老教材教輔資料一脈相承,有的只是對順序做了調整而已。內容可謂濤聲依舊,沒有體現新課程標準理念,讓師生對學好數學提出異議。

2、關於幾項對策措施

2.1掌握學生學情,進行有效銜接。高一開學伊始,召開新生座談會,調查學生入學成績,進行相關測試,瞭解學生學習基礎,什麼學習習慣,初中數學教師講課特點。研究初中高中教學大綱、教材,掌握初高中知識體系,找到初高中知識最佳銜接點,有的放矢對學生講授,進行有效銜接。

2.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心理銜接。教師必須發揮情感和心理的積極作用,興趣是進行有效活動的必要條件,要讓學生學好數學,一定要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讓學生樹立學好的信心,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標新立異,自主學習,提倡探究學習,讓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學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師要及時肯定表揚鼓勵,實現心理銜接。

2.3關於教材內容的銜接。高一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不能過分強調難題、偏題、高考題,讓學生接受數學,喜歡數學,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踐行新課程理念,教師教學採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進行,溫習初中舊知識,學習高中新知識,實現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銜接。

2.4關於教學方式的銜接。高中數學要求學生觀察、類比、歸納、分析、綜合建立嚴密的`概念,教學方法上必須實現較好的銜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主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直接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2.5關於學法指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必須體現學生爲本的理念。徹底改變學習方式,倡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互相交流、主動參與。激發學生想象思維,鼓勵課堂上踊躍發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教學質量。

2.6關於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教師一定注重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開展有效思維活動,摒棄思維惰性,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上的銜接好。

第四篇: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研究論文

一、有效提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有效提問是高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方法,事實證明它的應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面對很多數學問題,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這些數學問題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它們有着什麼樣的深層含義,通過借鑑和解決這些數學問題,他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經驗和教訓等。而這些恰恰是有效提問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好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牽動學生一步步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發現其與相關數學知識的聯繫,並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邏輯分析能力,來最終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答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收穫了更多的知識和解題方法,還能使得自己的讀題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解答題目的能力在一個有效提問的牽引下,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提問能夠吊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由出於對題目的好奇和對答案的渴望,自覺地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有效提問能夠激勵學生髮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開動發散性思維,對題目進行謹密的邏輯分析,通過步步推導,在不斷的假設和檢驗的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是對學生解題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教師設計題目的考驗。一個有效的提問不亞於教師的苦心督促,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自覺自願地對題目進行解析。學生爲了解決題目,會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學習更好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對有效提問的應用,從各種經典的數學題目的設置中,去尋找有效提問的方法,應用有效的提問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應用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

一個有效的提問必須要具備以下因素:一是與課本知識緊密相關;二是題目難度設置要有梯度;三是打破思維慣性,凸顯創意;四是蘊含邏輯內涵,符合邏輯;五是與實際結合,彰顯生活性;六是富有語言特色,表述清晰。教師要結合這些有效提問的設計要求,借鑑經典題目的設置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以有效的提問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以下是幾點設計有效提問的建議和措施。第一,設計題目時要注意銜接課本知識。教師通常在講解完課本知識和例題之後,就會給學生布置一些題目,要求學生借鑑例題的解答方法去解決題目。例題體現了教師對課本原理知識的初步應用,而有效提問則是在例題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教師要讓學生突破例題的範圍的侷限,體驗所學的原理知識在其他範圍的應用。教師要爲有效提問設置更多的限制條件和新的應用環境,而學生要學會適應新題目設置的條件和所規定的情境,對課本的知識能有一個所深層次的理解,能透過題目看到原理的本質,瞭解到它和例題之間區別,從而在應用相關的知識原理時,能夠做到堅守本質,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從最本質的解題要素入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二,設置梯度性的題目。教師在設置有效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問題的梯度性,做到從簡單到複雜、從現象到本質、從問題的提出到原因的解讀與檢驗的過渡。題目經過梯度的處理之後,會使得學生不至於在一開始就遇到極難的問題,從而失去了自信心,喪失瞭解題熱情。同時,題目經過有層次的過渡,能夠讓學生層層深入,能夠結合上一小題的分析和結論,更深入地瞭解到題目設置的深意,從而在層層探析中獲得探索的樂趣。第三,打破思維定性,實現解題創新。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之後,很容易對各類的數學題目產生應激反應,一看到類似的題目,就將常用的解題方法套進去。這種習慣很容易使學生陷入出卷人所佈置的陷阱中,讓學生產生慣性思維。因此,教師在設置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推陳出新,巧妙設計陷阱,讓學生警惕“眼熟”的“習慣性陷阱”。教師也可以多設計一些一題多解的有效提問,要求學生至少用幾種方法去解答,以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之後教師可以讓他們分析各種解題方法的優劣,從中選擇最適合、最簡便的方法。第四,要解析題目的邏輯內涵。我們知道,每一道題目都有一定的邏輯,而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其中邏輯思維的完整性和正確性,以便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遵循一定的邏輯方式,給自己規劃出一條清晰的思路。有效提問的邏輯可能是比較隱蔽的,用以考察學生提煉題乾的能力和解析題意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鍛鍊學生獲取邏輯線的能力。學生在明確了“題眼”之後,就能夠順藤摸瓜,得到一條清晰完整的邏輯線路,體會到題目的邏輯內涵,明白了題目情境與課本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最後總結出類似題目的邏輯結構。第五,結合時事,設計生活類題目。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有效提問的時候,要注意與當前的時事新聞、熱點問題相結合,或者是與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經歷相結合,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爲背景,設計一些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以此體現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這樣的問題設置可以激發學生的共鳴,可利用學生對問題背景的關注,來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對現實事件的設置和引入,學生會對提問更加感興趣,希望去探討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意義和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等。教師設計生活類題目,一方面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有助於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強大功能從而愛上數學;另一方面,教師通過生活類題目,消弭了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讓學生學會了從數學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世界,分析事件背後的數學原理,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

三、總結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提問,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質量都有着重要意義。教師要重視有效提問所具備的優勢,積極引進好的提問方法和提問方式,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指導學生開拓思維,鍛鍊並提高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從而促進他們數學成績的提高和數學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