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爲素質的培養論文

摘要:日常生活中講的素質是指受後天影響較多的精神素質,它的後天可培養性使教育有了現實意義。社會行爲素質是素質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行爲細節相聯繫的。本文從五個方面談了社會行爲素質的培養,並列舉了事例及本人的解決方法。同時對教師提出了要求:要耐心、細心地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去實施社會行爲素質教育。

社會行爲素質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素質;自然素質;精神素質;榮譽感;凝聚力;遵紀守法;文明生活習慣;社交禮儀;人際關係

素質一詞原指實物本來的性質,現在多用來指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一個人的行爲是人的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可以這樣說人的自然行爲是人的素質高低的客觀評價依據。心理學上講的素質是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特點。如:觀察力,好奇心,興趣,愛好等。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素質,稱之爲自然素質源之於它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響。素質還包括受後天因素影響較多的精神素質即人的毅力與動力,它主要基於後天的培養,與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着直接的聯繫。正是這一點爲素質教育提供了依據與可能性,實踐經驗和科學實驗證明:培養人的素質的一條根本途徑就是教育。

人的素質受環境的影響,這裏的環境概括起來不外乎社會地位、階級屬性、時代背景三方面。人的生存環境的改變,人的素質要求也會變化:在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要求是無才便是德,而進入十九世紀後半葉男女平等、維護女權的呼聲此起彼伏。在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轉變的當代,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漸漸消失,對男女的素質要求也不再界限分明。當今時代對人的素質要求是“全面發展”“綜合型人才”。所謂“全面”“綜合”主要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技術素質、文化素質、藝術審美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社會行爲素質等。我個人認爲社會行爲素質最能體現人的基本素質。

社會行爲素質是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的素質要求,它包括凝聚力榮譽感、遵紀守法、文明生活習慣、社交禮儀、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內容。社會行爲是能夠對社會構成直接影響的行爲方式,它不同於思想。社會行爲能夠毫無保留的直觀的反映一個人的素質的高低,培養學生的社會行爲素質的重要性就在於此。這方面素質的培養一方面靠各任課教師的潛移默化的傳授;另一方面靠學校循序漸進的管理。學生與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接觸的時間最多,班主任對學生的社會行爲素質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從教以來對學生社會行爲素質方面培養的幾點淺見。

一、班級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培養

班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也是教育的強大力量,班集體是學生自己的組織,它們是班集體的主人,在集體中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一個良好班集體猶如一個巨大的陶冶素質的熔爐。通過集體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出關心集體,維護集體利益的集體主義性格特徵,而且其它許多優良的素質特徵如誠實、助人、組織性、紀律性、自尊心、好勝心、榮譽感、責任感、義務感等也都能得到培養。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重視學生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的培養:我班有一個學生行爲比較古怪,似乎和本班其它同學之間有一層隔膜,集體活動從不參加,有時還會冷不丁冒出一些如“集體關我屁事”“我又不是班長”之類的話,經常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一些同學對他“敬而遠之”,但同宿舍的同學說他沒有壞心,並且很會畫畫,寫字也不錯。於是我細心觀察想找個機會讓他這個“遊離分子”容入集體內部。一天,他因父親住院要求批假兩天,經瞭解他父親出車禍住院。當天下午,我就把這事通知班長和團支書,兩人心領神會,隨即組織班上六名同學用班費買了水果、補品去看望他父親。從那以後,他和其它同學的關係漸漸融洽,還經常從家中帶土特產來宿舍與大家共享,經常主動承擔黑板報的編輯工作。爲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有整體意識,我要求集體活動一個不能少,如果有一個不參加活動就取消。人們常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而教育實踐卻證明人的性格是可變的`,人的集體榮譽感、班級凝聚力是可以培養的,一個好的集體就是錘鍊並完善一個人素質的熔爐。

二、遵紀守法的培養

集體輿論是形成和發展班集體的巨大力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手段,集體輿論對學生的影響,往往要比教師個人的力量要強大和有效。所謂“衆怒難犯”就是指集體輿論的威力而言的,班風是集體在情感上、言論上、行動上的共同傾向,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形的教育力量,它支配着全班學生的思想和行爲。在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方面,我最常用的就是這一條:有一段時間,我班一位同學經常遲到,上課睡覺,作業不獨立完成。經瞭解原來晚上去網吧玩到十一二點纔回家。我找他談了話,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在一次班會課上佈置任務要求全班同學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下次班會課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接下來一次班會課上,我首先進行民意測驗,要求選出全班最不遵守紀律的同學名單。經統

