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論文

[摘要] 從基地選擇、土壤改良、肥水管理、樹體管理、安全用藥等方面介紹生產龍眼綠色食品的關鍵技術。

龍眼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論文

[關鍵詞] 龍眼 綠色食品 技術

綠色食品是指產地的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物質(AA級)或允許限量施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A級),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食品。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生產前景廣闊。爲了確保龍眼生產能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走安全、優質、高效的道路,建立龍眼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把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於打破技術壁壘,增強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能力,提高農民收入。現將龍眼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總結如下,供生產上應用參考。

1 龍眼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選擇

1.1 基地選擇。龍眼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的大氣、土壤和灌溉水要經檢測,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生態環境質量標準,即大氣質量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82中所列的一級標準,灌溉水質達到國家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爲避免有害物質污染,果園和灌溉水水源地必須遠離城市、工礦企業、廢棄物堆放地、村莊以及車站、碼頭、公路等交通要道。因此,要選擇空氣清新,水質潔淨,周邊無粉塵,無大氣污染,無水質污染的地塊建園。

1.2 適宜的氣候、土壤和地形。生產綠色食品龍眼的基地必須符合生產優質龍眼的要求。在易發生凍害、風害、澇害和乾旱的區域不宜種植龍眼。根據龍眼生長特性,海拔低於300m、坡度小於20度、土壤pH5.5-6.0、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適合龍眼綠色食品栽培。基地周圍最好有適當的地形阻隔,有利於形成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龍眼生態適宜區的北緣地區,最好選擇座北朝南的`坡地,或大水體附近,使在出現強冷空氣有小氣候調節能避免或減輕凍害的發生。

1.3 優良的品種。優良的品種是生產優質龍眼的基礎。新開發園區應選擇適合本地區栽培,果實綜合性狀良好的純正優良品種。面積在5公頃以上的,品種應早、中、晚熟搭配,並進行合理密植和矮化栽培。泉州地區,目前主要推廣早晚熟龍眼良種,如東璧、松風本、立冬本等。對劣質龍眼品種園進行改良,也應選擇品質優良、性狀穩定的結果母樹,於“清明”前後剪取無病蟲害、充實、健壯的秋梢爲接穗,在距地面60-80 cm處進行高接換種,於不同方向接3-5個接穗,留一小部分枝葉作拔水枝,以利成活。

2 土壤改良

2.1生草栽培。龍眼綠色食品生產要採用生草栽培,嚴禁使用除草劑。可種植印度豇豆、綠豆等豆科綠肥作物,並適時收割覆蓋,增加有機質。也可常年果園自然生草,僅在採果前割草覆蓋樹盤下,厚度10-15cm,以防落果損傷並提高保墒抗旱能力。

2.2擴穴改土。龍眼幼樹定植2-3年後,每年利用農閒或綠肥收穫季節,在樹冠兩側滴水線下挖2m×0.5m×0.6m的長溝,每株施入土雜肥100kg、綠肥30kg、石灰粉1.0kg,鈣鎂磷肥3.0kg,分層施下。翌年另兩側同法擴穴處理。該辦法對培養髮達根系,擴展壯大樹冠效果明顯。

3 肥水管理

3.1 肥料使用準則。根據《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的規定,生產AA級綠色食品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主要有堆肥(經高溫發酵)、漚肥(在淹水條件下進行厭氧發酵)、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泥肥(未受污染)、餅肥等農家肥和商品有機肥料、腐植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機複合肥(有機和無機物質混合或化合製成的肥料)、無機(礦物)肥料(包括礦物鉀肥、硫酸鉀、磷礦粉、鈣鎂磷肥、石灰和粉狀硫肥等)以及葉面肥料等商品肥料。農家肥原則上就地生產就地使用,外來農家肥應確認符合要求後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登記認證及生產許可。生產A級綠色食品除可使用上述肥料外,必要時還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學合成肥料,但禁止使用硝態氮肥和城市垃圾、污泥和未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

3.2 施肥方法。幼齡龍眼樹要薄肥勤施,要求“一梢二肥”,在新梢萌動時和新梢展葉轉綠時各施一次,挖環溝施肥。結果樹每年施肥3-4次。年產100kg鮮果的龍眼樹施N1.0-1.2kg/年株,其中壯花肥佔全年施肥量20%,旺樹要控制氮肥用量;6月份幼果施肥佔全年40%;採前一個月的壯果肥佔全年施肥量30%,掛果多及樹勢弱的樹注重氮肥施用;採果後施肥的以有機肥和熱性肥料爲主,樹勢弱的再增補氮肥。肥料使用必須有足夠數量的有機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機或無機(礦質)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應以對環境和作物(營養、味道、品質和植物抗性)不產生不良後果的方法使用。

4 樹體管理

4.1修剪及控冬梢。以採果後修剪爲主,剪除枯枝、病蟲枝、過密枝、重疊枝、細弱枝及下垂枝並集中燒燬,使樹冠通風透光。11月下旬果園全面深翻斷根,控制晚冬梢抽生。還可在秋梢轉綠老熟後用鐵線縛扎、環割、斷根等方法控制冬梢抽生,有利養分積累,促進來年成花。

4.2疏花疏果。疏花疏果以提高龍眼果實品質爲目的,也是克服龍眼大小年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確保龍眼果大優質的關鍵技術之一。疏花於“清明”至“穀雨”期間,花穗長約10-15cm、現蕾又未開放時進行。採用人工疏折方法;疏果於“小滿”至“芒種”果實黃豆大時進行。同時,剪除每個果穗內部過密的小枝穗和生長較差的果穗,使果穗分佈合理、果穗量適中。

5 安全用藥

病蟲害防治上,貫徹“預防爲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推行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爲主,化學防治爲輔的綜合防治措施。農藥使用上,要求全面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濃度、次數及安全間隔期(採前20天停止用藥),做到對症用藥、科學用藥、統一用藥,確保果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