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質語文教師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語文教師 教師教育 課程設置 教學方法

高素質語文教師的培養論文

摘要:基礎教育實施新課程需要高素質的語文教師,爲此教師教育必須進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課程設置,更新師範生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具有自我發展的能力。

基礎教育實施新課程需要高素質的語文教師。這種高素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素質;三是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爲此,教師教育必須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以培養能不斷適應基礎教育發展的合格師資。

一、改革課程設置,更新師範生的知識結構

在國外,教師必須先學習四年取得某一學科的學士學位,然後再學習兩年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即教師教育的“4+2”培養模式。與此相比,我國的教師教育在本科四年內要同時實現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因此,要培養高素質的語文教師,“雙專業”的改革勢在必行。此外,師範性與學術性之爭也一直伴隨着教師教育的發展,這種矛盾置於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趨勢以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現實中,也對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爲四個部分:通識類課程、教育類課程、學科類課程和教育實踐環節。培養目標決定課程結構,根據培養高素質語文教師的目標,教師教育的課程結構應做如下改革:

1.通識類課程:提高認識,優化結構。通識類課程在教會學生做事和做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教育的通識課程有利於培養師範生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塑造他們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優化師範生的知識背景,拓展他們的學術視野;有利於形成師範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有利於積澱內化成起長效作用的素質。我們必須真正提高對通識課程的認識,這是實現通識教育內在價值的重要保證。

而優化通識課程的結構,是在以政治理論課爲主的社會學科基礎上,增加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綜合設課,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對學生的師德培養上也應調整思路。樹立全程的教育觀念,把對學生的師德培養和考覈貫穿於大學全過程,並把學科育德和學生的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上,要精選中西方的人文精髓;要根據學生實際,開出豐富菜單,任其自主選擇;要改變以說教灌輸爲主的教學方式。

2.教育類課程:培養職業意識,更新技能技巧。一方面幫助學生確立新課程理念,特別是準確把握過去教師普遍缺乏的課程理論、對話理論、建構理論、評價理論等;另一方面根據時代的進步,在“三字一話”、簡筆畫、美術字的基礎上,更新師範生的技能技巧,可增開師生溝通、個別輔導、語文教材分析等方面的課程。通過調整課程結構,使學生提升作爲語文教師的職業意識,發展語文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

3.學科類課程:夯實根基,厚實人文客觀分析語文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大致包括:語言類、文學類、寫作類和文學理論類知識以及相鄰學科的知識和人文素養。目前在職教師普遍存在學科知識、素養不足的問題,而這一問題有着深刻的歷史原因。應試教育使社會、家長、學生只盯着和升學考試有關的教學內容,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師範生在校學習和J-作中都只涉及與學科考試有關的`知識,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狹窄、陳舊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顯然與實施素質教育、施行新課程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改革學科類課程:第一,建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開足必修課,開好選修課,保證四類課程都有所拓展、延伸,學生擁有充分選擇的空間。還可增設相應的活動課程和社團活動,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不足;第二,更新課程內容,注重精選學科基礎知識、實用知識、前沿知識和交叉綜合知識。用這種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和富有彈性的課程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拓寬學生的就業領域,解決學生的學識、能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使教師教育主動適應市場變化。

4.實踐環節:常態化、多樣化、全程化。教育實踐環節是師範生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樑,是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內化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徑,能幫助學生檢驗、修正個人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引發學生新的求知需要。

改革教育實踐,首先是常態化,隨機接觸語文教育,直面語文教育的現狀、困惑和不足;其次是多樣化,教育實踐形式可以是觀察、見習,也可以是現場觀摩、課堂診斷,還可以是專題調研、蒐集信息,更可以是試講、實習;最後是全程化,教育實踐環節必須貫穿大學全過程。總之,培養語文教師的實踐環節,必須改變沒有實踐的理論和沒有理論的實踐。

二、改革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具有自我發展的能力

所謂教學方法,是指爲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方式和手段。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

如何評判一種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呢?第斯多惠認爲:“如果使學生習慣於簡單的接受和被動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學生的主動性是其主體性的一種反映。要明確什麼是主體性,首先要弄清什麼是主體。簡言之,主體就是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主體是認識論和活動論的一個命題。一個人能否成爲主體,關鍵要看他在與客體的關係中,能否發揮主觀能動性,獲得對客體的主動態勢。而主體性,是人作爲認識和活動的主體,在與客體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特性。

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師生都應弘揚主體性,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發揮主體性,對教師來說,就是自覺提升專業素質,主動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我發展;對學生而言,就是對教師的引導積極迴應,把自己看做學習的主人,表現出自主、獨立、創新等特質,尋求主動發展。《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爲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爲這個人自己的教育。

而就現實看來,高師師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失主體性,導致教師得不到專業發展,學生也沒有自主發展的意識。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將是一個恰中肯綮的突破口。而就師生關係的性質來看,教師具有主導作用,這也決定了改革教學方法必須從教師做起,通過教師轉變教學方法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1.提倡在以學生爲本的教育哲學指導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法體系。單個運用,每個都是好辦法,綜合起來,又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如此改革,能爲學生帶來激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點。

2.倡導啓發式教學。它和注入式一樣,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教學目標。啓發式不僅注重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超越傳統的“三中心”,超越單一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拓展自主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3.倡導自主式教學法過去影響較大的教學法有:陶行知的“做中學”,強調解放學生的眼睛、頭腦、雙手、嘴巴、空間和時間;陳鶴琴的四步驟教學模式,即實驗觀察、閱讀參考、發表創作、批評檢討;盧仲衡的自學輔導教學法,即教師先教閱讀方法,學生逐漸養成自學習慣,直至完全適應自學輔導形式;黎世法的異步教學法,即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自結。隨着建構主義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興起,新型自主性學習模式正在積極地探索之中。

4.倡導研究式學習。這是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研究式學習是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提出的新課題。廣義的研究式學習泛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學習理念、方式、策略,適用於所有學科的學習。它與接受式學習相對;狹義的研究式學習則爲一種專門的課程活動。研究式學習對於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簡言之,即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助於學生適應學習化社會。