計,這位同學名列第一,隨後請幾位同學談了對他的一些行爲的看法以及對集體的影響,這幾位同學評價很客觀。之後我又請他談談自己的想法,他面紅耳赤,聲音很低的說:“我錯了,請老師、同學看我今後的表現。”之後這位同學確實改掉了不少壞習慣。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充分體現了集體輿論的壓力,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有助於學生形成自制、守紀律、堅強、勇敢、奉獻精神等良好素質。

三、文明生活習慣

在生活習慣教育中教師能否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良好生活習慣去影響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工作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善於模仿的素質可塑性很大的青少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重要的位置,學生往往把教師的一切都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教師的字體,言語,行爲等。教師上課板書的字體有些同學在作業中模仿,課上講的話同學們在作文日記中引用,特別是教師的行爲,同學們模仿的很快:記得剛開學一段時間,學生們在軍訓,一天下來很累,晚自習沒有作業,同學們就在教室裏休息。由於班級管理沒有上正軌,班委和團支部還沒有確定,教室衛生情況很不好,同學們的生活習慣很差,廢紙、飲料包裝在教室裏經常看到,課桌也排放的不整齊。我出於不打攪一些同學休息就自己把課桌挪齊,廢紙撿起來,這時零星幾個同學也看看自己周圍的衛生情況。三天下來,只要我走進教室看到廢紙正要彎腰的時候,全班同學就都行動起來,主動的把自己周圍的紙屑撿起來,課桌排齊。這些舉動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任何章程,任何綱領,任何人爲機構,不論設計得如何巧妙,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作爲一名教師,時時刻刻都要檢點自己。因爲你的一舉一動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着這樣嚴格的監督。

四、社交禮儀的培養

人的活動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人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人,人的行爲構成社會的動態發展。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的行爲要適應社會。社交禮儀就是人適應社會的一種行爲反應。學生時代生活的圈子很小,但他們總要跨入社會,總要主動地去適應社會。因此,社交禮儀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最起碼的社交禮儀學生時代就應該知曉,如遲到要喊報告:記得一次開班幹會議,一位遲到兩分鐘的同學一下竄了進來,我見狀立即停下講話,注視着他,其它同學也順着我目光看着,十幾雙眼睛看着他,他似乎感覺到自己的錯誤,慢慢吞吞的站起來,滿臉通紅,這說明他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讓他坐下並教育其它同學也要注意;接受獎品要雙手接納:一次朗讀比賽,頒發獎品時,第一位同學走上講臺,單手拿起獎品就往回走,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進行社交禮儀教育的好機會,於是當第二個同學如法炮製的時候我就雙手捏住獎品沒放,他看了我一眼,我表情很嚴肅,下面有同學提醒他要懂禮貌,他領悟了,雙手接過獎品並鞠了個躬,這時我露出了笑容,同學們也笑了起來。之後每次這種情況同學們都很禮貌的接納獎品。教師所要教授的不光是知識,做人的準則、社交禮儀也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灌輸。

五、人際關係的培養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係,它主要表現人與人之間在交際過程中關係的深度、親密性、融洽性和協調性等心理方面聯繫的程度。人際關係狀況如何,對於人們完成活動和任務,對於集體的形成和鞏固,對於人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能否寬容別人對於搞好人際關係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充滿了矛盾,同學之間難免有被人誤解、嫉妒和被人揹後議論等事情發生。特別是女生之間這些現象更是常見:剛開學一段時間,本班內部205宿舍的女生與另一幫女生之間經常鬧矛盾,雖然沒有出現打罵現象,但互相之間一直在慪氣,在班級活動中體現特別明顯,凡是有205宿舍女生參加的活動,另一幫女生就不參加,不關心,甚至還說三道四,導致活動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鑑於此,我首先拆散了205宿舍把另一幫女生安插進來,同時把這些女生混合編組結成互助對子,活動中讓其互相搭配,讓他們產生榮辱與共的感覺。人的感情是可以培養的,半個月之後雙方的矛盾已經消失殆盡,生活中學習上都成爲了很好的知心朋友。

做人難,教人更難。要想通過教育的力量來真正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學習方式,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人生觀、價值觀確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學生現有的素質是從小一天天慢慢形成的,要想提高或改變人的素質也必須從細微處、從生活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循序漸進地培養。在這過程中,教師所要有的就是細心,耐心,同時要創造機會,把握每一個可能的教育機會,開展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