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理論的邏輯論文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構成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是比較優勢理論,300年來,一直沒有人撼動過比較優勢論在國際貿易理論領域中的奠基作用。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貿易出現很多令比較優勢論無法解釋的現象,人們纔開始對比較優勢論的基本框架提出質疑,併產生了新的理論,如以克魯格曼爲代表的新貿易理論,以波特爲代表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對比較優勢論進行了修正,揭示了戰後國際貿易新現象的原因所在。本文對傳統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和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作了比較分析,並從理論上提出了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

貿易理論的邏輯論文

論文關鍵詞】比較優勢理論 新貿易理論 國家競爭優勢 理論 邏輯

一、關於比較優勢理論

從經濟學說史的角度來看,解釋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理論分析始於18世紀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匪姑埽ˋdam Smith)的絕對優勢論。亞當匪姑莧銜?各國存在生產技術上的差別,以及由此造成的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4年後,大衛防羆甕跡―avid Ricardo)在絕對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優勢論,認爲比較成本纔是國際分工的依據。

但比較優勢理論並沒有解釋一國爲什麼在出口特定產品時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對這個問題做了解答: 如果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大於另一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那麼該經濟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另一個經濟則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理論最終完善了比較優勢理論,從此比較優勢論成爲了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石,人們把它寫進了教科書。現實中,除了歷史原因外,近300年來,中外學者,尤其是西方學者,都極力贊成和倡導這一理論,幾乎形成常識。 20世紀50年代俄國經濟學家裏昂惕夫(Leontief)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美國1947年的進出口商品要素(資本和勞力)結構對比分析,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美國出口商品中含有較少的資本和較多的勞動,而進口品中卻含有較多的資本和較少的勞動,這與要素稟賦理論所持有的觀點恰恰相反。後來,里昂惕夫又用1951年美國貿易商品結構的數據再次作了計算,結果仍然相似。其他學者也進行了這種驗證,證明了里昂惕夫之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關於新貿易理論

里昂惕夫之謎對要素稟賦理論提出了挑戰,也動搖了整個國際經濟學界。加上戰後國際貿易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如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比重的上升,發達國家之間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內貿易的迅速發展等等。這些現象是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所無法解釋的,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經濟學界陸續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技術差距理論、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等等,其中新貿易理論又被人們認爲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集大成者。 新貿易理論主要的貢獻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R。Krugman)。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在建立模型時附加了很多不符合實際的假設,就是這些假設才導致了其對新的貿易現象無法做出解釋。如果改變其中的某個假定,就會導致不同的結論。所謂“新貿易理論”就是在改變了上述某些假設後形成的一系列理論觀點。

新貿易理論的發展建立在兩個與以往理論不同的理論假設上:

(1)企業生產具有規模經濟;

(2)國際市場的競爭是不完全的。但一旦將規模經濟引入國際貿易理論,經濟學家們就必須面對市場結構的問題。在產業組織理論產生以前,國際經濟學界對此無法突破。20世紀70年代後,產業組織理論蓬勃發展,從而爲貿易理論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裏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建立在規模收益不變和完全競爭前提上的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使用國家之間在自然環境、技術、勞動生產率和要素稟賦等方面的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發生。

由於貿易能改善雙方的資源配置狀況並使雙方的國民福利得以提高,因此,自由貿易是最佳的政策選擇。但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條件下,市場本身的運行處於一種“次優”的境界,這種次優的境界並不能保證潛在的收益一定能實現,適當的政府幹預或許有可能改進市場的運行結果。新貿易理論認爲一國可以憑藉生產補貼、出口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謀求規模經濟的額外收益,並藉此掠奪他人的市場和工業利潤。實施這一措施,可以提高自身的經濟福利。這裏貿易政策通過影響本國廠商及其競爭對於決策行爲而產生轉移經濟租和擴大本國市場份額的效果,政府政策起到了許多寡頭競爭模型中戰略性行動— —如投資於超額生產能力或研究和發展——相同的作用。

因此,稱之爲“戰略性貿易政策”。 新貿易理論雖然是作爲對比較優勢理論“反叛者”的面目出現的,但仔細地研究會發現,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新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貿易理論的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下的2×2×2模型不過是新貿易理論J×N×M模型的一個特例。即使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新貿易理論指出,只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將規模經濟和壟斷產生的壟斷利潤,看成是“企業家才能”這種虛擬要素的報酬(這種假設不盡合理),那麼貿易商品所體現的要素淨含量仍反映了國家間的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也就是說,是新貿易理論兼容了傳統貿易的正確結論,並有新的發展,但從本質上說,是將傳統貿易理論的相對要素稟賦原理修正爲相對要素稟賦的規模經濟優勢原理。 其次,沒有否定比較利益原則。新貿易理論指出,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是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的來源不僅取決於國家大小和國家經濟規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對產業的干預情況。在這一點上,新貿易理論強調了人的行爲的重要性,這和當前的主流經濟學是相通的。換句話說,新貿易理論中的比較優勢是廣義的比較優勢。

再次,在最基本的分析方式上,繼承了自李嘉圖以來這個系列學說的特點,就是把作爲國際市場上比較於其他國家的競爭條件視爲既定的條件,通過發揮這個優勢來取得增值價值的貿易利益,新貿易理論的產品的異質性和需求偏好相似,是從需求方面反映了產業內不同交換在比較利益的實現條件,而在供給上產生比較利益的是規模經濟優勢。 所以,也有人將比較優勢的學說分爲:以李嘉圖爲代表的是“勞動耗費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俄林(Bertil Ohlin )爲代表的“資源秉賦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以克魯格曼爲代表的 “規模經濟差異決定的比較利益”。上述理論雖說在傳統理論的基礎上有了革命的發展,但他們只是對現實中的某一個方面進行解釋,而且又有各自的特殊假設,所以還存在着相當大的侷限性。如新貿易理論指出規模經濟是企業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源泉,但什麼國家的公司會獲取這些優勢?在哪些產業?該理論認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歷史因素、偶發事件和過去政策的產物,這種解釋無法令人滿意。面對這些問題,實踐呼喚着更具統一性和說明性的理論的出現。

