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社區的心理服務完善辦法論文

一、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需求與現狀

探討社區的心理服務完善辦法論文

劉影等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約60%的居民認爲需要,其中約12%的居民認爲需定期或經常需要心理諮詢;吳均林的一項調查也表明,需要心理健康服務的居民佔被調查居民的86%。在所需求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項目中,居民認爲個人情緒調控,如焦慮、抑鬱最爲重要,然後是人際關係,家庭問題和親子教育,除此之外是個人成長性問題,如職業發展、人生規劃等。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處理不當,都可能會使個體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隨着心理健康知識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民衆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們開始有了心理諮詢的意識,大部分居民認爲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務。其中青年居民對於自身能力評估問題以及人際交往,職業選擇等方面問題最爲關注,中年居民較關注子女教育問題,而老年居民則更關注家庭矛盾以及個人焦慮和抑鬱等問題。有研究者專門對已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社區所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多數居民在接受服務後心理健康程度有了較明顯的提升。劉素珍等人對社區居民接受社區心理輔導前後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與輔導前相比,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輔導後有了明顯的進步;華杏珠的一項研究也表明,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站的增設,明顯增高了居民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羣衆的心理衛生保健意識和能力。

二、從整體看

何華敏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所調查的社區中,58.20%的社區沒有配置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服務的工作人員。從整體來看,由於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正處於起步階段,服務模式還未真正建立起來。許多社區還未設立心理諮詢室,心理服務工作大多是在日常工作中附帶進行的,服務僅停留在心理健康宣傳資料的發放和心理知識科普講座上等,缺乏系統性、專業性的心理健康服務。潘玲娜等人的一項調查表明,46.2%的社區沒有開展過心理健康相關服務活動,剩下的53.8%的社區雖然開展過相關主題活動,但次數非常有限,5年內僅開展過1~2次。且大多數提供服務的人員都沒有心理學專業背景,也沒有接受過心理健康知識的系統培訓。由此可見,目前在提供了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社區中,居民在接受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服務後,心理健康水平確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從整體來看,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仍處於摸索嘗試階段,服務模式還不成熟,能夠真正提供系統、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的社區非常有限。

三、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發展對策

我們可以在吸收外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念,在社區設立社區心理診所或社區心理諮詢門診,開展社區心理諮詢服務,隨時接受居民諮詢;還可針對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服務,如舉辦心理健康各種專題講座,建立社區心理健康網站,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宣傳專欄,等等,爲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加大宣傳教育,提高整個社會的客觀評價,改變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誤區。雖然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心理諮詢在中國並沒有形成氛圍,很多居民仍然將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混爲一談,導致很多居民對心理健康服務抱有偏見。害怕世俗的眼光、怕自己的隱私被泄露的心理總會影響諮詢的動機,使得大部分需要心理諮詢的居民往往僅停留在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而並沒有進一步使問題得以及時解決。因此,應當加強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宣傳力度,提高整個社會對心理健康的客觀評價。可在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關注各種羣體,如空巢老人、高考學生、孕婦與新生兒媽媽、單親家庭子女等,主動爲他們提供心理支持,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解決面臨的實際心理問題,從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建立切合實際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模式。

四、提高素養

除了進一步加強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外,還可以與當地高校聯繫,在社區建立對口的實習基地,這樣社區可爲當地開設了心理學專業的高校學生提供實踐甚至就業機會,學生也可爲對口社區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提供相應的幫助。加大政府投入。要保證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系統、持久地開展,勢必需要一套統一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管理機制,這一機制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提高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建設心理健康服務隊伍。要保證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規範和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隊伍的建設。另外,政府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將心理諮詢服務列入醫保範圍,使心理健康服務能夠可持續發展,同時設立專門機構,定期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及評價,建立起能夠長期提供服務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