三、關於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波特(Michael Porter)出版了《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三本書,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波特的理論都是從企業的角度去考察競爭優勢如何培育和塑造的。他認爲:“競爭實際上不是在國家之間而是在公司之間進行的。”“迄今爲止,我還不曾看到哪個國家不擁有強大的公司卻能在全球經濟中進行競爭。”因此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實際上是從本國內部尋求影響優勢或者說導致某國出現某種規模經濟的原因。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思想體現在波特的“鑽石圖”中。

1。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級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個國家先天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高級要素是指通過投資和發展而創造出來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練勞動者等。波特認爲,在國際競爭中,隨着科技的進步,一國要取得競爭優勢,其高級要素比基本要素更爲重要。

2。國內需求。波特認爲,擴大國內需求有利於形成規模經濟,有利於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和服務水平,也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3。相關支撐產業。相關支撐產業即爲主導產業提供投入的國內產業,包括上游供給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波特認爲,這是影響一國主導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波特認爲外部環境與企業的競爭能力息息相關,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必須不斷更新產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激烈的競爭環境還迫使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

5。政府的作用。政府對產業競爭優勢的實際作用是影響上述前四個方面的因素。政府對這四個要素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波特指出,一國政府所起的作用,雖然屬於輔助要素,但對國家整個競爭優勢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二戰後西方經濟的復甦,就爲日本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本、技術和市場容納力,而日本政府及時採取的產業結構、組織及技術政策,對於日本 各時期主導產業的形成和及時轉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機遇。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機會有時也會對一國的產業競爭優勢產生影響。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發明活動、技術上的突破、世界金融市場和匯率的變化、世界或地區需求的高漲、外國政府的政治決策、戰爭等。由於這些偶然事件的發生,爲那些能夠適應新形勢的國家的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提供了機會。 另外,波特將一國優勢產業的發展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爲生產要素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獲得優勢,這實際上是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一種表達,體現了新舊理論的繼承性;第二階段是投資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獲得和產業價值鏈的延續主要來源於資本要素,持續的資本投入可以大量更新設備,引進技術並提高人員素質;第三階段是創新推動階段,競爭優勢的持續需要產業中整個價值鏈的創新,特別是要依靠企業將高科技成果轉化爲商品的努力;第四階段可稱爲財富推動階段。產業主要靠吃老本維持,創新的意願及能力均下降,面臨着喪失競爭優勢的危險。這就提示人們,要居安思危,通過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來提高價值鏈的增值水平,防止被淘汰的厄運。

四、貿易理論的邏輯

在衆多的貿易理論中,有沒有一種理論能夠將衆多的流派結合,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結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這一點。現有的諸多國際貿易學說看上去雜亂無章、茫無頭緒,甚至相互衝突,但如果我們以波特的競爭優勢概念作爲線索,以其競爭優勢理論作爲框架,就可以將它們全都納入其中,建立一個邏輯嚴密、脈絡清楚的統一的國際貿易理論新體系。 首先比較優勢概念和競爭優勢概念存在着密切聯繫。在李嘉圖的年代,經濟規模很小,幾乎處於完全競爭狀態,對於當時的經濟學家來說也確實意識不到規模經濟及不完全競爭,所以當時的比較優勢也就理所當然地能夠自然轉變爲競爭優勢。換句話說,古典時代的比較優勢是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的一個特例,是原始狀態的競爭優勢。

另外,根據波特的觀點,一國競爭優勢的發展可分爲四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是要素推動階段,此階段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於一國在生產要素上擁有優勢。這種表述,與傳統比較優勢學說的表述是一致的,表明比較優勢蘊含於競爭優勢之中。我們可以把比較優勢學說看成是競爭優勢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初步展開、競爭優勢概念的初步闡述。同樣的新貿易理論的出現,並沒有脫離競爭優勢理論的框架。 在近代,由於經濟規模的擴大,經濟學家逐漸意識到了規模經濟的重要性,由於內部規模經濟必然會導致不完全競爭,所以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新貿易理論將規模經濟與不完全競爭引入了國際貿易,論述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壟斷優勢是國際貿易發生的另一個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就是,古典時代的競爭優勢就是比較優勢,但在新的市場條件下,規模經濟及差異化的產品纔是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並形成競爭優勢的兩大法寶。同時波特還回答了企業規模經濟的源泉,認爲相關產業的聚集和國內需求的旺盛將有助於形成外部和企業規模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不再爲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藉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並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爲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誰可以利用?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呢?這就要看哪個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強的企業。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跨國企業往往是依靠其競爭優勢,藉助投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對資源進行整合,因此競爭優勢成爲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一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並減少本國資源被別國企業整合(張二震,馬野青 2003)。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把基於比較優勢的古典學說看成是競爭優勢理論的原始組成部分,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初步展開,是競爭優勢概念的初步闡述。把新貿 易理論看成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發展和深入探討,把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看成是對競爭優勢理論的完善。所以我們就可以說,從古典貿易理論,到新貿易理論都可以統一在競爭優勢理論的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